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这也是被逼的,老林不给我,但却让我找你,我就知道老首长是一定支持我的”

邓华林笑呵呵的拍了一下马屁,同样身为中央干部的他自然知道共和国有这种飞行大怪物,但要想让特种部队审批通过他的报告,太过于保密的东西审批起来会非常繁琐,所以林学文就直接让邓华林找张宇,张宇领导下的实验团具有很强的独立行事权,帮助中国进出口集团执行一次商业性质的运输,放在张宇眼里估计就是屁大的事儿。

1942年7月23日深夜两点,柳州空军机场此时已经全部戒严,警戒范围超过了五公里,整个机场周围都成了绝对保密地带。酷热的夏季上半夜是非常闷热的,夜里两点已经是凉风习习,机场周围站岗执勤的数百名官兵此时此刻却精神抖擞得很,因为空中传来了一阵沉闷的轰鸣声,如果抬头望向天空,那么可以清晰的发现在繁星点点之下,西北方向飞来了一簇特别的星星,那是一架巨型战略运输机的航灯在闪耀。

运输机围绕着机场盘旋两圈后,确保夜间降落能够百分之百成功之后,这才降落下来。当空气中传来阵阵焦臭味儿,那是运输机的轮胎和水泥跑道面摩擦出来的怪味儿,庞然大物的运输机呼啸在跑道上滑行,在助降灯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的高大威猛,经过近八百米的滑行之后,飞机渐渐停了下来,呼呼作响的四具大推力涡扇喷气式发动机渐渐停止了转动,有幸能够看到运输机的官兵们,都在这一刻发自内心的感叹道——“真他…**大啊”。

如果说机场的空军官兵经常看到的蓝鹰运输机是老母鸡,那么战略轰炸机就是天鹅,而现在他们看到的这架战略运输机,简直就可以称之为鸵鸟了。当初为了应空军和海军运输部队的要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同时接到了两种飞机的研制计划,经过分析研究后,海空军意见合并成就了一航的“战术和战略运输机”研究计划,随后该计划便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战术运输机计划已经成为民用航空项目,新的战术运输机研究已经重新展开,就根本不必多说,而战略运输机计划却得以成功了。

当初该项计划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空军最初的打算是战略运输机,只要具备万米以上的升限、九百余公里的最大时速、一百多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有着五千公里左右的最大航程或者是一万公里的转场航程,只要有这样的性能就足够了。毕竟能一次性装运三四十吨货物、两百余名全副武装战士,能够满足共和国军队很长时间的任务需求。

但是,已经在进行初步设计的一航却又很快收到了空军的更改要求,海航最在乎的是战术运输机而非战略运输机,所以空军在这个计划上有很大的决议权。之所以要更改要求,是因为共和国决定在具备强大空运能力之后,建设反应速度更快、战备等级更高的作战部队,空降部队便成为首选。

过去,共和国单机空运能力不足,只建设了一个空降师而非空降军,其最大掣肘就是大规模空运能力不足。并且,空军当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暗示,空降部队或将属于空军编制体系之内,空军这才赶忙再次召集各方专家,还把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一些高级参谋召集起来,共同研究空降作战的未来,尤其是对空军运输部队的要求。

研究当中,着力改变空军思想的就是陆军的一个意见,陆军的代表提出意见指出空军运输部队不仅只会服务于空军和空降部队,他是属于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空中力量,大型运输机不仅仅要考虑到作战需求,还要兼顾多重任务,比如为陆军提供运输支持,一旦成为现实,那陆军的新型主战坦克可就难以实现饱和运输了。

受此影响,空军立刻纠正了错误思想,着力将空军运输部队打造成为一支高素质的强大的服务型运输部队,那么最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就是部队的装备必须具备强大的服务能力,作为头号王牌的战略运输机必须足够强悍。因此,空军选择了相信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在原有的技术要求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由此催生了世纪庞然大物的诞生。

考虑到共和国军事武器日益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空中运输部队未来承担的重任,大多是针对陆军以及空降部队,两个军种无一例外都向着四化建设不断前进,以陆军为例,新武器装备更加体现了更强大战斗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运输的问题,比如装甲部队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运输车、指挥车等等,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不仅仅会依靠自身机动和地面、航运机动,为了实现更快抵达战区,空运也将成为可能。

动辄几十吨重的坦克,单机单次只能运输一架,那是战术运输机的能力,战略运输机就是用于常规部队大规模快速转移,按照陆军给出的数据,一架战略运输机应该能一次性运输百分之七的空降师,或者是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步兵师三分装备、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装甲师重装备,要想达到这样一种运输要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给出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实验代号为“巨无霸”的战略运输机,随便在什么人眼里它都是一个巨型建筑,只能用建筑来形容它的巨大,因为它有着几层楼房的高度,六七十米的体长和翼展,当它飞在天空之上的时候,就好像一片金属云朵飞过头顶一般。更为壮观的是这个建筑的地基,那是由二十八个轮子构成的粗壮起落装置,一百多吨的体重也差不多符合一幢建筑应有的重量。

能在装着十多吨油料的情况下,轻轻松松载着近一百二十吨的重量,飞行五千多公里,这就是“巨无霸”的过人之处。而它千里迢迢从新疆赶赴到柳州而来,自然不是过来旅游的,作为共和国现代工业起源的柳州,有唯一一家秘密制造机器人的军工厂,“巨无霸”赶赴过来,就是来运载参与了两次海外深海作业后回厂检修完毕的机器人以及一批新加入的成员,当然随同他们赶赴蒙古的还有这些维护这些机器的设备,以及专用于往返于水面和水下的运输器。

当晚夜里两点四十五分,结束了短暂检修的“巨无霸”直接停在了跑道一端。飞行员通过中央控制电脑,借助液压控制装置完成了运输机前鼻和后舱门的自动开启,同时控制起落架收放程度,让整个运输机仿佛趴在了跑道上一般,进而让装载车能够轻松驶入货仓,完成货物装载。

装着十台机器人的封闭合金箱很快平衡装载完毕,接下来就是他们更为庞大的配套设备装载,所有的工作在…十五分结束。之后飞机恢复了正常“体位”,同时也完成了充电、加油、充氧等工作。“巨无霸”于…半正式出发,踏上了赶赴乌兰巴托的飞行之旅,巨大的身影渐渐飞入夜空,忙碌一宿的机场关闭了所有助降灯和照明设备,机场回归了宁静。

当黎明的阳光倾泻在蒙古草原上的时候,空军乌兰巴托基地一条长三千米的特别跑道静静等候着“巨无霸”的再次莅临,在以往的训练当中,不管是空军的常规部队还是空军的实验部队,都经常组织部队在人迹稀少、飞行环境良好的蒙古上空训练,而大型飞机的远航训练应急基地就是乌兰巴托的空军基地,该基地也是战略运输机首次试飞以后便开始扩建的一座大型基地,完全具备承接各种机型的应急降落任务和常规训练任务。

早已在机场等候的邓华林,自“巨无霸”运输机起飞成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睡不着,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塔台等候了,反反复复追问空中管制员,在六点的时候终于得知“巨无霸”已经可以地面引导,再到六点半的时候它的管制权彻底移交给了乌兰巴托空军基地,七点许基地的空中管制协调工作组就开始着手引导近乎满载的“巨无霸”运输机平安降落于基地。

风和日丽、阳光静好的七月里,视野开阔、气象条件优秀的空军基地非常适合飞机飞行起降,“巨无霸”的降落也显得毫无悬念,但巨大的飞机身影开始在跑道上滑进的时候,邓华林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完成装卸的巨无霸被送进了基地的维护机库里,这个基地本身就是战略运输机的一个常备应急基地,“巨无霸”运输机将接受连续长途飞行之后的大规模体检,而她所运来的一百一十吨货物,已经被转上了第八集团军后勤司令部调遣而来的几辆大型重载车上,在一个警卫连的护送下已经离开了空军基地,赶赴贝加尔湖最北端——宝藏打捞的工作点。

一望无垠的贝加尔湖犹如一面镜子,阳光和微风酿造出了一片片波光粼粼的水面,偶尔展翅掠过水面的鸟类吃惊的看着金光闪闪的水面,而后又振翅飞去。静谧的贝加尔湖湖面上一切都是那么安详,但是在7月26日上午6点开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的湖底,就显得不再那么平静。

依靠自身动力潜入深水的机器人,向着早已被勘测明确的宝藏慢慢潜去。几千米深的水下不见一丝阳光,静谧的黑暗中鲜有活体生物出现,冰凉的淡水好似刚刚溶解的寒冰一样,身上有合金束缚钢缆、电力和数据缆绳的机器人,潜入底部的机器人很快就因为自身重量超过浮沙承受能力而深陷下去,良好的平衡控制系统很快启动,机器人们的腿部仿佛自己长长了一样,身高更高的它们不再受深陷泥沙影响,机械臂犹如蜗牛爬行速度一般展开,一台台冷光灯照射着水底,探测仪器反复搜索着它们的周围,发现了装载于一个个锈蚀铁箱里的黄金后,向水面上发回了完成搜寻报告。

正式的打捞作业显得更为缓慢,中国进出口集团,不仅将北克加尔斯克火车站里的发电机租了过来,还把整个小镇发电厂四个月之内的所有发电量给打包买下来,同时还在贝加尔湖湖畔布置了三十余台陆军野战充电车(换班工作),连同中国进出口集团租赁而来的二十几台大型发电设备,海军深海实验研究院的几台发电车充当战备。强大压强之下的任何动作都是极其耗费能量的,强大电能的连续供应对打捞作业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进出口贸易集团,会如此重视电能了。

在以往的打捞作业当中,受机器人数量有限,以及海上作业船只能够提供的电能有限,所以一天能够捞起两吨重的黄金已经是了不起。而为了能够尽快捞起一千六百吨的黄金,中国准备了充足的电力供应,十台机器人能够不间断的奋力工作,而且是铁了心用完这一次就可以报废般的疯狂工作,如此疯狂之下四十八小时能够完成三十吨黄金的打捞作业,刚好符合三台运输器的往返运输能力。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四个月之内完全可以完成打捞作业。

就在这边正忙于打捞巨大宝藏的时候,欧洲那边又发生事了,其事件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基洛科夫斯基向全世界公告一定会把苏维埃红军消灭干净的壮丽宣言事件。

1942年8月24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军和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哥为首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右翼集团。

政府军得到了以英法美等国的大力支持,而弗朗哥则得到了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的支持,后者还被冠上了一个“叛军”的头衔。但是叛军往往都是非常得力的,从塞维利亚到布尔戈斯,叛军控制了十余万陆空军以及摩洛哥人组成的外籍军团,很快就占领了西班牙北部和西南各省份,加那利群岛和巴里阿里群岛也很快落入他们的手中。

政府军方面优势就在于深得人心,政府号召之下人民群众很快踊跃参军,到9月初时,世界仿佛已经淡忘了苏维埃红军已经开始叶卡捷琳堡血战的事,更加重视其不断扩大的西班牙内战。

势如破竹的叛军不断扩张着势力,还顺便邀请了希特勒、墨索里尼参与进来,德国和意大利很快对推翻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达成协议,也为了控制直布罗陀海峡,进而切断英法和亚非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德国和意大利在将西班牙打造成为制约英法势力桥头堡上分外卖力。很快就派遣了刚壮大不久的空军参与到了西班牙内战中来,新型的坦克、装甲车等武器也在战场上竞相亮相,似乎早已忘了当初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时,满口答应不会利用这些武器干涉他国内政的承诺,或许是因为他们打着“国际志愿者”的旗号,所以有恃无恐。

与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不同,中国率先在交战双方之间大作生意而谋取到了巨额利润,从欧洲大战时期便开始效果明显,最近更是在俄国内战中充分向世界证明了战争是刺激经济多么优秀的东西,以至于一场俄国内战还没打完,中国就已经走出了大萧条。

看在眼里、馋在心里的西方各国也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向中国学习。况且,本国的武器装备好不好,是需要真实战争检验才知道,中国的武器之所以能够畅销全世界,就是因为在欧洲大战时期就已经打出了实用、廉价的好名声,往后发展更是还有先进、可靠的新优点。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美英法等国也开始支持战争,西班牙的政府军就得到了三国的鼎力支持,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和德国、意大利等一样,本国的各种武器都纷纷以成本价或者是不要钱的方式赞助给政府军,就是希望能用战争检验一下武器是否优秀。

西班牙内战很快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连苦境中的苏维埃政府都表示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可他自己却还深深陷入于战争泥潭之中。当德国和意大利的数万部队,打着“国际志愿者”的幌子,参与到西班牙内战中来,检验部队作战能力和提升实战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帮助了弗朗哥的叛军高歌猛进,西班牙政府军的形势岌岌可危。

当决定西班牙共和国生死的加泰罗尼亚战役宣告失败的时候,苏维埃红军和俄远东军一决生死的叶卡捷琳堡战役也进入收官阶段,一边是代表中央合法政府的西班牙政府军遭遇失败而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守阶段,另一边是代表中央且被各国承认的苏维埃红军获得惨胜。世界上同时进行的两场超级内战,却是后来才发生的西班牙内战率先进入落幕阶段。

1942年12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