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5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彼此之间的竞争就可以以任何方式展开,屡试不爽的就是战争,以侵略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莫过于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式。

但,随着人类思想和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丛林规则、文明规则和超国家规则已经隐隐之中开始左右世界的局势变化。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早已不能从一般的现象学角度来观察国际局势变化的运行机制,虽然国际机构和国际法构筑的普遍规则的确在世界争端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日内瓦公约》对战争中的战俘、平民等给予人身保护,而在另一方面,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某些时候被肆意践踏和损害,而侵犯国际法者也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像如今的国际联盟依然存在,但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纳粹国家依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动侵略,而深受战争伤害的国家,也没有想过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为了维护世界秩序而构建出来的国际联盟提供帮助。

仔细分析和观察如今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图去研究分析是什么规则和机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作用?很显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

现实主义者会坚定的认为,这是由于日耳曼民族为核心的纳粹主义,在其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作用之下,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形成的世界各资本主义列强利益分配对己不公,他们需要打破旧秩序来为自身利益谋求最大化,因而他们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解释,坚持国际形式就是国家利益的延伸和国家利益的总和,强国是世界的主宰,要想成为世界所公认的强国,就必须要发动战争。

现实主义者的观点无疑是许多人的共同想法,而也有人认为,纳粹主义的崛起是因为国际政府机构如国际联盟、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红十字协会等一系列国际机构的发展与健全,还并未具备压制和约束世界各国自主行为的结果,像纳粹德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身的强大可以让他无视国际联盟和《凡尔赛合约》的约束,疯狂的扩军备战。

而假如在全世界拥有一套完善的国际机构体系创建出一套世界文化,这套世界文化包含意识形态理念、制度和具体政策,有人权观念、法制国家和民主制度等,它们影响着世界上各个国家,世界不再是强国的竞技场,每个国家都受到制度化的国际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因而可以用联合国和国际法庭来约束各国政府行为、用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来维维系全球经济、用国际劳工组织来保障劳动人民权利、用国际红十字协会来保护弱势人群、用国际人权组织来维护人权……假如真的有这么一些个具备强大效力的国际组织,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

无论是现实主义者的观点,还是理想主义者的期望,其实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当前国际局势,共和国政府自然清楚知道,当前世界是有三种不同的机制和规则并存作用,丛林法则、文明规则和超国家法则,相对而言,以国际秩序为核心的文明规则尚未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而超国家法则也不具备强势发展的条件,因而造成了现在的世界,依然由“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丛林法则来主导,各国依然坚持着“大国决定小国命运”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是活得更好的老大”

由此以来,就可以很容易分析清楚,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会爆发了,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为代表的同盟国,与大英帝国、法兰西、美利坚为代表的协约国,也就是想要用武力来一决高下,比一比谁的拳头更硬,以便他们重新瓜分世界,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和利益分配并不让所有国家都感到满意,尤其是作为一战发起国之一的德国 ,经过希特勒的一番调教之后,反而以更为强硬的态度来处理国际事务,再一次想要以武力来谋求本民族的利益,丛林法则被再一次运用,因而便有了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至少到目前为止,共和国都是始终是旁观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共和国早就清楚的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继续下去,也不过是再一次让“丛林法则”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成功应验罢了,可以想象到,就算纳粹主义国家赢得了这次大战胜利,按照他们的设想重新瓜分了利益,而战败国的美英法等,自然而然会不服气,这又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难道人类就要在这样反复的争权夺利中最终毁灭自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会儿的自治区政府根本没有多大的国际话语权,这就罢了,但这一次大战,共和国肯定不会答应了,因为作为重要参战国的纳粹德国已经知道研究核武器了,而假如此次大战,以美英法的战败为结束,那么失败方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武力反击,到时候战争将更加惨烈,甚至会出现核大战,如此一来,世界也就甭想继续和平下去了,整个地球或许都会因为交战双方的核大战而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也就在这样自相杀戮中,走向了彻底灭亡的深渊。

好不容易奋斗数十载发展起来的共和国,显然不会让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下去,共和国必须要以一个强势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而要想彻底断绝这种危险的循环,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让共和国建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国际秩序,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国际组织来“管理”人类共同的家园。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世界是在向文明的方向演化进步的,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会长期存在于人类世界,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始终都可能遭到另外一个国家的侵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共和国自己而言,则只需要加强对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协调运作,在国际政府间的机构和组织制定出大量的规定、准则、条约和法律来协调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来解决各国的争端和冲突,让人类社会文明化的步伐,与人类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同步进行,在人类社会和平共存和共同发展中,发挥出主导地位的作用,而这便是共和国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然,想要单纯的用丛林法则实现自身目标,和想单一依靠理想主义来实现,在如今的国际局势里是无法成功的,共和国需要以一切遵从国际社会的现实和服务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国际事务采取不同的规则,或者是多种规则结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谋取国家利益的同时,还能实现自己国家战略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大棒加胡萝卜”的策略。

张宇反复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论点,之所以召开此次非正式的座谈会,其实就是想要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共和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问题,而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最终讨论出了远中近三个目标,共和国近期的目标便是——“不能让纳粹德国独霸欧洲,不能让美英两国一败再败,不能忽略苏联和日本的狼子野心”

第二六五章 怒火

第二六五章 怒火

春风抚弄,苍茫大地绿意复苏,通往共和国首都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上,一辆亚美豪华大巴车保持着一百米的间距跟在两辆黑色奔驰的身后一路奔行,他们便是即将离京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此次访华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收获颇丰,满载而归的他们也是时候回家了。

回家,对于这群英国人而言,他们的国家似乎已经不用回去了,也回不去了。

当伦敦唐宁街十号的大英帝国首相官邸上高高飘扬起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卐”取代了米字旗后,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返回不列颠群岛了,当然,客观原因自然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惨败,德国海军对北大西洋尤其是不列颠群岛周围海域的封锁力度也更大了,他们要想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车内非常安静,平顺的机场高速公路上,豪华大巴一点颠簸感都没有,车载空调也让车内的温度非常舒适,没有室外的那般寒冷,但坐在舒服的座椅上的每一个人都闷闷不乐并不开心,毫无一丁点儿完成既定任务的兴奋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郁闷二字,因为他们刚刚已经得知,原本计划从共和国首都搭乘飞至伊朗阿巴斯的国际航班,然后转乘货轮冒险返回英伦本土,但是现在,德国海军刚刚大胜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在消灭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海战中,法国海军舰队竟然也搀和其中,这无疑彻底断绝了英伦三岛和外界的海路交通了,所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大英帝国的盟国——美利坚。

机票早就定好了,2月20日下午13点整起飞的共和国国航ZGHP1012航班,执飞这趟航线的大型宽体喷气式飞机是由共和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设计、第二集团公司负责生产制造的大型跨洲际型客机,在航程、商载量等方面都比以往只能执飞从上海到旧金山航线的宽体喷气式客机更为优秀,即便这样,此次飞行也需要耗时18小时30分钟,最便宜的经济舱机票单价也达到了1025美元,商务舱更贵,所以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被迫到北美洲的这趟旅程也是耗费巨大的。

“团长,我们真的回不了本土了吗?”

“回不去了,除非你能游回去,或者愿意成为德国海军的战俘”

踌躇满志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团长斯蒂芬森有些难过的回答道,看了看周围诸多帝国船舶方面的专家学者,这些可都是帝国海洋军工方面的宝贝,但每一个人似乎都不愿意去加拿大,他们更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相信我,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赢得胜利,我们总有一天会风风光光的返回本土”斯蒂芬森提高声音的鼓励士气,看了看车窗掠过的风景,他的那颗火热的心,似乎已经飞越了千山万水,飞越了中亚、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回到了英格兰岛,但他的身体却没法回去。

车来车往,每一个往来于机场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目的,他们来到这里乘坐飞机飞往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人乘坐飞机来到机场,然后又各自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忙忙碌碌的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磅礴大气,漠然的注视着从贵宾通道进入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而一架蓝白相间涂装的超大型宽体喷气式客机已经准备用它那三极客舱巨大的容量,装下467名乘客。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当ZGHP1012航班客机那两轮前起落架和四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相继收起之时,昂首刺入蓝天的客机带走了来去匆忙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他们带走了遗憾、留下了希望,他们将在美国旧金山时间2月20日下午15点30分左右抵达,随后再转机前往加拿大的渥太华,正式结束自己的使命。

而与此同时, 位于GMT…5:00时区的美国纽约;时间的脚步才刚刚跨入2月20日,而在纽约西南的美利坚合众国首都华盛顿,五角大楼的灯光已经暗了下来,但白宫的总统办公室里,却才刚刚亮起柔和的灯光,听取完美国海军部紧急会议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其侍从的帮助下,满脸倦色的回到了自己的总统办公室,叫来一杯浓浓的苦涩咖啡,罗斯福总统又要通宵达旦的工作了。

发生在北大西洋的比斯开湾海战,于格林威治时间2月15日下午14点许正式宣告结束,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旗舰“衣阿华”号战列舰于沉默前五分钟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电报内容只有一句话——“大西洋舰队永眠西欧罗巴海盆,但反法西斯斗志依然昂扬”,随后这艘美国海军的骄傲——“衣阿华”号战列舰,便在21分07秒彻底消失在了海面上,不过这一时间美国自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收到舰队最后一封电报的时间,定格在了纽约时间2月15日上午9点16分。

此次海战,是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以同盟国成员身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主动出击的第一次海战,而且也是美利坚合众国自建国以来,首次派出如此大规模的海军舰队赴欧洲遂行战斗所发生的海战,自然也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可谁也没想到,如此之多的第一次,竟然是以“全军覆没”这样一个结局收场。

失望、愤怒、疑惑……当海战失利的消息发回到美国海军部的时候,谁都以为这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司令欧内斯特的一个玩笑,这位能用喷火器剃胡子的老头,爱开玩笑的性子可是在美国海军内部出了名的,说都知道这位很有脾气、很有进取心的犟老头,是有可能开玩笑的,就像罗斯福总统第一次申令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应尽快掌握战争主动权之时,欧内斯特竟然在回电中称——“大难临头,他们终于想起龟儿子了”

但,这一次欧内斯特真的没有开玩笑,整场海战,舰队都发回了大量的电报,因为自海战爆发,已经暴露的舰队就没有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必要,所以欧内斯特让通讯兵及时的将交战情况以无线电电报的形式发回了国内,但谁也都不想承认,海战的结局竟是如此痛彻心扉,这其中最受打击的人,当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得知大西洋舰队全军覆没消息那一刻,罗斯福也一度感觉到难以置信,大西洋舰队可是一支耗费了无数金钱所铸就的舰队,它可是一支拥有五艘航空母舰的超大战斗群,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在其中,这还包括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以及数艘巡洋舰,而且为了此次海战,美国海军还出动了一支补给船队为之提供后勤补给,也就是这么一支准备充分、兵力强大的舰队竟然落下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军覆没”,这应该让罗斯福如何去接受?但他却又不得不接受。

痛心,罗斯福总统并不心痛此次海战损失掉的5艘航母、8艘战列舰等众多大型水面战舰,他心痛的是此次海战中尸骨无存的三万多兵美国海军官兵,战舰没了,可以再建,就像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已经,就算是本土舰队没有了,只要还有足够多的人才,有足够多的资金,工业实力强大的共和国能很快建造出数量巨大的各型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