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三年中,除了正在进行的工程外,如果不是必须的,就不再另开重大工程,以确保这条路能尽早的完成。
当然建宁县对这个工程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这路一开通,建宁在建州的地位和重要性就将是直线上升,想想看,整个建州,汀州,福州甚至更远一些的地方,都取道建宁县往中原,那将是怎么个热闹的场面?先不说过路的税,这些都是小头,没几个钱,就是那人来人往的,你总得要在建宁停留歇息吧,你总得补充给养吧,这都是钱啊。商家赚了钱,那不就等于是税收又有了个大来源?
这才赶回建宁,县令就四处的张贴了告示去,说是小东家要开路了,要将武夷山生生的劈开一条路来,只要路一修成,以后建宁县去中原就要近了许多,其他县州要去中原也将会取这条路走云云,
整个告示是写得机具有煽动性,给人们描绘了一番美景,那如潮的客流,那如山的货流,想想吧,能给建宁带来什么?你还愁你种的莲子多了卖不出去么?你还愁没有客人来光顾你的铺子么?不红愁,路通了,一切就都能迎刃而解。
要说这建宁县令这两年也总算是开窍了,不再魂吃等致仕,老头子的战斗力一鸡发出来,那能量也是不可小视的,好歹,致仕前总要升上那么一两级吧,总要在族谱里留下辉煌的一笔吧,总要让民众能在自己离开几年后还能记得有这么一个县令的吧?
他的动作在建州其他地方看来最是正常不过,换了如果是他们处在这样的位置,这样的前景下,也会如此的兴奋,如此的卖力的。
但是这一动作却是引起了连锁反应,饶州那边一听说这里要开路,也不管是不是年底,是不是大家都忙着备年货,召集了下属官员商议了一夜,给黄良送来信,说是他们愿意从以后的徭役里抽派一部分的名额用来支援建宁的开山开路,条件很简单,只要建州这边负责这些服徭役的劳力吃住就行。
这可以说是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州劳力不足的问题,有了饶州的支援,开路建设将会大大的家快,能很大程度上提前完成任务。
可王况看了信,却是一笑:“得了便宜还想卖乖,这是想让咱们欠下他们一个人情啊,得,也不需要他们帮忙,使君大可回信说,建州的路,建州自己会解决,况就不信了,陛下如果知道我们要开路,会不舍得调兵来帮?”
李业嗣的力挺王况修路,黄良是看在眼中的,心道,有李镇将的支持,怕是兵部也支持的,毕竟这路一开通,以后长安对东南沿海一带的控制掌握也就更牢固了些,这不光是从军事上来说的,从政治上来说也是一件大利好,陛下应该也能知道这一点。
结果呢,饶州那边一收到黄良的信,倒是慌了起来,因为黄良这老狐狸将王况说的话是一字不漏全写了下来,饶州官员一看,啊,宣德郎生气了?这还得了?这路修好了后,自家的税啊什么的增加肯定是的,可那再增加得多也没宣德郎的手指头一点啊,宣德郎生气了,咱还想不想搭上建州这驾马车啊?
结果自然是,在大年初一,饶州官员还是围着火炉议论着怎么应对,最后是不得不忍痛做出了决定,徭役照派,吃住饶州自己负担,而且,还要再搭上一大笔的钱用来支援,不光如此,还准备也写个奏折去长安,帮着建州说说好话,比如说这道路若是修成了,以后相邻州县可以相互策应,若有个意外的话,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云云。
第二四五章养玉一样的养着
第二四五章养欲一样的养着
新路的计划就这么开始实施了起来,但明春是肯定开不了工的,建州的劳力多精贵啊,王况才舍不得投下去,建州许多事情都需要劳力,黄良那边早在王况提出要开路前,就已经把明年的建设规划都制定好了,城墙要建好;新的公用书馆要建好;还要建个大学堂,这些,都只是在建安城里要建的,各亭也都要建个学堂,让各亭的孩童就近去上学,哪怕这个亭只有一个适龄孩童,这学堂也要建,先生也要请。3∴35686688
总不能让孩子跋山涉水的走个几十里地去求学吧?王况最鄙视那种打着整合资源的旗号,把各自然村的学校全撤并到乡里的做法,这不是简单的撤并,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许多的学校,撤并后,并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周全的住宿和伙食条件,学校没宿舍,怎么?而孩子才几岁,因此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读书,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到乡里镇上租房子住,给孩子洗衣做饭。
像作出这样决定的官员,如果是在这个大唐,王况相信,只要参他一本,绝对是落得个充军千里永不得赦的下场的,甚至可以殃及其三代四代不得为官相比之于和谐朝,远在欧洲,一个小学,竟然可以为了还有一个学生读书而拨出专款来维持,几个老师教一个学生,一直到了那个学生毕业后,镇上再也没有学生了,这才将学校撤掉,这就是真正的保护孩童啊。
这些个工程,都是要在明年底一定要完成的,整合整个建州的劳力,也只是刚好够用,这还包括了估计进来的,明年一年会迁到建州定居的劳力在内。
所以,修这条路,王况并不打算动用建州的劳动力,别说劳力不够用,就是够用,王况还准备做其他的,所以,他将主意打到了那些驻扎在长安,洛阳周边的天子亲军身上,羽林军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军诸如骁骑、熊渠、豹骑、射声、次飞等等,不光是这些亲军,各道都有府兵驻扎着,像是李业嗣的建州镇军就属于江南军府。
不过要调动府军很是麻烦,不光是要江南军府的命令,还需要兵部下的十二卫的命令,也就是说,各道的府军是受双重节制的,等于一个门上两把锁,需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既然这么麻烦,王况干脆直接找李老2要兵,直接调亲军来,其他军王况不敢保证,但羽林肯定是愿意来的,这两年来,羽林各营几乎都有兵士来建安驻扎过一段时间,有这些人的宣传,羽林军肯定愿意来。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唐时军队的建制,简单理解就是骁骑、熊渠、豹骑、羽林、射声、次飞这几军是中*央直属军队,当然还有独立于这个建制外的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可以看做是武警部队)。接下来的其他地位和几个军相同的十二卫就相当于十二个军区,除了各自的少量直系部队外,各地的府兵则介于于民兵和正规军之间,有自己的直接领导机构军府,但又同时受十二个军区节制(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军号也比这多,比如还有太子亲军就有什么左右卫率,御司率等等,为方便书友记忆,灰雀特地简化了的,太子领的统称太子亲军)。
骁骑是李靖所领,豹骑是尉迟敬德所领,所以这两军只要李老2肯放,也是没问题的,至于熊渠那是李承乾的死忠侯君集所领,别说他们不可能会来,就是会来,王况也不想要。在王况想来,如今天下承平,你亲军又不像是府军一样需要耕作,平日里无所事事,不来劳动劳动怎么能行?
所以王况就找来了柳老夫子,合着林明,李业嗣,长孙煜,黄良等建州政,军,文的各头头脑脑商议了整整的两天,由王况提出派军队来帮建州修路的种种好处,像是促进军民一心了,锻炼兵士了,在百姓面前树立起贤君形象了等等罗列了起码十几条,然后其他人补充一下,柳老夫子捉刀,洋洋洒洒的写了篇长达千字的奏折,用了急铃驿送到长安去,就等着李老2拍板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了,要是李老2不同意,哼哼,王况心里暗想,要是他不同意,咱就撂挑子不干了。
由军队来修路可以不用管农忙不农忙,一年干到头都行,只要负责了粮草就行,当然军晌建州也是付得起的,却是不敢提,也不能提的,军晌只能是由朝廷拨下,地方没这权力。
白天,王况就忙着这些个事情,晚上,这段时间他就躲房里研究华容道,华容道年前就送了过来,在接到小娘子的信后,林老太爷凭着他年老成精的敏感,断定这物事对自家细郎而言重要至极,所以接信的当天,就派了几个得力的家人,一人三骑直奔建安送了过来。
跟着华容道一起送来的还有林老太爷这两年来玩华容道的心得体会,他将自己当初想出来那上面的字就是三国时期几个重要人物的猜想依据以及要怎么走,怎么挪都写得详详细细的。
上面的字是简体字,林老太爷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推敲,但他最后的推敲结果却是让王况哭笑不得,说是什么做这物事的工匠太懒,故意少写了许多笔划,也故意的将笔划改了,就是为的刻字方便云云。
王况见到简体字就像是见了亲人,甚至都可以不用看,只用手指摸就能知道哪个是关羽,哪个是曹操。对王况来说,怎么挪怎么走,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他想要从上面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力图找到自己穿过来的原因,找到穿来的原因,那么穿回去就有希望。
但是他研究来研究去,却是很失望,哪怕是将里面的小木块全拆了下来,还是一个发现都没有,最普通不过的杉木,最普通不过的楷书,最普通不过的字的颜色,最普通不过的一层清漆。。。。
甚至,王况怀疑那杉木是人工仿的,其实本身并不是木头,而是其他材料所做,还特地用他那把刻刀削了一小片下来,放到火上去烧,但结果自然是失望的,木头是真木头。
甚至于,王况也把它当做是个什么仙人的本命法宝之类的来看,什么滴血啊,意念集中,涂狗血啊等等各种凡是在网文中见到过的招数全使了出来,还是一个反应都没,那华容道就是静静的躺在桌上,那缺着的空位仿佛就是一张张着的嘴吧,冷冷的嘲笑着王况的“自不量力”。
最后王况实在是没的了招数,只能用出最后一招,让小娘子找了根红绳,将华容道栓好,贴身挂在自己的胸口,如同养欲一样,这是他最后的一招了,却是不报希望的,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
知道王况有事,小娘子和小疲q俩丫头最近也不总缠着王况了,而是她们自己躲到一边说着悄悄话,把王况一人丢在角落里研究,但却也是时不时的过来给王况换换茶水,给他捂捂脚什么的。
再说长安那边,李世民得到了于广兆的禀报,已经是一月末,也是这老头子,为了功劳,不顾了自己的身子,硬是催促着队伍快马加鞭的赶到长安,这要是徐吃货当天使,在路上的时间起码要比他多上个把月,因此,徐吃货也就自然而然的将于老头列到了最不受欢迎人物的“黑名单”上,以后,于老头是别想从府库里淘换到什么好东西了,徐吃货铁定给他最差的。
和王况猜的不同,李老2不傻,一听于老头的禀报,就知道于老头这是贪图功劳,事情都没搞清楚就急匆匆的回来,每年李老2都要亲自下田去耕种的,可以说,他是个懂农事的帝王,于老头说的那些什么类似作法啊什么的,在李老2看来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没有道理的,王况的性子,李老2又不是不知道,在事情没有把握的时候,是不可能让王况都抖露出来的,但真到了有把握了,又会主动的说出来。
所以李老2断定,或许亩产翻番是可能有,但王二郎目前还没找到绝对稳定,绝对可以做到的办法,所以,王二郎还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没关系,朕可以等的。不过为了安慰于老头,李老2还是勉励了他几句,真要责罚他,只会是等到建安那边确切的传来消息,说是亩产真的可以翻番,到那时候,翻番的办法自然就大白于天下,责罚起于老头也不会有人出来反对。
二月末,建州的加急奏折连同饶州的奏折就一同送到了长安,看着那一长串的派军士去帮着修路的好处,李世民也是纠结,眉头紧锁,心里矛盾得很哪。
王况所说的好处,他都同意,但他担心的是一点,那就是那么多军队开了过去,万一有变,以建州周边驻扎的兵力,根本没办法控制住局面,搞个不好,若要是被人利用了,那就是大祸。
但是,那些个好处,是赤luo裸的摆在他面前,是个巨大的诱惑,尤其是建州答应说负责前去修路的军队粮草,这可是帮了他一个大忙,他自己当皇帝的,都要常跑到洛阳去“就食”,可想而知,底下的军队的粮草就更加的紧张,如果派出一队军士去,等于就是将这些军士的粮草分给了其他人吃,能缓解很大的压力,或许自己再也不用去洛阳就食了。
第二四六章兵贵神速
第二四六章兵贵神速
纠结中,还是房老头给李世民出了个主意,羽林是李尚书所领之军,忠诚度不用怀疑,且有个李业嗣在,也便于控制,便以羽林为主力,各军都抽调些人去,打乱了重新编排,而且是不带甲,不带刀兵,空手而去,这样就能很大限度的防止意外的发生,又通知建州周边的各军府,严加防范,一有异动,立即来报,而且也不用派多少人去,一万兵足矣。
至于府兵,按理,从就近原则上来讲的话,派府兵是更省事些,但府兵和这些亲军不同,府兵也是需要农耕劳作的,只有在农闲的时候才会操练,如果府兵不农耕,按了现时间的亩产量,是养不起这么多的兵士的,所以,府兵的空闲时间并不多,若是派了他们去修路,那么就不是影响了农耕就是影响了操练,这个可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故,谁也没打上府兵的主意。
也是王况只顾着说要求派军队协助开路,没想到要多少人,其实一万兵,足够用了,本身开山,地方就不大,人多了腾挪不开,反而碍手碍脚的,整个建州八万人,劳力也不过两万余,还是要等农闲了时才能有空做事,所以,这一万的兵士,整年的在干,比建州两万多的劳力要强上许多,再加上还有饶州也愿意派徭役呢,自然就够用了。
因此,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以羽林为基础,派兵五千,考虑到王况和程家尉迟家的关系,又从骁骑、熊渠、豹骑三军中各抽了部分人马,凑出一万兵士,解兵卸甲,只带了路上所用的粮草,即刻开赴建州,指挥权归李业嗣。
也就是说,在建州,这些兵士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