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所有人都被那突如其来的巨响吓了一跳。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
那匣子已经化作了一团烈火。此时此刻,他们方才感到后悔不迭,想要找东西灭火却已经来不及了。气急败坏之下。几个汉子飞一般地扑上去,又是踩又是扑,用了足足好半晌才把火扑灭,然而这个时候,那匣子连同里面的东西都已经化作了黑乎乎的焦炭。
“他娘的!”
也不知道是谁骂了一声,此起彼伏地喝骂顿时在房中响了起来。虽然这帮人全都是不识字的粗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全都是笨蛋,要是这匣子里真有什么劳什子玉玺,那么。即使是被火一烧,怎么也该有些渣滓留下来,怎么也不会什么都不剩。
“我们被人耍了!”矮胖汉子气急败坏地一跺脚,脸上尽是深重的恨意。”铁定是老二和别人勾结在一起,拿这么一个破玩意糊弄我们!怪不得他刚刚叫走了钱五,这件事老五一定有份,若不是他从大相国寺带回来这么一个东西,我们怎么会被他们骗了!”
“难不成这东西原本就是假的?”
一个汉子犹自不甘心,没有藏宝图也就算了。倘若那一千贯赏钱也全部落了空,他们的好日子岂非到了头?”外头都在传大相国寺宝贝的事,总不成全都是假的吧?”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捏造的!”
矮胖汉子终究是个聪明人,左思右想终于识破了这套中套。”你们想想,大相国寺毕竟是开封府第一寺,东西失窃,开封府必定是紧密追查,怎么会无缘无故传出这样地消息?官府是在使诈呢,可恨我们竟然信了!”
使诈?一帮人面面相觑了一会,脑袋依旧无法这么快转过来。好一会,方才有人疑惑地问道:“既然官府是在耍诈,那二哥那里怎么解释?我们千辛万苦进了东京城,不就是为了取得这个匣子么?那刘大官人开出一千贯地赏格,总不成也是有假的吧!”
“你们都傻了啊!”矮胖汉子心头火起,语气不由变得硬梆梆的,“老二和老五和那个姓刘地勾结,所以才造了这么一场事,不过就是为了把事情闹大而已。只有让别人相信真有什么子虚乌有的玉玺,他们那边的戏才能演下去。如今看来,老二说上次我们见到的那人是什么皇室,根本就是胡说八道,要是还跟着混下去,铁定连怎么死都不知道。既然老二老五已经跑了,我们这一次在开封府做了这么多案子,也赶紧散伙吧,否则等到官府察觉就来不及了!”
被这一通话一吓,几个稍稍胆小的都是面如土色。虽说干这一行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但是,真正到了这么一天,不怕死的却着实不多,就算没有老婆孩子,谁家没有几个老相好?因此,当下众人就忙活开了。
然而,才收拾了一会,便有一人突然叫道:“不好,那些从各家大户盗来的东西,全都是二哥和老五他们保管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当即屋子中又是骂声一片。然而,莫说开封府这么大,找两个人便如同大海捞针,就凭他们如今的身份,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去找人。因此,在大骂了一通之后,一帮人只得垂头丧气地各自收拾东西,还没准备开路,大门便突然被人撞开了。
撞开门的是一群身穿灰衣地精壮汉子,为首的冷冷扫了屋内众人一眼,突然发话道:“奉命缉拿江洋大盗……”
一句话还没说完,旁边察觉不对头的矮胖汉子立刻抽出腰里的短刀扑了上去。然而,只是一个照面,他的短刀便被别人挑飞了去,两把雪光发亮的大刀,便死死地架在他的脖子上。见到这一场面,那些汉子骤然生出的凶性全都被浇灭得无影无踪。
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地,但是,还有一条便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眼见对方一大堆人全都是携带着制式兵刃,而自己又是在天子脚下,当下一群人全都放弃了反抗。
“全部带回开封府!”那为首的灰衣人数了数人头,又屈指算了算,最后方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人都齐了,收队,待会到外面告知一声,也让那些人好松乏一下!”
马脸汉子和钱五哪里知道自己前脚刚走,后面便发生了这么多事,只顾着寻找起先和那边商议好的下处,更不曾关注后面是否有人跟随。
好容易找到了那个商量好的绸缎铺,两人一头便扎了进去,直到天黑也再没有出来。
“一共抓到匪盗十二人,另有两人去了别处,已经有人跟了上去。赃物在他们的居处一无所获,初步估计是另两人藏匿的,应该在他们往日出没的地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们没有去寻找。下一步怎么做,还请大人示下!”
对于这样的初步结果,黄明相当满意,他更满意的是,皇城司这一次根本没有和他抢功劳。当然,如今只是第一步收网,倘若能够抓住剩余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大胜,到了那时,他这个开封府推官便可以再进一步,不必成天和这些盗匪之流打交道了。
心中这么想,黄明却并未把这些心思放在脸上,而是赞许地对一群精干手下点点头道:“你们做得不错,今次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贼子一网打尽,圣上闻报之后必定大悦。能够不伤一个人便逮住这些人是最大的幸事,到时候功劳簿上,本官必定不会抹煞你们的功劳。”
一群衙役等的就是这句话,不免喜出望外地施礼谢恩。而为首的头子见上司高兴,便凑趣地提出要再加派人手监视剩下的人,谁知却被黄明一口否决。
“你们眼下抓到的那些贼子不过是乌合之众,算不得什么中心人物,剩下的两个却不同。一来他们肯定知道更多的,二来只看他们居然溜进了一家绸缎铺子,便可见还有其他人暗中相助。幸亏你们这一次拿人的时候不曾穿着官府号衣,又是用的寻常马车,否则必定惊动深广。如今要务是审问那些抓到的人,至于剩下那两个,如今的人手已经足够
第二部 经略 第十五卷 余波未平 第十二章 诸般大戏齐登场
俗话说铁打的汉子也有熬不过去的刑罚,在开封府的大刑震慑下,被抓的十几个汉子很快便开口招供,不仅把自己知道的全都一五一十抖露了出来,附带还加上了不少乱七八糟的揣测。当然,有一个幸运儿逃过了一劫,原因很简单,那人原本就是官府的密探。
而当消息汇总呈报到政事堂的时候,蔡京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往旁边一扔,见阮大猷和何执中各自拿起来瞟了一眼,他才冷笑道:
“承平盛世也免不了有这种跳梁小丑,简直是笑话。东京城是什么地方?容得他们这些贼子胡来?依我看,各地提刑使也该好好整治一下了,自从河北提刑使李文叔去世之后,河北以及京东又有些不对劲。倘若再这么下去,未免失了朝廷体面。要知道,如今东京城可是有辽国和高丽的使节!”
蔡京没用别的,而是光明正大地摆出了面子两个字,别人却没有反驳的余地。凡是大国都看重面子,更何况是如今的大宋。平西北固然是不可多得的胜利,但是,倘若国内治安越来越差,那任凭在军事上有怎样的进展,也盖不过这些方面的失措。更何况,这一次遭劫的甚至有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
“这样吧,各地提刑使根据考评,应该轮换一下了!”阮大猷沉吟片刻,合上了手中的奏折,“虽然朝廷一直重视各地提刑司,但是,不可否认,这一职司往往不是有才德就能干好的。比如李文叔,他在文才上乃一时之冠,而在提刑司任上也殚精竭虑,花费了比常人更多数倍的气力,但终究不能让每个官员都这么做。圣上上一次就提过,提刑一职也需得经过培训考核。否则任事都由胥吏把持,不是国家之福。”
听到阮大猷口中吐出培训考核四个字,高俅心中不禁好笑。大宋的进士向来也必须经过考核才能够授官,而一般情况也是从县一级负责治安的县尉开始做起。但是,让这些从小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直接去管这些事,往往没几个能够做好。而在上一次讲武堂开办成功之后,赵佶这位天子是事事都想从这一条道上想办法,只不过。这流水似的花钱,户部可受不了。
“提刑使的考评这一次让吏部都报上来看看,若是真不行的便裁汰掉,圣上上一次不是派了不少观风使么,顺便结合一下他们地意见,综合一下结果也就出来了。”对于这些当中的弊端,高俅自然一清二楚,此时也不想多做纠缠。毕竟,他的心思全都在蔡京刚才似乎漫不经心的提议上。
那就是,户部和吏部两位尚书进言。言说知江宁府蔡卞才德兼备。
之前因为崇宁星变而去职,未免不公,应重新调回朝任用。
对于蔡卞这个人。高俅谈不上什么好感和恶感,事实上,他和蔡京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相也能如此相处,自然不在乎多一个蔡卞。只是,蔡京在这上面的居心,他却不得不考虑再三。平衡稍稍打破,蔡京就想到了蔡卞,可想而知这位政坛元老的老谋深算。
至于何执中附带提出的将高傑调入京城,任户部度支郎中地提议,高俅并未多做考虑。无论是从资历还是经验来看。担任这个职责,高傑无疑是合适的,尤其是在钟昌调往河北的情况下,户部多一个自己人也好。当然,高傑也是蔡京的女婿,这一点毋庸置疑。
两条人事任命很快便在天子官家那里通过,只不过高傑如今脱不开身,因此还需再等一阵,然后。剩下的就是面对高丽使节以及萧芷因这两件事了。关于王继的提议,大宋朝廷上又争吵了一通,一些守旧的大臣不免发出了种种感慨,但是,在后宫已经有一位耶律贵妃的情况下,再添一位高丽公主也就成了很名正言顺的事。再者,如今皇太子都立了,其他的争吵只是无谓地功夫。
于是,高丽使节王继便得到了大宋方面地肯定答复,一时间自然欣喜万分,对于大宋提出的全面贸易,更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不管怎样,高丽人参有了更好的销路,而大宋那些精美地手工制品、珠宝以及绸缎等也有了市场,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就是双赢。
而萧芷因不可避免地被晾在了一边,原因很简单,辽国官方的照会已经到了。萧芷因原本是秘密使宋,而大宋出于另一种考虑,并未把这一次的事情低调处理,而是直接把人安排在了客省之中。这样一来,辽国在大宋的官方机构自然便得到了消息,而当辽国的两位太后得到消息之后,第一反应便是派使节诘责,顺便还下旨废黜了萧芷因的郡王爵位,就差没有直接宣布魏王耶律淳是叛逆了。
事实上,虽然和金国停战,但是,辽国军队根本不敢从辽东一带撤军,所以,他们眼下根本没功夫应付魏王耶律淳,杀鸡傲猴似的废黜萧芷因爵位,已经是两位太后能够做的唯一一件事。眼下,她们的更多精力都花费在从宗室中选拔年轻善战地将领上了。
而对于辽国色厉内荏地要求将萧芷因从代州遣送回国这一条,大宋朝廷却充耳不闻,最后在正牌辽使逼问的情况下,负责接待的礼部官员很轻描淡写地反击了回去——人家是代表魏王这个叔父来探望耶律燕这个大宋贵妃的,你们辽国紧张一个什么劲?再说了,就是要遣送,也应当从定州遣送回南京道。
对于这样的结果,辽使自然相当郁闷,然而,最郁闷的结果不是这个,而是把他安排在了萧芷因隔壁。而对于萧芷因每每露出的冷笑,这位身为汉人却在辽国长大的使节不免在心中大犯嘀咕,却也不敢太过分——逼反魏王是眼下辽国不能承受的结局,他已经照着两位太后地意思尽力做了,至于其他,那都不关他的事。
这大概是两位太后将耶律燕嫁来宋国的时候,全都没有预料到的结局。谁也不会想到,一向和耶律淳关系冷淡的耶律燕,居然可能成为沟通南京道和大宋的桥梁,而事先辽国提出的诱饵,居然一点用处都没有。大宋根本没打算强取南京道,这种一目了然的经济账,大宋君臣还是会算的。
然而,大观三年的风波远远没有结束。四川飞马来报,言说大理派出一百人的使团,携带金珠宝贝无数,准备进京城贺正旦。而对于这样一件事,高俅只不过是比正常渠道早知道两天,一时间颇有些措手不及。
段正严这个大理国王上一次派人进贡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这几年他一直和高家争权,这其中的惨烈之处自然不足以为外人道。而上一次之所以没有册封大理王,也是为了这方面考虑。而最近,高俅听说大理的局势已经有了稳定下来的趋势,高家做出了一定的退让,而段正严联合三十七部,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实权,所以才会有了这一次的出使。
段正严作为大理国王,当然不会自己亲自前来,再说他也不能丢下国家不管。奉命出使的除了高明清这个高家的代表之外,还有大理的另一位大臣,但是最最重要的是,随行的还有一位大理公主!
这个消息是高俅在政事堂的时候听说的,当时蔡京阮大猷何执中三个人的反应,他实在无法形容——真的要说的话,那不是什么惊诧,而只是略略皱了一下眉头,是那种又来了的表情。如果说第一个辽国公主还能让一群人惊诧一下,第二次的高丽公主还能让大伙议论一下,那么,这一次的大理公主则着实引不起别人多大的兴趣。
因为往日的使节就是这么排的,辽国第一,西夏第二,高丽第三,而大理则再次之。所以,作为小国,大理公主自然便掀不起多少波澜了。
朝臣可以不理会,作为主人公的赵佶也可以乐享其成,但是,当在朝堂上正式宣布了这件事之后,后宫和民间不可避免地掀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廷已经正式答应高丽的婚嫁请求之后,又来了一位大理公主,其意义不言而喻。而那些茶馆酒肆的说书人,则应景儿地编出了一场游龙戏凤,让老老少少全都乐了一回。
万邦来朝,这是中原大国向来最陶醉的一刻。正因为这个缘故,所谓的纳妃经过以讹传讹,变成了外邦献美的表示,毕竟,无论是献上何等颜色的美女,都比不上献上公主来得具有震撼力。至于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感慨,自然不入寻常百姓的眼耳了。
第二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