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官-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太子及众内监闻言,齐齐吃了一惊!他们知道,方应物肯定没有胆量这样假传圣旨,除非失心疯了,口中所说的应该都是真的!

所有人原本以为,方应物只是借着父亲的光,找机会在太子面前混脸熟来了,这样的人之常情并不稀奇。却没想到,方应物竟然是直接奉旨前来文华殿!

通过私人关系来混脸熟和奉旨前来,那完全是两回事!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道圣旨究竟有什么含义?

或者说,天子派方应物来文华殿目的何在?众人不禁陷入了深思中,君威莫测,谁敢轻率?方应物只说奉旨侍奉太子用膳,别人不敢乱问,也只能自行脑补其余了。

第五百九十八章 奉旨之人(上)

众人想来想去,除了猜测方应物来因去果倒也没有别的多余想法。但苗公公却慌了神,怀揣圣旨这种身份,与讲官儿子这种身份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刚才方应物一直沉住气没有报出奉旨前来,显然是要憋着劲使坏……这方应物到底奉了什么神秘旨意?

却说既然方应物是奉旨到来的人,那别人谁也无话可说,连太子也只能干瞪着眼,等着看方应物有什么讲究。

在别人眼里,方应物的模样陡然变得高深莫测。他的目光又在众内监身上逡巡一圈,叹口气道:“你们与苗公公之间的恩情,真叫本官感动,那就罢了!本官奉旨到此,本也不为你们而来。”

众内监品味这句话的内涵,仿佛是说“既然你们愿意和苗公公捆绑在一起,那就这样呗……本官乃是奉旨之人,哪用在乎你们如何?”

至于和苗公公捆绑在一起的后果,方应物并没有明说,只能在各人心里自行权衡。一刻钟前方应物要如此故作姿态,被嘲笑为装模作样,但现在没人如此想了。

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大多数人的下意识行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先看看或者先等等。所以众内监此时依旧按着惯性一动不动,并没有什么新动作。

不过也时常有个别人在这种时候,与众不同的站出来,并且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样的人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成为赢家,要么成为笑话。

比如有人现在排众而出,走到了方应物面前。

方应物仔细看去,此人年纪不过二十许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没等方应物先开口,此人便主动对着方应物朗声道:“我张永,愿检举苗钰不法之事!”

此人的口音重点放在了自己名字两个字上面,让其他人能听得清清楚楚。然后方应物忍不住微微一愣神,还真有人会站出来?

另外,原来此人叫张永……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里,二十年后到了正德朝时,有个号称为京师八虎之一的大太监也叫张永,并扳倒了大明史里三大权阉之一刘瑾……

方应物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岁数问题,还真有可能此张永就是彼张永。别的不说,就凭他现在表现出的这种胆气和魄力,能出人头地,并敢和气焰嚣张的刘瑾玩命也不奇怪。

按下胡思乱想,方应物面部表情地问道:“你要检举什么?”

苗公公突然插嘴道:“张永,你说话要小心才是。”

张永充耳不闻,只管对方应物答道:“今日所见骰子及骰盅,皆由苗钰所献,另外苗钰还向东宫献上叶子牌等其他玩物。”

方应物闻言便道:“如此说来,苗钰蛊惑东宫玩物丧志确属无疑了?”

张永回道:“若非苗钰作祟,东宫绝不会接触此种博戏,我深为痛心,今日便要检举苗钰!”

苗钰大喝道:“张永!你休要血口喷人!”

但无论方应物也好,张永也好,完全将苗钰当成了透明人物,丝毫不予理睬。两人只管彼此对答,仿佛完全不在意苗钰说些什么话。

在一刻钟之前,方清之敢打断方应物,太子朱祐樘敢让方应物闭嘴退下,内监们敢起哄嘲笑……

但在此时,方应物身上仿佛多了一层魔力,谁也不敢对他轻举妄动了,只有苗钰在旁边徒劳无功地竭力干扰,但毫无用处。

方应物对张永的询问极其简练,三言两语便结束了。随后方应物毕恭毕敬的对太子朱祐樘奏道:“臣奉旨探望殿下,如今要斗胆向殿下请教一句,张永所言是否属实?”

朱祐樘看了看方应物,又看了看苗大伴,然后再看了看方应物,又看了看苗大伴……

方应物并不着急,恭恭敬敬的耐心等待太子的答案。倒是苗公公绷不住了,叫了一声:“小皇爷!”

朱祐樘的目光却落在方应物身上不动了,“张永所言属实。”

太子这句话一出来,苗公公就像是垮了。但方应物却波澜不惊,因为这句话在他的意料之中,任何一位在及格线之上的储君,在这个时候都应该这样回答。

未来的史书明君朱祐樘作为太子不知道是不是最优秀,但至少肯定及格,他嘴里的答案自然不会有另外一种。

如果朱祐樘这时候还要无原则无条件地袒护苗钰,那么方应物则真要考虑一下自己和父亲的立场了。作为臣僚,可以去支持笨蛋,但坚决不能支持糊涂蛋。

罪名已定,接下啦就是处置问题了,方应物便进谏道:“苗钰此举,危害国本,该当……”

今天已经听过无数次道理的朱祐樘抬手阻止方应物继续劝谏:“无须再说,这些道理本宫已经知道了!”

随后朱祐樘便吩咐侍卫道:“将苗大伴送去司礼监发落。”

众人闻言便知道,苗公公要彻底完蛋了。那司礼监是以正直刚烈著称的掌印太监怀恩的地盘,怀恩公公又是太子在政治上最强的支持者。

以苗公公蛊惑太子玩物丧志的罪名,这样送进司礼监去,能不能囫囵着出来都难说。

刚才很多人已经预感到苗公公要完蛋,但也没想到完蛋得如此之快,几乎让人反应不过来得快。

没办法,太监最不能相抗的就是皇权,方应物是奉旨之人,苗钰自然就像是冰雪遇到了烈日,就连太子也要谨慎小心地自保。

方清之神色忧虑地望着自家儿子。今天方应物固然想方设法的惩治了胡作非为的苗钰,维护了国本根基,堪称是大节无亏,不负清流正人声望。

但同时方应物的强势也让太子感到不舒服了,不要小看这种不舒服,说不定几十年后就是祸根,史书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方清之不大明白,向来心思缜密的儿子不可能想不到这点,今天却为何不顾及太子的感受?

方应物对太子奏道:“殿下谨记,这件事情还不算完,说不定还有别人会联络苗公公。

如果殿下有心,不妨暗中关注一下,想必殿下就能明白微臣的苦心了。”

朱祐樘若有所思,方应物也不多解释,转身告辞。并对父亲道:“儿子我先回家去也。”

半天没得到关注的张永忽然叫道:“方大人请留步!”方应物回头道:“还有何事?”

张永吭吭哧哧地问道:“方大人不是奉旨前来么?究竟要办何事?并未看到方大人你做什么,如何能复奏天子?”

方应物皱眉苦思片刻,“天子就是下旨让本官来拜见太子,并没有别的命令,也就谈不上回奏了。其实本官也百思不得其解。”

这他娘的就是你的八流圣旨?张永愕然,忽然感到自己被坑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 奉旨之人(下)

方应物大概明白张永张太监的心思,但是故意装作不明白,皱着眉头反问道:“莫非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还能有什么话?张永傻愣愣地站着,极其无语。目前这状况,弄不好他的下场要比苗钰还凄惨……他简直被装神弄鬼的方应物坑惨了!非常惨!

先前张永站在人群里,听到方应物亮出奉旨到此的来历,就感觉这是有点奇怪的。在宫里混了这么些年,从没听说过这样的旨意。

但张太监又想到,事有反常即为妖,诡异的事情背后必然酝酿着神秘的变化,暗藏着常人看不到的机会。

然后张永又在心里默默分析了一下,方应物敢和苗钰大张旗鼓地叫板,现在又是气定神闲的样子,必然有所倚仗。

那么这倚仗大概就是所拥有的旨意了,想来天子必然给了方应物特殊权力,交代方应物办什么要害事情。他张永与天子之间,可能就隔着一个方应物!

分析到这里,张太监便果断下定了决心,抱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信念,以非凡的魄力站出来检举苗钰。

这是非常冒险的行为。要知道,苗钰是东宫太监里数一数二的大太监,而他张永则是没有靠山的最低层,如果谋事不成又被苗钰反噬起来,他张永只怕要被切碎了喂狗去。

张公公这场豪赌,就是想经此一事,借着方应物进入天子视野中。办事,尤其是给天子办重要的事,能参与就是机会!

可是,可是,此刻方应物竟然说天子没交代他什么事情,只是单纯的来太子这里转转而已。[WWW。WΓsHU。]

这立即让满腔豪情壮志的张永傻了眼……难道自己的分析全都是自作多情?方应物先前的姿态全都是装出来给人看的?

他虽然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但谁也不想真成仁!难道他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单纯就是损人不利己的坑掉了苗钰苗公公么?苗公公背后另有强人,如果这个人报复下来,他张永根本顶不住!

别说张公公,其他人何尝不是想吐血?他们在最近这一刻钟里大气也不敢出,眼睁睁地看着苗公公被送走惩治,全是因为处于对神秘圣旨的畏惧心理。

谁知道方应物是来办什么事情的?或许就是专门来办苗公公的,那么谁敢阻拦谁就是忤逆。

等谜底揭穿了,敢情方应物就只是奉旨“到此一游”而已,此外并没有获得半点权限!这种档次的圣旨,说是八流都抬举了!

但是方应物也并没有矫诏,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半句多余的话欺骗别人,一切误会都是别人脑补出来的。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单纯用眼神和演技诱导了所有的人!

方应物对方清之点点头示意过,然后又向太子行礼,慢慢退出了文华殿。张永从发呆中醒过神来,瞥见方应物要离开,连忙对太子道:“奴婢送方大人出宫。”

朱祐樘神情复杂的挥了挥手,张永便追随着方应物出来。方清之感到有点过意不去,便对太子奏道:“今日可见,张永知善恶、明是非,敢于挺身而出……”

方应物听到后面有人叫了几声,便转回身来,似笑非笑的对张永道:“张太监你跟着本官作甚?本官还是认得出宫之路的。”

张永知道如今在苗钰那边已经将事情做绝了,再后悔也是无用,自怨自艾甚至抱怨方应物也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死死盯着方应物,说不定还能寻来一线生机,毕竟方应物欠他的人情。

故而张永对方应物道:“方大人,今日之事不多提了,但后果莫测,还请方大人给我指出一条活路,也不枉助了方大人一臂之力。”

方应物沉吟不语,像张永这样在史书上应该前途无量的人,只要不存在利益冲突,他向来都很乐意结好。

但今天张永的表现让方应物暗暗生了戒备心,因为张永行事实在太胆大、太敢于冒险了。他豪赌之后如果从自己这里得不到足够的筹码,会被苗钰背后的大人物撕碎的。

此人为了这么一点点根本看不清楚的机会,就敢押上全部身家性命来搏,这实在是有些疯狂,方应物自思自己再胆大几倍,也绝对不敢这样豪赌。

对这样的人,方应物只想敬而远之,哪怕做友方也不想,因为太容易被连累了。那种不计后果的性格,很容易把身边人一起拖下水完蛋的,方应物可不想莫名其妙地被坑掉。

但方应物知道自己确实也欠了张永人情,于情于理是该还的,如果没有任何表示那就等于是结仇了。如果张永最后还是像史书上那样起来了,自己岂不是平白树立强敌么?

既不能太近,也不可疏远,这其中分寸拿捏十分困难,方应物也没有太圆满的法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抱着这种心思,方应物面对张永便显得不冷不热,只当是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而已,还好他有清流名臣的身份,面对太监秉持这种态度很正常,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又想了想,方应物决定先点一点他,叹口气道:“张公公你今日过于胆大了,连本官也为你捏着一把汗……”

张永胆大但并不代表着不精明,听到方应物开口先说起这些,立即闻弦歌而知雅意。难道是自己的冒险举动,把方应物吓到了?若是如此,当务之急不是恳求方应物伸出援手,而是消除方应物的忌惮之心。

于是张永先笑了几声,“哈哈哈哈!自家知自家事,其实所冒的险并没有方大人想象的大,你若以为我是有勇无谋奋不顾身,那可就错了。”

方应物奇道:“愿闻其详,不过本官并不觉得张公公你有勇无谋。”

张永解释道:“在下乃保定府人,与兵部尚书张大司马攀得上远亲。在文华殿外当值,时常遇到同出于保定府的刘阁老,因为同乡关系,亦有幸常与刘阁老交谈。

刘阁老曾指点过我,但凡见到方家父子的事情,只管拼尽全力去帮,必定有我的好处,除非得罪天子,不会叫我吃亏。”

第六百章 殿里殿外

刘棉花!方应物万分惊讶,没想到刘棉花居然在这里面乱入了。这么看来,张永有点像是刘棉花顺手在宫里布置的小棋子。

如果不是熟知未来历史,这个小棋子是极其不起眼的,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棋子,今天就成了关键人物。如果没有张永,自己也有别的办法,但绝对不像张永出面那样简单利落了。

自己这个老泰山真是……做官的功夫实在很细啊,就是几次进出文华殿看望太子的机会,就能收拢到一个小太监为己所用,偏生还能发挥作用。

闲话不提,却说张永这个恰到好处的解释,确实消除掉了方应物那种类似于忌惮神经病的心结。如果有这么一个缘故在内,张永出面检举苗公公就显出几分理性,不算是疯狂冒险的举动了——毕竟刘次辅说过,出力帮方应物不会吃亏。

张永察言观色,觉察到了方应物神态的变化,而且是好的变化,于是渐渐有些放心了。

说实在的,当初刘棉花刘次辅说的那些话,一直叫张永将信将疑。别说懵懂不明的张永,换成谁来也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