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9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在桌对面的第五装甲师师长秦川显得很冷静,节奏很明确的抽着烟没有丝毫表情,像是老僧入定似的波澜不惊。

坐在首位的代理军长罗富强看得很清楚。姚滨的话让某些人表情产生了变化,眉毛都跳了起来的第五空中突击旅旅长尤达健是最惊喜交加的,他恐怕没想过这么快就要亮剑东欧了吧,而炮兵旅旅长彭雪枫、防空导弹旅旅长杨思云俩个人也嘴角露出笑意,唯有后勤保障旅旅长赵飞全和工程旅旅长肖志鹏两人眉头一皱,像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估摸着是在想。这么快就主动进攻,那后勤补给和战地工程压力自然陡增,其他人倒是无所谓,本该最积极的特种作战营营长胡凌要是搁在以前,绝对是摩拳擦掌,但今天什么都没做,只是微微伸了伸脖子,就像是看到了一只熟透了的北京烤鸭,生怕它飞走了。

不近视的姚滨自然也注意到了众人的表情变化。但他权当什么都没看见。反倒明知故问的问道通信营营长邓成武:“战区司令部什么时候能让第六军到位?安排给我们的强援第十军呢?”

邓成武心一诧异不过没有任何迟钝的就立马站起身来报告道:“接战区司令部通报,15日之前,第六军务必进驻阿特劳地区。第十军进驻乌拉尔地区。另,第十三军将不日向萨马拉挺进,快速反应第十一军则随时可以参战!”

中亚战区当前的陆军兵力也就五大集团军。而为这五大集团军服务的兵力也并不算少,共和国陆军大部分参战兵力还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倒罢了,一旦进入苏联境内,哈萨克斯坦国防军就将全力保障后勤补给,共和国中亚战区后勤处安排的物资运输任务将由他们来全权完成,从油料、食品、弹药到人员运输、伤员转运等等方面。当然共和国方面也并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姚滨并不担心部队的后勤补给问题,他过问的只是真正的强援什么时候赶来助阵。苏联西南方面军他是没法相信的,苏联人能坚持到现在几乎就是在拿国运做赌注,人海战术的疯狂也有保鲜期,姚滨不知道苏联人什么时候起会变得不再视死如归的勇往直前,寸土不让、誓死抗争的苏军一旦出现了信心动摇,那比泥石流还要排山倒海,所以关键时候、重大战役,还是得靠自己人。

第六军进入阿特劳地区显然不能帮上第二军的忙了,他们肯定是要“看管”住伏尔加河对岸的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让他们不敢贸然北上增加第二军在萨拉托夫的战争压力,所以第六军顶多给第二军分压,短时间内也就只有第十军可以信赖,从乌拉尔到萨拉托夫都还算是苏联的后方,又有空军罩着,快速机动不成问题,第二军吃不消,第十军能够快速赶来支援,甚至中亚战区司令部可以考虑第二军和第十军联合参战,当然不能不考虑的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快速反应第十一军,这个昔日能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部署到共和国任何一个位置的快速反应部队,应急反应的能力堪称军队中的“119”可这支“消防部队”显然不到关键时候不会抛头露面。

有了第十军充当后盾,众人也都脸色一喜,按照共和国陆军新军事改制以后的编制规模和装备训练条件,第十军并非重装集团军,论战斗力应该算是乙级部队,综合作战能力显然没有第二军强大,这一点从以往两大集团军的联合对抗中已经有事实说明,不过也有例外的,第五集团军在参加朝鲜半岛战争之前,也不过是一支乙级战斗部队,原本第一集团军还准备关键时候顶上去,可谁想到这乙类作战部队也打出了一流的风采,收拾得小日本呜呼哀哉的,战后直接就升级了,所以第十军的存在也绝对不容小视,两军和在一起再怎么也有近二十万兵力,再有空军的鼎力支持,守住所谓的苏维埃最后防线应该不成问题,而如何守,身为作战参谋长的姚滨显然已有腹稿。

“德军兵力优势是最大困难,所以我军作战的先要目标就是改变这种兵力上的劣势,甚至是让对方的兵力优势变成一种劣势!”

姚滨指着三维数字地图上的两个点,一个是梁赞而另一个则是利佩茨克,在此之前,梁赞是德军北方和中央两大集团军群的重要后勤物资中转中枢所在,而经过共和国空军的一搅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开始越发重视利佩茨克的作用来,姚滨点击了一下相关情报索引,利佩茨克和梁赞的火车站、铁路车辆段、重要铁道桥梁等的卫星侦察和无人机航拍照片就出现了,当然同样出现的还有那些依稀可以目视辨识出来的德军密集高射火炮,德国人不仅仅是在抢修物资运输大动脉,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防空火力部署。

“后勤是德军的一个命门所在,但目前空军方面反馈的情况是,他们再行组织大规模轰炸需要时间,而且难度也肯定会更大,且随着我陆军部队的参战,他们的战术支援任务将更为突出和频繁,所以我军需要依托空军的有力支援,完成一次较大规模的穿插反击作战,有力的消灭敌军一部并毁伤其后勤补给体系!”……《  》…第一时间更新目视众人,姚滨郑重道:“5月20日,详细计划会下达至各师旅,在此之前各部做好防范工作,密切沟通协调苏军,以最快速度熟悉战争适应战争!”

第二六五章 莫名大火

夜空高挂,黑夜寂寞。

巡航在高空之上的编号yz…16空中预警机在茫茫黑夜的映衬下显得很是安静,没有开启导航灯、编队灯等任何灯光之下,夜色中,如果不是预警机机背上那远程高分辨率搜索雷达不停在转动,预警机就仿佛已经融入了这沉沉黑夜中,宛如瀚海大海里的一片孤舟静止不动,不过四台大功率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工作声音,倘若离得足够近,还是听得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的。

而预警机的机舱内并不热闹也绝非安静,滴滴的电子声富有节奏的响起,头带耳麦紧盯着屏幕数个小时的各战位官兵没有一丝倦怠,值班军官慢步踱行在各个战位前,时不时看一看各主系统界面情况,一切都很正常,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头儿,还有一小时就换岗!”耳麦里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是预警机飞行机组组长的声音。

中亚战区安排了一个预警机大队担负24小时不间断战区监视任务,确保任何时刻都有一架预警机在空中巡逻,不凑巧的是yz…16空中预警机轮换到了15日的下午升空值班,在16日凌晨三点,yz…14空中预警机会前来接替巡逻警戒,在这铭感时期里,继续完成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空中警戒任务。

“还剩一个小时就下班(换岗),都打起精神来!”

值班军官拍了拍掌。鼓舞大家的斗志,是个人都有疲倦感,尤其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显示器和设备时间一长。很容易就打瞌睡,所以鼓鼓掌,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熬过这最后一个小时。

*啡机很忙,自打进入下半夜一来,就一直没有停下过,不停的煮出一杯又一杯的*啡,为了坚持好最后一个小时。值班军官客串起了“空中乘务员”先是为多普勒雷达监控员、联合战术共享数据链终端控制员、通信员、中央计算机操作员、综合显示与控制员等送去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啡,在这个时候,冰镇可乐已经基本没啥提神醒脑的作用,还是热乎乎的*啡实在,烫着了舌头,保证十几分钟内都精神百倍。

当给所有人送完了*啡和其他饮料,值班军官正准备打开冰冻得在铝罐表面都结了一层薄冰的可乐,雷达员就高高举起了手。一看这手势。值班军官就意识到肯定是预警机装备的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有了发现,该型雷达将360度方位圆划定为了32个工作扇区,在升空执行任务之前就可以对工作方式进行预先组合设定。升空之后就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扇区内让雷达以不同的扫描工作程序工作,如此一来预警机便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无论是对平原、山地、海洋等。都能完成预警下视、超地平线目标远程搜索和干扰源方位测定等作战任务。

雷达员一般情况下发现了雷达所扫描过的目标,其实都已经经过了中央计算机敌我识别系统的过滤,雷达所截获的目标信息数量哪怕多达两百个以上,敌我识别系统也都能够快速根据数据库信息进行验证和应答,而无法识别的目标,便会自动标示出来。在雷达显示屏幕上显示为一个发光点,而且根据目标数量、移动速度、计算机自主判读等。危险等级较高的还会自动触发报警,雷达显示控制台上的红色报警灯会闪烁光芒、喇叭会发出滴滴滴的连续报警声。

值班军官并未看到灯光闪烁也并没听见警报大作,三两步来到雷达员的身后,正好看到雷达员在对有所发现的雷达扫描扇区进行放大处理,在综合显示控制台上,控制员很快就将放大的界面呈现在大屏显示器上,值班军官立刻就看到了两个很微弱的闪光点,移动速度似乎并不快,而且计算机给出的自动测定信息所显示的目标方位、飞行高度等也都有些似曾相识。

“数据处理系统没有给出匹配特征?”

值班军官两眼盯着屏幕,直接通过无线耳麦和数据终端交流道,得到的答复是否定的,搜索到的目标经过敌我识别系统的过滤之后,不能进行识别的都会交给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匹配目标寻的,也就是在海量的数据库中检索出与之相符合的或与之相近的目标出来,这就好比在户籍档案库里找人一样,不过很显然,此时此刻发现的这两个目标从未被记录过,数据处理系统无法从数据库里找到可以与之匹配的信息出来。

“会不会是未经通报的苏联空军飞机,根据测定的目标移动速度和飞行高度,应该是两架飞行速度不快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一个控制员推测道。

而不用下达命令,长期训练配合的默契足以让控制员知道值班军官需要看些什么,他嘴上的推论才刚刚说完,手上的动作就已经麻利开始了,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和操作鼠标一阵之后,一个数据报表就呈现在了控制台的一个信息显示屏上,两人都齐齐看着这个像是电子表格的报表,上面清楚罗列了苏联空军这些天的飞行计划,自打联合作战司令部成立以来,知道共和国空军厉害的苏联方面就很自觉的提交每日飞行计划和联络方式,以免造成误会,可从这个经过战区司令部情报处整理的报表来看,苏联空军没道理这么晚了还低空飞行吧?

“目标所在空域是否有我方地面雷达?”

值班军官下达了新的命令,中央计算机操作员立马指尖如飞的快速调阅出相关的地面雷达分布图,并迅速将画面发到了值班军官所看的显示屏上呈现出来。以数字地图为背景的这个分布图是根据共和国空军、苏联空军以及两国陆军的雷达分布最新动态而实时更新而来,苏联人的雷达到底管用与否值班军官没兴趣,他在乎的是目标所在空域的地面上。陆军部队是否有雷达正在工作,当然空军布置在地面的远程预警雷达站有无发现也很关键。

通过联合战术共享数据链,值班军官很快就拿到了第一手资料,这两个已经进入预警机巡逻监视范围之内的陌生目标在地面雷达上也有发现,但距离最近的地面雷达都相距甚远,所以信号特征并不强烈。

“极有可能是纳粹德军的侦察机!”值班军官二话不说,拿起了综合显示控制台上的通信电话。让通信员为他接通同样轮番升空值班的两架战斗机,便道:“‘夜鹰洞幺、夜鹰洞两’、这里是鹰眼16,方位330、高度2800、航速375,发现两个无法识别目标,请立刻前去侦查拦截!”

在距离空中预警机不远处的两架j…11“战隼”重型制空战斗机机舱里,坐在后排不能打盹但一直有些犯瞌睡的两名武器系统官顿时就被预警机的无线电通报声音给唤起了十二分精神来,什么睡意也都顿时烟消云散,而升空之前就默契分工的“夜鹰洞两”飞行员立刻就切出了自动驾驶模式,后座的武器系统官也打开了联合战术共享数据链。与空中预警机取得了战术数据共享。

寂静黑夜。宛如翱翔于九天之上搜寻猎物的老鹰,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在飞行员一操作杆之下,很快就改变的航向。油门催大之间,战斗机的两个尾喷射管顿时就拉长了尾部火焰,妖冶的蔚蓝让夜空多出了那么一丝丝亮色。不过转瞬之间,战机已经倏然飞远,直奔那两个大半夜里偷偷摸摸的不速之客而去。

三百多公里的距离,对于最高时速也无法飚到800公里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而言,显然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然而对于可以突破音障进行超音速短时巡航的j…11“战隼”重型战斗机而言。巅峰时速可以高达两马赫,也就是超过两千五百公里的时速狂奔突进。所以区区三百多公里,这架受命前来一探究竟的共和国空军重型制空战斗机,也不过十分钟不到的事情。

距离两个目标还尚且有80余公里,战斗机就降低了飞行速度了,超音速巡航对于战斗机而言极为损耗发动机寿命,而且还是面对两个素不相识的目标,战机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武器系统官第一时间就在通报了预警机之后,打开了火控雷达进行目标自动搜寻,头戴综合飞行头盔的武器系统官麻利的在自己面前的触摸显示屏上操作着,他的面前有四块触摸显示屏,与飞行员视线平齐处并排安装的两个是最大的,尺寸达到了15,25厘米,而两边的尺寸较小只有12,7厘米的彩色显示器。

左侧显示器显示着活动地图,右侧显示器显示着威胁报警信号,中间两个显示器显示雷达和前视红外图象,风挡中下侧仪表板集合安装的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等功能显示器也都在正常工作,主显示器显示屏是武器系统官最认真注视的,中央火控雷达很快就发现了前方的两个目标,还是那么大摇大摆旁若无人。

通报预警机抵达攻击预定位置、再一次识别目标未果、预警机授权击落不明飞机、攻击前无线电应答无果……一系列看似繁琐却速度飞快的过程之后,武器系统官便开始将目标数据载入中距离对空导弹导航系统了,不多时,黑漆漆的天空中,两枚脱离挂架的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