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世界范围内的各大贸易同盟、联盟等,却丝毫不谈,对各国理应废除关税贸易壁垒的事儿,更是只字不提。

如此一来,大会仿佛真的失去了所有本应该具备的意义,席间不少代表都心生退意,尤其澳大利亚、加拿大这样的国家为代表,本来就是“强拉硬拽”而参会的他们,本身就没什么发言权,而如今因中美私下达成某种协议,大会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又是强大英联邦成员国的他们,只要牢牢抱住英国的大腿,在英联邦范围内可是没有贸易壁垒的,对于两个资源型国家而言,与其继续坐等毫无意义的大会折腾,还不如表态支持英国。

这样的一个结果,当然最尴尬的就是主办方美国了,没人知道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私密会晤内容竟然会被泄露出去,先不论到底是哪一个保密环节没有做好,发生这样的事足以让美国脸上无光,毕竟是胡佛总统主动找的张宇,可不是中国苦苦哀求美国。

当日下午,美国便宣称大会推迟一天继续举行,随后胡佛总统便拜会了英国首相阿瑟?尼维尔?张伯伦,而张伯伦这位出生于伯明翰梅森学院的知识型首相,有过会计事务所和金属加工公司任职的经历,是个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满腹经纶的他正是胡佛总统所欠缺的。

然而,张伯伦带给胡佛的却是一个坏透的消息。张伯伦这为文揪揪的书生,竟然使出了夺命剑,和胡佛总统的紧急会晤中,丝毫不给胡佛的面子,当场指责美国的小人行为,气得胡佛总统差点当场翻脸,而之后与法国总理、俄国特命全权大使等的会晤中,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转悠了一圈之后,胡佛总统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情。本次大会本身就是一次错误,美国政府不应该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一个错误的地点,叫上一群错误的人,来商量一件极其错误的事情,结果就是发生了一堆正确的不愉快事情。各国政府早就铁了心要单干,贸易壁垒肯定降低、金本位制度必须废除,这两点足以让本次大会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造成这样一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就是各国根本没有做好统一协调的准备,甚至从来没意识到这样的事情,竟然可以全世界主要国家团结起来,大伙坐下来一起商量怎么处理,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其次,和上一点一样,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如后世的那样高,世界还不是联系紧密的一整块儿,国与国之间本身就只有利益关系,谈不上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并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充当组织协调工作,哪儿像后世,动不动就是联合国大会、世界经贸组织大会、世界银行大会什么的,这时候的国际联盟,其作用力和影响力,仅有人道主义救援和批评谴责权,根本管不了世界各国。

最后一点也是最无奈的一点,当前的整个世界还处于不均衡发展态势,制造强国就只有中国一家独大,而经济强大体却有美国、英国等多方鼎立,资源强国、战争强国却也为数不少,不可能形成不可拆解的纽带关系,在当前形势之下,在各国政府不肯改变其国内经济体制固有缺陷,却又想费尽周折走出困境。意见不合之下,只会各走各路、各回各家。中美两国达成经济贸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过是把台面下的东西,曝光于阳光下,引发了连锁反应罢了。

8月15日下午一点许,日本代表团首先离去,紧接着的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到了最后只剩下中国、加拿大和美国三个国家,加拿大方面不走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毕竟和英国关系再好,但远亲毕竟不如近邻,强大的美国是他们的邻居,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张宇不走并不是说他还想继续参加早已分崩离析的经济论坛,三个国家还谈个屁,他真正在做的事情是去了一趟夏威夷当地一家华侨开办的孔子学院,这所只有五名老师的中文学校,却有三百多位学生。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张宇,尤其是即将卸任的国家领袖,或许这是最后一次以元首的身份和普通华人见面,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民族。

当夜,胡佛总统举办国宴招待了中国代表团和加拿大总统一行,同时他也代表美国政府向中国外交部发去了邀请,诚邀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访问美国,同时宴会上胡佛总统还代表纽约市市长,向张宇补发了一枚纽约市荣誉公民的奖章,表彰张宇在美国时期,作为亚美集团首席技术总监的优秀表现和突出贡献。

国内很快就对美国发来的邀请电文做了紧急研究,已经连续担任两届国家主席的张宇卸任是必然的,而影响到中国未来政治走向和国家政治体系安危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选举工作早已结束,张宇很快就将在10月份将大权移交给当选共和国第三任国家主席的周秦。

周秦是一位从南宁市市长开始干起,后在湖南省经历磨练,之后再去上海市担当重任,最后跻身北京,在1934年便当选了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等要职,多年的锻炼早就让他具备了国家领导人所需要的一切素质,而一直以来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张宇,在两届多的任期内,其实真正的大事都是国防、科研等领域的,大部分的事宜都交给了国务院和中央其他高层在做,周秦便是肩扛大鼎之人,其能力和素养不止得到了各省市政府和中央的认可,军方也对他并不感冒,张宇可以放心大胆的将大权交给他……

话题扯远了,废话一堆之后可以确定的是,大会既然已经提前闭幕,张宇也就该到了启程回国的日子,但一直以来张宇对整个共和国所做出的贡献,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张宇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才五十一岁的张宇,精力和能力都符合继续担任最高领袖的标准,但受国家法律所制,最多连任两届的规定之下,张宇的政治生涯不得不暂时划上一个句号了,然而究竟怎样才能给张宇一个完美的句号,一直是困扰国人的一大心病,而如今美国政府诚邀张宇赴美访问,这既是对中美关系的一种肯定,当然也是让张宇的共和国元首荣誉合理延续的完美理由。

因此,国内很快发来了征询请示,国内同意了美国的邀请,但去不去肯定还是得让张宇本人表态,是人都看得出这是美国政府搭出的一台戏,主角就是张宇和胡佛两位即将谢幕的最高国家领导人。当夜十二点,张宇答应了美国政府的邀约,同时也诚邀美国总统胡佛近期访问中国。

1938年9月4日,这将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乘坐中国泰山号战列舰,从美国夏威夷出发过巴拿马运河后抵达美国纽约的张宇,时隔二十六年时间再次来到美国。昔日离去之时,张宇还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野小子,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行为里透露着胆大包天,彻彻底底的年少轻狂。

而如今再回美国的张宇,已经不再是毛头小子,身份也成了共和国主席,身份地位显赫无比,以至于美国政府做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姿态的欢迎仪式,彩旗飘飘的泰山号战列舰,其巨大的身影还没有出现在纽约市民眼里的时候,外出海岸二十海里迎接的美国两艘军舰便已经鸣笛欢迎,同时高高喷起了水雾以示欢迎。

非常庄严正统的入港仪式,以最严整军姿仪态站坡出现在泰山号战列舰上的海军官兵们,在这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对他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也是中国海军首次走出国门友好访问他国,况且还是一直同中国关系密切的美国。

双方都奏响二十四响礼炮之后,当然是美国副总统在港欢迎张宇的到来,几乎所有在纽约的华人华侨都涌来了港口,看着祖国的强大战舰来到美国,看到祖国的最高领导人出现在异国他乡,所有人都洋溢着热情的笑脸、眼角挂着激动的泪珠,高呼着“中国万岁”、“中美友好”等口号,欢呼声和挥舞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两国领导人走完了整条红地毯。

而后,张宇转乘了美国政府精心准备的专机直飞美国首都华盛顿,前来机场迎接的却是先行回到国内的美国总统胡佛,在两国国歌的伴随下,两人共同检阅了美军仪仗队,并同前来机场迎接的美国各界代表,接下来的几天,张宇先后去了美国白宫,参加了胡佛总统私人举办的家庭晚宴。

后来,他受邀去了美国钢铁基地匹兹堡,去了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后又辗转回到了纽约,特意去了华尔街,见了不少在美国经商华人和美国各大企业代表,一次类似于旅行的国事访问很快就要宣告结束,9月12日这一天,在即将离去之前,纽约市政府以自由女神像为背景,搭建了一个超大的演讲台,让张宇为当天抵达现场的数万美国公民,以及上万的各国侨胞尤其是华侨,为所有的人做一次演讲。

站在或许是有生以来第二大的一个舞台上,继建国大典之后,张宇再无面对数万人演讲的经历,人山人海的人群爆发的阵阵欢呼、呐喊,鲜艳的五星红旗汇成了一片片红色的海洋,在海洋中摇曳的是那些星条旗,有些激动的张宇,勇敢的站在了演讲台上,后来被尊称为“跨越万里的世纪演讲”,就此拉开帷幕,其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里,主要内容也就几段:

“现场的先生们、女士们,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演讲,一次私人性质的公开演讲。众所周知,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是一段追求梦想、不断奋斗的青春岁月,至今我仍然非常感激人生之中的这一段岁月,它让我感觉的生命的充盈,更让我切身感悟到美利坚合众国的始终不变的奋斗热情与自由精神。”

“纽约是一座伟大而又美丽的城市,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时刻闪耀着智慧和灵动,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在这里得以交汇和碰撞,我们不遑称之为世界之都的同时,都在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深刻的魅力,更深深被它所坚信秉持的自由精神所感悟。当茶叶事件成为美利坚民众独立自主的起点,‘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响彻了美利坚,追求自由的美国人在这宇宙之中掀起了属于自己的崛起风暴。而在世界的东方,同样有一支同样优秀的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那就我的祖国——中国。”

“追求独立、自主、自由的脚步,是人类共同的需求;坦诚、交融、互信,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深刻体现,我们在回味过去的功过是非之上,理应看到中美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美好的点点滴滴,经济到政治,中美两国始终坦诚互信。”

所有的演讲内容中,最有分量的还是最后一段话:

“中国有句古语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美两国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坚信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之中,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美两国,中美两国始终将站在高度统一的位置,为人类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各自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同时我也坚信,中美两国的传统友谊也必将延续并发展下去………”

1938年9月12日下午两点,中国海军的“泰山”号战列舰,缓缓驶离美国纽约港踏上回国之旅,夕阳的余晖中,战列舰的高大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新的时代即将降临于世,万千世界究竟谁主沉浮?大海滔滔,无人知晓。

ps:过渡章节永远是最难写的,纠结了很久才鼓捣出来,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第八十四章 谁是传奇?

第八十四章 谁是传奇?

“时至今日,我深感满足。”当张宇卸下沉重的重担,成为亿万普通中国人中的一员时,他对自己的过去做了一个总结,那是1938年10月24日,他站在人民大会堂最后说的一番话,就是:“时至今日,我深感满足”

那一天,他是当着全中国五亿零七百万中国人说的,在亿万人民满怀深情眷恋中,他毅然离开了会堂,因为最后一次站在主讲台上临别赠言起,作为普通百姓的他就已经不再属于这个会堂。他,从此之后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公民,一位曾经的人民公仆。

11月1日这一天晚上,已经是普通退休工人般悠闲生活在家的张宇,接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电话,电话的内容很简单,张宇很快欣然同意,准时的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某套非常热门的直播节目现场,那就是“焦点访谈”栏目组特意准备的一期专栏,名字就叫“我是传奇”。

演播大厅里观众很多,一身休闲服进入大厅的张宇非常挂着非常和善的微笑,但观众们却在看到他的那一刻泪流满面,他知道不少国人至今都还不能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曾经的领袖已经和他们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心里纵然有万千感慨,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张宇自然做出一副气定闲神的样子,在周围有数台摄像机的情况下,坐在沙发上后便纹丝不动。斜对面的主持人是一位毕业于首都传媒大学的高材生,更是主持该节目多年的老手,但头一次做如此重要人物的访谈节目,即便之前有多次演练和心理调整,至此依然有些激动不已。

简单的一番介绍后,主持人开始向张宇提问,她是这样说道:“这些天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很烦闷很纠结的问题,那就是我无从知晓,今天应该叫您一声主席,还是其他……”

“我知道主持人很头疼对我的尊称叫法”张宇打断了主持人的话,也不是不礼貌,而是他知道访谈才刚刚开始,主持人的心理压力太大了,他说道:“和你有同样困惑的就有我的秘书,卸任之后他也曾不知道对我该用什么称呼,以前叫我首长、主席,现在我和已经另有任职的他商量了一番,改叫我老张为何如此?因为我不喜欢被叫做张大爷。”

张宇的一番话,玩笑成分居多,很快将现场紧张的气氛冲散,包括主持人在内不少人都差点没憋住笑意,好一阵收拾心情后,主持人这才问道:“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把为国为民倾尽半生心血的老张,对就是老张,我们把老张请到了现场,是为了要做好一期名叫‘我是传奇’的访谈节目,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的名字呢?还请观众们看大屏幕,我们进入一段关于老张的回忆”

电视台导播很快将电视讯号切入一个准备好的影像片段,栏目组精心准备了不少日子打造的一个关于张宇的长篇影像录,访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