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了,那就可能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地步,而应老头作为赢老头的师弟,如果也是在太医署里面,绝对要受到牵连。这一点现时的人大多看不出来,王况做为穿越者,读了那么多的野史小说,耳濡目染下,又岂能不知道?

应老头顿时一阵无语,头低低的不敢看王况,诚如王况所说,他这些年里的脾气,有一半是固有的,有一半还真是装出来的,就为的是不当太医,如此师兄弟二人,一人为官,而一人在野,则不管哪一方出了事,都可以保住传承,本来王况还不至于看得出来,实在是他在东治,在李世民面前的表现和他平日里在建安的为人表现是大相径庭,这才引起了王况的疑心,稍加一推测,结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你放心罢,陛下不至于小心眼到你们想象的地步,你瞧瞧某,喏,陛下不也宽容得很?要说这如今的朝廷上,还能有谁的影响力有某大?你倒说说看?臭老酸算是圣眷有加了?可他能如同某一样,号令一军?他能如同某一样,朝廷丢了一州之地给某随便去折腾?建州可不是并州,也不是松州,更不是河北,需要防着外抵的。朝中有几人能如某一样,朝中大佬几乎都和我王家交情甚好?某之所以敢放手去做,就因为陛下他有容人之量,既然陛下有容人之量,某当也竭尽所能的去做,不负陛下的信任。”四下里没外人,王况也就敢说这话,他说的也是大实话,如果这时候长孙无忌倒台了,可能落井下石的人比伸手捞他一把的人还要多得多,可要是他王况触怒了皇帝,估计朝堂上的大佬都要为他说好话。王况的权力是没长孙无忌明面上看起来那么大,甚至连一个州刺史都不如,但王况如今的影响力却要比长孙无忌大多了。

“某想成立个医学院,缺个院丞人选,你可愿意出山?”说到底,王况兜来兜去,就是要让应老头出来做事,医学院院丞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孙药王倒是合适,但王况知道他呆不住,有孙药王和没孙药王还不是一个样?太医署里的人王况也不能要,那是皇家御用,自己不能挖,除非李世民开口说谁谁谁,你们去当这个院丞才行。(未完待续。。)

第六一三章几大书院

所以眼下的应老头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医术不用说,王况甚至怀疑应老头的医术可能实际上才是真正得到其师真传的人,如果没有得到真传,万一赢老头一出事,他又靠什么来延续他师门一脉?既然他的师父能考虑到两个徒弟一个在朝一个在野这种双保险的办法,这么浅显的道理肯定也能想得到的。

声望么,也简单,只要将他是赢老头的师弟的身份大肆宣传一番,太医署医正的师弟呀,这名头够响了?。

而且,如果是应老头来做院丞的话,那么赢老头不能撒手不管?医学院里你总是要经常的派太医过来授课?也不要多,一个月有那么一天半天的就足够了,整个太医署里,八名太医,加上那些个医官啊,博士啊,医师呀等等就是几十号人,每人轮流着来,一人最多也就是一年授课一次而已,这个面子,他们还不敢不卖给赢老头。

太医署最高长官就是太医署医正,下设侍御医数人,再下还有医官,助教,医博士,挈壶,药博士,药医正,药助教,针博士,针医正,针助教,医针师,医药师,按摩祝禁博士,按摩祝禁师,按摩祝禁工,太医主药,太医主针,医工,针工等等,分工非常明确,药,医,针,按摩各有司职。当然还有药园师这类的流外职位在里,如果把这些都算了上去,整个太医署就是活脱脱一个卫生部这么庞大的机构。

这其中,侍御医(太医署医正也是侍御医)主要是为皇家成员及各部大佬等权高位重之人看病,中低层以下的官员包括寺人宫女等则依次按品级别找相应级别的医博士或者医工,除非是什么疑难杂症了,才有资格去往上一级请人。而通常朝堂之上所称的太医则都是指医博士以上的人。至于民间,则是不管你什么身份,只要是太医署里的,统统都尊他们一声太医,别看品级不高,就比如说一个针工,不过是流外三等,但要是放到地方,那也绝对是名医。太医署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的。

可以说,现在的太医署就是一个集教学和医疗于一身的庞大机构,这里面固然有好处,可以让许多人从实际的治疗中得到锻炼,可不要忘了,人不是小白鼠。当然太医署也不会拿那些高层官员的生命来开玩笑给人试手的,其结果就自然是地位低的人倒霉了,要是他在太医署里没几个熟脸的话,十有**,就要沦落为小白鼠。给那些太医的弟子们试手用了。

王况不是医者,但他也不会坐视着将人来当小白鼠的事情发生,既然现在有这个契机,干脆就专门成立一个医疗教学研究机构。将教和医适当的分开,要试验,你去找动物来试验,万无一失确保无害了后,再来用人做试验。同时,也可以借着这个医学院的成立。让各大名家都来传课。只有互通有无,医学的发展才能一日千里,一人之力有时穷,但若是集中了百人,千人之力呢?大家一起探讨研究,总好过一个人闭门造车。

格物院,建筑院这两个院丞王况已经在心里有了人选,格物院自然就是蒲熙亮来当院丞。而建筑院肯定是阎立德来兼着,让万海给他做个副手。免得老头子又要忙工部又要忙建筑院这边,年纪大了吃不消。算学院院丞也有人选。那就是和袁天罡齐名的李淳风。这也是个牛人,不光天文历法有一套,而且他还复原了浑天仪,王况怀疑他就是僧一行未来的授业恩师,或者说,至少李淳风的手稿也应该最后落到了僧一行的手中。

而且,李淳风相对于袁天罡更务实,不喜欢整天玩那神叨叨的卦术,同时,再用不多少年,他就将着手开始注释《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这十部数学著作,可以说他的成就更偏向于实际的应用中,由他来当算学院丞是实至名归,而天文院,既然袁天罡喜欢装神弄鬼,由他来是再合适不过,在他的装神弄鬼之下,天文这一门再出什么个怪论调,世人也相对容易接受一些。

“医学院院丞?敢是和病坊坊丞一样的位置?不干,不干,某才不想干这活,恩师也交代过了的,我等师兄弟,绝对不可以同时出仕,某还是当这病坊郎中来的快活。”应老头却是油盐不进,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

“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应老头话因刚落,徐国绪就恶狠狠的冲他又比划了一下,哟呵,这老头可真倔,别人要是听二郎这么说,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没想到这死老头子,嘴还挺硬。

“不干也成,嗯,国绪啊,你回京后,就去找长孙皇后禀报说,咱们建州哪,出了个神医,听说当年为了不留在太医署,故意的不给某个贵人治痨病尽心尽力,都是马虎应付了事,现在人找到了,请皇后示下,这人该如何处置啊。”王况嘿嘿一笑,不再理会应老头子,转身对徐国绪吩咐了起来。

“我当这个院丞还不成吗?”一听王况说这话,应老头的脸就垮了下来,没等徐国绪答话,他就赶快的改了口。别人说这话,长孙皇后未必会信,可说这话的是小东家,那又是另当别论了,谁个不知道小东家将长孙皇后的病给调理得不再复发了?他说自己能治,哪怕自己就是一点医术也无,长孙皇后肯定是信的。

关键还不在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贤惠,这是世人皆知,所以不会拿自己怎么样,可要命的是,他是长孙相公最疼的亲妹妹啊,长孙相公的心眼可就没那么宽了,真要被他知道自己当初的故意使坏不留在太医署,哪怕知道并不是自己不尽心医治,也会将自己恼个半死的,这么一来,自己的算盘可就全落空了,还不若干脆答应了小东家的好,至少,有小东家在,哪怕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小东家也能护着自己一二。

“早这样不就好了么?哎,从今往后,应老头,你也是和某家在同一条船上的了,咱们就都是兄弟了,做兄弟的怎么肯害兄弟呢?放心,只要你应老头一天还当着院丞,某就一天也想不起来今天的事,泽楷,你说是不是啊?”徐国绪哈哈一笑,纵马靠近了应老头所坐着的马车上,倾了身子,一手搂着应老头的肩膀直拍,仿佛那是个还没满三岁需要人哄的小孩子一样。

“是的是的,徐统领所言甚是,应郎中只要一天还在院丞的位子上,某等就一天也想不起今日之事了。”黄泽楷不像黄大一样整天板着脸的时间多,笑的时间少,他是整天笑的时候多,板着脸的时间少,现在一听徐国绪这么说,就也打起了哈哈来。

“那个,话说,这院丞几品呐?”应老头已然是上了贼船,却也是拿得起放得下,一将心结抛开,就又开始关心起医学院的规制来,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到好,别搞个什么东不东,西不西的来,那还不如不做了呢,而要做好,这个规制就有讲究,你品级够高,就说明医学院的级别够高,才能吸引得了那些身负高明医术的人前来,医学院医学院,自然就是教学之处了,老师高明,才能教得出好学生来,不是么?

“这么跟你说罢,不光是医学院,还会有格物院,算学院,天文院等等,这些个院么,将会是和太学平级的教学院,只不过呢,同是属于国子监的管辖之下,只不过呢,太学多侧重于政文,而这些个院,都各有偏倚,陛下也许了这些院里出来的才学之士,按匠官授职。当然了,名义上是属于国子监的名下,实际的管辖却是属于鸿卢寺。”王况想了想,既然李世民说把鸿卢寺丢给自己来折腾,那么就把这几个院都归到鸿卢寺底下去。

归到鸿卢寺底下是有点不伦不类的,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却也是最好的办法,其一是不会引起太学生们的反对,毕竟一直以来经文史义都被视为唯一的晋身之道,现在突然的多了这么多,这让那些改学其他门科已经来不及的太学生们情何已堪?眼看着突然的冒出好几棵长满了果实的树来,而自己却和许多人一样被禁锢在原来的那棵老树上,看别人去乐滋滋的很轻松的就摘了果子去,肯定会心有不甘而大闹一番的。要是归到鸿卢寺门下,就相当于在新树和老树之间筑了一堵高高的墙,那些学子们是眼不见为净,就是要闹腾也没有把几个院设在国子监里天天见面的厉害。

其二是,归到鸿卢寺门下,内府拨来的款子就不会被国子监中途拦腰砍去不少,而且鸿卢寺卿要真的是黄良的话,这个老狐狸向来护短得很,也绝对不会容忍了几个新设立的院吃亏。

最后就是设立在鸿卢寺里,更有利于王况时常去讲一些在今人看来是荒诞至极的东西,要是跟他们说空气也是有重量的,就连光也是有重量的,那些个太学生们还不闹翻了天去?所以,这些院,要设也绝对不能设在国子监里。(国子监就相当于教育部,太学就相当于大学,一般地说,国子监下属的各部门和各学院,都是设立在国子监所在之地的。)(未完待续。。)

第六一四章华容道的异变

一听和太学平级,应老头自然乐得胡子都翘上了天去,太学学监,那可是从六品上,正儿八经的低层中的高级官员,只比太医署医正低两级,哎,吃亏点就吃亏点,好歹也是个中层官,就算师兄弟二人都出了事,师傅也该瞑目了。

王况却是兜头给他浇了盆冷水:“至于院丞品级么,暂时就先按从七品下,一下子设立这么多个院,还要这么多院丞,陛下也抗不住压力呢,要是一个两个还好办,就这么地,等以后有机会再提。”这一次,可不光光是几个院丞这么简单,还有司业,少监,主簿,录事等等一大串的位置都需要安排人上去,这么一来,就等于一下凭空多出了上百号的官员,有的自然是从其他位置上调过来,而有不少,却是要从民间直接的提拔上来,要是品级定太高了,难免既得利益者会有所不满,凭什么,凭什么要让你们来分一杯羹?那样李世民就难做了。。

太学下还有算学馆,四门馆等等按进士科和明经科来分的各教学馆,王况的打算就是要把四门馆拆分了打散到新的院里去,算学馆也要提出来,本来按理直接把算学馆升格为院就可以了,但如此一来,必定会引起太学那边的不满,而且太学生肯定也会有失落感,哦,本来我好好的一个太学生,现在变成了明不经传的什么劳什子的算学院的学子,换谁也不干的。因此这些事情。只能慢慢来,等到大家都接受了几大院的存在了之后再来谋求。

说着说着,突然间,王况猛的身体一震。满脸的不可思议,手也按到了胸口上去。徐国绪和应老头正听着呢,突然见王况神色不对,徐国绪连忙就喊:“停下,都停下。”应老头也手脚麻利的,还没等马车停稳了,就蹭的一下跳了下来,三步并两步的跑上前去。一手把着王况的脉,一手捋着须,过了一会,狐疑的道:“没什么事呀。脉像沉稳有力。”

“你们紧张个什么?某哪有什么事了?不过就是突然间想大解了而已。”王况不动声色的笑骂了一句,不过也是心中暖暖的。

既然王况这么说,正好队伍也来到了一处交汇点,边上正好有个凉亭供路人歇息的,还有茅房。想来应该是这些年的追肥法子推广了开来,有那精明的农户觉得人的五谷轮回之物也不能浪费了,就在离凉亭不远处盖了间茅房,还不错。竟然有分男女,而且拾掇得还挺干净。茅房里不光给路人准备了竹签子,还点着艾草用来驱赶蚊虫。

王况当然不可能用竹签子。马车里不光是草纸,甚至连洗手的温水都有,有条件享受王况才不会去受那苦。

见王况手捂着肚子,一步步的走进茅房,徐国绪就笑:“瞧瞧,某想肯定是午间贪嘴,吃坏了肚子了。”应老头也深以为然,他刚帮王况把脉,确实是正常,也就只能用这一条来解释了,有的人身体好,吃坏肚子后只要一排出来就什么事都没有,脉像上是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