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距离导弹的躲避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双方很快就出现了被“击落”战机,在演习导调组也就是那架正巡弋在高空的预警机判罚下,这些战斗机都自动退出了对抗序列,而剩余下来的双方,还将像古代战场的骑兵那样,弓箭和弩箭都无法发挥作用,那么就用近距离格斗导弹和机炮这两种“冷兵器”来贴身肉搏!

爬升、俯冲、翻滚,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很快在里海上空一百米至五千米高度层出不穷的上演,双方的机群以两两为一对可谓是捉对厮杀,而且双方都还有一定数量的近距离格斗导弹剩余,所以这近距离的肉搏倒是分外血腥,可谓是刀刀见红。

弹身细长且没有弹翼的近距离格斗导弹采用了低阻力、大机动弹体启动外形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这种配置了高灵敏度平面阵列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全天候红外被动制导导弹很难缠,因为只要是飞机尤其是喷气式战斗机,那发动机尾喷口就有很强烈的红外辐射特征,这是无论如何消隐都无法全部掩饰的。

所以双方只要机动到位,佩戴了联合头盔瞄准系统的飞行员转动脖子,只要盯住了对方目标摁下发射按钮即可,即使是左右侧着脑袋也能实现发射,以最快的速度向对手发射最大射程都把不超过20公里的近距离格斗导弹,能否真正取得战果大部分都取决于飞行员的经验如何,或许刚刚你还能在飞行头盔视野里看到的目标,还没等你摁下发射按钮,对手一个跃升或一个急速转弯就没了影儿。

格斗是最为血腥的搏杀,但效率也是出奇的快,在短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双方就基本已经分出胜负,在大海上飞行习惯了的海航314中队飞行员们这一次可谓是捡便宜了,虽然机载火控雷达感觉不如人,可由于作战背景设置在了一片茫茫的大海上,而且由于天气不佳,云层很厚,这可对于经常在印度洋、波斯湾、中国南海甚至爪哇海等等不同海空域淬炼的海航314中队而言如鱼得水,仿佛回到了真正的大洋上那么积极亢奋。

而反观空军参战的飞行员们,他们在急速摆脱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不敢贸然俯冲,因为茫茫的大海俯瞰下去根本没有参考点,在相当紧张的格斗空战中,很难全神贯注的去关心各种仪器仪表的数据显示,所以没等他们俯冲太深,高度告警提示音就不断提醒高度高度高度,而海航314中队的却浑然不顾,他们早就习惯了一个俯冲下去再拉升起来,高度压得极低的超极限动作,所以空军方面只能选择跃升或者是急速偏转脱离等动作,这些都是海军航空兵三大舰载机联队战斗机中队之间在海上玩腻的动作,对于可变后掠翼的f…12“雄鹰”舰载重型制空战斗机而言,对手越是将飞行高度压得越低,它们就越是灵活多变,而就算要比拼高速,能迅速收起机翼且打开加力的f…12也根本不输给j…11。

双方的格斗空战再一次以海航314中队胜出而告终,而根据最终的结果显示,三个环节的对抗下来,空军第三战斗机师一团一大队损失战机12架可谓是全军覆没,而海航314中队这一次似乎来到了极为陌生的空域,在中距离对抗方面有失水准,所以损失了10架,以10比12的微弱领先优势而最终赢得最终胜利。

对抗结果第一时间就被各方知晓了,前后轮番前来为整个交战空域保驾护航的40架空三师的各型战斗机飞行员们,也终于可以和结束了对抗返回机场的友军聊一聊了,当然也不乏有主动和海航314中队取得联系的,刚刚的对抗可谓是高手过招,尤其是在近距离格斗空战中,双方表现出了非常之高的水平,尤其是海航的飞行员竟然能做出许多难度极高的超极限动作,这无不体现了飞行员的娴熟技术和强大自信。

而就在无线电里吵闹一片的时候,守候在飞行控制塔台里的辽锋已经感到满足了,这一次对抗没有输个12比6以下的比分,他已经算是取得了胜利,海航314中队的水平依然很高,可受制于战斗机本身的极限,他们的水平已经难以再进一步,这就好比满分一百的考生,经常考99的优生进步空间已经很小,而对于往往只能取得八十分左右成绩的中等生而言,考上九十乃至做到97,已经值得庆贺。

“对方竟然能做出了咱们空军j…12‘秃鹫’战斗攻击机才能做出的超级眼镜蛇动作,还是利用已经服役多年的重型制空战斗机,这不能不说是实力使然,而且对手双机编队作战非常娴熟,多机组配合默契度也更胜一筹,12比10的结果已经算是胜利,师长该不会拿我怎么样了吧!”

辽锋看着那偷偷摸摸躲在云层里的太阳,阴沉沉的天气怎么看都觉得分外晴朗,可他不知道的是,在另一边,赵殃已经抱憾而叹,本打算用最强的阵容来教训远道而来的海航314中队,却未曾想到对手不顾疲倦迎战之下竟然还能取胜,这样的对手引进中亚战区来,到底是福还是祸啊!

不过令赵殃值得高兴的是,从战术层面来讲,这一次的演习已经充分起到了预想的激励作用,它充分刺激了空军第三战斗机师乃至其他两个主力师的目的,海航314中队的到来像是一耳光,扇醒了还对纳粹德国空军保持高傲姿态的空军,这年头,只有能像海航这样脚踏实地的扎实前进,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地。

而意义更为重大的是,空前热闹的对抗军演也充分吸引了纳粹德国空军的眼球,估计此时此刻德国方面已经忙坏了,如此频繁的无线电活动和雷达反射信号,自然而然会给他们一种大敌当前的错觉,可共和国空军这样敲锣打鼓阵势惊人的高喊“狼来了”,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向德军发起真正攻击,真正做到“狼来了”,恐怕,这恐怕连战区司令薛殿川中将都不知道也不能决定,真正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人物、大事件,又到底在哪儿呢?



第一六三章 作何解释

第一六三章  作何解释

从1947年2月25日零点开始,亚洲民主国家联盟通过的里海禁航令就正式生效,而从那一刻起,里海就再也没有往常那样安静,呈威逼之态的共和国空军不断的在里海西海岸紧张地区刻意制造紧张气氛,一连串的军事演习从未间断,先不说威压之下的纳粹德国空军感受如何,就连中亚战区司令部都有些受不了了。

“迄今为止,大小军事演习已经进行了16次,包含常规空中巡逻战备架次,空军部队已经出动各类战机2546次,就连几天前才刚刚到来的海军航空兵第三舰载机联队,其舰载预警机中队、电子战中队和攻击机中队,包含两个战斗机中队,都连番出动达到了221个架次……”

中亚战区作战参谋长葛洪少将拿着一叠厚厚的报单念叨着,而作为忠实听众的战区司令薛殿川中将则不断踱步徘徊着,终于葛洪念道了最重要的地方——油耗太高。

“喷气式战机果真都不是省油的灯,两千多个架次,就相当于是消耗了数万吨航空煤油了,奶奶个熊,这才几号?”薛殿川皱着眉头,叉腰问道。

“3月6日,后天便是国际三八妇女节!”葛洪挤出了一丝笑容,将这厚厚一叠物资消耗报单扔回给了一个后勤参谋,挥了挥手,会意的后勤参谋知道该怎么处理。

薛殿川掐着指头紧皱眉头想了想,似乎得出了什么结果,扭过头来看着葛洪,笑道:“不加上今天的,十天时间总共不到三千架次,就算每一个架次消耗十吨燃油,咱也没有耗掉三万吨吧,更何况每天平均下来就是两百多个架次,如此高密度,我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真这么觉得?”

随口一问,葛洪快步跟上薛殿川的脚步,薛殿川步伐相当之快,三两步就走到了一台电脑前,调出了十天以来的大小演习明细,其中最为火爆的当然还是2月27日上演的好戏,空军第三师派出精锐与海航314中队对抗,双方是打得相当精彩热闹,而这么一台好戏原本以为会吸引德军的目光,却未曾想到空军安排了众多的打击力量,德国佬愣是窝在家里不出来,这可让空军第三战斗机师师长赵殃气得就差口吐白沫,白白浪费了一场好戏不说,对抗还输了。

之后还有一次规模更大的演习,那是因为2月28日作为海军第三舰载机联队核心指挥预警力量舰载预警机中队来了,空军第三战斗机师又一次群情激奋的要与之对抗,由于舰载预警机属于战术型的机种,空军方面也自然不好意思出动大型空中预警机来欺负人,所以双方便各自派出一架预警机,海军出动其舰载型,而空军出动陆基战术预警机。

在其他方面,海航312和314两个战斗机中队集体出动,空军方面也派出了两个合编而来数量一样的战斗机中队,都按照一个战斗机中队负责保护本方的预警机,而另一个则负责伺机攻击对方预警机的模式来展开对抗,而作为观摩方的空军第二轰炸机师倒是很会制造难题,他们出动了四架电子战机为整个演习空域提供全频段电磁干扰,让双方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恶劣环境下,拿出最强的信息化作战实力赢得对抗胜利。

这一次的演习战机出动架次虽然不多,但整个过程却是十分精彩刺激的,有航母战斗群“眼睛”之称的海军舰载预警机个头虽小可能耐却是不小,长期的海上多重磨练与实战考也让其与舰载战斗机之间的配合可谓炉火纯青,就单个飞行员而言,海航的明显要比空军的经常与自己的预警机配合作战。

于是乎,在海航有配合默契优势的前提下,空军方面不得不发挥单机机载电子装备已经更新换代所带来的技术优势反扑,双方在电子对抗、远程搜索、隐蔽打击等等方面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但由于都有预警机坐镇统一调度和协同,双方的对抗愣是僵持了很长时间才渐渐有了转变,始终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和绝对冷静克制的海航方面利用一次强攻,愣是将空军方面的预警机“击落”,而失去了预警机作为重要支撑的空军参演机群自然也没有再坚持多长时间。

两次极具代表性的演习,都在充分展示海军舰载航空兵出色的飞行员个人技战术水平与整体默契配合度的同时,还给空军上演了多次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尤其是在空军三大主力师都并未涉及到了前置防空、多层拦截、远程打击等等方面,经常在海上干这些活的海航可谓是高招频频,让空军观战的飞行员们也算见识到了海军舰载航空兵是如何在远离本土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一丝一毫的机会来保护好航母战斗群的能耐,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系列演习结束之后,空军不少官兵都戏称应该让海航去拱卫首都,他们太会保护核心目标了。

不管如何,空军有空军的特点与长处,海航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双方在中亚战区司令部的统一调度下,近日来是越发在里海上空活跃开来,每天都保持超密集的出勤架次就足以说明双方是多么渴望这样难得的对抗机会,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抗与总结,才会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作用。

薛殿川相信,这些天来的几万吨燃油不会白白消耗,就算德国人是一根根木头,根本对共和国海空军如此多端的连番调戏无动于衷,那么至少对于海空军而言,这可比以往一年一次而且还名额有限机会难得的联合军演更有作用,许多空军飞行员都反映这段时间以来极大提高了自身技战术水平,或许实际上水平并非提高多少,而是在鲶鱼效应的作用下,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军事斗争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战区司令部想要的,一潭死水又怎么能行?

“看你的样子,似乎还不满足?”葛洪盯着屏幕上的那些个数据,嘴上却问道另一个话题。

“没什么,只是觉得海航第三联队的引入是极为正确的选择!”薛殿川笑着指着屏幕上的一个表格,说道:“你看看这些数据,要是换做平时,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有这样一个结果,不过现在倒好了,海航教空军如何在海上作战,而空军则教导海航如何在陆地纵深活动,各有所长又各取所需,这才像话嘛!”

“可这样的新鲜感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两者之间也并未有太多的长处可供对方学习!”葛洪站直了身子,用手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一边说道:“我反倒是头疼这样高节奏的演习依然没有起到应有的本质作用,那我们岂不是下不了台了?”

葛洪的话倒是说到了薛殿川的痛处,一开始就是他提出的要借“2。23黑色空难事件”而大做文章,从禁航令的提出到正式实施,再到如今一系列的大规模军演,无非就是想要把德国佬逼急了逼疯了,可关键是中亚战区倒是按部就班做了不少,耗费奢靡之下,德国人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他们现在已经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共和国空军在距离其占领区之外几十公里海面上空反复巡弋,任凭雷达屏幕亮点密密麻麻,就是一架飞机都不起飞,就算起飞升空也不到里海上空来溜达。

“耍流氓的怕玩横的,玩横的却又怕不要命的。而如今看来,不要命的,反倒要怕不要脸的,纳粹德国的空军还真够爷们儿,怎么如此的能屈能伸呢?”

薛殿川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嘟着嘴唇闭目深思,这温水煮青蛙经历了这么十天时间的慢火清炖也该熟透了吧,可德国佬就是还活蹦乱跳的,他们根本就不上当,只可怜中亚战区活生生烧掉了几万吨航空煤油,却白煮了一锅好水。

“你说该不会是德国佬的电子侦查设备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落后,他们没有雷达、没有无线电侦测更加没有可以升空的飞机,恐怕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为何足足十天时间都保持绝对克制纹丝不动!”

薛殿川提出了一个极品的解释理由,不过话一出口他就自己摇头否定了,反倒是一向号称足智多谋也叫鬼点子多的葛洪想到了什么,当即推测道:“你说,德国人该不会是在酝酿什么大阴谋吧?”

“要不,他们就暂时硬吞下了这口气,待苏德战争告一段落再和我们纠缠,反正里海禁航就禁航呗,他们不也没有打算动用南方集团军群支援莫斯科战役的打算,就这么保持愉快的对峙状态也挺不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