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光是6月2日白天,共和国就在投入了大量的救援力量,光是多用途运输直升机就有64架、中型运输直升机12架、重型运输直升机6架,空军出动战术运输机26架次、战略运输机8架、共和国民航客机往返18次,而之后更是动用更多的运输手段,包括组织海运船队来运输物资赴朝,一架架救援飞机、一辆辆工程机械,先不说设备损耗,光是烧掉的油料钱,那都不是小数目。

而在不久之前刚刚结束的南洋马来半岛种族冲突事件,共和国政府和军队也是应急而动,威武强大的军队的确是保护了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了,也维护了国家的海外利益和民族尊严了,但与之而来的军费开支又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共和国海陆空三军都在新军事改制刚刚完成,军队换装了大量新型装备,兜里根本没几个钱的情况下,这次的行动其实就是在让中央财政透支。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神州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但谁又曾明白共和国政府的苦楚所在,在军事预算不可削减的情况下,不仅做到教育免费、全民医疗保障、高社会福利,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环境保护、电力、交通、水利、通讯等公共工程,还有一个很大头的国防科研秘密预算,偶尔到来的国际事件更是要花费颇大,如此多的大单支出之下,财政没有出现过度赤字已经证明了共和国的经济是多么的强悍,而如今要继续在增加财政支出担子,军事预算和国防秘密科研预算就不得不做出牺牲了。

“均衡的财政支出才是最为科学合理的,在大量社会民生支出诉求之下,要想进一步维护财政支出平衡,也只能在国防秘密科研预算上做文章”徐振阳很肯定的说道,并且他从文件包里拿出了一份刚刚完成不久的建议稿,认真的说道:“在我看来,军事预算和国防秘密科研预算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体,尤其是如今连续两次规模庞大的秘密科研计划完成之后,共和国的科研基础已经很为坚实,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原属于国防科研的项目转为民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很有可能会催生出一大批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中叶就率先进入信息时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张宇大笑着说道:“当初,是咱们中国人用汽油、柴油动力的汽车,用电力的火车、用燃气轮机的轮船等等,促使人类进入了电灯电话的电气化工业时代,而如果我们又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来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那么我们就将再一次掀起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变革,信息时代也将真正是中国人的时代。”

“信息技术由纯军用和机密使用,转化为民用,将很快拓展信息技术科学、信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的发展范围,据目前理论研究得知,一旦信息技术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组成,那么以中央处理芯片、硬盘、显卡、数据总线、显示器、光缆等为代表计算机硬件,以及以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人工交互式辅助软件等为代表的软件开发,包括以互联网为核心所能发展出来的网络相关产业,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工业经济结构,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徐振阳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大规模推广,对当前共和国经济和国际经济所能带来的影响还并未做到很周全细致的研究,但他已经凭借他超凡的意识和学术能力,预感到信息时代无疑是一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而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因为有信息技术而真正体现出“高精尖、新技术”。

而信息技术会对共和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裨益,作为穿越者的他张宇自然是非常清楚,因此他很快笑了笑,让徐振阳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笑容过后,他浅酌了一口茶,悠然的说道:“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请徐教授过来的原因,因为愿意为我国产业改革调整买单的德国人已经来了,我就等着您老的狠宰计划来着”

徐振阳闻言,立马会意的笑了笑,立马明白了张宇找他来,并不是为了商议已经被签署了“同意”二字的报告,而是为了让德国人心甘情愿的拿出大笔钱财来资助共和国完成产业改革,就像当初他们的第一次贸易极大帮助共和国走出金融危机、第二次贸易促使共和国军队完成新军事改革一般,似乎德国人找上门来,就是送钱来着,虽然他们的钱来得不干净,可欧洲人以前劫掠华夏的财富,同样也是血淋淋的,现在只不过是让他们还回来而已。

第二零四章 好戏才开场

第二零四章 好戏才开场

1944年12月30日,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张雨生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德国第三批访华交流团一行,外交部欧洲司司长钱朝楠、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际司司长舒炳和军民结合司司长盛万强、国防部部长唐仁辉等也出席之后举行的中德友好交流会议,德国驻华大使弗雷德里克、德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兼第三批交流团团长哈里姆克、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技术总监科里森特等在会中发表了意见。

此次会议,确立了中德双方第三次技术交流合作框架,中方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亚洲司、军民结合司以及国防部后勤装备司统筹负责,本着以德方交流诉求为主,灵活组织相关部门、企业、部队,合理安排德方实地参观、企业或军队技术交流,以互惠互利、共同合作为根本,圆满完成中德第三次技术贸易合作。

按照双方的初步安排计划,德方希望能实地参观考察共和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的部分军工企业,考察我共和国新型陆军装备生产制造过程,对他们所关心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输车、自行火炮、火箭炮等武器进行考察,而后还将对共和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喷气式战斗机、战术运输机、战略运输机、远程侦察机、通讯联络机等进行考察。

由于在中德第二次技术贸易合作中,德国方面已经参观了中船重工部分企业,还前往了大连船舶重工的大连造船厂对安装了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潜艇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于已经拥有了国产化AIP潜艇,并且中小吨位水面舰艇方面,他们也自认为没有必要从共和国引进现成技术,对于他们所关心的航空母舰,倒是很有兴趣。

按理说,继承了中国沪东造船集团、中国长江造船集团、南洋重工等之前共和国船舶三巨头所有的实力,旗下的企业不乏实力雄厚之辈,比如有承担着为共和国海军建造战列舰这一大型水面舰艇的江南造船集团、还有建造共和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沪东造船集团,还有外高桥造船公司、广州黄埔造船、广西造船等大型造船企业,号称共和国船舶工业老大的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就是德国人想要参观的共和国航空母舰制造商,但德国人提出了参观航母建造要求之时,共和国国防部委婉的拒绝了德国人的请求,毕竟沪东造船目前正在建造的可是共和国第一艘核动力的十万吨级超级航空母舰,几乎凝聚了共和国所有高精尖技术的该航母岂能是德国人所能参观的?

总而言之,目前在战争中处于攻势而且还形势不错的德国人明显不急,他们用不着像之前的英国人向共和国求救般的紧急军事装备贸易,英国人在得到三百多万吨的武器装备物资后,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战争形势,至少也能增强战争消耗能力,不过对于德国而言,已经向共和国做了两次军事技术生意的他们,此次前来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他们早已实现国产化,而且在战争中都得以娴熟运用的普通装备,而是一大批凝结了高精尖技术的先进作战装备,譬如目前都还安装在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各艘战舰上的各型雷达设备,德国人是做梦都想能自行研制和生产,可惜的是,这些雷达设备光是拆解、反向研制,是根本行不通的。

主动上门的德国交流团此次前来,想要的就是高技术和高级装备,除了上一次没有买走的喷气式发动机技术之外,在通讯、雷达、电子式计算机、麻风树果实炼化等都成了想买走的香饽饽,当然他们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能从共和国海军身上学到一定的航空母舰使用经验,而能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海军军官们登上共和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实习一段时间,但共和国方面一时之间没有给予回复,因此德国第三批交流团,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返于共和国各大军工企业,至于深入三军部队进行学习和交流,那还取决于国防部的态度。

12月31日,1944年的最后一天,在共和国的德国访华交流团还并未开始他们的考察之旅,绝大多数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华,因此在1944年最后的一天里,德国访华交流团在北京市政府的安排下游览了八达岭长城,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华人民用汗水和心血凝聚而成的古代国防工程,气势磅礴的欢迎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不过在这年末最后一天,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与北京时间相差13个小时的美国华盛顿,在北京已经是万家灯火,繁华的大都市夜生活已经喧嚣多时,美国华盛顿特区却是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在美国国会山庄,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了由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所组成的特别联席会议,罗斯福于华盛顿时间上午9点30分,发表了一篇名为《为自由而战》的气势磅礴的演讲。

在此之前,罗斯福政府已经面临了相当之大的压力,作为民主党一员、同时又作为一个美国公民,这位伟大的美国总统自然处处想为美利坚利益最大化而考虑,民主党始终认为当前加入战争并不利于美国未来发展,他们相信只要向英国提供足够多且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甚至可以在租借法案之外,向英国提供战争贷款,英国完全有能力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可实际情况是,德国空军已经于12月26日也就是圣诞节的第二天,全面加强了对英国的打击力度,与此同时,完成了对美英两国“15号船队”拦截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已经开入了亚速尔群岛附近,大肆破坏英国亚欧物资运输航线,而在北大西洋,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新型潜艇服役,德国潜艇给大西洋运输航线所带来的破坏力与日俱增,而在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德国已经开始清除鱼雷,为渡海作战做准备。

英国本土防御战即将打响,而在美国这边,民主党依旧在高唱没有美国参战的反法西斯战争必胜论,作为政治对手的美国共和党自然趁机大肆宣扬与之相悖的参战言论,组织反法西斯示威游行,宣讲纳粹主义的残暴、鼓吹英国本土防御作战失利之后对于美国的种种坏处,一旦英国战败德国称霸整个欧洲必将让美国的欧洲利益损失惨重,更为主要的是,美国的政治重心始终是放在欧洲的,自称为“大西洋国家”的美国不应允许法西斯主义横行肆虐。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斗争也牵涉到了美国国内诸多财团的利益博弈,战争绝对是最好的经济催化剂,一旦美国参战,资源丰富、工业强大的美国必将很大程度的扭转同盟国的战争颓势,庞大的战争物资消耗必将刺激战时经济的腾飞,代表广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美国国内各大财团自然对加入战争一事是蠢蠢欲动。

曾今鼓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亚美集团从中作梗而差点功败垂成,但好在美国各大财团及时与亚美集团达成默契,一起分享了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如今,欧洲再次燃起了战争大火,财团们早已是按耐不住,他们无法像共和国那样,与交战双方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至少他们可以在英国身上做文章。

加入战争,是美国各大财团的利益诉求,在欧洲战火纷飞之外,亚洲还有数个以共和国为中心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尤其是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极大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极大增强了亚洲制造工业的实力,亚洲人除了在欧洲和美国争抢战争订单之外,还在世界其他中立地区和美国大抢市场,就连拥有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的美国本土也遭受到了强大的“倾销压力”,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要想赚得足够的利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美国参战,用战争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共和党试图让美国参战、财团们希望加入战争,而美国民众呢?事实上他们的态度并不重要,财团们的企业决定了美国的社会就业问题,财团的态度就决定了数以千万产业工人的态度,更为关键的是,在12月27日,共和党将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护航舰队与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交锋,以损失两艘轻型巡洋舰、五艘反潜驱逐舰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当天美国的各地主流媒体就纷纷以“需要多少美利坚青年因护航牺牲?”、“中立的我们让战争没有爆发,但我们已经受到了侵略和威胁”。

美国为英国运输物资而安排护航舰队,到27日已经是多次损失,将近二十艘驱逐舰、数千名海军官兵成为了护航的损失,遂行破交作战的德国海军,无论是潜艇还是水面舰艇,早已将美国“中立国”的身份抛到了九霄云外,每每和美国海军护航军舰遭遇,早已是“不是你是,就是我亡”的惨烈交战,两国之间早已有了无数的战争行为,将“中立国”三字改为“交战国”,只不过欠缺的是一个官方表态罢了。

在国内强大的参战压力之下,罗斯福也想中立下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原本他还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缩短与共和国之间在科学、教育、工业制造等方面的差距,以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头衔,可现实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抱有这种想法了,如果身为总统的他不顺应民意让美国参战,那么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联席会议,或许讨论的就不再是美国是否参战问题,而是要弹劾他了。

于是乎,1944年下半年最大的事件终于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诞生了,它的影响力超过了6月2日的朝鲜平壤罕见洪灾,也超过了11月15日的美英两国海军大西洋海战,12月11日的马来半岛三大种族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