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在明朝-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茂全满脸喜色,“辛苦少爷了。二十万两的货物运到外海,就地翻价,便是一两倍的利钱,再自海外贩来香料等西洋物件儿,又能翻出一两倍来。少爷这一笔生意,一来一回能赚五六十万两。除去净赔给德王府的,还能余下三四十万两。夫人得到讯儿,必然高兴,我这就回去写信儿给夫人。”

孙毓培道,“朝廷禁令解除,大约在七八月,只余一多个月的时间,早些写信回去,叫他们筹备现银,货物先不急着采买。等朝廷正式下了文书,再下手不迟。”

“哎”张茂全应了一声。

孙毓培之前所说地未完之事,一是指这件,二来是……

他心中也知,此次回宁波,必定不是一时半刻能再回来地。有些事,是不是该此时说说?

斜靠在马车里,斜长的眼睛闪着若有所思的光芒,将到孙记时,孙毓培才突然出声,“只往宁波报十五万两的份额便好。”

“什么?”张茂全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少爷想分五万地份额给苏家么?”

德王府所造船只,是按战船的规格建造地,每艘花费二十万两,并配有士兵与大炮等武器,另与河南布政使司周王府一系组成十几艘地船队,不惧风浪海盗,安全性极高。

但这船承载量也有限,孙毓培争了这么久,才挣到二十万两的份额,而那些小商户根本没有搭乘这船的份儿,他们若想出想,只能搭乘私人建造地船只,船小而人员武器不足……

孙毓培缓缓点头,“……是。”

“可……出海尚不知派谁过去,若二夫人知道……”张茂全迟疑看着孙毓培。

“你和茂福去”孙毓培沉默半晌摆手道,“……这事情是我一手促成地,派你们两个去合情合理。”

张茂全跟着他进了室内,想了半晌道,“少爷,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嗯,你说。”

“少爷的心思,我自然是明白地,可……还是早早和夫人商议过后,遣人正式提亲才好。”张茂全说这番话时,中气明显不足。

孙毓培沉默半晌,点头,“我知道了……”

说虽如此说,这事儿确有些难办,丁氏的话再一次在耳边回响,半晌,烦恼地起身,立在窗前看那一丛丛火红的美人蕉,沉默不语。

苏士贞次日到常家,先说了些海禁如何的事,常贵远磨拳擦掌,十分兴奋,“这一天等了许久,士贞兄,我们结伴去闯一闯如何?”

“我是想去地,只是家中如何安排……”苏士贞叹了口气,“实是不放心瑾儿一人在家。”

“这倒也是……”常夫人沉吟道,“瑾儿年纪也不小了,出海没有一年半载,是回不来地,不若现在定了亲事,等苏大哥回来时,再成亲,年龄也刚刚好……”

苏士贞苦笑,“她哪里肯叫人提半句?”

常夫人与常贵远对视一眼,苏家的事儿,掌珠回来也说过不少,两人都是知道的。那位孙公子虽人才好,又是商户,门第算是配地,无奈苏家家底太薄,虽说低娶高嫁,可差得太多,也叫自家女儿受委屈。

常夫人沉吟半晌,又改口道,“苏大哥若信得过我,你们去了之后,叫瑾儿住过来,和掌珠做伴儿,至于这亲事么……等你出海回来再提,虽然年龄有些过了,但自家家底也厚了些,到时方不叫她受委屈。”

常夫人说的倒也是。苏士贞思量半晌,这事儿仍是没个头绪,起身告辞。

若是不出海去,税监几时到,这归宁府几时能平息下来,这些都不得而知,守在家中又做不得生意,又白白的浪费了时间。

“爹爹,你回来了?”苏瑾拿着一封自东厢房出来,走近他悄悄笑道,“盛夫人来信了,说是派税监地事,她也听说了,叫咱们将两间成衣铺子都转手了,把银子归拢之后,叫曹掌柜押运过去,也使人出海呢。”

苏士贞看着她平静大方的笑颜,微微摇头,顺着她的话道,“这么说,要去便要早些做准备?现下棉布绸缎等货物还不甚紧俏,若大家一窝疯地涌到海外,这绸缎等物必会比先前贵些”

苏瑾连连点头,“正是这么个理儿。爹爹,还有一事呢。你想呀,若税监到了之后,苏杭松江等地的织户都关了张,这布匹绸缎的价格必然会抬高,所以,咱们得赶快归拢归拢铺子,早早和常叔叔一道儿走松江,多走走多看看,看人家出海置货物过去,那地方的人临海,必定知道海外哪些货物紧俏……”

苏士贞失笑,她这样无非是在转移他的主意力罢了。良久一叹,“瑾儿,爹爹就依你这一回,等我出海回来,此事必要听爹爹的,可好?”

苏瑾知道他意有所指,连连点头,“好。”

父女二人正说着,孙毓培和张茂全来了。将二人让到正房,孙毓培简要说明来意,“德王府的船只牢固又抗风浪,苏伯父若有意出海,正好可一道儿同行,有相熟之人做伴儿,也可解海上思乡之愁。”

能和孙记的人同行,苏瑾是放心地,连忙起身道谢。

苏士贞也大喜,只是他道,“五万两的份额却是用不了。我们与常家合计三万两足矣。”

“苏老爷,这出海地事一传开,知道你有门路,必有许多相熟地人求到门上,余下的两万两,您可与相熟人的带些货物,要他两三成的分红,也不为过”张茂全在一旁笑呵呵地道。

“这倒也是,还是张管事想得周全。”苏士贞点头笑道。

说完正事,苏士贞又要留饭。

夕阳落了下去,苏瑾叫人摆了桌椅在枣树下,请孙毓培过去纳凉。

他坐下抬头望着头顶结满累累果实的枣树,好半晌,才向对面直视过去,以指扣桌,以颇为不满的语气道,“孙某不日要回宁波,不知苏小姐的东道要拖到几时?”

“嗯?”苏瑾正低头倒茶,闻言抬头,片刻笑道,“倒是苏瑾的疏忽了。孙公子要办的事情可做完了?”并递了杯凉茶过去。

“……等你做东道也算一宗未完之事。”孙毓培伸手接过,语气中仍是浓浓的不满。

“这样呀……”苏瑾抬头望望天色,炊烟四起,晚霞烂然,预示明日又是一个晴朗炎热的天气,突地想到大佛寺那遮天蔽日的芙蓉树,笑道,“我倒知道有一个好去处,虽无名胜古迹,胜在清静雅致……明日如何?”

“好。”孙毓培笑着点头,低头喝茶。

…………………………………………………………………………

        126章 送行

六月,芙蓉花初开,绿荫如盖,花如粉扇。

苏瑾和孙毓培先在大佛寺各个大殿转了一圈儿,方绕过寺院,到了这处所在。

游人稀少,两人并肩沿着脚下的青砖不径慢慢走着。孙毓培的兴致极高,沿小道穿过石亭,上了木质九曲桥,对着两旁盛开的荷花一路点评过去,苏瑾也不时凑趣,两人一唱一合,气氛份外融洽。

曲桥再往前,又是一座小亭子,孙毓培举步过去,做了请势,苏瑾含笑坐下,身后跟随而来的小厮连忙摆了茶水果子等物。

此处地势微收,荷塘之外,便是茂密竹林,阴凉惬意。

仍然接着方才的话题继续闲谈,不知谁先提及他在宁波的生活,孙毓狭长的眼睛眯起,投向幽幽竹林,似是十分怀念。

透过他的叙述,苏瑾似能看到他呼朋唤友、逍遥自在的惬意,甚至还有些高高在上的自得……

苏瑾笑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孙毓培罢。这才是他真正的生活……

在他说到春来郊野纵马赏花。苏瑾眼前似是浮现纵马狂欢的少年,青衫猎猎,爽朗如风,张扬快意……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她浅笑潺潺,轻轻吟诵,“……难怪孙公子怀念,在归宁府这些日子,实在是太闷了罢?”

孙毓培收住话头,奇怪,他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些……,沉默片刻,又笑了起来,感叹,“……只是不知谁肯身嫁与……”

他说这话时,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骨关节因用力透着白。

“呵呵……”苏瑾将目光移开,望向远处含苞待放的小荷,片刻回头,眼含戏谑,取笑道,“……原来男儿也怀春,孙公子这等人才,不知哪家女儿有福气喽……”

说着站起来,笑道,“日头烈了,咱们回酒楼如何?今日为孙公子践行,苏瑾已定了桌好宴……”

孙毓培眉头挑动,不语。

看她梨窝浅笑,如青莲初开……眼眸明亮坦荡……心中微叹,站起身子。

“夏日游,杨花飞絮缀满头……年少轻狂,任意不知羞……”望着头顶盛开的芙蓉花,苏瑾再次浅笑看向孙毓培,“在苏瑾看来,这才是孙公子的生活……”

孙毓培依旧不语。宁波纵马高歌的日子,在他的记忆中是有些久远了……

正心不在焉的走着,突地斜里出插进一个男声,“瑾儿?”

孙毓培拧眉望过去,身侧小竹林旁,立着浅蓝衣衫,儒雅逼人的年青男子,正望着他身侧的少女。

“他是谁?”孙毓培语气颇为不善的看向苏瑾。

苏瑾也有些愣了,这人居然是许久不见的汪颜善,他不是应在国子监么?

汪颜善的目光亦不悦地打量着孙毓培,又望向苏瑾似是等待着她的回答。

苏瑾微微摇头,这汪颜善的心思她实在想不透,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扯了一把孙毓培,“不相干的人……嗯,我之前曾被退过亲,孙公子可知道?”

孙毓培一怔。她的事,他是知道的。可……没想到这人居然长了这么一副好皮馕。投过去的目光更为不善,向不远处的张茂全摆手。

张茂全立时带着四五个小厮过来,走到汪颜善跟前,行礼道,“请公子移步……”

汪颜善不悦皱眉,扫过眼前几人,立着不动,张茂全虽不知这人是谁,但看他的面色和自家少爷的态度,大约也能猜得出来是怎么回事,冷了声音,“看公子模样也是读书人,须知非礼勿视速速走开”

“相公……”竹林里传来一声娇呼,汪颜善哼哼瞪了一前一后远去的两人一眼,转身顺着小道儿进去。

张茂全顺势看过去,不多时看见一个身怀六甲的年青妇人自深处走来,两人在小叉口路会合,沿着另外一条小道向寺院方向走去。

有这么一个小插曲,苏瑾的好兴致全无,而孙毓培实则并没有甚么好兴致,草草用过午饭,目光颇为复杂的看了苏瑾一眼,上了马车,便绝尘而去。

“小姐,孙公子这是……”梁小青望着离去的马车,有些不解,象是存着气儿一般。

“走吧。”苏瑾转身上了马车。凭心而论,孙毓培是个很不错的人,是非常不错……只是她看得清楚明白……

靠在车厢里,轻揉着额头,好一会儿才疑惑地道,“那汪颜善不是应该在国子监么,怎的回来了?”

梁小青歪头想了一会儿,“是叫人给撵回来了么?”

“不象……”苏瑾摇头,转念一想,“莫非是回来备考的?国子监生要回原籍待考么?”

梁小青摇头,“谁知道哼,他方才还叫小姐闺名,真不知耻”

但苏瑾深入想想,大概是这个理由了。这死人,真是阴魂不散呐

海禁的消息愈传愈烈,整个归宁府都躁动起来。苏家在这个时候出清铺子,反而合情合理,并不招眼。

丁氏留下的成衣铺子,刚放出消息没几天,便有府城内的经营成衣的几家商人上门儿洽淡,这事儿由曹掌柜全权处理,很快便定下了意向。

这件事儿,苏瑾再没过问过,皆由苏士贞张罗。

孙毓培在几日后派张茂全再次递信儿来,说宁波总号又来了信确认,派税监的消息属实,叫他们着手开始歇铺子。

苏瑾没见到他,有些遗憾,也有些轻松。只是,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察到的,她已想不起来……

转眼到了六月底,朝廷果然下了旨意,海禁八月底全面开禁。

而孙毓培的离期已定,就在七月初。

苏士贞和常贵远决定随孙记的船南下,先到杭州,再转去松江,早早在那边打好货物,等和孙记的人一道出海。

苏家库存的布匹皆已做成成品,坊子暂时歇了工,除了张荀,余下的人都发了工钱遣散。

苏家的鞋铺子也有两家有意向接手。一年辛苦辛苦做起的坊子铺子,一月不到的时候便就这么歇了……

“爹爹,杂货铺子还留下吧”苏瑾想了许久,自已在家没甚事做,留间铺子也好解闷。“反正它并不占什么本钱,留下也好赚个家用出来。”

“嗯……好。”苏士贞想了片刻道,“只是货物种类收一收罢,只卖些酒水小食等物便好。”

“张荀我舍不得放他走,且叫他先留下。王瑞么……问问他的意思罢……拴子的全福两个,也问问想不想回乡。”苏瑾将这几日的人员安排说与苏士贞听,“若他们不愿回乡,早先贩卖旧衣的门路,还叫梁二叔领着他们去做。……这个暂时也不受什么影响。”

“也好。”苏士贞点头,将银子递过来,“留把你一千两的家用,爹爹此去,少则一年,多则一年半必归来,这些银子够你们吃喝了……”

苏瑾伸手接过来。

“瑾儿……”苏士贞沉吟片刻,问道,“孙公子那日可说了什么?”

苏瑾愣了下,摇头,“没有。只是为他摆宴送行而已。……爹爹,你记着,咱们和他们并不一是个世界的人……”

苏士贞叹息一声,点点头不再说话。

苏瑾再次见到孙毓培时,是在归宁府的码头。他如初见时那般,身着白色墨竹纹的长袍,在七月的晨光里长身玉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格外醒目。

看见苏瑾,他大步行来,立在她面前许久,问出一句,“……半年内可会成亲?”

苏瑾惊讶,又失笑,指指在人群中的苏士贞,“孙公子说笑了,父亲不在,我成哪门子的亲?”

“那便好”孙毓培不再说话,转身便向码头走去。

苏瑾跟上两步,扬声道,“孙公子一路顺风。下次来归宁府,苏瑾定会摆一桌好宴相迎。”

孙毓培轻身挑挑眉头,一脸的不信。

船缓缓驶动,直到远成一个黑点,苏瑾才收回目光。

码头送行的人逐渐离去,只余下苏瑾和常家一行。

“瑾儿姐姐,你搬来我家住罢”掌珠走过来挽着她着胳膊笑道。

苏瑾笑着摇头,因亲人朋友的暂离,情绪有些低落,“家里有些杂事要处理呢,处理完再去看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