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此之后,王况就再也没有做过刀啊什么的,那个铁匠铺掌柜又是以为这是小东家造成的意外,时间长了也就忘了,谁也没提起过,不然李业嗣要追查了下去,王况就露馅了。

正是因为水果罐头的引发,王况一下就举一反三的,又做了许多种罐头出来,这些罐头都是用的建议版本罐头,只用竹筒装的,里面大多都是富来客栈的可以冷食的招牌菜,如此一来,只要那些行商人购买了足够多的罐头,哪怕是再错过宿头,也不用去辛辛苦苦的去打野味生火做饭了,行军饼加上罐头,三五天是吃不腻的,再说也没行商业协会连续三五天都错过宿头的吧,要有,那也是在荒漠里,都到荒漠了,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轮得到他们挑三捡四?

第三一三章武才人的手段

第三一三章武才人的手段

一系列的罐头推出来,有十几个品种,就连田螺也被做成了罐头,其他像什么蒜烧排骨了,冬笋炒腌菜了,干焖豚脚了,长生芽脍笋丝了等等,都被做出了罐头,而且这些罐头都用蜂蜡浸过的,保质期理论上也都能有半年以上,本身蜂蜡又是可食的,行商们要是想吃热的,直接整个罐头丢水里煮上一柱半柱香工夫再捞起开封就行,半年对行商来说足够了,就从长安到西域,速度慢点的马队,也只需要半年,但回来就没这么好运啦,如果想回来也吃上罐头的话,只能买那种超级贵的用璃瓶装的罐头带着去再带着回来。

王况这边边试验,那边林颖芝就边安排了富来商行找齐了得力可靠的人手开始大量生产起来,也不管王况的试验是不是成功,这罐头是不是真的能保存半年之久,她有她的道理,不要说半年,即便是能保存个十天半个月,这也绝对是个紧俏商品。

而且在她做出决定的时候,王况做出的第一批水果罐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打开来还是清香扑鼻的,所以,她有信心。林颖芝的决定,王况也不去干预,现在富来商行和富来客栈又从孙铭前手上把管理权交给了林颖芝。

孙铭前从王况手中接过管理权没多长时间就直喊吃不消了,正好林颖芝愿意管,他也乐得落个清闲,学着王况做起甩手掌柜。孙铭前现在对钱财没什么野心了,他跟多的关注还是放在自己的俩儿子身上,儿子好,他就心满意足。

孙嘉英做了总厨,将来必定是要接替孙铭前的位置的,孙嘉翰呢,如今算是从黄大那出师了,也在建安镇军魂了个建安镇府军史当当,品级自然没法跟黄大这个羽林军史比,只是个流外六等的小军官,不过孙铭前不担心,有王况呢,跟着王况走,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迟早会入品的。~~

这一系列的罐头里,有两种是最为畅销的,一个就是田螺罐头,一个就是梅菜腊肉罐头,两样菜里,田螺不贵,一个罐头一斤左右的田螺(田螺变冷会变味,那是指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密封情况下味道当然也是没有新煮的好,但倒是没有怪味),才卖六文钱,比去富来客栈点一碟贵两文而已,一个罐头就够两个汉子下一壶酒的,正好行商赶路又不能贪杯,一壶酒,两个人,在野外草地上,月色朦胧中小酌一番,也是很美的,所以欢迎程度是居高不下。

梅菜腊肉呢,则是因为其下饭的原因,一个罐头就足够一个小车队所有人花消了,虽然贵到了二十文一罐,但分摊下去到每人头上就比买其他的罐头还省。两块行军饼或者说将一个馍一破两瓣,中间夹上一层的梅菜腊肉,咬一口下去,先是饼的酥脆,然后就到了梅菜的香软,一嚼,嘿,满嘴流油,这滋味,嗯,倒有些像是轻轻shǔn了一口自家婆娘那软软嫩嫩之处般美。

常往来于建安的行商们基本没人怀疑富来商行说的这个竹筒里的菜可以保存至少一个月的说法,富来商行的信誉这些年来就没破过,就像去年,也不知道怎么地,建安的红菇像吃了春*药一般,到处都冒了许多出来,结果那些来收红菇的商人们乘机压价,还是富来商行出面,用比当初他们承诺的最低价格还高一成的价格收了过去,保证了百姓们的收入,经过这个事件后,再有人说一句什么富来不好的话,当街就要被人围了上去痛扁一番,还没地可声冤去,因为打人者,不光百姓有份,就连路过的衙役官吏都有份,衙门一句话,法不责众么,打了就白打了。

林颖芝是常往富来商行跑的,客栈那边,有老孙掌柜在那坐镇,基本不费她什么工夫,也就不去管了。这么常去,有一次就偶尔的听到了行商们形容那梅菜腊肉的词来,回来是脸红红心慌慌的,到了晚间对王况是曲意奉承,更主动要求王况用舌头shǔn她,小疲q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提出同样要求,这一晚夫妻三人是破天荒的一直鏖战到了日上三竿,中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回合了,一直到了精疲力竭,魂身实在是动弹不得了才肯罢休下来,饶是如此,林颖芝也不舍得小王况抽离了去,就这么死沉沉的相拥而睡到晚间才起得了床。

再说长安这边,宫里,小六子最近感觉有些奇怪,总有那么一两个宫女有意无意的挺了胸脯往自己身上蹭,蹭完了脸红红的跑开了几步,然后回头冲他含羞一笑,那笑能把个小六子都笑到双腿酥软,迈不开步子去。

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小六子被撩拨的心猿意马,好在如今他也是宫中红人一个,一打听就知道了那几个吃自己豆腐的宫女出处,原来都是伺候武才人的。

小六子虽然人根以去,但心思却是没去的,尤其是宫中行事对他们这些寺人并不是很避讳,有一次李世民在和武才人敦伦的当间,还把小六子给召进去,只隔了层纱幔吩咐小六子去跑差使。那纱幔又薄,隔着和没隔着几乎就没什么区别,小六子真真的看见武术才人赤条条的正双手扶了案桌弯着腰,陛下也赤条条站其身后一下又一下的撞着,瞧着纱幔后那两团白花花的,中间带了颗小樱桃的肉在陛下一下一下的撞击中一颠一颠的,小六子要说没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武才人的心思他可是不敢想,可小宫女么,既然送上了门来,小六子当然也不会客气,虽然不能人伦,但要是能摸一摸,添一添那也是好的。于是一个郎有意,一个妾有情,一来二去的,小六子就和那俩宫女勾扯上了,这些天可把个小六子美得心里是百花朵朵。

各位看倌想必也猜到了,这便是武才人的本事,她寻思着小六子不缺财物,不缺吃的,地位自己也不能给出比小六子目前更高的,她现在还没这个本事,思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么一招来。

要说这宫女和寺人搞一起也不新鲜,有寺人起就有这种现象了,只要那个宫女自己愿意,皇家也大多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不去管他们,再他们看来,一个去势之人,难道你还能耕田播种?不外就是个安慰罢了,这倒可以算是最古老的一种心理疗法了罢。

武才人的心思也是十分的缜密,虽说这宫女寺人搞一块没人追究,但真的要追究起来,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不过武才人并没想着用这个来抓了小六子的把柄,她才不屑用如此下作的伎俩,与其抓把柄,还不如施恩呢,这才是上上之策。

因此,武才人就常常的寻了各种的理由,支使那两个宫女去找小六子,在小六子的房里一呆就是一两个时辰然后出来,宫女脸红红的心满意足而归,小六子也手软脚软的爬不起来,倒是御厨里的师傅们就奇怪了,怎么这些天,那璃棚里送来的茄瓜比往日少了不少呢?等看到小六子从自己房内偶尔丢出一根两根的,心下就明白,哦,敢情林局令喜欢吃生茄瓜来着,可你爱吃也不能这么浪费啊,这大冬天的,种那么些茄瓜容易么,吃多少摘多少便是了。

小六子和宫女的事,并没多少人知道,武才人既然打定了主意要用施恩取代抓把柄,也很是注意为他们保密的,有一次为了方便小六子,甚至不惜丢下小六子和那俩宫女在她自己的寝殿里,美其名曰帮她整理整理下私藏,又严令了守在殿前的宫女不得随意放人进入,自己则跑得远远的去探望皇后去了。

自然她帮着创造的条件,小六子也不浪费,心下却是暗中留了意,能帮着武才人说两句好话就说两句,能帮着打探点外面的消息就帮着点。

第三一四章打开市场

第三一四章打开市场

小六子不傻,在发现那俩宫女都是来自于武才人手下的时候,心里就有了数,这是武才人要托了自己的路子,搭上姑丈这条线呢。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从小就在宫里长大的小六子,根本就没去怀疑武才人是不是要对自己对姑丈不利,武才人现在刚进宫,根基不稳,正是需要找帮手的时候,所以一般不会陷害自己平白的竖了姑丈这么个大敌,武才人再怎么得宠,那也是动不了姑丈的,皇后还在呢。

小六子察言观色的本领那是从小就锻炼了起来的,寺人出身的人,第一个要务就是必须得掌握这种本领,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小六子只须得看人一眼,十有**就能揣摩出这人的心思来,尤其是武才人这种才刚出阁,刚进到宫中的新人,再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了她内心的想法。

不就是帮你递些消息么?没问题,帮了。

转眼就到了二月,这些天,那些常去林家铺子采买辣椒酱啊什么的商人们突然发现,林家铺子里多出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用的竹筒装着的,竹筒外面雕了些纹路,凑近前一看,原来是个大大的富字,那又是建安富来客栈的东西了?再看边上,一行小点的字,不是眼花了罢?这些,是菜名啊,都是富来客栈和建林酒楼的几种比较受欢迎的菜式。

于是就有人试探着问伙计:“这竹筒里装的,难道真的是菜肴?”

“嗯哪,这是菜肴,刚从建安发运来的,昨儿刚到呢。”伙计漫不经心的答,不是他们不热情,因为他们正都忙着招呼其他客人,这是抽空答的。

“从建安到长安,就是快马也得半个多月罢,这货物发运不得一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菜肴不早就坏了?”客人不敢相信,可那个大大的富字又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个富字,可是如今辅国建安县伯名下产业的金字招牌,放哪都好使,大唐百姓只要看见这个富字,都认的。

富字招牌的信誉,那是人尽皆知,没人会相信辅国建安县伯会砸自己的招牌,所以那客商心下就迟疑了起来。

“坏不了,从今日算起,还能至少保存一个多月呢,您瞧瞧这竹筒底下,刻了两行字,一行是贞观十一年十二月十八,一行是贞观十二年三月十八,前者是指的这菜肴的制造日期,后者是指的这菜肴可以保存到的时间,在此时间内如果发现坏了的,可以来或退或换。”这时候正好一个管事的抽了空出来,就拿了一筒给那客商看。

“竟然能保存四个月?”客商还在怀疑,那管事的听了一笑:“这有什么,这可是咱家姑爷新鼓捣出的东西,姑爷说了,这是第一次做,所以没敢保证太长时间,等到以后,这罐头要是放到长安来做,再加上都熟练了,就能保证至少可以保存半年呢。”

“这叫罐头么?多少钱一罐?”一听又是辅国建安县伯搞出的新玩意,那客商就决定买了,别的不说,就冲这还有一个多月的可食用期,自己今趟去于阗就不用愁路上没菜可吃。

“诺,这是田螺罐头,里面有一斤,八文一罐,够俩人下一顿酒的;这是梅菜腊肉罐头,一罐两斤,够一个十人商队一餐的,三十文一罐;这是韭菜炒豆芽,里面也是两斤,也能够四五人配一餐的;这是干闷豚手,也是两斤,十三文一罐,这就够四五人下酒了。。。。。”

“这么贵?”商人倒吸了一口气,田螺如今建林酒楼也有卖的,一碟差不多一斤,只需要五文钱,一斤的豚手也就是十文,这还是建林酒楼的价格,换到其他酒楼起码要便宜两成下来。

“贵?客人您想想,建林酒楼的田螺是五文没错,可您能买了放这么长时间么?就说这竹筒,您可瞧清楚了,这是建安竹雕,就这个竹筒,您用完了洗洗,晒干了放茶叶啊什么的,都不带潮的。您想想下,这竹筒的价格起码得一文吧?还有,从建安发运到长安,这路费可也是不少,即便是以后要放在长安做,那竹筒至少也得要从池州以远发运过来,这路费可省不了多少,还有人工费用呢?还有咱铺子总得赚个一文两文的吧?实话跟您说了,八文一罐的田螺,今次真没赚您钱,这是第一次售卖,我们才定个成本价格,下一批那就是要十文了。”

管事的是个话匣子,这一说就没完了,又拿起梅菜腊肉的罐头道:“您再看看梅菜腊肉,这里面二斤,梅菜干的价格您又不是不知道,一斤十五文,比羊肉都贵许多,这二斤里,实话跟您说,梅菜干至少就占一斤,你想想,这价格您亏了么?”有一点他没说破,梅菜干是十五文一斤没错,可一蒸一煮,吸饱了水之后,这一罐的罐头只需最多二两的梅菜干就行。

他不说破,商人自己其实就知道的,他经常往来于长安和于阗,靠着发运长安的东西到那卖,然后再运了欲石回长安卖,梅菜干和腌菜在西域是很受欢迎的,因那里很少有菜蔬的缘故,所以,自从发现梅菜干和腌菜大受欢迎之后,他都尽可能多的发运这两种东西过去。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二两的梅菜干那就是三文钱,腊肉一斤也得八文,这就占了十一文了,再加上建安的腊肉比长安的还贵,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如果一个商铺里摆了两种腊肉,一个是建安出的,一个是长安出的,建安的价格起码要高出五成还是有很多人买,加上人工费用,这二十文,委实不算很贵,这还不算那可以保存三四个月的好处,作为商人,他第一眼就看透了这罐头最大的卖点就是保存期高,仅凭这个卖点,三十文就不止了。

要知道,这一路西行,只要出了欲门关,那菜蔬的价格就是蹭蹭蹭的一路上串,离得越远,价格越高,到了于阗后,随便一个小食肆里的那种西域人煮的难以下咽的菘菜就要卖到十几文一碟,可是又不得不吃,不吃菜蔬,人就没了力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