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6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新秩序,以一切有效的手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合作与发展

掌声在张宇讲完最后一个词的时候就热烈的响了起来,虽然张宇的发言中有许多内容并不关系到此次石油输出国组织首脑会议的讨论内容,但在不断强调和平问题,要努力创建和平的张宇,显然让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共和国已经对法西斯主义的轴心国感到了深深的厌恶,而且张宇还史无前例的将同盟国搬到了一个反侵略的正义位置,这意味着什么?

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为何要不远万里来到当今世界重要石油产区的波斯湾,难道张宇是为了来稳定共和国的石油来源?共和国在伊朗王国的阿巴斯拥有一个超大军事基地的事情可是世人皆知,共和国到底部署了多少军事力量外界虽然不知,但可以看到的是,共和国的驻军随时能够封锁波斯湾对外石油输出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因而石油输出国组织自成立之日开始,就普遍被世人认定为是一个附庸共和国的国际组织,因为正是该组织的成立,才让国际石油贸易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更加稳固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共和国需要让国家领导人亲自来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首脑会议上庄重表态?聪明的记者们很快就从组织成员国中找到了答案,印度尼西亚这个很早之前就传出与共和国关系不和的种种消息,双方不仅撕毁了军事合作协议,共和国更是直接从雅加达军事基地“狼狈”撤出,而且印尼还被传言与日本之间达成了秘密协议,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都执行着对轴心国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制裁决议,唯独印度尼西亚没有。

很显然,这次首脑会议要着重讨论印度尼西亚违背组织统一决定,私自与日本之间以物易物方式进行石油资源交易的事情,张宇的亲自到场,显然也是要向在场的印度尼西亚国家主席苏米特罗发出中国人的怒吼,表达共和国对于日本和印尼之间暧昧关系的不满。

记者们的揣测并未及时的得到答案,首脑会议只会召开两天,而且讨论的事情往往因为关系重大所以需要保密,因而张宇致辞之后没多久,记者们就被请出了会议大厅,而张宇却以受邀旁听国首脑的身份正式参加会议,但离去的记者们显然发现,张宇的座位上没有话筒,始终保持微笑的张宇戴上同声翻译耳机之后,却有几秒钟丝毫没有笑容,一位已经被安保人员推搡着要赶出会议室的记者,也不知道是不是灵光一现,他当即就利用照相机照下了这一瞬间。

在那一刻,他只知道自己想要记录下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不高兴的表情,却直到照片被冲洗出来后,他才发现照片中张宇的目光像是虎啸山林的霸王流露出的霸气眼神,像是看着小动物一般打量着照片中只有一个背部的印尼主席苏米特罗,照片拍摄的一瞬间,似乎两人正眼神交替。

次日这张照片就被刊印在了香港日报的头版上,那名负责拍摄下这一照片的记者在暗室里冲洗出照片后,知道其中蕴含的噱头和价值,就当即奔赴到了巴林国际机场,高价航空托运了照片的胶卷回国,下午16点30分起飞的一架共和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从巴林飞抵香港后,次日的报纸还并未完成排版,香港日报的记者随同航空急件发回的文字资料和照片胶卷自然而然被异常重视。

原本是要以国际消息报道一下的该报纸的主编,之前好几天已经连续报道了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在波斯湾各国访问的情况,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张宇被各国高级别礼遇的消息,主编新奇的噱头后自然而然改变了主意,在原有消息报道基础之上,急忙邀请了特约的经济专家和时政专家分析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出席此次石油输出国组织首脑大会的意义何在,尤其是那张来自不易的照片,还请到了心理学家来进行分析。

12月11日的香港日报卖得相当红火,那张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怒瞪印尼主席苏米特罗的照片,被报纸特意的放大在版面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购买欲望,一向和善而微笑示人的张宇,在人们的心中算是一个理智而又聪明、稳健且不失强硬的国家领导人,共和国在其领导之下不断向前发展,还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提升了国家威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很少有怒目圆瞪表情的张宇,这下子算是让香港市民首先见识到了怒火中烧的张宇到底是什么样子,围绕张宇为何要如此姿态的种种原因很快就吵翻了天。

经过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整个事件很快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具有新闻影响力,一向爱热闹的人们似乎忘记石油输出国组织会在首脑会议上达成什么样的决议,进而影响到国际石油的价格走势,而是关心在万里之外的巴林,张宇为啥不给苏米特罗好脸色看。

根本不知道自己短短三秒钟之间,与其他组织成员国首脑都微笑示意,而没有和苏米特罗相视而笑,就可以引发世界新闻界一次小地震的张宇,在会议当天是枯坐了上下午六个小时,上午首脑会议是讨论了一个半小时,围绕的讨论议题都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应如何积极应对,以及过去一年时间里组织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直到下午的四个半小时超长会议,张宇才憋着心情的波动,耐心的听闻十个成员国首脑围绕石油油价展开的讨论,其中闹得最长时间的一个事情,自然而然就是印度尼西亚违背组织宗旨,独自向日本出售石油的事情。

苏米特罗在两个小时的讨论时间里,一度还矢口否认印尼向日本销售石油,可谁都知道,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太平洋战争已经围绕大洋洲的争夺战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付出惨重代价才拿下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的日本,不得不在正式登陆澳大利亚本土之前临时休整,补充参战力量的同时,就是要囤积必要的、大量的作战物资,除了弹药之外,最为重要的也就是石油了。

日本本土不产石油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个事实,而且组织其他的九个成员国首脑都明确表示本国的石油绝没有私自向日本出售,委内瑞拉由于在南美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产出和冶炼之后的石油产品就根本没法运往亚洲,大部分都是依照组织的共同协议,出售给在战争中反抗侵略的同盟国组织中的美国,其余部分则就近在南美洲销售,至于波斯湾的八个国家,他们的原油销售已经以对共和国为主,从波斯湾到印度洋、从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或巽他海峡进入南海,直到运抵共和国沿海港口,就算波斯湾八国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实,共和国都非常清楚,因为这些国家的油轮都是从共和国眼皮子低下运输,伊朗阿巴斯和新加坡樟宜,本身就有保证共和国海上能源通道的责任。

也只有印尼,这个不安分的东南亚岛国。

第五十八章 总有一些人

第五十八章 总有一些人

美国时间12月12日傍晚,纽约洛克菲勒长岛别墅庄园。

夕阳点缀出了一抹柔和的晚霞,茫茫大雪遮蔽的青山绿水在丝毫没有暖意的夕阳霞光中反倒显得分外妖娆,守卫在庄园门外的几个黑夜大汉却衣着单薄,看着远远驶来的一支车队,寒风中开着双闪越来越靠近庄园,终于默契的将沉重的铁门推开,随即,一辆辆豪华轿车悄无声息的开入了庄园,空气中留下了淡淡尾气和那朦胧的尾灯光。

端着一杯红酒,劳伦斯?洛克菲勒半眯着眼看着楼下的一切,酒色剔透、光影斑驳,影影绰绰间,仆人已经将来访的贵客们带到了厅内,恭恭敬敬的上来禀报,颔首的洛克菲勒放下了酒杯,回望了一眼悬挂在墙上的遗像——约翰?洛克菲勒。

劳伦斯是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个孙子,出生于1910年5月26日,是老洛克菲勒所有孙子中最酷似佬洛克菲勒的,热爱公益与自然、热衷投资与学习,而他另外两个兄弟,纳尔逊?洛克菲勒则热衷于政治、大卫?洛克菲勒则情迷银行业,老洛克菲勒去世之后,继承其石油经营业务的便是劳伦斯?洛克菲勒。

命运似乎总爱和劳伦斯开玩笑,他的爷爷创办下的石油托拉斯企业曾一度称雄整个美利坚,不过却在反垄断法的作用下不得不拆解开来,可这并不影响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石油产业中的统治地位,然而在太平洋的彼岸,总有一个国家、总有一个民族,他们喜欢挑战权威、喜欢挑战极限,并且还实力不俗,已经被业内人士直呼洛克菲勒的劳伦斯越发的觉得,让他爷爷老迈离世的原因,或许不是身体器官老化,而是被沉重的商业压力给劳累过度而逝世的。

压力何其之大,劳伦斯心里苦楚而又清晰,当前世界上主要石油产区就那么几个,欧洲的挪威、北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亚洲的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东欧的高加索地区以中亚的波斯湾地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让纳粹德国霸占了挪威、小日本占据了菲律宾,而且纳粹德国正猛力进攻苏联,试图拿下高加索地区。

更为恼火的是,自共和国强势进入波斯湾之后不久,海湾地区就焕然一新,波斯湾八国很快和共和国走得非常之近,很快就有了一个简称欧佩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诞生,这下世界重要产油区中只剩下了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也都被拉入了该组织,美国只能依靠本土和墨西哥的石油产出,压根儿就不具备和共和国尤其是欧佩克进行利益争夺的本钱。

苦涩一笑,35岁不算年轻的劳伦斯走下了楼,首先感受到的是壁炉里熊熊大火燃耗出来的热量是多么让人舒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话的来客们,当即就停止了交谈,转过头来看着一脸愁容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大多都报以相同的苦涩笑容后,纷纷各自落座。

“今年的冬天好像特别冷”劳伦斯挤出了一丝笑容,接过仆人递上来的一支雪茄,点好之后坐在舒软的单人沙发上,看了看现场若有所思的贵客们,摇了摇头道:“难道你们认为我们熬不过了吗?”

10月14日与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以西纽芬兰海盆之上的海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建的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与德国海军第一舰队之间爆发了空前海战,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在海战中受伤的战舰也相继重新下水,并且在两个月之内陆续又有不少新战舰服役,可之前海战的惨胜结局,却让美国政府高层们心有余孽,这些内幕消息自然瞒不过这些美国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隐形力量——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波士顿财团、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等等,以及其他金融家族和个人,他们掌握着美国大部分的工业实力和金融实力,拥有不小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豪赌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他们虽然经过一定的波折,但最终还是盈利颇丰,而这一次世界大战,在强势而又疯狂的法西斯面前,财团寡头们没有丝毫的影响力,反倒是被纳粹反复迫害,欧洲的犹太人几乎都要被杀绝了,什么阴谋、什么手段,在纳粹德国肆无忌惮的劫掠与种族屠杀面前都他娘的是扯淡。

由此一来,连同罗斯切尔德家族都不得不将家族的影响力龟缩在美国本土之内,而美利坚看似很大的一个国家,却因为各种势力太多而显得相当臃肿,除了像洛克菲勒、摩根等很早就拥有不弱实力的财团和家族之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移民后裔,也都存在各自的利益团体,就像意大利人有黑手党、华人有亚美集团一样。

说实话,此时此刻烤着壁炉熊熊大火温暖身心的劳伦斯?洛克菲勒、保罗?沃伯格、尤金?梅耶、本杰明?斯特朗、艾德蒙?罗斯切尔德等等关系悠远的利益团体代表们,他们所结成的团体已经在美国可谓是根深蒂固,因而他们已经以美国人自居,而被他们总是冠以外来者的其他利益团体,自然而然始终扮演着敌人或竞争对手的角色,就好像始终游离在他们合作与竞争边沿的亚美集团一样,到现在为止,劳伦斯等人都不知道亚美集团到底是美国的企业,还是共和国的。

毫无疑问,已经在美国汽车产业称雄三十余载的亚美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似乎不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亚美集团的市场是全世界、生产也并不局限在美国,作为一个国际大企业而存在的亚美集团也曾一度让老洛克菲勒唏嘘不已,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气概和规模都不可谓不吓人,想一想这家集团每年会向全世界销售上千万辆的汽车,这都足以让任何商人感到心跳加速。

亚美集团在中国研发并制造关键技术部件、在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制造部分部件、在美国也有一定生产任务……从任何角度分析,亚美集团都是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先驱而存在,它只为其股东和消费者负责,从不过问他们的股东是谁、消费者是谁,这种自由赋予了亚美集团很大的自由,因而在很多国家,亚美的汽车似乎都会被当地人民当成其国产汽车,而其他共和国的汽车企业也是学得有模有样,俨然就已经几乎控制了整个世界的汽车产业。

所以,不用寡头们多想,他们就知道就算是邀请亚美集团的董事长来参加此次的私密会议,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结果,以亚美集团为首的众多在美华资企业,根本就不关心美国到底能否赢得战争的胜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是否符合最大化盈利的现实需求,没人关心美利坚的明天是不是更美好。

商人有商人的准则,商人有商人的规矩,可劳伦斯等人却无力去过问那些中国人创办的国际大企业是否会和他们保持默契,美国参战已经不是一两天,所有的企业都在日夜不停的为军队生产武器装备或物资,而美军也的确在战场上奋勇作战,在太平洋、在大西洋,都在尽一切努力的扭转战争颓势,争取战争主动权,真要是战争最终落下一个失败的结局,寡头们也相信中国人不会被伤到半根毫毛,届时他们只会龟缩回本土,待世界秩序重新稳定之后,便再次以国际商人的姿态适应新国际秩序之下的全球贸易。

“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