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斗首先由双方的轻型舰艇打响,德国人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飞快的冲向美国舰队护卫舰队,很快的将他们缠住,海面上瞬间像开了锅一般。

1919年7月29日,上午9点13分,路特的战列舰向“宾夕法尼亚”号打出了第一发炮弹。

“距离34000码,落点靠后300码。”“威廉大帝”号上的观察员迅速报出炮弹落点。

同时,在战舰的炮塔内,炮长迅速的指挥着炮手们。

“装填炮弹,要快调整射角”

美国人的反应同样也不慢,德国舰队的第一轮齐射发射的同时,路特看到远处的美国舰队也发出一阵火焰,那是他们的主炮的第一轮射击。

路特的想法是快速的解决战斗,他已经知道对面的美国人是两艘“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他的装甲比比美国人更厚,速度也更快,火力更加是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为了确保足够的命中率,就必须向东机动,抢在美国战列舰编队之前占据“T”字阵位。

炮战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摆出了寸步不让的架势。9点45分,仍然是“威廉大帝”号首开战果。从其B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亚利桑那”号A炮塔前方地水平甲板,并且打穿了水平装甲,并且在舰体内部发生了爆炸。只是,该穿甲弹没有能够打穿其舰体装甲盒前端的装甲隔板,更没有威胁到后方得到了重重保护地弹药库,所以没有能够对“亚利桑那”号造成太大的威胁。

仅仅半分钟之后,“亚利桑那”号就还以了颜色。

十四英寸重型穿甲弹击中了“威廉大帝”号的B炮塔后方,副舰桥下面的二号甲板,炸毁了附近的一座副炮炮塔与两座速射炮炮塔。但是德国人的战舰是按照防御十六英寸穿甲弹设计的,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水平装甲,只是将暴露在装甲外的上层建筑上炸出了一个窟窿,并且引燃了一些易燃物品。五分钟后,大火就被损管队员扑灭了。

很快,紧随“威廉大帝”号的“腓特烈大帝”号和“玛丽亚”皇后号也相继取得战果。

从此开始,炮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希姆斯当然不想让德国人顺利的拿到“T”字阵位,所以他命令让舰队保持着一百二十度的航向,尽量让侧面和德国舰队接触,发挥所有的24门356毫米火炮的威力。随着双方的距离近一步拉近,考验的就不再是双方地火力与装甲,而是双方战舰的生存能力

但是,德国舰队的优势太明显了,路特的舰队从希姆斯舰队的左侧快速的抢到了T字头,大口径的炮弹雨点一样砸向美国人。

金准将现在觉得,他已经不是呆在战舰上,而是大地震当中的洛杉矶。仅仅半个小时不到,“宾夕法尼亚”号就失去了所有的主炮,整个战舰就像燃烧的火山,四处都是伤口,而且在向外**着火焰。

具体的交战经过是:10点17分,“宾夕法尼亚”号的C炮塔就被“布吕歇尔”号打来的炮弹击中。虽然打在炮塔正面的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炮塔内部。但是命中时的撞击力,以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严重损坏了炮塔的回旋机构,使炮塔无法正常使用。9分钟之后,B炮塔被打中,炮塔内的数十名官兵全部伤亡,且设备受损严重,无法修复。10点30分,A炮塔也被敌舰打来的穿甲弹击中,并且导致数十名炮手伤亡。一分钟不到,从“玛丽亚皇后”号射来的四发炮弹覆盖了“宾夕法尼亚”号的后半部分舰身。10秒后,“宾夕法尼亚”号的D炮塔飞到了一百多米的空中。

美国人自然也不会白白挨打,9点41分,美国人的一轮齐射敲掉了“腓特烈大帝”号右侧一座副炮,一直还整洁干净的战舰瞬间就烧黑了一块。很快,几发14英寸炮弹相继集中了靠后的“巴伐利亚”号和“拜恩”号,只是炮弹的入射角度太大,打中的又是最厚实的主装甲带,没有能够对其产生多大的损伤。随即,在四十七分与五十八分,“亚利桑那”号打出的穿甲弹先后在“腓特烈大帝”号的右侧上层建筑打出几个大洞。

在“亚利桑那”号被打得四处漏风的舰桥上,枪炮军官金梅尔中校正在操舵。早在海战开始的头几分钟,从德国舰队射来的炮弹就准确的击中“亚利桑那”号的舰桥,包括其舰长在内的过半军官非死即伤。金梅尔命很大,弹片只是在他的眉骨上划出一道口子,缠上绷带之后,他作为军衔最高的军官,代理指挥战舰。

“长官,我们失去了两台锅炉”从船舱冲进来一个满脸乌漆麻黑的军士长,看样子是轮机舱的。

“让损管小队尽量修复”金梅尔一边操纵船舵躲避德国人的炮弹,一边大声的吼道。

话音刚落,火车汽笛一样的声音迅速接近。

“隐蔽”一个年轻的军官大吼,并立即将金梅尔扑倒在地。通过舰体传进来的隆隆炮弹撞击声,以及炮弹爆炸时发出的沉闷声响。

“长官,我们的A炮塔没了”一个军官将金梅尔从地上拽起来。

“向希姆斯将军报告:我们的援军还有多久才能到”金梅尔站稳之后,立刻走到船舵前,一边大声命令。

希姆斯现在也不好过,洁白的海军制服到处都是黑灰,像是从煤矿里出来一样。现在的处境希姆斯很清楚,想要活下去,最好的选择是退出战斗。德国人的目的是甩开追踪的联军舰队,在保卫网上撕开一条回家的路。但是,性格强硬的“斗牛”不愿意轻易服输,援军就在赶来的路上,也许只要坚持一会儿,德国人就要永远的留在比斯开湾。

但是,胜利女神很明显不站在美国人这边。

“轰轰轰轰”

至少七枚穿甲弹命中了“宾夕法尼亚”号,而且至少有三枚穿甲弹打穿了其主装甲带,并且在舰体内爆炸,其中一枚穿甲弹就在四号锅炉舱外面爆炸,导致其一台锅炉受到损伤。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炮弹基本上是在水线位置打穿的,大量的海水灌入“宾夕法尼亚”号的左舷,战舰开始迅速的左倾。

“右舷注水,保持平衡”欧内斯特?金飞快的扑到船内通讯的电话边。

10点40分,美国分舰队的最后时刻到了。

一发403毫米炮弹从瘫痪的“宾夕法尼亚”号B炮塔进入,在打穿水平甲板之后,引爆了炮塔下面的弹药舱。好在惨烈的战斗迅速的消耗了“宾夕法尼亚”号的弹药储备,弹药舱的存货已经不多,但是随之而来的爆炸依然剧烈。整个B炮塔早就不知道哪去了,A炮塔被掀翻倒扣在船艏,B炮塔下面的船体整个像牵牛花一样崩开,舰体前半部分的装甲带全都飞掉了。巨大的裂缝从甲板一直到水线以下,海水开始不受控制的灌入战舰。

当欧内斯特?金从大爆炸的震荡中清醒过来的时候,舰桥内基本上没有站着的人。凭着之前残留的记忆,金将在左侧的一个军官架起来向甲板走去,那个人应该是希姆斯中将。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下达弃舰命令。

“全体吹救生衣,弃舰”

陆续站起来的其他军官将命令传达到战舰的各部门。残存的美国水兵们纷纷涌向战舰的右舷,好在夏天的大西洋海水还很温暖,美国人下饺子一样跳下战舰。

德国舰队看到基本上成了废铁的“宾夕法尼亚”号,将炮口迅速转向了“亚利桑那”号。

只有两轮,承受了德国舰队全部火力的“亚利桑那”号就基本上被削平了上层建筑。

金梅尔早在看到“宾夕法尼亚”号的惨状时,就下达了弃舰的命令,他的速度是绝对不可能跑得过27节的德国战舰,他也不是打不死的超人,可以单挑整个德国舰队。

烟雾很快就将“亚利桑那”号和挣扎着还浮在水面上的“宾夕法尼亚”号包裹住,德国人并没有赶尽杀绝,既然作战的目的已经达到,那就不要在两艘注定沉没的战舰上浪费时间,他们还没有冲出联军的包围圈。

“她们都是好姑娘”已经醒过来的希姆斯坐在救生艇上,旁边是金准将,远处两艘正在下沉的战舰还有一些上层建筑留在海面上。德国人的舰队早就走远了,刚才战斗中四散开来的轻型战舰都聚拢过来,开始搜救海上的美军官兵。

“又一支美国人的舰队。”沈鸿烈乘做交通艇从第二旗舰“宪法”号来到了“共和”号上。

其实,希姆斯通报发现了德国舰队,并告知其他的围捕的战舰他们将发起阻击的时候,大家都猜到了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只是没想到德国人居然如此彪悍。

就在德国人结束和希姆斯的交战之后,他们快速的向比斯开湾又深入了一些,然后几乎是贴着法国南部的海岸线,以一个近乎180°的转弯,折返向西北方。

作为德国舰队指挥官,路特的想法是:故意在比斯开湾延误一些时间,然后和可能出现的其他阻击舰队打一个时间差,然后绕过整个英伦三岛。配合出击的希佩尔率领的战列巡洋舰编队,最终回归基尔港。

而在这个时候,情报交流的作用意外的凸显出来。最初德国间谍的误判,让最危险的对手出现在了他们的归路上。如果仅仅是那些速度并不快的英国和美国战列舰,哪怕数量再多一些,路特也极有可能利用速度上的时间差,在包围网形成之前,最终逃入广阔的北大西洋。

1919年7月29日下午3点40分,中国舰队的驱逐舰在凯尔特海东南部发现了烟柱。

下午4点16分,德国舰队轻型舰艇突然前出,远远的追踪着的中国巡洋舰编队被迫转入和德国轻型舰艇的混战。双方在激烈但是效果几乎没有的一个小时混战之后,德国人施放烟雾之后突然反转,半个小时之后追击的中国舰队又失去了德国人的踪迹。

“我们差不多闻到了德国人味道”贝蒂拿着刀叉,坐在军官餐厅的位置上,面前是鲜嫩的阿根廷小牛肉。

“我担心我们的对手会再一次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他们很老练而且狡猾”徐振鹏和沈鸿烈面前摆着的也是西式的牛排。中国海军一直有着很浓重的英国血统,英国风格的饭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舰队的大部分轻型舰艇都被派出去搜索德国人去了,不过在这个年代,没有雷达的技术,想要在漆黑的夜晚搜索一支舰队,不会比中奖的几率高多少。哪怕人品爆发,找到了敌人,仅仅依靠照明弹的光亮,命中率也是十分难看的。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远远的跟着,等到天亮发起攻击。

当然,并不是只有中国舰队在搜索德国人,逐渐聚拢过来的其他协约国舰队,也在以一个120°的扇形面,向凯尔特海方向展开搜索。而且他们也在逐渐的聚拢,这样任何一支舰队发现了德国人,都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支援。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在这个时候俯瞰这片大海,就会看到上百艘的战舰犬牙交错。冲在最前面的是六艘中国人的战列舰,还有伴随的十几艘轻型战舰。而就在他们前方左侧,大约德国人的舰队距离他们大约八十海里。

夜晚总体来说很安静,虽然时不时都有电报说发现德国人,但是都最终证实是盟军,浓重的夜幕也限制了中国人的速度优势。

凌晨四点,距离缩短到大概四十海里的时候,中国舰队的速度提高到了27节,这正是“共和”级战列舰在巡航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半个小时之后,舰队的航向转到了70°。

7点9分,前出的一艘美国巡洋舰报告,发现可疑的烟柱。

7点23分,中国舰队的主力发现了正在向西北方向转向德国舰队,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了。

“这些狡猾的双头鹫,总算是看到他们的影子了”贝蒂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蹦出几个字。日德兰海战,皇家海军差点在双头鹫的战旗下全军覆没,两天前的瑟堡,猛烈的炮火让在法国海岸的英美日联军损失惨重,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路特是稍微晚一点才看到中国舰队的,但是他们已经发现了追踪而来的联军轻型舰艇。

“将军,是中国人的大家伙。”弗兰克舰长从舰桥上看到了远处战舰。

他们已经从威廉港的电文知道,追击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编队的是中国舰队,而且已经反转开始加入围捕他们的行列。虽然舰上的大型望远镜还不足以看清远处的战舰,但是弗兰克舰长丰富的经验,让他判断出有这样速度的只有中国舰队的战列舰。

“不管他们,我们保持最高速度。”路特知道现在一点也不能耽搁,四处随时可能冲出其他的协约国舰队,他们要争取时间拉开和这些敌人的距离。

与此同时,在“共和”号战列舰的舰桥上,贝蒂也下达了全速追击指令。

“命令轮机舱强压通风,我们需要更多的动力。”路特知道,现在速度就是生命,绝对不能让中国人缠住。

“徐,命令轮机舱,我们要更快”贝蒂同样知道速度意味着什么。

巨大的“共和”级战列舰跑出了它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33节这是一个危险的速度。作为快速战列舰的“共和”级能达到31节的极速,在强压通风的情况下,牺牲锅炉的寿命,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冲到33至34节,但是这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报废锅炉。

此时,德国人的位置处于中国舰队的左侧前方,太阳已经跃出海面,将德国人的轮廓包裹在阳光里。

“舰队集体右转15度,保持28节航速”路特再次下达命令,他要抢在贝蒂之前,不是为了抢占“T”字头,而是横向穿越贝蒂的航线。

“不能让德国人溜走”徐振鹏抢到舵位,亲自开始操舵。

“全体左转5°,横向差位1200链,前主炮强装药。”贝蒂大声地发出命令。

“轰轰轰”

六艘巨大的战舰的36门16英寸前主炮喷吐出橘黄的火焰,贝蒂希望通过炮击迟滞德国人的脚步。一轮炮击之后,很快又是一轮,转瞬之间在前方爆发出几十朵巨大的水柱。

此时,中国舰队的射击速度达到了极限,不需要考虑命中率,只是对着德国人方向抛射弹药。夏日的酷热对于奋斗在战列舰主炮塔内的炮手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尽管光着膀子,尽管开着排风扇,尽管有着辅助装弹的机械。但是合力移动将近一吨半重的炮弹和一百多公斤的发射药就已让人大汗淋漓,何况是炮弹发射后残留在炮膛内的高温。

毫无疑问,血统纯正的“共和”级快速战列舰,速度上的优势还是比“威廉大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