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迄今为止,苏军已成功地突破了5英里雷场和他们面前华军防御地带的绝大部分,现在正自东北方向直插华军纵深。在挺进途中。苏军还夺取了一个可以俯瞰公路和铁路的制高地。霍特眼下正考虑集结一支庞大的突击部队,去扩大苏军的战果。如果苏军能拿下那条公路,东方白的军需补给线就会被完全切断。霍特要求罗科索夫斯基把已经疲惫不堪的苏军调出南路战线,进行休整和补充。他们将肩负起发起新攻势的使命。

东方白清醒地意识到了苏军取得的戏剧性的成功,他调出了作为预备队的一个装甲旅,让它与第41装甲师一道,从南路战区奔驰30英里直抵战线的最北段。他明白,他必须击垮苏军在那里发起的攻势。

在莫斯科。斯大林如坠五里雾中。当霍特从战场上抽调出部队后,这位苏联领袖极其担心霍特可能会放弃进攻。“我们的德国朋友正在玩弄什么花样,他居然停止战斗?”他质问朱可夫。斯大林计划派人从莫斯科出发,火速赶往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打算探个究竟。

实际上,霍特正在进一步完善他的作战计划。当他得知东方白正在把精锐的中**队调往南路时,就决定把苏军主攻方向朝北转移5公里。苏军将继续留在北路进攻,但第9集团军的主要突破口将放在易受攻击的中**队防线的结合部。在4公里之外。沿着一块被称为“卡佳”小道的地区。华军汇集了一支强有力的野战炮兵部队。这就是苏军的主攻目标。有“德国志愿军”加入的苏军将执行这一进攻任务,其先头部队是威名远扬的德国装甲第1师的一部分,它的指挥官阿尔尼斯?科克希斯少将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在法国、希腊和克里特岛的战斗中,都留下了他的踪迹。同时加入这支进攻部队的还有苏联的2个步兵师。霍特的计划是,战斗打响时。苏军将首先提供炮火准备,步兵部队随后进攻到“卡佳”小道2000码的范围内。紧接着,第19装甲师和第20装甲师将越过步兵部队。沿着小道跨越华军军队的炮兵阵地,彻底突破他们的防线,宜至把华军一扫而尽。东方白的坦克集团军最终将被全歼于此——或者说霍特希望如此。

但苏军的士气此时正在急剧下降,只是在罗科索夫斯基严厉地批评了库兹亚后,苏军的指挥官们才神情黯然地接受了霍特交待的任务。在下面的战前会议上,红军团长和营长们明确表示,分在他们头上的战斗任务可能会导致他们损失50%的力量。科克希斯毫无表情地回答道:“还有比这更多的呢,霍特将军说过,他准备承受100%的损失。”

6月18日凌晨1时,苏军使用860门大炮同时向战线一边的华军雷场发动了猛烈轰击,炮火准备刚刚结束,一些苏军官兵向前挺进时过份接近了爆炸区域,结果,苏军的首批伤亡者是那些被自己的高爆**呛昏和呛死的。

清晨5时30分,苏军步兵抵达了目的地,坦克集群紧跟着越过了他们,但这个时间仍比原计划落后了至关重要的半小时,原因是在途中他们受到了地雷和华军步兵的阻挠。东方白迅速对苏军炮击作出了反应。他抓紧时间建立了一道反坦克屏障,其杀伤力甚至比苏军原来准备对付的野战炮群还要大。此时,东方开始微露鱼白,苏军先头坦克部队的铅黑色轮廓已让华军官兵尽收眼底,他们正在“卡佳”小道的另一侧操纵着重炮严阵以待。一待苏军坦克开进射程,华军反坦克炮就开始发作起来,苏军坦克相继中弹起火,炮手们爬出浓烟滚滚、被烧得漆黑的炮塔,发狂似地在沙地上翻滚,力图把浑身的火焰给扑灭掉。

这次战斗中双方损失都很惨重。一个小时内,就有70辆苏军坦克被击毁。尽管科克希斯的第507装甲营还没有完全突破华军的阵地,但他们毕竟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后,苏军第20装甲师的两个装甲旅接替他们继续发动进攻。华军进行了凶猛的反击,中国坦克在两侧实施了反突击,竭尽全力才遏制住了苏军的攻势。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黄昏之前。东方白的部队还剩下135辆坦克。尽管他手中还有100余辆缴获的苏联坦克,但是,它们战斗力很弱。一个严酷而又无法回避的事实摆在了东方白的面前:他的装甲教导集群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但就在第二天。杨朔铭直接给东方白发来了一道命令:“就你所处的形势而言,除了固守之外,不可能再有它途,绝不要丢失一寸土地。把每一辆坦克、每一门炮、每一名士兵都统统投入到战斗中去……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战胜庞大的敌人,这在历史上已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你的部队将指引敌人走向毁灭的道路。”

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加上疾病的折磨,已经让东方白疲惫到了极点,但这道命令却让他从病床上一跃而起。

他知道。这些天的苦战和装甲教导师官兵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东方白这一次的大胆突进,是一个从南向北的左勾拳,一个持续十五到二十天的短促强袭,目标是切入苏军战线后方,切断其前方主力和后方补给线的联系,为战役实施战略包围创造条件。也就是说,他本来做的就是单程旅行。突入敌后。坐等主力会合,根本就有没打算杀回来!

装甲教导师就是勒住苏军的绞索,逐渐将苏联人的喉管扼住,直至绞死!

杨朔铭了解东方白,所以知道情况后才会直接下这样一道固守的命令,让他等待与主力部队会合。

而这道命令。也等于是告诉东方白,他的战略意图上面已经了解。并且已经实施完毕。

铁钳,已经开始合拢。

遥远的天边。还有一股席卷大地的滚滚洪流,苏联人此时正在竭力进攻着东方白的剩余部队。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现在他们恐怕已经插翅难飞了。随着苏军的最后的进攻,他们的最后命运已被注定了。

库伦,“鹰巢”指挥部。

“我担心东方白他们支持不了太久了。”蒋百里对杨朔铭说道,“据返回的运输机队反映,他们的弹药仍然不足,人员伤亡也越来越大。”

“包围圈已经合拢了。他应该是能挺过这最后的几天。”杨朔铭的目光落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标志和武器模型的地图桌上,“再说了,只要我们一发动,苏联人就会发现他们上当了,到时候就光想着逃命,顾不上他了。”

“是啊!这一次可以说毕全功于一役。”蒋百里想到即将开始的围歼战,一向沉稳的他也难以抑制脸上的兴奋之色,“苏军主力此战后将不复存在了。”

即将开始的,毕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一次性参战人数最多的前所未有的大战役。

“歼灭了苏军主力是肯定的,但要说毕全功于一役,还为时尚早。”杨朔铭摇了摇头,“俄国不同于日本,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听了杨朔铭的话,蒋百里不以为然的扬了扬眉毛,但出于对杨朔铭的尊敬,他并没有说什么。

“对了,我听说兆国这次来了?”蒋百里看着眉头紧锁的杨朔铭似乎心事重重,不由得问了一句。

“来了。”杨朔铭看了蒋百里一眼,淡淡地回答道,“他是坐战斗机走的,估计现在已经到了前线了。”

“什么?”听了杨朔铭的回答,蒋百里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孩子要干什么?”

“他说他不能总在象牙塔里呆着,要上前线体验生活。”杨朔铭的声音仍然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他说在这样全民动员的战争中,总统的儿子和平民百姓的儿子,没有什么不同。”

“唉!现在的这些做儿女的,根本不体谅老人的心思。”蒋百里想起了自己儿女也是不顾劝阻的参了军,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他们将来会明白的。”杨朔铭岔开了话题,重新将目光落在了地图上。

“西北集团军群已经挥师北上,但他们现在的兵力不足,”蒋百里说道,“我估计北方集团军群南下包抄的效果能好一些。”

“不管是谁先到,只要能扎紧口袋就行。”杨朔铭说道,“我现在担心的,是俄国人会提前发觉。”

第574章 先下手为强

“有可能会发觉,所以我们的动作要快要先下手为强”蒋百里说着,转头望了望窗外,此时天空中传来了阵阵的引擎轰鸣声,不时有战机在阳光投射下产生的影子在室内晃过

“其实真应该感谢东方白的胆大妄为,要不是他,这场战争,会变得加难以驾驭”杨朔铭看着地图,目光显得有些忧郁

“所以战争的主动权非常重要”蒋百里指着地图上的苏联部分说道,“工业国不同与农业国之无要害可抓,苏联的根本之地就这么几块,只要打下了这几个地方,就等于打下了苏联所以这场战争的头几个月非常重要”

“是啊我们已经是两线作战了,决不能再变成持久战”杨朔铭紧盯着地图,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自华军开始执行进攻苏联的“泰山作战”计划,从而开始了两线作战以来,虽然在广阔的苏联战线,华军快进攻取得的胜利是那样令人难以置信但正如杨朔铭所说的那样,战争变得难以驾驭了

“燕子二号,注意高度”

“明白”

杨兆国看了看周围,此时他的“蜻蜓”战术攻击机的高度表经过一番摆动之后,又开始上升,5000米……5500米……机上人员戴上了氧气面罩飞行员继续拉杆,用最快的度以临界高度飞入苏联境腹地

杨兆国看了看表再过几分钟就是1944年6月22日凌晨3点了眼下的大地似乎还在沉睡但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再过15分钟,大炮的吼声就要揭开战争的序幕华军将在10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起对苏军的合围

打响的时间是3点15分,必须准确无误因此,事先起飞的少数轰炸机都在临界高度上飞行着航线选择在杳无人烟的沼泽和森林地带,以避免敌人发现从而暴露开始进攻的时间

第2、3、53轰炸航空团对仪表飞行有绝对把握的人差不多全部上阵他们人不知鬼不觉地侵入了苏联腹地,将在3点15分准时实施袭击敌后作战机场的任务每个机场用三架轰炸机轰炸,要求必须做到突然袭击

此刻,天空还是一片漆黑,只有南边的天际微微发亮中国轰炸机的攻击开始了,它们从高空飞舞而下冲向敌人机场,然后低空掠过数百颗小型炸弹黑压压的一片从天而降,落到整整齐齐停放着的苏联战斗机中间

当然,仅仅如此还不能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这只能给敌人造成混乱使其推迟组织反击的时间,填补陆军开始进攻和空军大机群投入战斗之前的这一段空隙

对于空军发起进攻的时间问题,空军和陆军的参谋部之间曾经有过一场激烈的争执陆军想在拂晓开始行动,以便能在战术上取得最大的突袭效果在发起进攻的同时,一定要阻止苏联空军参加战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它们消灭在地面上无论是从地面还是从空中,突袭是最大的前提

负责战线中部战区的第2航空队司令黄晟翔上将的看法是:“我们的飞行团进行集结和集中攻击,必须在天亮之后如果陆军天未亮开始行动,那么,我们攻击敌人机场势必要晚一个小时而那时,狡猾的敌人恐怕早已从地面上飞走了”

对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徐元锦元帅说道:“空军在飞越苏联腹地时,肯定会被敌人发现空军先行,我们就难以做到出敌不意,达到战役的突然性”

空军被迫作了让步第2航空军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选择一些技术高的飞行员从高空悄悄侵入,要求他们于3点15分发起攻击陆军同意了这个方案

突袭完全成功华军首先实施的是单机攻击,继而以密集编队实施大规模的空中攻击天亮以后,战线上空看不见苏联战斗机的踪影,苏联飞机一架也没能从地面飞起来

事实上苏联人对中国方面的动作并不是一无所闻,在当天夜里1点30分,斯大林曾向西伯利亚军区的德**事顾问团和司令员们发出了中国即将进攻的警告:“1944年6月22日拂晓,所有飞机都要认真伪装,并配置于各机场全体部队进入临战状态……”

但是斯大林的警告却被苏联那烦琐复杂而又饱受华军破坏的通信网耽搁了战争先于命令发生了噩梦再次降临中国空军的突袭使前线附近的苏联飞行大队损失过半

“我们的机场离前线太近,或者说中国人推进的离我们太近中国对这些地方了如指掌加之空军许多大队正忙于改装修理工作,前线机场也不例外由于人们常说的‘俄罗斯式’的懒惰,结果竟把各种飞机不加隐蔽地排列在跑道上……”后来被俘的苏联航空兵第23师指挥官尤金上校痛心地说道,“我们的飞机在战争开始时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这些飞机都是好容易运来的仅有的能够作战的飞机,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就这样,6月22日清晨,中国俯冲轰炸机群吼叫着向停放在机场上的飞机实施轰炸大队的水平轰炸机则负责突袭后方机场,战斗机和攻击机则进行低空攻击

在漫长的战线上,中国空军六月二十二日投入的兵力为2768架飞机其中可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占三分之二,即1845架,其中轰炸机510架,战术攻击机642架,战斗机650架此外,还投入了远程侦察机120架

中国空军的作战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夺取和掌握制空权然后支援地面部队他们也想象德国人那样把闪击战这个妙方用到广阔无垠的俄罗斯大地,而且一开始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空军对苏军机场的突袭取得了惊人的战绩两公斤重的小型炸弹象雨点一样落到苏联飞机之间由于空中没出现敌机,所以战斗机还用了火炮和机枪扫射地面目标

“我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部署在前沿战线的中国第5航空军第3航空团第1飞行大队大队长戴广近上尉说道,“跑道上摆满了侦察机、轰炸机和战斗机,就象阅兵式一样,井然有序地排列在那里想不到苏联在附近竟有这么多的基地,集中了这么多的飞机”

上百架苏联军用飞机在燃烧只是在苏联第2航空军所属战区的一座备用机场,有一个苏联战斗机中队曾试图紧急起飞,但就在这一刹那炸弹便在它们中间爆炸了,随后,在跑道旁便发现了熊熊燃烧的飞机残骸

6月22日清晨出击返航归来的中国空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