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等方面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从而得到了快速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而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理念——无人化生产。”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在在产品加工中,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其实牢牢占据着机加工总量的绝大部分,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对多品种、小批量、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加工,我们不可能采取自动化机床来生产,因为我们的企业需要赢得市场竞争,就要不断增加产品种类、缩短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所以我们的工业迫切的需要灵活自如、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将机械和电子完美的结合一起,利用电力做驱动力、利用电子实现精确加工控制、利用高精度机械构件完成加工主体构成,这种最初想要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机械加工的想法,一开始并不成熟,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并不突兀,晶体管元器件的出现让数学控制系统成为可能,采用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技术,安装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加工中心得以问世,相继发展出来的数控加工机床,又连续经过了以集成电路为主要特征的硬件逻辑数控,和以小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软件控制式数控,陆续都具备了直接利用程序自行加工生产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自动化也就成为了可能”
“因此,我们的实验室正在研究的课题就是柔性制造系统应用于汽车生产加工中的可行性,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最后的组装环节,而在另外的试验区,我们有各种类型的数控设备,比如数控铣床、镗床、拉床、钻床、车床等等,所有的产品零部件都是由数控设备自行加工,由工业机器人担负各个环节的衔接任务,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实现生产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完成‘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无人化。”
“简而言之,我们这个实验项目在众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就是希望在信息控制、过程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让日后我们的企业成为以数控加工设备为主的柔性生产型企业,拥有更快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周期、更高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产品环境和人机工作环境,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终于,这名正在导师带领下在机电一体化方向着重开展数控加工的研究生,简短而又令人称奇的一段话,让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醒悟了过来,刚开始他还以为这仅仅是一研究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验室,在他想象中,无非就是让一些机器取代人力来实现其无人化的目的,的确如此,罗斯福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一种数字化的结果,机械和电子的完美结合就是数字化?他有些不懂了。
数字化是什么?逻辑编程是什么?计算机又是什么?一个个为什么都让罗斯福感觉到有些茫然,他不断在脑海中搜索,试图从美国目前的工业领域或科研领域中找出一些现象来符合这些词汇的特征,可他除了知道美国目前为止就只有一个半生不熟,并且还因为缺乏了英国人帮助的核物理研究秘密计划——“曼哈顿工程”,可就是这么一个凝聚美国众多科技精英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却压根儿就没有这些词汇,原子弹的生产需要数字化吗?罗斯福不知道,反正据说原子弹的威力很大,一两颗就效果惊人,可数字化引领出来的现实效益,却远远超过了一颗原子弹所带来的毁灭价值。
换而言之,罗斯福猛然发现,共和国众多工业产品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不可撼动的市场占有率,就是得益于他们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机构在从事专门的研究,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在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支持,创新和发展由此变得紧密共存,以至于当罗斯福身旁的秘书告诉他,为了打造更为安静、更为可靠的潜艇,美国也需要从共和国进口那种传说中的大型数控机床,用于加工潜艇的推进桨,复杂的曲面利用传统手工机床实在难以加工,而且加工精度也达不到要求。
而利用数控设备,直接将原料安装定位好,编制好一段加工程序就可以,相比之下,罗斯福立马就明白了这件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数字化”来实现自动加工,至于如何做到各个生产环节的合理调度和衔接安排,就需要利用到计算机及其网络来控制管理,这就牵涉到更为高尖端的技术,跟在罗斯福身后的秘书他也太清楚,只知道好像德国海军的军舰上就有电子式计算机用于辅助计算射击数据,让战舰可以更快、更准的射击,但把计算机用于控制管理,这位临时的秘书还真不懂。
罗斯福被弄得是一头雾水,接下里的实验室参观也自然更有兴趣,提及的问题也终于变得比较专业,他终于隔着厚厚钢化玻璃,看到了在一间很宽大明亮实验室内的数控加工中心,犹如一间小屋一样的数控设备,正全自动的生产着极其复杂的一个零件,换刀机械手简直比人类的手还要灵活,不断的根据加工程序调整使用道具,以超精确的进给量完成一个个工序的加工,看得罗斯福等人都有些超现代的感觉,不得不用来联想到,如果用这种设备来生产坦克发动机,那速度肯定更快,也难怪共和国能成为世界军工厂。
而在不断交流中,罗斯福也终于知道了计算机是什么东西,也就是一种利用许许多多零部件,高度集中在一个电路板上所构成的东西,拥有比人类更快的计算速度,在预先编好的程序辅助之下,可以完成很多的逻辑工作,再加上像显示器、键盘、软盘、光盘等输入输出设备后,就可以让人人为的操控它们,实现许多以前难以完成的事情,比如对正在加工的数控中心进行远程控制,让设备与设备之间可以分享加工数据等,当然也可以让计算机辅助人类完成机械图纸的设计、加工程序的编写以及仿真等。
当然,在如此之多的功能背后,罗斯福所见到的超级计算机也就有些强壮了,整整一间十平米的房屋内,都是计算机的身体部分,中央处理器像是一个橱柜,一块硬盘更像是一超厚型的床垫,各种各样的线像是蜘蛛网一样将各种电器连接起来,而能让罗斯福看到的所谓的超大集成电路板,不比一张大圆桌小多少。
即便如此,罗斯福也已经是吃惊不少,结束实验室参观之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共和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尤其是在电子方面的进步,绝对是遥遥领先于世的,他很感激共和国政府和校方能让他这么一个美国的最高领导人参观如此重要的一个实验室,这不禁让他有些心生感激,让他认识到了共和国早已超过了美国,并且已经领先了一大截,立马就让他有了让全美国奋起直追的想法,可他能做吗?
于是乎,在痛苦抉择煎熬心间的同时,他立马想起了到此一游的原因,之前他要接道共和国前去哈萨克共和国,与苏联首领斯大林秘密会晤的事情,是主动告知了共和国政府,并且得到了允可和支持的,而共和国并未就此事发表任何看法,但今天却主动让罗斯福等人看了自己最尖端、最重要的实验室,这其实就是最直接的回答,没有用任何的政府语言,却告知了罗斯福一个不得不担心的事实。
大西洋舰队败了,美国可谓是全国震惊,他们需要挽回战争中的颓势,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因此他们需要不断的财富和生命用于对胜利的炙热追求,哪怕燃烧再多,可共和国政府让罗斯福这么参观一趟清华的重点实验室,却在无声的告诉罗斯福,如果选择战争,美国必将落后共和国更大一截,整个欧洲也是如此,保持中立的共和国会在更多方面取得更好的科技建树,让陷入战争泥潭的各国无法企及,却都想要迫不及待的将这些科技产品买来用于战争,让战争的残酷继续蔓延下去。
如此以来,共和国给罗斯福打气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俨然就是告诉罗斯福——“你们安心和纳粹打仗,我们尖端的科技和强大的工业实力,完全可以充当反法西斯阵线最强大的军工厂,你们双方都会在共和国的鼎力支持下不断将战火继续下去,最大受益的只能是共和国,不管罗斯福是否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你无力改变,就像你根本不懂数控、根本不懂计算机一样”
第二七二章 嘴脸
第二七二章 嘴脸
3月3日上午11点,共和国清华大学的礼堂里已经是座无虚席,结束校园参观的罗斯福总统及其夫人受邀来到这座可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在共和国主席张宇和清华大学时任校长任明分别致辞后,戴着一副无框眼镜,面带微笑的罗斯福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他在共和国土地上的第二次演讲,而这也是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第一位在共和国大学校园里发表言论的总统。
刚刚结束了对共和国清华大学“柔性制造系统研究所”这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参观,满头金发的罗斯福精神状态很不错,将之前准备好的演讲稿放在一旁后,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打量着到场的每一位莘莘学子,说道——
感谢张主席和任校长的欢迎致辞,我也非常感谢各位对我热情的接待,我很高兴我能来到作为世界上最优秀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风景秀美的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是我国退还满清政府庚子赔款而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而自成立以来,贵校始终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永葆教育思想、培育学风校风,这一点很值得我国的学校借鉴和学习。
清华大学的诞生和发展,都见证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贵国经历了一番艰难的独立斗争而宣告主权独立,而我国也是第一个正式承认贵国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当初为了推动中美关系发展而成立的清华学堂,已经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的培育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当中,给中国的崛起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而愈加强大的共和国,也是美国所乐意看到的。
而三十多年前,亚美集团在美国纽约以生产、销售轿车逐渐崛起,进而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在美华人就业、增收,我国的庚子退款用以创建了清华学堂,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中国汽车产业在美国起源发展,为美国的工业发展和社会就业做出贡献,清华大学和亚美集团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两国人民在人文教育、经济贸易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国的关系发展。
随着我们两国间接触与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两国的人民也都逐渐的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中国的服装、汽车、家电、飞机、轮船,以及承载着东方文化的文化艺术作品销售至美国,丰富了美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让美国民众知道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大国,璀璨的历史、多彩的文化,让中国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充满了魅力和发展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美国民众来到中国,投资、旅游和学习。
同样,奉行悠久民族传统的中国在不断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同时,中国人重视家庭lun理、社会道德、文化习俗、社会荣誉等具体的优良传统,也渐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知晓,同样中国人民也在不断的更进一步了解美国,但受制于自金融大萧条以来,美国文化娱乐产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缓慢,我们流出美国销往中国的工业产品和文化产品并不多,因而容易造成中国人民缺乏对美国的清晰、真实的认识,而这也是我所担心的一点。
众所周知,人类自第一次工业**以来,在工业技术上取得的成就便不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美国能在近代工业文明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想这是因为我们重视商业,我们不断涌现并且获得成功的大量企业都显示了商业的强大力量,但我们似乎忘记了经济发展的亘古规律,那就是“适者生存”,只有适应了市场的不断变化,才能真正永葆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了解电,电的出现及运用带给人类什么样的改变,仅仅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解决了人类照明问题那么肤浅吗?显然,电能的大规模运用如同当年的蒸汽机一样,它狠狠的改变了工业的发展模式,让人类从内燃机时代进入了电气化工业时代,而重视科教兴国的贵国则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就,而要继续将这种辉煌成就发扬光大的,正是在座的莘莘学子。
因此,我认为美国应该加大在国家形象方面的宣传力度,让世界尤其是我们友好朋友——中国人民,认识到我们已经不再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农奴制国家,更不是要依靠不断剥削劳动力甚至是童工,来发展出以钢铁、煤炭等产量为繁荣标志的工业国家,我们有着同样的工业文明,虽然我们彼此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访问贵国之前,我曾听说贵国有许多人,都认为美国是一个到处都有托拉斯企业的国家,青面獠牙、面目可憎的企业家,像是寄生在劳动人民身上的吸血虫一样贪婪无度,拼命的压榨任何劳动果实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营造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那就是——“极端的贫富差距”。
现在,我希望通过此次演讲,告诉在场诸位,也告诉所有的中国人民,不真实的传闻是对美国国家形象的污蔑,这或许是上个世纪的某些已亡现象,但在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存在,我们同样重视教育、重视发展,我们政府每年也会花费大量财政预算,用于教育支出和为弱势人群提供福利保障,虽然在这两方面,我国政府因财政能力有限,而不能做到贵国政府这般完美。
“全民义务制免费教育”是共和国政府在全世界独树一帜的政策,我也坚信贵国的快速崛起也得益于此,来之前我的国务卿戴迪纽斯先生就曾告诉我,在如今的共和国,未进入老龄化的国民,平均文化教育水平已经是中学学历,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都非常常见,文化教育的繁荣再加上世界最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也必然会让共和国人民活得最为幸福,但美国人民也有我们自己的优势。
我们许多的公民都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