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遐想间,门外有人道:“妙玉小姐,有人找你。”
妙玉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礼部的刘主事。教坊司归于礼部管理,这位刘主事就是教坊司的负责人。刘主事一脸笑容,和前几日的严厉判若俩人。
刘主事点头哈腰:“妙玉小姐,可要我带你前去?”
妙玉淡然道:“劳【】烦了。”
到了会客厅,赫然是负责打探妙玉消息的那个管家。见她来了,管家躬身行了个礼。
妙玉淡淡的点点头,等他说话。
管家笑道:“刘主事,可否让我和妙玉小姐说几句话?”
刘主事赶紧笑着点点头,退了出去。
妙玉见这人管家打扮,又一句话就将刘主事赶了出去,心里隐约已经知道这人是谁派来的。
果然,管家见刘主事出去了,躬身低声道:“小姐,老爷想见见你。”
妙玉柳眉一竖:“我不是你家小姐!我也不想去见什么老爷,你走吧!”
管家一脸尴尬:“老爷这些年也一直思念小姐,如今就在前面的茶楼等着小姐,还求小姐去见一见。”
妙玉听见说在茶楼见面,冷哼一声转身就走。管家擦把汗,跟在妙玉身后苦苦哀求。
走到房门口,妙玉斥道:“真想见我,让他大开家门接我进去!否则免谈!”砰一声关了房门,背靠在门后面,眼泪忍不住就掉了下来。
管家一脸无奈,又不敢再纠缠,只好离去进了一家茶楼。
“老爷,小人无能,没能请到小姐前来。”管家低着头,声音有些惶恐。
中年男子放下茶杯,叹口气道:“小姐怎么说?”
管家凑了过来,低声将妙玉的原话说了一遍。
中年男子沉声道:“这次皇上忽然下诏让玉儿来长安,老夫事前浑然不知,否则的话自然会设法阻拦。明日玉儿就要进宫献艺,老夫是想告诉她一些礼仪罢了。”
管家心里腹诽,想见女儿还要找这种借口。却不敢做声,恭恭敬敬的点点头。
中年男子忽然问道:“管家,老夫前去教坊司如何?”
管家赶紧道:“老爷身份不同一般,去那里似乎不合适。”
男子再次叹息一声:“也罢,明儿总能见到那丫头!你去告诉教坊司主事的,不可亏待了她。”
妙玉背靠房门低声抽泣,许久之后才一头扑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依稀可见肩头还在抽动。其实在妙玉心里,还是很盼望着见见父亲的,只是妙玉外柔内刚,要她主动去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妙玉此时内心软弱,更加思念小姨和张焕,迷迷糊糊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睡了过去。天快亮时,钱兰儿过来敲响了门,妙玉强打精神爬了起来,在钱兰儿服侍下,精心洗漱打扮了去了大厅。
刘主事今天态度更加亲切,对妙玉嘘寒温暖了一番。用过膳食后,众人最后一次讨论下剧情,等待散朝之后去皇宫。
一般来说,散朝都是巳时左右。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皇帝也会赐下膳食,众大臣用过之后再回家。毕竟天不亮就爬起来,大家都很辛苦。若是皇帝赐下膳食,基本上大臣们回家就是巳时末了。
今天虽然是为了晋阳公主献艺,不过李世民历来喜欢热闹。散朝后留下了众臣,用过膳食后就派了内侍来教坊司传诏。
刘主事不敢怠慢,接了口谕之后,赶紧让众人启程前往皇宫。教坊司位于长安北门内,离皇宫并不远。众人上了马车,盏茶功夫就进了朱雀门,来到了皇城外。经过重重检查,在内侍引领下才进入了西内苑。
妙玉此时心情极度紧张,不是因为即将见到皇上,而是马上将见到即想念又深恨的父亲。西内苑占地广阔,又正值初夏,百花绽放蜂蝶乱舞,姹紫嫣红一片。
花苑的中央有一口小湖泊,湖泊边上围了一大群人,衣着大多是朱紫。坐在中间的正是李世民,身后还立着几位王子公主。雯儿公主则站在李世民身边,正在和怀中的兕子说着什么。魏征房玄龄等大臣则分散而坐,谈笑风生。
妙玉一行人走到百步开外,就被阻止了下来。内侍上前通报之后,才让妙玉等人过去。大礼参拜了李世民之后,妙玉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小痴,心里大吃一惊。
李世民今天心情不错,微笑着询问了几句话,就吩咐妙玉等人做准备。妙玉并没见过父亲,不过知道他身居高位,因此进来后,眼睛余光就一直观察那几名紫袍大员。其中一个中年男子看到自己,眼中欣喜一片,妙玉心里已经有了底。
因只表演一场,李逸等人费尽心思将戏份压缩到了一场。如此一来,一场戏下来就要俩个时辰左右。对于妙玉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嗓子会撑不住,所以这场戏除了张焕所做的诗词,其他的唱词都被大幅度减少。
戏一开场,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听见耕牛叫唤,兕子竟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好奇的询问雯儿。对于在场的人来说,这部戏是前所未见的。就连魏征这样不喜戏曲的大臣,也觉得新鲜认真地观看。兕子更是乐开了怀,小手掌拍得通红。
妙玉的爹眼光一直停在女儿身上,见她歌舞超群,绝美的相貌和其母有九成相似,一时心情澎湃,眼角微微有些湿润起来。
不知不觉就演到了白娘子被压在塔下,兕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扑到李世民怀里泣道:“父皇,不许将白娘娘压在塔下!”
李世民赶紧拍拍她道:“兕子不哭啊,这只是演戏,等会白娘娘就会出来的。”
兕子脸上带泪,抬起头问道:“雯儿姐姐,是这样吗?”
雯儿微微一笑:“是的哦,兕子不哭了,好好看戏。”
身后一个俊秀少年也笑道:“兕子,等等如果白娘娘不出来,三哥帮你去放出来。”
兕子破涕为笑:“雉奴哥哥不许骗我哦!”
那少年正是李治,因和兕子一母同胞,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故而兕子称呼他为三哥。
可惜兕子的好心情没持续多久,就被胡媚娘的死去彻底破坏了。这次兕子不但哇哇大哭,还揪着李世民的胡须,让他下旨不许胡媚娘死去。
李世民哭笑不得,只好让戏曲暂停,唤了妙玉上前来问道:“这部戏是何人所作?”
妙玉轻声回道:“此乃江都士子张焕所作。”
李世民笑道:“可是曹宪大夫的弟子?怎么这么伤感!”
妙玉点点头道:“正是曹大夫的高足张焕。这部戏开始就是这样的,不过张焕公子准备将白娘子编成俗讲戏本,在俗讲中,媚娘是不会死的。”
李世民见兕子仍旧一脸泪痕,笑道:“乖女儿,别哭别哭,朕会下令让他们将戏曲改一改,再来演给你看怎么样?”
兕子歪着小脑袋思考了一会道:“还是不要了,若是那样,父皇和诸位大臣,姐姐哥哥们今天就看不成了。”
众人听了这话,齐声夸奖晋阳公主心地善良。妙玉也有些惊讶,这小公主真是聪明懂事。
兕子挣脱李世民的怀抱,走到妙玉身前,忽闪着眼睛问道:“这位姐姐你真漂亮,和雯儿姐姐一样美。”说完还指了一下雯儿公主,妙玉抬头看过去,果然是美艳绝伦,比起自己来毫不逊色,当下微微行了一礼。雯儿也点点头,算是回了礼。
兕子扯着妙玉衣襟又问道:“你真是姓白吗?”
妙玉看了那人一眼,心头微微一痛,柔声道:“小公主说错了,我不姓白,我姓杜!”
妙玉的爹闻听身子一震,赶紧低下头去以免被人看出失态。
被兕子这一闹,这场戏演完之后,已经是未时末了。
好在后面的戏并没有什么伤感之处,兕子也不再哭泣,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戏。雯儿公主虽然也在观看,不过更关注的还是张焕的诗词。从纸上看,和在戏曲中唱出来,那种感觉绝非一样。这时小痴走到身后,低声说了一句话,雯儿眼睛一亮,这才仔细打量起了妙玉。
李世民也精通戏曲,曾亲自编导了秦王破阵乐。因此也看得出,这场戏算是创新之作了,令人取了锦缎赏赐于妙玉等人。
众人谢恩之后,李世民忽然笑道:“妙玉姑娘歌舞超群,可愿留在宫中……”
李世民话还没说完,众臣中一人忽然朗声道:“皇上,此举不妥!”
众人一呆,齐齐望了过去。
第033章 大臣们的争执
众人闻声看过去,见是魏征。魏征一脸正气,正看着李世民。李世民很是郁闷,我话还没说完,你反对什么?奇怪了,魏征今天似乎在等着自己,刚一开口就被他堵了回来。
魏征接道:“臣常闻圣君以德治天下,如今皇上后宫佳丽众多,再召民间女子入宫,实非明君所为!皇上三思!”
房玄龄紧跟着起身道:“玄成兄所言极是,皇上此举甚是不妥!”
见他俩人起了头,众大臣纷纷出言附和,请李世民收回主意。妙玉起先心中担忧,见这么多人反对,也就放下心来。
李世民见兕子也一脸不乐看着自己,哭笑不得道:“诸位爱卿误会了,朕是想让妙玉姑娘留在宫里,将这场戏修改一下再演给晋阳公主看,仅此而已。”
魏征看了一眼孔颖达和房玄龄,脸色有些尴尬:“是臣等误解了陛下,请陛下治罪。”
李世民笑道:“诸卿何罪之有?只是魏爱卿,下次再要反驳朕,能否等朕把话说完?”
魏征抱拳行了一礼,回到座位上坐了下来。众大臣一脸笑意,也都回到座位坐下。
兕子在雯儿耳边说了几句话,雯儿点点头,轻声道:“父皇,妙玉姑娘才艺双绝,我很是敬佩。还请父皇答应,让妙玉姑娘居住在我的毓秀宫中。”
兕子的小动作,李世民自然看到了,当下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妙玉姑娘你居住在毓秀宫,还望今早将这部戏改变出来,给兕子看看。”
既然不是进入后宫,妙玉也不再抗拒,躬身答应了下来。兕子咧嘴一笑,拉着她和自己站在一起。妙玉十分奇怪,这小公主似乎对自己很亲近。
李世民慈爱的看了兕子一眼,笑着对众大臣道:“那张焕所做的诗词,朕前者也看过了。只是没想到,当时没怎么注意,没想到演唱出来之后,竟然令人如此伤感。”
房玄龄起身道:“陛下所言极是,张焕的诗词,首首精彩绝伦。特别是那几首词,感人肺腑的很!张焕才情确实不凡,不枉曹宪大夫的教导。”
听他说了这句话,妙玉眼中异色一闪。
孔颖达起身道:“房相此言,老夫有些不同看法。”
房玄龄道:“未请教。”
孔颖达道:“众所周知,老夫和曹大夫都是儒家弟子,关系匪浅。不过老夫就事论事,张焕才情虽高,却有些沉溺于诗余小令,和圣人之道相悖啊!”
房玄龄反驳道:“孔大人此言差矣,南梁时,词就已经产生了,据老夫考证,词,乃是从《诗经》中演化而来。难道孔大人认为,《诗经》也是小道?”
孔颖达一时语塞,旁边长孙无忌起身道:“房相渊博众所周知,因此词是从《诗经》演化而来,我等绝对相信。只是《诗经》乃是集大成于一身的诗歌总汇,其中,风、雅、颂三者各占千秋。词,诸君也都知道,大多是些相思之音,虽出自于《诗经》,窃以为,难等大雅之堂!”
魏征素日和房玄龄相交莫逆,此时却也起身反对道:“老夫附和孔大人和长孙大人所言。我等读书人,自当勤于圣人之学。诗余小令尽皆缠绵之音,怕是会令人沉溺于相思而不可自拔。”
李世民听着众臣议论,心里也在反复思量。张焕的词确实不错,不过长孙无忌等人所言也十分有理,当下看了一眼房玄龄,欲言又止。
大臣中支持房玄龄的也有很多,不过分量明显不足,被孔颖达等重臣引经据典,很快就败下阵来。房玄龄叹息一声,看了眼妙玉,眼中一片歉意,妙玉却立刻别过脸去。
“父皇,我有话要说!”雯儿公主忽然起身,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一愣,平时大臣们争论,雯儿虽然才情高绝,却从不插言。今儿竟然准备参加讨论,李世民赶紧点点头。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雯儿看了眼众臣,沉声道:“魏大人适才说,词,尽皆缠绵之音,本宫认为大谬。”
魏征也不生气,抱拳道:“还请公主赐教。”
雯儿看着妙玉道:“妙玉姑娘,不妨将那首《破阵子》当场歌唱一次。”
妙玉看见小痴,心里已经有数,也不惊讶雯儿如何得知那首《破阵子》。当下取了琵琶来,走到场中,轻轻拨了一下弦,就开始弹唱起来。
这首《破阵子》慷慨激昂,全篇都是忠君爱国之意。李世民最是激动,因为这首词的曲调就是他亲自编导的《秦王破阵乐》。听完之后,李世民瞬间有些恍惚,似乎又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年月。
“这首词,也是张焕所作?”魏征率先询问。
妙玉点点头,退回到兕子身边。
长孙无忌捻须道:“这首词确实令人振奋,只是仅此一首,似乎不能说明什么。”
雯儿淡然道:“自然不止一首!来人。”
闻声上来几个高大汉子,都是一身武将打扮。
李世民认识这几人,是毓秀宫的侍卫,心里有些惊讶:“雯儿,这是做什么?”
雯儿轻声道:“父皇稍安,一听便知。取大鼓来!”
震耳的鼓声中,一名大汉高声唱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西域乱,犹未平,臣子志,岂可休!……待来日,生擒鞑虏百万,朝天阙!”
此时大唐虽然强盛,但是西域一带时常起纷乱。在吐蕃人的操纵下,吐谷浑朝秦暮楚,高昌王屡次拒绝朝觐。就连西突厥残部,也蠢蠢欲动。如今在西域,大唐的控制力十分低下。
刚才文臣们辩论,一群武将却悠然自得的看热闹。这首《满江红》一出,一群武将个个俩眼放光,恨不得背插双翼飞到西域去大杀一气。
程知节率先跳出来道:“好词啊好词!皇上,给臣十万兵马,势必踏平西域!”
尉迟敬德一脸鄙视:“皇上,臣只需五万兵,就可横扫西域。不像那些没胆子的,竟然还要十万兵马!”
程知节大怒:“老黑,你敢和老子叫板?”挽起袖子,上前揪住了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哪里肯让步,一掌劈向程知节的手臂。程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