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多少人?”宝鼎高兴地问道。
乌氏倮皱皱眉,掐指算了一下,“最少可以集结两千人,如果都能来的话,那可能超过五千。”
“两千人足够了。”宝鼎笑道,“我这里大约有四千人,伯父又带了一千人过来,如果再加两千那就有七千人了,足够了。”
七千人就跑去打河南?乌氏倮望着自信满满的宝鼎,不知说什么好。七千人跑去打河南,看上去人是不少,但河南之地的诸种部落人更多,号角一吹就是好几万,七千人跑去纯粹就是送死。
乌氏倮眉宇间的重重忧色落在了宝鼎的眼里,他急忙安慰道,“此次打河南是三路共击,月氏人在大河北岸予以堵截,我和北军则从东西两路联手夹击,所以七千人足矣。”
“北军全部出塞了?”乌氏倮问道,“他们哪来的粮草?上将军蒙武正在指挥大军攻打赵国,粮草武器和战马都送往河北前线,北军拿什么出塞作战?”
“大王下令攻打赵国了?”宝鼎惊喜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赵仪黯然垂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宝鼎知道她的心情,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应该是上个月下达的命令。”乌氏倮说道,“咸阳命令我在六月下必须把规定数目的战马送到晋阳。由此不难推测,大军肯定在七月初发动攻击。”
“河北战况如何?”宝鼎急不可耐地问道。
乌氏倮摇摇头,“这是咸阳宫的机密,我怎么会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宝鼎笑道,“你在咸阳有那么多耳目,探听这点机密算什么?”
乌氏倮叹了口气,眼里忧色更浓,就连脸上的笑容里都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苦涩。宝鼎敏锐地意识到乌氏出了问题,而且和咸阳有直接关系。
“伯父当真不知道北军出塞的事?”
“的确不知道。咸阳方面也没有北军出塞的任何传闻。现在大秦上上下下都在密切关注着河北战场,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攻克邯郸。”乌氏倮望着宝鼎,郑重问道,“你肯定北军出塞了?他们正在攻打河南?”
宝鼎心脏骤然剧跳。北军难道没有出塞?秦王没有下令?他欺骗了我?那匈奴人急速撤退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北军没有出塞作战,王贲没有带着骑军杀进河南,那匈奴人为什么要撤退?
“我可以肯定北军出塞了。”宝鼎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秦王政,他实在找不到秦王政拒绝下令的理由。宝鼎把自己当初的谋划仔细说了一遍,“北军以骑军出塞,以战养战,不需要咸阳提供任何军需,只要大王下令即可。”接着他又把月氏王庭的危机做了一番描述,“月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西北疆的安危,大王没有理由拒绝下达北军出塞作战的命令。”
乌氏倮思索良久,忽然问道:“如果北军没有出塞,月氏能否度过这次危机?”
宝鼎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北军没有出塞,匈奴人撤退就是一个陷阱。既然是陷阱,那匈奴人就要倾尽全力攻打月氏。从月氏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他们保住了王庭,也无法保住乌亭逆水一线,也就是说,匈奴人切断了我们和月氏之间的联系,将来匈奴人在西北疆完全控制了主动。”
“有这么严重?”乌氏倮吃惊地问道。
宝鼎当即找来朱笔,就在案几上划了一个简单的西北疆地形图,“伯父看到了吗?匈奴人一旦占据了乌亭逆水一线,西北疆就再无安宁之日,包括伯父的这个乌氏大草原都时刻处在匈奴人的攻击之下,再也没办法像过去一样自由自在地养马了。”
乌氏倮连连点头,似乎若有所悟,“公子,你的计策如果成功了,功绩太大。”
“我的功绩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老秦人东山再起。”
“咸阳有多少人希望老秦人东山再起?”
宝鼎脸色冷了下来,“咸阳发生了什么?”
“咸阳有传闻。”
“什么传闻?”
“关于公子和乌氏的传闻。”乌氏倮不再隐瞒,把咸阳最近发生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咸阳有人要灭我乌氏。”
“他敢?”宝鼎勃然大怒,一拳砸到案几上,“他敢灭我乌氏,老子就灭了他九族。”
赵仪骇然变色,乌氏倮也是一脸惊骇,但心里却是心花怒放。好,宝鼎这孩子有良心,他没有抛弃乌氏,他也不会抛弃乌氏,咸阳那帮鸟人有难了。
曝布在帐外听到宝鼎的怒喝,匆忙跑了进来。
“把宗越给我请来。”
“宗越还在北岸。”曝布说道,“此刻北岸军情紧急,他恐怕一时过不来。”
“叫他即刻渡河。”宝鼎用力一挥手,怒声说道,“有人要灭我乌氏,老子就灭他九族。叫宗越渡河,叫他马上回咸阳。”
第一卷 崛起 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
宗越于黄昏时分渡河而来。
曝布在临时渡口接他。神色十分焦急,看到宗越急切说道,“快随我去大营,公子已经催问数次了。”
“什么事催得这么急?”宗越疑惑地问道,“河南那边有消息了?”
曝布摇摇头,“没有北军和左更(王贲)的消息,不过乌氏家主带来了咸阳的消息。”
咸阳?宗越立刻明白了,咸阳的对手乘着公子宝鼎出塞的机会展开了报复,而与公子宝鼎关系最为亲密的乌氏首当其冲,惨遭打击,估计现在的形势已经非常糟糕,否则公子宝鼎也不至于如此着急。
宗越不再询问,飞身上马,与曝布纵马疾驰,在暮色降临之前赶到了宝鼎的大帐。
大帐里坐了一圈人,乌氏倮、琴唐、司马断、司马昌、白公差、王离、唐仰、暴龙和两位墨者姜平、马骕霍然在坐。宝鼎把宗越介绍给了乌氏倮。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宗越当然久闻乌氏倮的大名,而乌氏倮却对这位昔日的燕国虎骑统率非常陌生,他甚至不知道宗越何时成了宝鼎的亲信,但宝鼎既然对其非常重视,并让其即刻返回咸阳,那显然在宝鼎的反击谋划中。这个人至关重要。
“咸阳有很多人不希望我回去,甚至期待着我死在大漠。”宝鼎冷笑道,“可惜的是,我不但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这大概出乎他们的预料,接下来他们的的手段肯定愈发狠毒。好,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最狠,谁能笑到最后。”
“咸阳出了什么事?”琴唐实在忍不住了,急切问道,“是不是楚人乘机报复?”
“如果单纯是报复,那形势就没有现在这样危急了。”宝鼎忿然说道,“楚人在我离京后,利用大王急于攻打赵国,而咸阳财赋又难以为继的机会,向大王提出奏请,即刻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改为官营,如此咸阳既节约了购买战马和大兵的费用,减少了财赋支出,又完全控制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确保了王国的安全。”
琴唐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战马畜牧是乌氏的主要财源,大兵制造则是琴氏和墨家的最大收入来源,如果咸阳把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收归官营,禁绝私人涉足,那乌氏、琴氏和墨家就等于被人挖断了根基,必将迅速衰败。
此计堪称是绝户之计。正好击中三家的要害,而三家的衰败则意味着公子宝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势力瞬间倒塌。
“这怎么可能?”乌原叫了起来,“公子不是说官营之策要等到大秦统一之后才会实施吗?怎么现在咸阳就动手了?咸阳凭什么要夺我们的基业、抢我们的钱财、断我们的生路?”
这话公子宝鼎的确说过,而且不止一次说过,他叫乌氏逐渐改变经营方向,叫琴氏利用冶炼技术的提高飞速赚取大兵之利,把乌氏、琴氏和墨者三家联合起来建立联合商社就是为了未雨绸缪,以便抢在朝廷改变国策之前把自己做大做强,利用财富和实力反过来影响朝廷的决策,以延缓或者阻止朝廷推行“重农抑商”、“官营垄断”等诸多策略。然而,宝鼎这话刚刚说完还不到半年,三家联合商社刚刚建立不久,朝廷就突然传出了要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收归官营的传言,这虽然再一次证实了宝鼎的深谋远略,但也把三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形势之危急可想而知。
“统一,在统一这个大前提下,在增强国力这个大前提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宝鼎的口气显得很无奈。
他轻视了楚人,更轻视了右丞相昌平君,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楚人竟能拿出此等绝妙好计。以“强国”来实现“大一统”是自己所推崇的国策。现在楚人就拿这个国策来挖坑设陷阱。秦王政雄心壮志,他一门心思要“强国”,要“统一天下”,凡是有利于增强国力的计策他都会采纳,楚人这个计策投其所好,正中秦王政的下怀。
“怎么会出现这种事?”琴唐望着乌氏倮,吃惊地问道,“这是釜底抽薪啊?楚人怎会想到此等恶毒之策?你们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乌氏倮摇摇头,他一直待在乌氏,对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不甚了了,再说乌氏现在正饱受打击,他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去探寻咸阳宫里的秘密?
“根子还是出在我的那份奏章上。”宝鼎叹道,“当初为了拯救墨家,万般无奈之下我奏请大王,让少府出面筹建三家联合商社,这样你们就可以公开援助墨家,而我个人也能摆脱拉拢墨家发展实力的嫌疑。当时我就有一个顾虑,担心少府会趁此机会在其中大做文章,名义上是建立联合商社,大家各取所长共同获利,但实际上却是杀鸡取卵,借助王国权力肆无忌惮地掳掠你们三家的财富。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顾虑变成了现实,楚人果然看到了此策之中的破绽,将计就计,一招击中了我们的要害。”
琴唐等人面面相觑,心如重铅。坑是自己挖的,现在给楚人推进坑里了。想爬起来就难了。
“联合商社办得怎么样了?”琴唐又问乌氏倮。
“联合商社名存实亡,我乌氏目前正遭到楚人的疯狂打击,岌岌可危。”乌氏倮苦笑摇头,“咸阳盛传我乌氏倮图谋不轨,要做义渠王,要带着义渠人叛离大秦。这个谣言传开之后,乌氏在咸阳的声誉一落千丈,不要说做回易了,就连一些亲朋好友都避之不及。楚人借着谣言上奏大王,请内史府出面调查乌氏。内史府还没有出面,黑冰台就出手了。黑冰台认为燕国太子丹逃离咸阳一事肯定有内应,而怀疑对象就是赵国巨贾卓氏。”
“卓氏?”暴龙大吃一惊,“怎么把卓氏扯了进来?卓氏老家主现在如何?”
“已经被黑冰台抓走了,生死未卜。”乌氏倮黯然低叹,“卓氏和乌氏一向走得近,黑冰台自然要调查乌氏。卓文被抓走的第三天,乌原也被请进了黑冰台,至今音讯全无。”
乌原被抓进了黑冰台?众人骇然心惊,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看样子楚人不但要报复公子宝鼎,还要把公子宝鼎彻底打倒。
“你没有向郿城孟西白求助?”王离急切问道。他没有说苍头的名字,但坐在这里的人除了两位墨者外都知道苍头其人。
“蓼园主母说,他去齐国了。”乌氏倮说道,“主母为了乌氏的事。特意去找了驷车庶长公子豹和内侍公子腾,也去找了左丞相。据他们说,此事由国尉尉缭督办,他们无法插手,只能想方设法把此事拖到河北大战结束后。这个意思很明显,假如河北大战赢了,此事可以大事化小,但一旦河北大战打输了,我乌氏恐怕就无法逃脱叛国之罪。”
“说白了一句话,就是逼着你乌氏走投无路,最后为了活命不得不拱手交出乌氏大草原。”琴唐冷笑道。“你乌氏完了,接下来就要轮到我琴氏了。我琴氏有曾青(碳酸铜),有丹砂(硫化汞),即使不做大兵了也能活下去,但你乌氏怎么办?你乌氏是个大部落,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大草原,失去了牧场,你拿什么养活他们?咸阳这是逼着你造反啊。”
琴唐这句话让乌氏倮听了很不舒服,他当即说道,“我乌氏如果要造反,你琴氏又逃得了干系?巴蜀人是不是聪明过头了?左丞相在这件事上明哲保身,让人齿寒,难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能相安无事?”
琴唐知道乌氏倮心情不好,不屑与其计较,一笑置之,“坊间谣传你乌氏要造反,这种情况下谁敢出头帮你?巴蜀人不出面,老秦人难道就出面了?”
乌氏倮忿然冷哼,显然对咸阳那帮“朋友”极其不满,但没办法,他出生蛮夷,又是个典型的暴发户,咸阳不打他打谁?就他好欺负啊。好在乌氏还有公子宝鼎这个靠山,否则这次难逃覆灭之灾。
“巴蜀人和老秦人不会置之不理。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乌氏败亡,更不会看着公子遭受重创。”司马断安慰乌氏倮道,“但出于咸阳局势考虑,他们不好公开站出来,只能在暗中使力,所以乌原不会有生命危险,乌氏也一定能度过这次危机。你或许不相信我们,但总应该相信公子吧?”
众人齐齐望向宝鼎。宝鼎一直沉默不语,脸色阴沉得可怕,眼里更是杀气腾腾。
他倒不在意咸阳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啊?他担心的是国策,国策的改变必将影响到历史轨迹,而要拯救帝国,就必须改变国策,但国策怎么改,什么时候改,直接决定了帝国的命运。现在因为权力博弈导致大秦的国策完全偏离了既定的历史轨迹,那直接后果就是大秦的统一步伐可能因此而延缓。
中土统一的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延缓。从这趟出塞就看得出来,匈奴人的崛起速度太快了,而匈奴人统一大漠的决心也非常坚决。依靠月氏人和东胡人来遏制匈奴人,延缓匈奴人的统一步伐显然是一厢情愿之举。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中土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若想在未来的南北战争中占据绝对优势,统一是先决条件,没有中土的统一,其它的一概无从谈起。
宝鼎恍惚之中仿佛听到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振臂一吼,仿佛看到了项羽带着江东大军横扫中原,而咸阳的冲天大火更是将他的心烧得痛苦万分。不,绝不能让中土重演那场悲剧,更不能让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成为中土统一的殉葬品。我要拯救帝国,一定要拯救帝国,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事情比你们想像的复杂。”宝鼎整理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