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种情报资料虽然分类齐全,但却非常多,马丽华没有一一去查看,最让她留心的,是印尼政府最近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一次失败的商业案例。

8月24日,印尼中央行政院下属的工业部在最后一轮的谈判中,直接否决了由中国博雅公关公司代理的合资方案,这也标志着共和国多家钢铁巨头企业,试图进入印尼国内钢铁行业的商业战略彻底失败,而这件看似纯商业性质的失败案例中,却让军情局发现了印尼国防部参谋长阿克苏的身影,因为正式因为他的一个命令,才让这次谈判直接宣告失败。

印尼工业部为何要否决一项很有益于印尼经济发展的合资提案?难道是因为共和国相关钢铁企业给出的合资条件不够丰厚,还是因为印尼方面的胃口太大?这项涉及好几十亿资金的失败商业案,引起了共和国军情局战略经济科的重视,经调查后才发现,印尼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能让印尼拒绝博雅公关公司提出合资提案的更优选择,是来自于日本的一个合作意愿。

日本与印尼之间何时开始存在不为共和国所知的勾当?

这点让马丽华非常费解,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日本终于摆脱了当年中日战争的尴尬,以武力扩张的形式重新让日本回到了世界强国之列,并且还让战火蔓延至东南亚附近,马丽华还一定会一直以为,日本与印尼之间顶多存在一定的经济贸易关系,毕竟日本是一个岛国,需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各种各样的资源,印尼恰好又是一个东南亚资源输出国,各取所需实属正常。

然而,这种平淡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呈现越发激烈的变化。

六月份,也就是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正式加入世界大战之前,日本总务院就在战争动员中发现了其国内存在的经济问题,多家银行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呆账和死账,日本国家银行行长松桥四郎及时的向总务院总理渡边正发出了警告,后者也直接呈报给了昭和天皇,一度引起了昭和天皇关于能否参战的恐慌情绪。

可后来,在聪明的松桥四郎以及强硬的渡边正共同作用下,日本愣是在6月5日大规模发行债券从民间融资,同时也通过中介商在共和国销售了一定数额的黄金,换取了大量的日元现钞,种种强硬措施之后有效降低了银行坏账率,但是这并未改变日本经济实力不济的根本局面,为了让战争能够得以继续下去,日本不惜在成功拿下菲律宾群岛后,大肆在瓦胡岛上劫掠,就是企图通过掠夺的方式,来获取将战争继续下去的经济资本,而富有的瓦胡岛也的确让日军抢劫得成果丰硕,一度让日本产生了以战养战的狂妄想法。

手段虽然肮脏,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日本已经稍稍改变了自身经济实力不足的尴尬局面,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中日经济合作这把双刃剑的副作用究竟危害有多么的巨大,通过大范围的经济合作,日本国内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都有了共和国的身影,食品、纺织、机械、造船、汽车、航空等等,这些在战争期间更是攸关他们的战争实力,所以日本在得到了德国无偿给予的400亿元人民币战争资助后,一方面在共和国购买了大量的物资继续充实战争,而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赎买的方式,“驱逐”共和国在日本的众多投资。

日本不希望共和国众多企业继续对攸关他们战争实力的企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多家涉及到日本军队所需坦克、飞机、舰船等制造的企业,原本都是中日合资,在当年的中日经济合作都得益于共和国的资金、技术与设备,才具备如今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因而这些合资企业的中方机构,都在日本成功拿下瓦胡岛后不久,便陆续被迫参与日本方面的谈判,他们希望通过给付大笔的资金,购买中方机构所掌握的股权,让这些涉及到他们国防军工的企业不再有共和国的身影,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独立自主。

日本的想法和做法都无可厚非,毕竟日本已经全面参与到了世界大战,需要集结整个国家的各种资源来参与到战争利益的博弈,摆脱共和国的经济影响,也能够让他们更为独立自主,因而在这种情况的刺激下,共和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离开了日本,进而失去了廉价的劳动力和没有法律监管的自由,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自然成为众多共和国企业的首要目标。

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自身内部消耗也不小的印尼,自然而然具备成为合作对象的条件,然而印尼却拒绝了这种好意,似乎不想成为共和国的“代理加工厂”,将经济的增长建立在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牺牲劳动力的基础之上,他们更加愿意“独立自主”。

而日本方面,他们刚好花费了大量的财富用于“赎回”自己的企业股份,将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都重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可如此一来他们也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没钱了。

像作为日本重工业代表,并且也与日本战争实力息息相关的三井船舶、三井银行、住友金属工业、住友化学、石川岛重工业、吴海军工、演川制钢所、日亚制钢所、日立、松下电气、日产等等日本企业,已经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花费重金“赎回”了企业中的中方控股股权,真正做到了日本企业由日本人自己做主,可他们连同日本政府在内,都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从事生产活动。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日本就想到了与印尼之间展开合作,既然印尼不喜欢被控股,那么日本就提出“资源换技术”的方案,即印尼这么一个资源输出国,可以用石油、铁矿、木材、粮食等等日本国内需求的各种资源,和日本换取他们建立工厂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资料,甚至是日本的技术指导。

同样是出人力和资源,印尼接受日本的合作方案,却可以在将来不久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工厂,而与共和国的合作,他们将由始至终都让自己的企业被他人所牢牢控制,所以印尼宁肯向日本提供大量的工业生产原料,也不愿意与共和国诸多企业之间直接展开合作,因而博雅公关公司所代理的钢铁生产厂合资提案,自然而然被印尼否定了。

“难道,原因就这么简单?”

马丽华看完了整个博雅公关公司提案被否决的相关资料,则只不过是众多共和国企业在印尼吃闭门羹的一个缩影罢了,还有许多中资企业都遭遇到了相同类型的失败。

马丽华有些难以置信,她并不觉得日本外长西田井正突然访问印尼,就是因为印尼和日本之间将有经济合作关系上的飞速发展那么简单,如果是这样,那么应该是两国商务部之内的部门暧昧往来,可外长级别的亲密接触,哪儿能如此简单呢?

想到这里,马丽华再次拿起了电话话筒,并随即拨通了一个号码,而在办公室里工作的傅建鹏,很快又来到了马丽华的办公室内。

“你一直在负责东南亚地区的情报工作,那么我问你,从个人角度判断,你认为印尼和日本之间有结盟的可能性吗?”

马丽华的提问想让出乎傅建鹏的意料,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马丽华的下属,并且还是在军阶森严的军队里,那么他肯定会认为这是上司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印尼可是共和国扶植起来的独立国家,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其实并不低于新加坡、马来西亚,而且要远远高于态度不明的暹罗(泰国),虽然两国之间在军事合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雅加达海军基地的事件闹得两国的关系一度僵持开来,可并不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毕竟时至今日,共和国还需要大量从印尼进口各种资源,稻米、水果、石油、木材,而印尼同样需要从共和国进口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汽车、家电、飞机、轮船等等,而一旦印尼与日本结盟,那么就代表印尼也将成为轴心国之一,参加世界大战,这怎么可能?

傅建鹏不用多想,当然直接回答道——“无论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依据当前的事实推断,我都坚定的认为,日本绝没有和印尼结盟的可能性,除非……”

“除非什么?”马丽华抬起头来,目光如灼的看着傅建鹏少将。

“除非以苏米特罗为首的当届印尼政府官员都是疯子,而且印尼军队和人民也愿意跟着一起发疯”

傅建鹏底气十足的说道,他可不认为印尼人真能够那么狂妄,狂妄到以一个弱国姿态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么一个大场面的国家战争游戏中来,弱小的国家哪儿能够玩得起这样的生死游戏?像印尼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等内不稳定问题都还没有搞定,谈何容易去对外侵略,而且印尼去侵略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澳大利亚?英属印度和缅甸?开什么国际玩笑?

“我想你误会了我的问题”马丽华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笑了笑说道:“我是问你,印尼和日本之间有没有结成战略经济合作伙伴之类的盟约关系,并不让你去猜想,印尼这么一个东南亚小国,是不是有胆子搀和到世界大战这么一个大舞台中来扮演一个或许连波兰都不如的小角色。”

“可我认为,这两种关系之间并无什么太大差别,印尼一旦答应与日本之间展开密切的经贸往来,不也一样表示,印尼正式搭上了轴心国这趟战争列车吗?”傅建鹏反问一句,顿时就让马丽华心里冰凉冰凉的。

第四十二章 大洋洲风云(下)

第四十二章 大洋洲风云(下)

正如马丽华中将所担心的那样,突然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日本外长西田井正于8月28日上午抵达雅加达后,迅速和印尼外长夸林斯单独会晤,而后又在当天下午,和印尼国家主席苏米特罗秘密会谈长达三个小时之久,西田井正和夸林斯、苏米特罗之间的会谈内容,军情局直到29日傍晚才弄清楚,不过在这段时间内,足够西田井正做很多事情了。

29日上午,西田井正就以日本昭和天皇全权大使的身份,直接与印尼国防军总参谋长阿克苏展开会谈,而在当天下午,西田井正又出席了由日本总务院工业部和印尼中央行政院工业部联合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当天上午才从菲律宾马尼拉乘坐日本空军运输机赶赴雅加达的日本众多企业家,依然是以两年前友好访问共和国的那帮日本企业家为主,不过这一次,他们访问日本不是来寻求“帮助”,而是来寻求“合作”。

而就当共和国军事情报局全力以赴的搜罗,任何有关日本和印尼两国关系发展情报的日子里,大洋洲的战争进程却又出乎了军情局的意料。

与澳大利亚只有一水之隔的新几内亚岛,毫无疑问会在盟军的大洋洲防御部署中作为重要关节点而存在,盟军部队可以在日军的强势进攻下,稍加抵抗就从容的放弃加罗林群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轻松放弃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防御屏障作用的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

位于西太平洋的赤道南侧,西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毗邻,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相望的新几内亚岛,作为太平洋第一大岛屿,近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世界上也能排上第二的位置,仅次于格陵兰岛。

新几内亚岛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2400千米 ,中部最宽处640千米,全岛多以山地地形为主,中部地区更是群山绵绵,自西北伸向东南,形成了连绵延续的中央山脉,而且大部分山地和高原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由此一来,大洋洲最高的山峰也自然位于该岛屿境内,它便是海拔5030米的卡斯滕士峰。

新几内亚岛上随处可见死火山堆,东西走向的高大山岭形成了无数的悬崖峭壁,从地理条件上就严格限制了岛屿上的交通发展,只有在在中部山脊的南北两侧,有宽窄不一的沿海平原, 但新几内亚岛上的平原不像世界上其他的岛屿那样,平原地区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相反,新几内亚岛南部最大的里古弗莱平原是以沿海沼泽和红树林为主,很少看见人烟。

对于想要拿下新几内亚岛,打开通往澳大利亚北大门的日军而言,他们攻占新几内亚岛,最大的敌人并不是盟军,而是岛上极为恶劣的气候和罕见的土著人文。

属于赤道多雨气候的新几内亚岛大部分地区都是全年高温,而且年平均降水量在2500mm以上,好在日军避开了盛行西北季风的11月至次年4月这一多雨时段,否则让他们难以在北部沿海地区登陆的,就不再是盟军的防御部队,而是那动辄4000mm以上的降雨,不过这样一来,在八月份发起的战争,就给在南部地区的盟军造成诸多不便了,因为岛上五月至十月盛行东南季风,新几内亚岛的南部也进入了旱季,像盟军重点部署的莫尔兹比港,简直每天都是艳阳天,丝毫不见一丁点儿下雨的迹象。

日军精心准备多时才发起新几内亚岛的进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也是充分利用了气象这一有利条件,将开战时间定在一个有利于进攻的时间段里,让多晴少雨的旱季更加有利于他们发挥其兵力优势,尤其是他们的海军第一舰队,几乎每天都可以派出大量的舰载机参与作战,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好了。

然而,让日军不可预测到的事情同样存在,新几内亚岛上土著居民虽然基本都以巴布亚诸语言为主,而且主要分布更适宜人类生活的在内陆和南部地区,可他们的种族结构相当复杂,竟然有七百多种不同的常用语言,而且新几内亚岛屡遭欧洲列强殖民统治,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家先后的入主过该岛屿,一个个殖民者都没有给当地土著居民带来什么好印象,掠夺成性、贪婪无度等等,似乎每一个外来者,都被当地土著看成了抢劫犯,这让原本以为自己披上了“解放者”身份的日军相当尴尬。

还有食人族的新几内亚岛上土著居民可谓相当结构复杂、风俗异同,许多种族甚至还生活在原始阶段,这让日军原本寄希望于从他们身上通过掠夺的方式, 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彻底落空了,相反的是,不少日军部队考虑到岛上交通极为不便,不少地区根本不存在公路,羊肠小道依山而行的恶劣交通条件让日军极为难以机动,可花费稀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