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顺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位客官放心,我侯山在逢猛镇也是有名号的,肯定让这盐买个好价钱!”

说话间,朝着李孟的车子凑过来,笑着说道:

“打开盐包看看货色,才好去说合价钱。”

笑嘻嘻的就要去开盐包,一凑近却看见盐包下面压着的腰刀,私盐贩子和盐枭都是亡命徒,有兵刃并不稀奇,可这十二个人小私盐贩子,却也有这么好的兵器,就显得很不寻常了,不过想想李孟答应的条件,心里面还是热火起来。

一打开盐包,侯山伸手翻检几下,显得很是疑惑,把草袋子的口打开大些,又是朝里面掏了把,放在手里细看,这时候,军户们都是把东西放下,围了过来,心想莫不是有什么问题。

“客官爷,你们的盐都是这成色吗?”

李孟有些摸不到头脑,伸头看看,盐粒没有什么异常的模样,跟着点点头,不过那中人侯山的下句话,让他差点跌个跟头:

“客官爷,你们居然一点沙子也没有掺!!?”

且不说这侯山的称呼越来越客气,这话的内容却太让人哭笑不得了,敢情掺沙子才算是正常的路数。

接下来这侯山很有把握的领着李孟一干人朝着镇子中心走去,大凡是做中介的都是口舌灵便之人,不管是古今皆是如此,即便是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一个小镇上的中人也是不含糊。

原来这逢猛镇很久以前就由私盐盐商来这里收盐,不过那都是一年在春秋的时候来一两个月,大概是六年前,逢猛镇开始有盐商,长期的住在这里收购的私盐,听起来应该是鲁西和鲁南口音。

说起来山东的盐政一向是老大难,盐场出盐无人愿意购买,因为北面是北直隶的长芦盐场,南边是号称天下第一的两淮盐场,这两边的官盐,私盐都是行销天下,挤在中间的山东盐场那有什么好日子过。

平时没有盐商愿意在山东这些盐场出盐,一向没有什么销路,这些私盐大商人来逢猛镇收盐,总算是有人买盐了,莱州南边的盐场和海边那些煮海晒盐的小户人家都是把盐卖到这里来,尽管有明白人说是这收购的价钱比起外地来要低不少了,可对于莱州难免这些人来说,又得卖就不错了。

而且李孟他们还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灵山盐场的所谓官盐也是卖到逢猛镇来,而且经手人是牟巡检。当然,牟巡检本身就是莱州府最大的盐枭。

说了这么多,李孟倒是全明白了,灵山盐场是官营的产业,管理混乱,压根没有什么产量,全是靠收取像是李孟他们这种煮海熬盐的军户民户的盐,然后掺上沙子。卖到逢猛镇来。

等于是坐地转手,几倍的利润,甚至是十倍的利润到手,怪不得,那个牟巡检和手下的盐丁对缉查这些私自卖盐的民户这么起劲,怪不得卖到盐场的私盐就不是查的那么严,原来有这么一层原因在里面。

想想这牟巡检和手下的盐丁给李孟的所见所闻,欺凌弱小,凌辱妇女,严格来说,几乎就是一帮披着巡检盐丁外皮,烧杀抢掠的土匪,禽兽!!

薛家千户所的大部分军户平日里面填报肚子就算是奢求,可还是要被牟巡检这些人凌驾在上面敲骨吸髓,吸血吃肉!

想到这里,初次杀人的那种负罪感突然间消失了许多,几乎是感受不到。

第8章 赚钱了

侯山的办事倒很有水平,特别是有了钱财驱动的情况下,他把李孟这些人带到了所谓的王家盐商那边,李孟他们的盐没有掺入沙子和石子,算得上是品质很好的海盐,而且盐商们也不愿意货源总是控制在牟巡检一个人手里面,有新货源进来十分欢迎,特别是李孟他们这种直接煮海熬盐的海边人家。

盐商觉得应给给些甜头,加上侯山的口才不错,一担盐一两一钱银子,李孟他们这次拿来了十八担盐,不计较零头直接给了二十两白银。

二十两白银,李孟的反应还好,赵能和陈六子他们的眼睛都已经是瞪圆了,看起来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笔的钱,盐商对他们的盐货很是满意,直接开口说如果都是这种品质的海盐,那欢迎他们下次再来。

走出盐栈的大门,侯山跟在李孟的身边欲言又止,只是陪笑,李孟倒是愣了下才反应过来,笑着掏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了他,这小块碎银子,李孟也盘算不出值多少文,只是看到对方千恩万谢的模样,就知道应该是够了。

在侯山眼里,李孟这些人无疑是大方的金主,要好好的巴结联络,争取下次也找他们做生意,李孟和赵能这些人身上穿的都是破破烂烂,举止行为也有些土气,不过侯山却没有一点要蒙骗的心思。为首那人也就是李孟很是莫测高深,而且在车上压着的那些单刀铁尺,也是让人凛然。

打发走了侯山,看着天色还早,估摸着逛街之后也可以赶回家,一帮人索性是溜达一圈,放松放松。

看着侯山走远,就有人凑到跟前问道:

“李孟,咱们都卖了盐货,给那中人几文钱就是了,何苦给那么多。”

李孟笑笑,停下脚步回答道:

“你我人生地不熟的,来到这里,若是那盐商起了压价蒙骗的心思,你卖不卖,难道还能推回薛家所去,不如找个中人,多给点钱,那中人怎么说也是比我们熟悉行市。”

问话的那人挠挠头,李孟又接着说道:

“其实我也是不把握,要是那侯山和盐商合伙蒙骗,我也没有办法啊,只好赌这么一次了。”

“李大哥说的是,呵呵,俺爹都说,要不是李大哥五岁那年遇事吓坏了脑子,要比俺们都聪明呢!”

这番话说的大家信服,陈六子更是在哪里大声嚷嚷“李大哥怎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在一群人里面,最有力量和头脑的人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同伴的拥护成为领头的,大家都没有发现,不知不觉的已经是把称呼从“李孟”变成了“李大哥”。

李孟倒是有些吃惊,心想自己这个变化也太过突然了,在卫所里面,所谓的从傻变聪明不过是一个月的光景,今天在道路上做出了好大的事情,事后又是表现的头脑如此清晰,可千万不要露出什么破绽。

虽说这些同伴都是老实的军户子弟,没有怀疑什么,可自己还是要谨慎些,李孟可是听说过,这年头对付妖孽洒狗血可是轻的,一般都是架在火上烧死,或者是丢在海里沉猪笼,可千万不要表现的太过。

而且那问话的小伙子所说的往事,恰好算是补上了破绽,在融合之后的记忆里面,关于如何吓傻的,是很模糊了,听这人提起,脑海里面恍惚的才记得,从前那个李孟是见到父母被海盗杀死的惨剧,才吓坏了脑子。

看着李孟陷入沉吟之中,赵能上前闪了那小伙子后脑勺一下,粗声说道“说这不高兴的干什么”,走到李孟跟前,搂着李孟的肩膀笑着低声说道:

“李孟,快拿银子出来给大家分掉吧,这些人都琢磨着买点东西给家里带回去呢,趁着天早,咱们买完之后就赶回去。”

李孟回头一看,人人都是眼巴巴的神色,就连最稳重的赵能也是一脸热切,盐栈的人直接把钱交给了像是领头的李孟,还一直是揣在怀中没有拿出来呢,李孟连忙笑着和同伴们来到街边,掏出银子挨个的分发。

对方给的还真都是些碎银子,本来那盐栈的说是给铜钱还能多给些,不过被李孟拒绝了,这倒不是什么历史知识和经验,不过是觉得贵金属总比铜钱好的想法,要不是散碎银子分钱还真是难分。

每个人差不多拿到了一两五钱的银子,都是兴高采烈的去溜达了,赵能推的盐多,拿到了二两银子,赵能刚要转身,却被李孟喊住,李孟拉过赵能的手,把自己的一两多银子放到赵能手中,笑着说道:

“赵大哥,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来做主给大妈买些东西吧!”

融合的记忆中很清晰的一件事,就是这些年的衣食几乎都是赵能的母亲来帮忙照顾,这恩情实在是不能忘记,即便现在的李孟不是从前那个人了,可还是很感动,双方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对方却古道热肠的帮助。

赵能低头看看手中的银子,买东西需要几个钱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可李孟提到了自己娘亲,他也明白李孟的意思,一时间有些感动,也不多说话,伸手拍拍李孟的肩膀,转身跟上去买东西了。

逢猛镇对于这些军户子弟来说是繁华所在,不过对于来自现代的李孟来说,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兴趣。

这里几百户人家,砖木结构的房子也没有几间,而且就是那几家盐栈,其余的都是些夯土墙壁,草棚房顶,路上的行人穿着比自己这些卫所出来的强些也有限,路自然是土路,前几天下过场雨,路面不是那么尘土飞扬。

有几间草房外面是用白垩土刷的,那就是这镇上的店铺了,一个小镇还能指望有什么,而且这里也就是因为盐商收盐,才开始繁华,至于真要找什么享受,附近的胶州也是富庶之地,去哪里岂不是更好。

李孟在路边随意的找了块石头坐下,看着这破烂的街道和房屋,面有菜色的行人们,同伴们的笑声隔着好远就能清楚的听到。李孟闭上眼睛,空气中的海腥味格外的浓重,这是海风吹过来的迹象。

第9章 惊变遭难

而在现代,青岛的相同位置上,因为建筑和工业的缘故,几乎闻不到任何的海腥味,第一个月在薛家千户所呆的日子,虽然说是穷苦,可那个环境完全是半封闭的,李孟始终觉得自己如在梦中,没有什么真实感。

今天来到逢猛镇,这个在现代或许已经消失的镇子,李孟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确实是穿越了,自己现在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

赵能他们很快买完了东西,谈笑风生的转了回来,有人手上拎着块猪肉,有人打了点酒,还有人手中有几尺布,这是这个小镇上仅能提供的商品了,可是对这些穷苦多年的军户子弟来说,已经是足够奢侈了。

“走,咱们回家去。”

回去的话,一帮人按照李孟说的,还是走小路,空车空担子,兜里又有些银钱,走的轻松,心里高兴。

几个话多的小伙子一直没有停下来,素来稳重的赵能脸上也是带着笑意,李孟的心情也是非常好,煮海熬盐,慢慢下来也是改善自己生活的好方法,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是要生活的舒服些最重要,这也是李孟近期的目标。

小路的回程,还真是看见了几个住在路边的农民,双方都是被吓了一跳,农民以为遇见强人,李孟他们以为遇见了巡检盐丁,好在是虚惊一场,彼此闪开也就是过去了。

最后一丝天光也消失在天际的时候,李孟他们赶回了薛家千户所,千户所按照其名字来说是一千户人家,实际上因为隐蔽户口等等种种原因,人口户数还要稍多,但是挂在名册上的不过是几百户而已。

这么多人家自然不可能聚居在一处,实际上按照当年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的编制分散居住,差不多每百户一个单位,差不多就是个大的村子,李孟他们是靠海的百户,说白了就是靠海的村子。

一行人兴高采烈的一进村,在村外先被李孟叫住,开口叮嘱道:

“各位兄弟,这买卖要想常作,咱们大家都要嘴巴严实些,被人听到告发,咱们可都是跑不了啊!”

边上的陈六子也是恶狠狠喊道:

“要是谁嘴巴不严实,我陈六子一刀砍了他脑袋去!”

“李大哥放心,咱们都晓得厉害……”

众人轰然答应,话还没有说完,村子里面传来了哭声,这哭声撕心裂肺,在安静的夜里面如此的清晰,而且不是一家。赵能皱着眉头凝神倾听,开口说道:

“这不是丁婆子,还有老王家。”

说到这里,众人再也不敢在外面耽搁,加快脚步急匆匆进村,至于那些腰刀和铁尺,都被李孟收回来放在自己的小车上推回家。

一进村子,众人都是吓了一跳,整个村子就好像是被台风刚刚刮过一样,遍地的狼藉,有些人在那里默不作声的收拾,还有人边骂边哭。大家赚钱之后的高兴劲都是消散一空,急忙的各回各家。

李孟和赵能两家是邻居,到了门口的时候,却发现两家的大门都是敞开,李孟把鸡公车朝门边一放,急匆匆的和赵能一起进了他家,院子里面乱七八糟,一看就是被人倒腾过一遍,两人急忙的冲进屋子里。

屋子里面虽然是乱七八糟,不过让他们放心的是,赵能他娘倒是没事,正在厨房做饭,可老太太的脸色并不好看,看着屋子里面的模样,和自己母亲的神色,赵能急忙地问道:

“娘,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老太太又添了把柴火,才开口说起今天为什么这样,在李孟他们出门两个时辰之后,牟巡检带着几十个盐丁来到了这个村子,说是有义民报信,这里有人贩卖私盐,窝藏大批盐货。

贩运私盐,窝藏盐货这可是大罪,谁也不敢去认,而且李孟和赵能他们这件事情做的隐秘,大家隐约猜到,可也不敢确认,再说乡里乡亲的大家也不会乱说。

这牟巡检也懒得问话,直接各家各户去搜,这几十个盐丁好像是几十条疯狗一样,顿时是把村子折腾的鸡飞狗跳,不过大宗的盐货都被李孟和赵能他们推出去了,各家各户还真没有什么存的。

不过这些禽兽搜不到违禁的私盐,不代表他们会老实,谁家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盐丁也不放过,破家值万贯,穷人家里就有这些家底,哪能让他们抢去,可这些盐丁如狼似虎,稍有抗拒就是一顿痛打。

村长也就是百户那里,压根不敢出来,好在牟巡检也给这百户留了点面子,没有向他动手。

没有查到什么大宗的盐货,只有各家各户一点食盐,看起来这事情已经过去,但是牟巡检这些虎狼禽兽那里能善罢甘休,却是动手把丁婆婆的那个寡妇儿媳妇还有老杨家的大姑娘都给抢走了。

丁婆婆是个耳朵不太好的老太太,也没有老伴,儿子死的早,全靠儿媳妇养活,老杨家也就是一个姑娘,这些老弱那里挡得住这些盐丁,而且村里的青壮,胆子大的那几个就是出去贩盐的(煮海熬盐贩卖都是违法的勾当,多少需要些胆量),剩下的那些也都是被吓得不敢出门。

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把丁寡妇和杨家姑娘抢走了,也不敢出头,直到晚上,大家才敢收拾。丁婆婆和老杨家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