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失,就会造成终身之憾。
朱慕贤握着信纸的手缓缓发抖,他把信纸放下,站起身推开了窗子。
桃杏花都已经开了,墙内墙外花枝疏淡摇曳。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杨重光考完了春试,以他的才学,和他姨丈的背景,他是必定会考过的。
石琼玉也已经嫁了人。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这样……其实也好。他们之间注定无望,现在也算……各自走了该走的路。
信杨重光没有收到,只能说是造化弄人。上天注定了他们只能缘尽于此。
朱慕贤还得再写一封信——和上一封同样艰难。
他得告诉杨重光,石琼玉已经嫁为罗家妇。
这一封信也不比上一封容易。
想到好友现在过了府试,应该正春风得意,说不定还在谋划着如何向石家提亲——可是他却不知道,他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这一世。
这一封信他看见了,该有多么失落和悲愤?
只是在一片烂漫的春光里,朱慕贤却感觉到意兴萧索。
然而这个春天,喜事一桩接着一桩。
周榭的亲事就是初十那天。
又林一直觉得这一天还很遥远,总想着,还有一年呢,还有半年呢,还有一个月呢。可是突然间日子就到了近前,又林简直被吓了一跳——
时间怎么过得这样快?
从初五到初十,也不过就几天功夫了。
要说周榭之前对婚事还会不安和惶恐,她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功夫了。刘家迎亲的人已经到了,现在就住在了又林家中。周榭不方便再过来找又林,要避嫌。又林倒是过去陪了她两回,可是周榭的姑姑、表妹她们也都来了,周家热闹而忙乱,周榭压根儿没有一个人独处的时间。这样的情形下,又林也不方便说什么。
同样是新人,可是新郎不会象新娘子那样患得患失,十分惶恐。刘书昭对这桩亲事可是十分期待。周榭端庄大方,细心温柔,正是他一直设想的妻子的模样。自从亲事定下,他可就一直盼着成亲这一日。别人怎么打趣他,他都笑呵呵的只管傻笑。
四奶奶对这个侄儿的表现也实在有些恨铁不成钢。就算你高兴,你迫不及待,你想赶紧娶老婆洞房,也不用都写在脸上吧?真是……
好吧,这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喜里头一桩大喜事。这成家立业,总是连在一起说的。娶妻自然是一件大喜事,如花美眷,恩爱白头,可不喜么?但是还有其他意思没成家之前,没人把你当大人看待。这一成了家,可就不一样了。旁人不会再将你视作孩子,而会把你完全当成成年人。有了老婆,再生了孩子,那自己也可也是这个小家庭的顶梁柱了,得照拂妻儿,奉养父母,承担家计,为了身后这一大家子人吃苦受累。
朱慕贤也过来拜会道喜,他和刘书昭可是同窗,而且两人也脾性相投,这遇到大喜事儿,没有不来道贺的理儿。这次刘书昭也考过了,现在旁人见了,也得称一声刘秀才,或是称一声刘相公了。身上有了功名,这亲事办的也是非同一般的热闹,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刘书昭反过来向朱慕贤道喜,恭喜他拔得头筹被点为案首。两人好一番往来客气,才坐下来喝茶叙话。
“对了,听说杨兄去了安州,这一科想必他也是榜上有名吧?”
朱慕贤微微一怔。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收着他上一封信,还是二月县试之前写来的。他才思敏捷,又比别人更用功刻苦,该是榜上有名。”
刘昭点头说:“那是自然的,从安州到于江,水路不过三五日,我看,这两日就该收着他的好消息了。咱们也许久没见了,我昨天到的于江,本来想去寻你来着,结果你倒先来了。昨天石涛兄和汇霖兄还让人送了贴子来,说今天也会过来。我让人在望江楼定了座儿,回头咱们可得好好喝一杯。”
这两位也是他们院的同窗,这一次春试都顺顺当当的过了。虽然过去交情平平,但是将来步入仕途,这同窗、同乡、同年,同门的关系,已经把他们这些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一杯茶还没喝完,下过贴的两人中已经来了一个人。此人姓谢名岳,石涛是他的表字。虽然和刘、朱二人是同窗,不过他已经二十余岁,早已经成家,现在膝下已经有一儿一女了。平素在学里,他为人宽和厚道,旁人有个什么事情求到他头上,他能帮的总是会帮,所以和众人的关系都不错。
他前几回应考都名落孙山,又因为母孝的原因耽误了两年,这一科才考取。也许是生活阅历多,经历过落榜丧母种种挫折打击,他看起来十分沉稳。刘昭和朱慕贤和他相比,到底是少年得意,身上总有一股锐气。这种锋芒在谢岳身上看不见的,他更沉稳,有如经过流水不断冲刷打磨的石头。
“石涛兄。”
谢岳笑着和两人寒喧,又对朱慕贤说:“我还以为我来得早,还是让你抢到前头了。念的时候你们就比旁人要亲厚,这道贺的事你也不落人后啊。”
朱慕贤也笑了:“倒不是我心急,只是我住的近哪,前后门,一抬脚就到了。当然比你们到的早。”
谢岳又向刘昭道贺,善意的取笑他比别人福气厚,大小登科,双喜临门。刘昭脸儿红红的。只顾着笑。
“汇霖兄他们便不过来了,我和他说了,让他们直接去望江楼,咱们这会儿就过去吧。新郎倌今天可得当心些,他们可憋着劲儿要灌你酒哪。谁让你一个人把好事儿都占全了?”
三人说笑着出了门,上了谢岳家的骡车。朱慕贤谢岳先上了车,刘昭却耽误了片刻。等他上了车来坐定。脸上虽然还有笑容,可是和刚才相比,却有些勉强。
“刘兄,刚才可是出了什么事?”
刘昭微微摇头:“也没什么事——我刚才看见一个人,好象是程文礼。”
“是么?”
“没等我招呼,他就转身走了。”
朱慕贤和谢岳互相看了一眼,也体会到了刘昭的心情。
事实上,从他们考完春试放榜之后。他们也经历了不少这样的事。过去的同窗,这一次应考者众多,可是能榜上有名的。差不多是百中取一。有的人自负满腹经纶,却名落孙山,这种打击不可不谓不重。遇到了昔日同窗,也不肯照面,象程文礼就是其中一个。这人自尊心极强,受不了旁人或是同情或是奚落的目光言辞。
刘昭虽然说刚才那人好象是他,其实话里的意思两人都听得出来。那肯定就是程文礼,只是不想与他们照面,才会装没看见转身走了。
当然,和程文礼截然相反的人也有。昔日都是同窗,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他们这一考中,有的人就上赶着来讨好,那种谄媚之态他们做得出来,朱慕贤却消受不起。听着那些肉麻的谄词,他面红耳赤如坐针毡。又不能甩手走人。不然第二天只怕就有传言说他心高气傲目无下尘了。
应试之前,朱慕贤从没想过这些。可是现在不用人来教他,他也自然就懂得了这其中的分别。考中和落榜,中间的鸿沟有如天堑,将他和昔日故人分隔在了两端,终究会渐行渐远。这不是谁的过错,只是各人的路已经被决定了,都只能朝一个方向走下去。
刘昭身为主角,自然也被灌了好几大杯。还是谢岳出来打圆场,说万一把新郎倌灌醉了,影响了他后日迎亲,跨不得马,洞不了房,那新娘子还不得记恨他们?以后他们这些人见了弟媳妇也不好意思啊。
众人哈哈一笑,也就鸣金收兵了。
朱慕贤是这一次的案首,自然也是众人围攻的对象。这回谢岳可都没帮他,笑吟吟的在一旁看好戏。
朱慕贤酒量倒是不错,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也常有这种应酬。只是他今天心里存了事,就容易醉。好在都是一帮生,攒着劲儿的灌也灌不了太多,刘昭和朱慕贤两人一起摇摇晃晃的下楼登车回去。谢岳把他们一起送到李家大门前,又关照叮咛了好几句才掉头回自己家。刘昭被风一吹,头脸都泛着热意,人倒是清醒不少,邀朱慕贤一起进去喝杯茶再走。
四奶奶已经知道两人出去赴宴的事,胡妈妈进来回事,说了宾的安排,又舀了张单子请四奶奶看。
四奶奶打开来看了一眼:“成,先这么安排吧。到时候要是不够了就再从东院儿匀过来些。”
胡妈妈应了一声,然后笑着说了句:“刚才进来的时候,遇到表少爷和朱少爷。两个人都吃了不少酒,脸红红的,走路都有点儿打晃了。”
四奶奶一笑:“年轻嘛,一高兴就容易吃醉。让厨房给做两碗醒酒汤——对了,又林这会儿在做什么呢?”
“姑娘这会儿应该在老太太那里呢。”
四奶奶嗯了一声。
她的心事即使胡妈妈也猜不着。又林和朱慕贤的事,四奶奶一直深深藏在心里头,对谁都没有多说。
前头她一直等着,朱家的孙子应考,四奶奶倒紧张的吃不香睡不实的。她一面担心朱慕贤的前程,一面担心自家女儿的终身。朱慕贤能考上,这自然是好事。可是他如果真有心,就应该禀明长辈过来提亲才是正理。
眼下他考了秀才了,朱家却还没有旁的动静。
难道说……
而女儿……四奶奶也觉得看不透。朱慕贤去博前程这等大事,好象对女儿来说倒无关紧要一样,该吃吃该睡睡,该做什么一点儿不错,十分从容轻松。
要不是林妈妈那会儿亲眼所见,四奶奶也许真会觉得自己是弄错了。
沏了酽茶,两人都吃了一盏。刘昭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也就是两三个月的功夫,怎么今天见了这些人,觉得……好象已经很久没有见了,都快不认得了。”
朱慕贤也有同感。
即使是过去熟悉的人,现在大家身份都不同了,想的事说的话自然也不同了。就象诗中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家里头也是……放榜之后,家里人才和我说了件事。就三月里,我姑母过世了……家里人怕我悲伤,也怕我分心,就瞒了这消息没告诉我……”刘昭语气中不是不感慨的。姑母在时最是疼他,可是她去世的消息,他却过了一个来月才知道。
朱慕贤翻着一卷,顺口说:“是啊,我也是一样。京城来的信压了好几封了,祖母也都没让我看……”
他说了一半忽然停住了。
杨重光应该没有接到他的上一封信,可能也是同样的原因。临考在即,家中人自然不愿让他分心。这信……
这信很有可能,并不是意外遗失,而是……可能被杨重光的姨母姨丈给扣下了?
“朱贤弟?怎么了?”
“嗳,”朱慕贤回过神来。是与不是,现在都不重要了。该发生的事,都发生过了,不能再改变:“我没事。就是想着……喝了你的喜酒,我可能就会启程北上了。”
“回京城?”
“是啊。”
表妹的事情一直在他心头盘绕不去。就象杨重光和石姑娘一样——如果他也错过了呢?
他总得回去一下,才知道现在于家是个什么情形,表妹又是什么情形。
“也是。你离开京城这么久了,令尊令堂一定十分牵挂。现在你有了功名,原也该回去看看家人。”
刘昭没说出来的是,也该去看一看他那位表妹。
朱慕贤有位于表妹的事,可不算什么秘密,刘昭也是知道的。两人可是青梅竹马,情谊不薄。现在朱慕贤有了功名,原也该把这终身大事办一办了。刘昭倒有心打趣他两句,只是看着朱慕贤脸上的神色并不显得欢愉期待,而是十分郑重,甚至还有几分怅然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外头有人问了声:“三哥在屋里吗?”
刘昭听出是又林的声音,忙应了声:“在,在。”一边急急忙忙的坐直了身,又把踢到一旁的鞋赶紧捞过来穿上。
朱慕贤看他忙碌,也伸手理了理袍子,又整了整衣襟。
可是又林并没进来,只说:“我从后头过来的,舅妈让三哥过去一趟呢,三哥赶紧去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这会儿母亲找他,肯定没旁的缘故,定是为了迎亲的事儿。。刘书昭赶紧应了一声,又回头说:“你先等我一会儿,要是乏了就在后头歇歇。要是不困,架子上也有书,我去去就来。”
他一出去,屋子里顿时只剩了朱慕贤一个。他站到窗户边朝外看。窗纱是新换的,暮春的阳光温煦,站在院子里头阳光下的人身上有着浅浅的朦胧的光晕。
刘书昭匆匆而去,又林站在那儿没动。
朱慕贤只能看见她的背影。
可能是刚换下冬衣的缘故——朱慕贤感觉到又林看起来比一次见到她时又瘦了些。她穿了一件柳黄色的长坎肩,下头是白绫裙子。两人相识的时间也不算短,朱慕贤纵然不刻意注意,也能发现一些又林的习惯。她很少穿有亮泽的绸缎衣裳,不喜欢繁绣赘饰,也不喜欢涂脂抹粉。朱慕贤记得那一回夏天她陪祖母去庙里小住消暑,整天都穿着棉布的衣裙,连耳坠都没有戴,头发辫成辫子,脸上一点胭脂粉饰都没有,格外的清新自然。
又林看来并没有进屋的打算,和身边的丫鬟说了几句话,就要离开了。朱慕贤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推开了窗子,唤了一声:“李妹妹。”
又林转过头来,朝他微微一笑,朱慕贤不知怎么,或许是中午酒喝得多了,莫名的口干舌燥,脸颊微微发烫。
喊了这么一声,可是他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是刚才那一瞬间……不想让她就这么离开。
可唤住了她,朱慕贤反倒说不出话来了。
又林低声吩咐了丫鬟一句话,朝这边走了过来。隔着窗子说:“还没恭喜你呢,这次春试拔了个头筹。”
朱慕贤忙还了一揖。不过两人隔着窗子,他这么一揖,本来就有些歪的头巾差点儿耷拉下来把眼睛都盖住,起身时连忙用手给拨到一边去。
又林忍着笑——这人平时很讲究风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又林总能看见他大失风度的场面。比如过年那一回他在大街上被人纠缠。衣裳差点都给扯开了。
这会儿他的头巾都歪得不成样了,偏偏脸上还要摆出一个自认为十分得体的笑容来——这模样可真是……
虽然人喝了酒,仪表不整没什么奇怪,但是和他这种一本正经的举止结合起来看。。就令人忍笑忍得脸发酸了。
“妹妹进来坐坐吧,正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