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式对大英帝国发起渡海登陆作战之时,便是美国正式加入战团之时,可实际上呢?

本来美国大西洋舰队的突然加入就已经让吕特晏斯头疼了,而舰队参谋长海因斯曼相对而言比较冷静,他所提醒的美国海军或将从无所事事的太平洋舰队抽调兵力充实大西洋舰队实力,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亚洲数得上名号的海军也就只有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可这两个国家现在都忙着挣钱,哪儿心思参战,再说了,美国还是他们的一大主顾,根本没有加入战争的任何可能,因而闲着蛋疼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会被缩小一事,吕特晏斯是笃定了。

“这可如何是好?”

吕特晏斯紧张了,想当初他亲自率领海军作战舰队以打开第三帝国通向海洋大国大门而出海作战,与托维的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周旋,并且赢得了大西洋海战胜利,整个过程他都是极其冷静并且胸有成竹,那时候的他,就像希特勒所赋予给他的使命一样,“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打,就算打败,大不了就重新来过”,那时候“光着脚”的吕特晏斯是抱着战败也无妨,大不了重新再来的心态,可现在的相对于德国海军较好的形势,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了。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顾虑太多。此时此刻的吕特晏斯就像是一个本来身无分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天不怕、地不怕的壮着胆子在大西洋海战中捞了一票,身价涨了、荷包鼓了,便有些疑神疑鬼,怕失去战果、怕失去大好形势、怕回到穷困日子了,当然,让吕特晏斯紧张不已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已经承载着帝国能否彻底战胜英国的希望了。

可以想象,如果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不能战胜美英两国海军,那么没有制海权的德国是绝不可能发起渡海作战的,否则将会是一次送死行为,让数十万的日耳曼优秀青年枉死,就算不发起渡海作战,那么海战失利也将会造成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至少在大西洋方向的攻势被逆转,将被迫采取手势以应对美英两国还有那些狗屁的原西欧各国流亡政府反攻欧洲大陆,届时,德国恐怕没法再开辟其他战线了,所以说,现在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一旦战败,便恰如一句中国古语——“成也萧何败萧何”。

“我们必须为胜利活着,海军也必须赢得胜利,否则……”

吕特晏斯没有说下去,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海因斯曼一眼,两人在刹那间的眼神交流中,已经读出了彼此心中的忧虑,沉默不语的海因斯曼同样有些苦恼,紧咬嘴唇间,他叫来了一名航海参谋,没有吩咐任何任务,反倒是把这参谋裤兜里的香烟和打火机给搜缴了,大手一挥,又让这名参谋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他则和吕特晏斯开始吞云吐雾了。

指挥舰桥里,两人如同石雕般矗立在海图桌前,香烟袅袅、沉默深思,沉重的战争压力将两人压得有些愣了,美英两国海军一旦联手,美国大西洋舰队和英国本土舰队,加起来的舰队编制将拥有10艘战列舰、11艘航空母舰、14艘重巡洋舰、近二十艘轻型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之类的小舰艇完全忽略的情况下,吕特晏斯现在手里有多少兵力?更何况美国海军完全可以从太平洋舰队抽调一些主力舰艇加入大西洋舰队。

吕特晏斯手里现在只有1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1艘俾斯麦级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2艘重巡洋舰,就算把国内战备中的、轮休中的、维修中的等等全部加上,也就是集中德国海军作战舰队所有的家当,甚至把那两艘还在海试中的大型舰队航母给算上,他最多也只有2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3艘袖珍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5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7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轻巡洋舰40艘。

战列舰不分大小,则美英海军和德国海军的比例是10比7,而战列巡洋舰比例是0比5,重巡洋舰比例是14比7,轻型巡洋舰比例暂定为1比2,航空母舰比例为11比2,吕特晏斯相信凭借德国海军更为先进的共和国制造的先进舰载电子设备,与美英两国海军发生舰队炮战,德国海军作战舰队有七成的胜算,而如果美英双方不与德国海军作战舰队接触,仅以航母舰载机来攻击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就凭德国海军那两艘海试都尚未完成的大型航母,和技战术根本不娴熟的舰载机部队,处于被动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的胜算就会非常渺茫。

“已经是一月份了;无论天气还是海况,大西洋都将越来越适宜航母战斗群作战”嘀咕声中,吕特晏斯焦虑的猛吸了一口香烟,不禁忍不住的往世界的东方望了望,那些前去共和国学习航母作战的海军军官们,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吕特晏斯的动作,自然落入了海因斯曼的眼里,他看着吕特晏斯满怀希望的往东方眺望,他便明白了搭档心里的想法,航母作战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航空母舰并不难,尤其是像现在螺旋桨飞机起降条件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把一艘大型货船改装成拥有平直甲板和拥有一定后勤条件的简易版航空母舰都很是容易,可如何让如同一座海上小型城市的航母灵活的、高效的运转起来,让它所承载的远程打击武器——舰载机,发挥出应有的巨大作用出来,这就要牵涉到很多问题。

航母本身的防空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由于需要很长的飞行甲板、很大的机库容量,其内部构造并不能够承受重型舰炮的打击,而且航母一般都比较大,很容易成为潜艇偷袭的目标,因而航空母舰在遂行任何任务的时候,是要避免和敌方展开舰炮互射类型的战斗,航母那皮薄的身子骨,哪儿能承受得起炮弹横飞的舰炮互射大战。

航母除了需要让随行舰船提供反潜保护之外,白天航母可以出动舰载机为自己和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到了晚上,传统的螺旋桨式舰载机根本不具备夜战能力的情况下,在敌人远程轰炸机的范围之内,就得让其他战舰来为之提供防空保护,当然,就算是白天,可一旦航母起飞的舰载机无力抵御敌人的空中进攻,随行的战舰也一样需要为航母提供防空保护。

所以说,航空母舰拥有强大远程打击能力的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宠儿,它需要周全的呵护,并且容不得半点马虎,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也算是拥有航母的真正海军了,可如何让两艘舰队型大型航母快速具备战斗力,他们就必须向共和国学习,因为作为中日东海海战胜利方的共和国海军,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一支利用航母战斗群战胜对方强大舰队的海军,拥有丰富的航母使用经验和战斗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共和国海军用一吨吨油料、一架架舰载机的起降、一次次军事演习等等磨砺出来的,如果让德国人自己摸索,一艘航母要真正具备战斗力,没有小半年的时间,压根儿就是空想。

幸运的是,美国海军已经很多年没实战了,英国海军的航母也是小打小闹,吕特晏斯相信,只要德国海军作战舰队更快具备航母战斗群的恐怖战力,他就有信心把美英海军打得连妈都不认识。

第二零九章 共和国的底线

第二零九章 共和国的底线

正当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冈瑟?吕特晏斯和舰队参谋长海因斯曼,为了第三帝国海军未来命运所忧虑,为了如何应对英美两国强强两手而深思之时,原本就属于德国海军作战舰队高级参谋的七名军官,作为德国第三批访华交流团军官成员,他们正在共和国首都下榻的美森斯顿国际大酒店一间会议室里,商议着属于他们此行的任务。

抵华以后,交流团并没有立刻展开工作,而是像之前的两批交流团成员一样,在共和国政府的安排下游览首都及其周围的着名景点,空闲时间里,交流团成员甚至还可以上街购物,领略一下别有风味的东方大都市,这一次也是一样,第三批访华交流团也是按照两国相互交往所形成的传统,颐和园、天安门、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等,就连王府井也去游览了一番。

好在共和国政府知道德国目前正处于战争状态,其国家机器纷纷都是以如何战胜敌人而高速运转,承载了重要使命才辗转飞抵共和国的第三批访华交流团,虽说在旅程耗时上比前两批节约了不少时间,因而按理说有更多的时间来游玩共和国,可毕竟交流团的科学家、军官和政府官员都不是小孩子,此次来华主要任务也不是旅游消遣,难以退却东方大国的好客盛情,当然大好的战争形势之下,他们一天两天还是“玩得起”的。

因此,元旦节这一天,德国第三批访华交流团是在“玩乐”中度过的,不过第二天他们当中就有一部分人正式踏上北去参观之旅,首先要参观便是共和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哈尔滨重型设备制造公司,还有沈阳机床、共和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飞公司等,但这些餐馆都与此时此刻仍然滞留在美森斯顿国际大酒店里的七名德国海军军官无关。

德国海军在第二次技术贸易中成功收获了至关重要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技术,也就是AIP技术,该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对德国船舶工业制造水平提升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使用了该技术的新型潜艇具备了以前常规柴油动力潜艇难以比拟的潜航优势和静音优势,也可以说如今德国潜艇狼群能让美英两国海军忌惮不已,也是因为有了该项技术的引进。

当然,也正是因为中德两国有了在AIP技术方面的成功“交流”,食髓知味的德国海军自然知道如今他们的大好局面是得益于谁,又是谁赋予了他们如此难以想象的实力,光是回味一下大西洋海战的整个过程就不难发现,倘若装备更为先进雷达设备、辅助计算设备、火控设备等昂贵电子设备的不是德国海军作战舰队,而是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那么大西洋海战的胜利,究竟还会花落德国吗?

显然,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将不可能赢得胜利,很有可能会遭遇到一次比日德兰海战还要屈辱的失利,而这样的失利,对于辛辛苦苦积累、“偷偷摸摸”发展起来的第三帝国海军而言,最主张发展大国海军的希特勒暴跳如雷肯定是必然的,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覆灭英国的希望将随同他们的计划一样成为海上泡影,空无而且空洞。

上帝没有偏袒,他忠实的见证了德国人的努力和付出,德国海军向共和国支付的大笔大笔货款为他们的海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种好处也变相刺激了战争失败方的英国拉下面子的与共和国展开军事贸易,也希望借助共和国的军事技术帮助来一个快速见效的“拔苗助长”式成长,可已经知道中德合作好处多多的德国海军,又岂能让英国人占了便宜?

德国情报部门很早就获悉英国方面,继中英贸易也就是那次涉及七十多亿元人民币、三百多万吨物资的交易之后,英方为了战争继续而有了更多的需求,经过德国情报部门安插在英国内部的特工、间谍们精心搜集,重要的高机密情报他们虽然没有得到,但他们却得到了一个令人惊悚不已的情况,英方或将组织交流团赴华“交流”。

不管这个情况正确与否,在战略布局方面,就曾考虑到一旦德国实施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试图一举解决英国,美利坚参战将成为必然的希特勒,已经认识到美国成为同盟国一员、成为第三帝国敌人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而他在德国国防军事情报局局长冯?卡尔藤布隆的提醒下,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了拉拢共和国。

希特勒知道,光是凭借中德两国政府层面上的两次金额巨大的军事技术贸易,以及民间日益增长的贸易往来,是不能够让共和国成为德国战争盟友的,他也知道只在乎利益的共和国,也绝不会因为丁点儿贸易利益而成为英美一方成员,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之前,共和国将会是世界上最坚持中立,甚至比明面中立、暗地里却偷偷摸摸支持协约国的瑞士还要中立,所以希特勒并不担心经济和工业实力冠绝全球并且军事又超乎强大的共和国,会坏了他的好事,他也不允许别人利用共和国来坏了他的好事。

英国既然想效仿已经成功和共和国做过两次技术贸易的德国那样,组建自己的交流团来华交流,希特勒自然清楚,倘若是在战区内,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弄死英方交流团,最不济也要阻挠他们到亚洲来捞取技术回去充实国防,一旦交流团出了战区尤其是到了共和国,那德方也必须争取得到共和国的优先照顾,要求共和国不出售技术给英方是不可能,但最少也应该考虑到中德两国友好合作的过去,出售更为先进的给德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希特勒甚至授权同意了让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大规模前出大西洋,去遂行所谓的破交任务,实际上这一命令的背后,也含着希特勒要阻挠或者是迟滞英方交流团到华速度的心思,而从最新获得的情报来看,英国访华交流团成功逃脱了德国军方的拦截,正向共和国在波斯湾地区进发,估计是要去共和国在伊朗阿巴斯海空基地。

只要到了伊朗王国的阿巴斯,他们亮出访华交流团的身份,肯定会很快获得共和国军方的帮助,快速飞抵共和国首都与有关部门展开洽谈,毕竟去年十月份的那次中英贸易,足足为共和国带来了七十多亿元的订单,这些订单将会产生上百亿的辐射效应,会给不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增加了一定的工作岗位、有利于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共和国一定不会拒绝自主自愿送上门来挨宰的绵羊,虽然德国第三批访华交流团也是去挨宰的,可毕竟德方已经借助前两次贸易基础具备了更强实力,这一次来是冲着更高端技术的,挨宰也愿意。

于是乎,在共和国元旦节第二天,德国第三批访华交流团中的那些个专家、陆空军军官们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北去的参观旅程也是有原因的,而这属于德国海军的七名军官之所以仍然要留在美森斯顿国际大酒店,那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和打算。

“从我们已经得到的回复来看,共和国海军部是很高兴我们来华的,或许这是属于东方人一种特殊的礼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