《生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在明朝-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呢……”陆大太太也含笑说道,“自老五回去说了此事之后,我们府上,上上下下都在为这事儿忙活着,各色聘礼,我们老太太都要亲自过目……”

朱府这边,大太太郭氏和二太太王氏,并秦氏陪坐着。苏瑾被赶到正厅后面隔断里坐着。

郭氏闻听此言,就赶忙向陆大太太笑道,“亲家太太莫怪,老人家心疼外孙女,也是有的。再者,我那外甥女,不是我们自夸,普天下,再找不着她这样的。虽说有时候,她主意正过了头,可,我那妹妹早亡,妹婿出海两年多不在家,她主意不正,也是不成的。你们瞧,她一个人撑着家业还不算,竟又独自打这片家业来。真真是不容易”

“……可不是,大嫂说得对。”二太太王氏见朱老太爷脸上并无不悦之色,也赶忙接话,笑道,“这可非我们自夸,贵府的亲戚程家,怕也是深知的。”

“这个我们自是知道的。”陆大太太亦含笑回道,“程家姑太太也不止一次提过,说,这是老五的福气……”

郭氏又赶忙笑道,“这话倒是太过自谦了,外甥女婿好模样,好性情,好才华,年纪轻轻高中二甲进士,将来前途必不可限量,岂不也是我们瑾儿的福气?”

苏瑾在后面听着听着就笑了,照这些客套话说来,她和陆仲晗倒是天作之合的姻缘了。常氏听得也是满脸带笑,轻叹一声,“小姐,这事总算是成了。只等老爷回来了。”

苏瑾点头,那忻州到杭州走快船一来一回也要一个多月,不知苏士贞何时才能到杭州。

正厅里,郭氏王氏和陆大太太客套着,陆大老爷只是闷头吃茶,并没插话。直到双方闲话告一段落,他才放了杯子,轻咳一声,笑道,“老太爷,今儿我们来,一是来商议补聘的日子,二来,礼单送来,请您过目,若有什么要添减的,只管与晚辈说。”说话间,已有一个年老穿着体面的妈妈含笑上前,将礼递来。

秦氏忙起身接了,交给朱老太爷。

朱老太爷不接,“让你母亲瞧罢,顺带也把咱们这边备的嫁妆单子给亲家老爷太太过目。”

秦氏忙应了一声,将陆家单礼交于郭氏。自己将早备好的嫁妆单子递到陆大太太面前儿,含笑说道,“因我姑父不在家,这些都是祖父帮着表妹备下的,也不知思虑得周不周全……”

陆大太太忙笑着推让,“即成了一家人,如何还要走这虚礼,以我看,罢了吧”

“亲家太太莫推。”郭氏笑道,“这虽是虚礼,到底也是一礼。说句自夸的话,咱们两府这样的人家,东西多少的还能真瞧在眼里?不过是礼罢了。”

她这话说得底气十足,倒让陆大太太微讪了一下。

陆府若论钱财,现今是不能和朱府比的。这家二位老爷如今都是实权在握的四品正堂,而陆府只有一个二老爷是官身,又是个清水衙门……

心底发虚地接过礼单,“即这样,就恭敬不如从命。”但却没翻开,而望向陆大老爷。

“如此,老太爷先歇息,我们左右要住两三日,明儿再来叨扰。”陆大老爷拱手道。

他们来到杭州府时,已是午饭后,想必坐了几日的船,也累了。况这事儿私底下已说了许久,也不在乎这一时。

朱老太爷便点点头,向后面沉声道,“瑾儿,还不出来拜见伯父伯母。”

“是。”苏瑾在后面柔声应了一下,心中却暗笑,老太爷方才让她躲到后面去,可真是多此一举。又不是真正的云英未嫁身,有什么好躲的?

扶着常氏的手,自隔断那边绕进来,含笑向陆大老爷夫妇施礼,“侄媳见过伯父伯母,身子不便,请恕侄媳不能大礼拜见。”说着屈膝下拜。

“哎哟,免礼,免礼”陆大太太赶忙起身扶着她,扫过她高高隆起的腹部,嗔怪道,“礼不礼的,什么要紧?这样重的身子,没有累坏了你。”

陆大老爷早先听陆仲晗说起苏瑾,早就将她的形象固化成一个泼悍的妇人,今儿一见,单瞧这身姿容貌,哪里有半点泼悍之态?虽身怀六甲,身量依旧不胖不瘦,细眉明眸,红唇贝齿,一脸巴掌大的小脸,盈盈含笑,说不出的娇俏。

倒把自家现有的这几个小辈媳妇儿都比了下去。

“大伯母心疼我,我自是知道的。只是礼不可废。”苏瑾行了礼,站起身子,又笑道,“只是今儿相公去知府衙门寻早先认得的一位同年,不知您二老会来,倒是失礼了。”

“咳”陆大老爷回神,轻咳了一声,看向朱老太爷,朗声笑道,“他有正事要办,接不接的,又有何妨?”话音里颇有些扬眉吐气之感。

苏瑾暗自摇头笑,别看表面上,今儿见面是一团和气。不过是装出来的罢了。这会子陆大老爷如此说,大约是因朱府的孙辈里面没有出类拨粹的。

有句古话说的好,自古以来,许多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人呐,时时刻刻都不忘了比较一番,何况今儿还是两亲家,这等场合,明面儿上不比,可暗里,谁肯落下风?

果然朱老太爷原本缓和的脸色,就变得阴沉了些。苏瑾忙笑道,“外祖父,今儿就叫伯父伯母安歇在我们那里罢。我方才已叫人回去打扫房间了。”

“嗯。”朱老太爷淡淡地哼了一声,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

陆三夫人是正头婆婆,按理今儿是不得来的。不过,还是叫她的心腹周妈妈跟了来,直到此时,周妈妈才得空上前和苏瑾见礼,与常氏一左一右扶着她,跟在众人身后往外走,边悄笑道,“少奶奶,来时,夫人说了,您身子重,莫要太操劳了。大老爷大太太来,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那边儿的事儿,老太太都点了头,再没什么岔子的。”

“嗯,我知道。多谢母亲记挂。”苏瑾轻笑着应了一声。今儿来,若再出什么妖蛾子,以朱老太爷的性子,那便不是小恼了。大恼起来,事情必愈发的不可收拾。陆老太太必定也是知道的。

又问她三夫人身子可好,在家里做些什么。

周妈妈笑道,“夫人身子好得很呢,自老爷去了后,再没这样的欢喜过。倒是想早早动身过来瞧瞧您,只是这礼节的事儿不了,她总是放心不下。如今在家里,倒没旁的事儿,整日价的做婴儿衣裳呢。单是贴身小衣已裁了二十几套……”

“可莫累着她……”一个个的,都夸她这位未见过面的婆婆,让苏瑾对她的好感指数直线上升。忙含笑说了一句。

“哎,我们也说,也劝,可是不顶用呐”周妈妈笑得眼睛都快没了,“您想,这世人哪一个不盼儿孙的?头一个孙儿快要出世,她哪能不欢喜?”

苏瑾原先是体会不到这种心情的,随着临产期的到来,她的母性好象被激发出来了一般,竟也能体会到一丝感同身受。

一自朱府出来,陆大老爷和大太太进了马车,就将礼单拿来,翻着瞧,刚瞧了两眼,大太太吸了凉气,面有诧异之色。

陆大老爷疑惑,“怎么了?”

“老爷,你瞧。这苏家可是大手笔”大太太将礼单递过去,那开头一页中赫然写着:池州府茶山四座,茶行一间,成衣皮毛铺一间,现银两万两。杭州府三进大宅院一座……再往后翻,字画玩器,衣裳绸缎,钗环头面,并各色日常使用家什,色色不缺。

厚厚的一大礼单,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哼”陆大老爷从头翻到尾,不悦哼一声,“不过商人行径。”说着将礼单扔给大太太。

陆大太太拿来,重新翻看一回,坐着默了半晌,颇不是滋味儿地笑道,“这回朱家、苏家可真是下了大本钱了。没想到老五出去几年,竟有这样的造化。”

她语言之中的艳羡之意虽已极力隐藏,却怎么也藏不住。隐隐有对比自家两个儿媳妇之意。

陆大老爷听得心烦,沉声道,“老五若由母亲做主,亲家能比她家差?不过一个小小商户之女,除了在银钱上呈强,还会什么?”

陆大太太见他恼了,便也没说什么。只是心中的震撼到底不消,将到苏府时,忍不住又道,“若由母亲做主,结了世家大户,不过名声好听些。那世家里,人多事多,便有钱财,能倾其所有为女儿办嫁妆?苏家就不一样,只她这一个女儿,自然……”

她刚说到这儿,见陆大老爷脸色一沉,只得悻悻地住了嘴。

………………………………………………

咳,开更了。先每天一更,慢慢加更哈。抱歉了。

第一卷:梁家巷子 248章 杭州来信(上)

248章 杭州来信(上)

苏瑾一行刚到家,陆仲晗便回来了。陆大老爷有些不高兴地斥道,“你忙什么,忙得不着家?”

小陆大人今儿原本以打探孟内监所说的朝廷采买羊毛毯子事宜,见他如此神态,根本不消去问发生了何事,便随口扯谎道,“原先一位同年说起,江浙总督府衙门有意向朝廷进言,沿海各县有意改派文武兼备地官员,以固海防。侄儿得了信,赶忙去打探真伪。”

原本因侄儿对仕途不甚上心,又被苏家强压过一头,正在郁闷不已的陆大老爷登时大喜,赶忙问他消息可是真地,若真如此,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苏瑾看着大老爷瞬间大变脸,一副摩拳擦掌,兴奋之色溢于言表的模样,再看看她那位说谎话不打腹稿的夫婿,不觉暗笑。

因中秋将近,陆大老爷夫妇人不得久留,不过住了两日,和朱府商定,待苏士贞归来,去徽州府送信儿,届时再行补聘之事,便要打道回府。在杭州码头,苏瑾看着笑容满面,意气风华登船而去的陆大老爷,不觉笑道,“我从不知你原是个哄人地高手。”大老爷在她们家住的两日,整日和陆仲晗在书房谈话,苏瑾虽不知他说了什么,大抵能猜到,不过是仕途如何盘算等等,专门迎合大老爷罢了。

陆仲晗回头笑了笑,若有所指地道,“我一向善解人意,夫人忘了?”

苏瑾笑了,认真想想这话确是不错,不管是去忻州,还是当初的成亲,他倒都是“善解人意”的。将手伸过去,陆仲晗握了,二人并肩缓步下了码头,沿街边闲闲散散地走着。

金秋八月的早晨,街上行人并不多,晨阳将两人的身形拉得长长的,那微凉潮湿的风吹过面颊,舒爽怡人。苏瑾心头轻快无比,慢慢走着,享受这难得悠闲。

同样是金秋,八月的忻州府比杭州少了分湿润,却多了一份阔朗。与杭州比起来,又是另一番景致的繁忙。

苏瑾最先开设的邸店,虽换了主人,生意依旧兴隆,不过这生意已从最开始的货物中介,变成了草原货物的集散地。而新的主人正是孙毓培和闵晨。

秋季对草原部落来说,亦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当年生的小羊羔子,经过春夏牧草的伺养,已变成肥嫩的货物,而草原人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将这些货物出售。若不及时出售,冬天牧草短缺,这些羊能不能度过漫长的冬季,都未为可知。

因而秋天是边塞贸易最繁忙的季节。刚自边塞回来不久的孙毓培,稍做休整,正要再次进入草原,做今年最后一笔大生意。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和闵晨在边塞这块宝地上创下丰厚的家业。早已不是当初只有几个人单打独斗的模样了。

“毓培,以我说,你还是歇两日再走。”闵晨一身蓝衫,晃着出了自家铺门,和立在街边看商队过往的孙毓培说,走到他身边,和他并肩而立,又瞪了他一眼,“你赶这么急做什么,少挣一笔,又穷不了咱们。”

说着,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抱怨道,“这些日子真是累死了。自春天起,就没一日闲的时候。现在圈养场里,还有千头的羊没发卖出去呢。不着急的……”

孙毓培望着源源不断,自南向北的小商队,半晌,转向闵晨,“不进草原还能做什么?”这忻州离杭州几千里之遥,他们在此地,没有朋友,亦无亲人,除了生意,还真没什么可做的。

闵晨向东边望了望,晃着身子道,声音懒散,兴致缺缺,“这倒也是。”便立着不再说话。沉默好一会子,闵晨歪头笑道,“以我说,咱们今儿去秀容县瞧瞧如何?”

孙毓培眉头忽地一跳,转身往铺子里走,语调略微有些僵硬不悦,“去那里做什么?”

“哎,你别走呀。”闵晨赶上一步,扯住他的胳膊,“实话和你说了罢。前不久,我因在家里无事,到秀容县去瞧瞧苏家的生意如何,顺道去苏伯伯那里讨了顿饭吃,我听他说,苏小姐来了信,说正在杭州寻大掌柜,若寻到了,就叫苏伯父回杭州呢。”

他一边说,孙毓培的脸色一边沉,话到最后,孙毓培的脸色已是铅云密布,低沉得吓人。

闵晨赶忙打住话头,嘿嘿地讪笑两声,又道,“那大掌柜说不得到了。你这会子进草原,到时可别怪人家不和你辞别。”

孙毓培眉头又急剧跳了几下,猛然飞起一脚中踹向闵晨,闵晨避之不及,被他踹了一个趔趄,捂着屁股跳脚大叫,“好你个孙毓培,狗咬吕洞宾不认好人心。苏小姐走时,因你不在忻州,才没和你辞别,你闹哪门子的别扭?我好心提醒你,你……”

他话没说完,就见孙毓培满脸急色地冲过来,一把揽住他的脖子,一手紧紧捂着他的嘴。饶是如此,已有几个在门外做活的伙计听见,不知是听懂了其中的意思,还是见二人打闹有趣儿,都扭头闷笑去了。

“你莫胡扯。”孙毓培将闵晨连拉带拽,拉到二楼,松开手斥责道。闵晨被他勒得面白眼直,几乎晕死过去,扶着墙大口喘气儿,好半晌才起身没好气的道,“好好好,是我胡说,行了罢?那苏小姐走时根本没想着和你辞别,你便是在忻州,她也必不来送信这你可满意?”

说着重重往椅子上一坐,端起半杯凉茶一饮而尽,“从此,我再不管你的闲事,没的把小命丢在鸟不拉屎的地方”

孙毓培抿唇沉默不语。室内一时静了下来。

闵晨见他这模样,不由的撇撇嘴道,“你到底要别扭到什么时候,那人已嫁人,快要生子了”

“不是这个。”孙毓培沉默半晌说道。

“那是为何?”闵晨好奇问道,说着眼睛一转,一副了然神色,“说到底还是为了她走时没和你辞别,对不?”

孙毓培半晌不语,只是嘴角不由的抿紧了。闵晨猜中,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