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大功,当今万岁爷定然是重重的赏赐,各位好汉就等着好事吧!!”
周围的人七嘴八舌都在那里说道,那两名兵部主事脸上挂着很僵硬的笑容,一边点头一边向前走,好不容易挤到了跟前,才见到了那名山东车队的带队军官,胶州营登州军的把总看见这穿着官服的人过来,从车上的一个包袱中掏出相关的文书手续递给了那兵部主事。
两名主事和六名小吏仔仔细细,全副精神的审查这些报捷的文书和手续,只要有一点的毛病和纰漏,就能变成天大的事故,总归是可以刁难。
其余的小吏则是那些兵马司的官兵一起,好声好气的劝着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散去,此时已经是过了正午,众人兴奋了半天多,都有些疲惫,也该去忙碌过年和家事,被这些官员士兵客客气气的一劝,大家倒是慢慢散去,临走的时候,想着把城外的所见所闻说给没有机会听到看到的亲戚朋友来看。
西门外堵塞的人群开始慢慢的运动,在那里审视文件的主事也是松了口气,人越少,事情就越好处理些。
按说,这些在兵部待了多年的老吏,看着等常例报告文书,那真是一目十行,顷刻就能看个明白,不过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是看得极慢,大有一个字也要看一炷香功夫的架势,平日里看见他们这么审查,地方上的报捷使者,早就是笑呵呵的把银两礼物送过来了,京师大神小鬼多,谁都要拜拜,这是办事的不二法门。
但胶州营登州军士兵所知道的规矩常例就是山东李大帅的军法,其余一切不懂,也没有必要去懂。
看着这些官吏们在那里仔细检查文书报告,这些人反倒是在路边聚集起来,自顾自的生火做饭,从早晨到午后,还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干粮,实在是太累了。
方才百姓们送来的酒水干粮鱼肉都是不少,正好是就地做了,改善改善生活,登州军士兵一切行动有度,就在那里不声不响的做饭吃起来,饭菜的香气飘过来,倒是让这些兵部主事和兵马司士兵的肚子咕咕作响。
他们匆匆从城内出来,或者是在城外围观,也没有吃午饭的时间,要放在平常,兵部的这些官吏可是瞧不起城外的这些粗糙饭食,但眼下肚子正饿,饭菜香气传来,真是好比上刑一般。
礼物不送,连个讨好的话都不说,兵部的这些官吏火气更盛,更要在这上面挑出些毛病来。
但这山东兵马送上来的文书手续也不知道是谁写就的,居然是滴水不漏,兵部各种规矩都是明白,一点毛病都是挑不到,两名主事好像是心有灵犀的对视了眼,都是在对方眼中看见了惊奇的神色。
这等老到公文,也就是兵部的几名老吏才能写出来,看着公文文书,如果不是山东来,他们两个就会以为是兵部里面有人代写了。
胶州营送到朝廷兵部的报捷文书,却是当年从兵部跑到山东去的兵部周主事写出来的,写完之后,又是在老太监刘福来和孙传庭那边走了一圈,这三人都是在公文堆里面熬了多年的高手,这么出来的东西怎么会有纰漏。
公文无错,不代表找不出毛病,其中年纪大些的那名主事看看周围,发现围观的人都已经是散的差不多了,禁不住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总算是不会激起民愤,他冲着自己的同伴用了个眼色,脸上的笑容却收了起来,开口冷冷地说道:
“文书上倒是没有什么纰漏,可这腊月初一初二打的胜仗,到今天才送来首级捷报,白白让京师城外的几十万大军屯驻,消耗巨量军资粮草,京师惊扰,你们山东兵马到底是在打着什么主意?”
带队的军官正在嚼着一块面饼,站起来含糊不清地说道:
“这么多的大军,距离河间府不过一日的路程,俺们山东人马本以为京师这边肯定会知道,要说为什么过来这么晚,这么多的禽兽脑袋,处理起来总归要花费功夫啊!”
说完又是蹲在那里和同伴吃饭,这番话不软不硬的,而且态度更加的冷淡,那些兵部的官吏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这些大头兵居然这么说,气得一口气没有上来,想要发怒,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挑对方的什么毛病,兵部一分粮饷也没有划拨给山东李孟的军队,几次大功都是轻描淡写的划过,最后大功化小,小功化无,根本没有赏赐,山东根本没有什么需要和依靠朝廷的东西。
若是对方真求功来,怎么会对他们这样的淡然,又怎么会这么晚的送来捷报,看起来比他们还不当回事。
突然间,他们想到了一个事情,目前朝廷的态度是不得不赏赐,因为这样巨大的功勋,如果不赏赐,怕是天下要哗然,可这山东的态度没准就是无所谓朝廷的奖赏,他们也是来虚应个故事的。
想到这里,想到的人也禁不住啼笑皆非,自来唯恐功劳不够,不得高官厚赏,今日却有这般对待的角色,自己这边何苦做这等的脸色。
但另外一名的兵部主事已经开口说话了:
“你们山东送来的这么多首级,兵部点检起来也要花费不少的功夫,一时半会也是结束不了,先找个地方摆放就是,等出了结果这边再告诉你们就是。”
这么多的尸体头颅,要是放进城内的话,或许会引起疫病麻烦,停放在城外的固定区域处,倒也是中规中矩的做法。
那边的车队等人都是吃完了午饭,听到这主事这么说,左右没二话,便跟着那领路的人车队转向,去往南边的一处专门停放此类事物的空场。
等着山东的车队走远,那名年轻的主事禁不住开口埋怨说道:
“这些山东的乡佬,什么规矩都也不懂,不如就把他们丢在城外,来年二月再去理会……”
年纪大些的主事眼睛一瞪,开口低声喝道:
“你糊涂啊,尚书大人那边催着咱们出结果,只要是给他们挑出了一个错处,总归就给上面个台阶下,还磨蹭,磨蹭着就把咱们的乌纱磨蹭掉了,钱老二,你快去城内兵部衙门叫人,让他们快些去南城停军场点验首级。”
那边一名小吏连忙的答应一声,急匆匆朝着拴马的地方跑去,这名主事咬咬牙,自言自语地说道:
“几万首级,就不信没有杀良冒功的!”
临近年关,按照从前的规矩,现在各个部司衙门就要封门休息了,可今年都是腊月二十八还要奔波忙碌,谁都是满心的不情愿,火大得很。
听到城外点验需要帮手,在兵部衙门的那些官吏都是磨磨蹭蹭的,结果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这些官吏才乘车乘马的赶了过去,算算时间,最多也就是再点检一个时辰不到,天就要黑了,城门也要关闭。
拉着鞑虏首级的大车都已经是到了城南的停军场,那边是用来停靠大队人马用的空场,这么多大车停靠在那里,倒也是停靠的开。
官吏们过去,倒是有人惊讶,这山东好大的气派,这么多车马,人和驮马的吃用就是好大一笔花费,他们真支撑的起,而且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尽管这山东兵马和京中少有来往,可却有人帮着他们联系在停军场附近的食宿和草料补给,各方面都没有一点的不方便。
耽误了一个多时辰,果然是有麻烦,一去停军场,却看到那边聚集着不少人,有些是看热闹的平民百姓,这倒罢了,但这些人里面不少的穿着打扮,明显是京中大富大贵的豪门家奴甚至是子弟。
点验首级这种事情,怎么还聚集了这么多的闲杂人等,几名主事互相推诿一番之后,派人过去驱赶劝人,谁想到却有那勋贵府上的豪奴理直气壮地说道:
“我们家大老爷说了,你们兵部最喜欢在暗处搞些小动作,敲诈咱们大明的这些英雄,今日间,就是派人来盯着。”
其余那些富贵人家的代表也都是一般的口径,平民百姓们都是在边上起哄鼓噪,兵部的官吏们吐血的心思都有,这到底是那出跟那出啊,朝廷上的意思是什么,怎么这些勋贵却是这番的举动。
不过这些勋贵们在崇祯朝以来,虽然依旧是受到优待,可却愈发的远离政治生活,结果这些世代尊荣的贵族们行事却渐渐的有些随心所欲,他们和大明荣辱与共,对鞑虏深恶痛绝,同时也对朝廷中的文臣们反感异常,心想就是因为这些空谈的文人,才让勋贵们的地位愈发的底下。
城外发生的这些事情,迅速的传遍了京师中的勋贵各府,众人为这山东兵马的大胜叫好激动,但也有人把百姓们散去之后,兵部官吏的言语禀报上去,这些豪门的奴仆可不好糊弄,就有那头脑发热的勋贵人家觉得这山东兵马搞不好要被这兵部的小人们坑了,也不知道谁在其中带头,结果就有了这种场面。
看到这样的场面,兵部过来点验首级的官吏差役们都是明白如何,当然不敢作假,只得是苦着脸的检查,按照山东提供的文册“女真鞑虏首级多少,蒙古鞑虏首级多少,汉军首级多少,朝鲜首级多少”。
就这么检查到天黑时分,甚至连刑部和顺天府还有锦衣卫的仵作都赶过来这边帮忙,也不知道谁哀叹了一声:
“这山东,怎么一点假也没有造!”
第414章 国之大患,谁是
兵部的官吏老兵,刑部、顺天府、锦衣卫镇抚司的仵作,或许还有东厂和御马监的人参与其中,凡是参与校验首级的,就都是对上面的意思心知肚明的,都想给山东送来的这些鞑虏首级挑些毛病。
可腊月二十八点检的这一个时辰,根本就没有查出来一点的毛病,对于女真、蒙古、朝鲜和汉军的首级,胶州营都是分门别类的放好,并且登记在册,都是一丝不差的符合,要不然也不回这么晚送来了。
按说,武将大胜之后,这首级往往是地方上的文官点检,可歼灭三万七千多鞑子,其中真鞑子(包括女真和蒙古)差不多三万,这样近乎惊世骇俗的胜利,必须要朝廷确认才能发布天下。
朝堂上,大学士陈演和兵部尚书张国维的意思都是如此,不管下面如何,只要是在点验这一关抓紧,总归可以得到朝廷想要的结果。
不管是朝廷上的大员还是下面的百姓,都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下面的武将即便是打了胜仗,报上来的战果也肯定是掺了大量的水分,总归可以挑出毛病来。
谁想到这山东兵马做的也太实打实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按照往日的点检常例,就算是兵部自己的抽查,也应该下结论了。何况还有这么多专门验尸的高手,他们可都是见多识广的老行家。
兵部过来主持这件事情的是一名员外郎,众人都叫他林员外,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某地的富家翁,眼看着天黑,可却没有什么人说出问题,边上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和豪族的家奴代表什么的都在那里起哄。
这局面今天是不会有结果了,这林员外郎和身边的一名锦衣卫的千户交换了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的点点头,开口大声的喝道:
“今日天色已晚,恐怕看不清楚,造成疏漏,咱们明日再来查看,尽快给山东的将士一个说法!”
如此点验下去,可不是京师内部那些大人物想要的结果,要快些回去询问究竟,拿出个接下来的章程,免得自己身上担责任。
这番话喊出来,各个衙门的官吏都是心中松了口气,他们自然也都是自家上官的种种命令,可的确是和林员外郎想的一样,不是那么好收尾,要等待下一步的决定,那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更是恼怒,心想外围这些不知死活的百姓和豪门奴仆,一定要想办法狠狠收拾一番,要不然第二天肯定更加的尴尬。
上面几个头目这么想,下面跟着来的吏员、还有那些当差的可不这么想,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这年还让不让人过了,这边点检人头首级,本身就是沾染了一身的晦气,就算是发两倍的赏钱,也是如此。
各个怨声载道,第二天抱病打算不来可是不少,既然是鞑虏兵马已经是没了,现在这个已经是在众人心中有了共识,但没有官场的人会明明白白说出来而已,那这城门开放的时间也要变长些。
点验首级的各色人等,都是垂头丧气的在夜色中回转京师……
腊月二十八的晚上,皇宫、内阁、兵部都有几个燃灯终夜的房间,白日里在城外的那些事迹已经是在京师传扬开来。
那百辆大车的首级和士兵们的描述,已经是打消了所有人心中最后的一点怀疑或者说是侥幸的心思。
刚刚上任的内阁首辅陈演已经是接到了几名心腹大臣的消息,说是明日见就有一批年轻的御史言官,甚至还有些年轻郎官堂官也要一同上书,请求朝廷明发天下,褒扬山东总兵李孟,并且派朝廷名臣去担任总督,高品宦官为监军,出兵关外或者是河南湖广,平定鞑虏和流贼。
内阁首辅陈演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捉拿在通州的前任首辅周延儒下狱,这第二件大事,就让他知道坐在火山口的滋味了。
原本在内阁之中的时候,陈演看着周延儒做事拖泥带水,全无当年天下名臣的风范,总是心中腹诽,很是瞧不起,陈演之所以能被崇祯任命为继任者,也是因为他经常明里暗里抨击周延儒的各项政策,并且大有什么要是臣来做会如何如何,让崇祯皇帝对他很是有几分期待。
谁想到坐在这个位置上,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各方面的势力纠缠,上上下下的明流暗流,都是让人焦头烂额。
这才两天的功夫而已,陈演已经从意气风发到悲哀的想到,获取薛国观、温体仁、周延儒的下场也是自己的下场。
听到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要上书给李孟请功,陈演就觉得头晕眼花,这些年轻的朝廷官员,不少都和自己是一党众人,在党争政争的时候,都是撸袖子冲在最前面的主力,自己能到这首辅的位置,也多亏这些人平素里抬轿子。
而且朝中大臣多是出自江南,这些年轻官员背后或多或少的站着大势力和大豪族,有些背后还站着几个。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那里开罪的起,唯一的想法也就是和稀泥,大家过得去也就算了。
这些年轻官员的脑子也太容易发热了,参劾山东武将李孟跋扈嚣张,不听朝廷调遣,坐视友军被敌歼灭,还有弹劾李孟私设关卡,盘剥运河上良民商旅,贪墨卑鄙的,还有说李孟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