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黛-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几天夜里,我梦到胡婆婆了,她告诫我,若是不勤奋努力,这钱财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我也想了,打算用一半的钱买些田地,再用一半的钱买个铺子,我想开个酒肆。”王成道。

酒肆不是酒楼,在这时代,若说酒楼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酒肆就是下里巴人,一些落魄的侠士或者异人,就最喜欢流连酒肆之间的。

酒肆不象酒楼那样考究,它的饭菜讲究的是实惠,当然了,若是味道好的话,那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就是了。而气氛讲究的是热闹,可以大声说话放松的那一种。

阿黛明白了,总之大哥还是要追寻他心目中的高人。

不过,大哥文不成,武不就的,也就身边还有几个狐朋狗友的,开酒肆也算适合。只是钱塘之地酒肆众多,要想出头也并不容易。

想着,阿黛不由的用气机探了探大哥的脉相,太素秘法里,脾气滋养万物,代表田宅和财运,而大哥脾部脉相轻浮而缓迟,正应和脾气滋养万物的特点,为食禄魁肥之相,这么说来,这生意大哥做得,想来大哥自有机缘。

而王爹想了想,也觉得这事情适合王成,至于成不成功,王爹倒没有阿黛想的那么多,这世间之事,最难得的是努力和坚持。

王成这前虽然发财,但在王爹看来,运气的成份更大一点。如今,王成能沉下心来做点事情,这就是进步,而只要王成坚持下去,他相信会成功。更何况,就算是失败了,还有买的田地,至少吃饭不成问题,怎么都比现在好的多。

所以,不如让这小子去踢腾一下。

于是,王成开酒肆的事情就基本定了下一来。

阿黛心里倒想着,等大哥的酒肆开下来,让大哥找个说书的,别的不说,她肚子里一肚子的聊斋故事,到时也能成为大哥酒肆的一大特色。

正说着,大伯王和过来了,刘氏又看了看门外,没看到周氏和侄女王欣宁,便问道:“嫂嫂和欣宁没来啊?”

“下午的时候,欣宁她娘亲带着她去她舅妈那边赏雪去了,今天晚上在那边吃饭。”王和道。所谓的赏雪只不过是借口,主要是欣宁十五岁了,到了该定人家的年纪,欣宁他舅家是公主府底下酒楼的管事,平日也认得几户大户,偶尔会有聚会,主要是各家主妇看看适龄儿女,好挑儿女亲家了。

“哦。那快进屋,外面冷。”刘氏连忙招呼。

而这边,阿黛,二姐和大嫂上菜。

吃饭的时候,王和不免问起一些京城的奇闻异事。

“如今,京城最大的八卦就是恭王府的夺嫡之事。”说到奇闻异事,这是王成最大的兴趣,这会儿,喝了一口酒便一脸兴奋的说了起来。

“恭王府的夺嫡?恭王府不是有嫡子吗?”因那赵拓是于老先生之外孙,王继善这段时间颇得于老先生照顾,因此关心的问道。

“有嫡子是不错啊,可最近京里传出一个谣言,说是恭王妃的嫡子并非恭王所出,也非恭王妃所出,而是当年恭王妃怕月华夫人夺了她的正妃之位,假胎抱来的儿子,为着这传言,京里的府尹已经下了封口令了,还杖责了不少人,可越是这样,这消息私下里传的更是凶猛。”王成道。

“竟有这等事情?是真是假?”王和一脸惊讶。

“这种事情哪说的清真假啊。”王继善摇摇头道。

“虽说是说不清真假,但那赵拓本是庶长子,前不久又烧死胡人十万,我回家的路上听人传,胡人今翻聚集了二十万人马攻我大齐,朝廷已经急招赵拓领军迎战,我来的时候正碰上赵将军带着护卫出发呢,若是这次,赵拓再大败胡人,别的不说,就凭着这功绩,再加上他的身份,恭王府的嫡位绝对要落到他头上了。”王成挥着手道。

而听到王成说起恭王府,说起赵拓,阿黛便把今天遇到赵拓和法海以及两人之间的对说话了说。

“赵拓这次凶险了。”听完王成和阿黛的话,王继善脸色有些担忧的道,他这自然是为于老先生担忧。

“嗯。”王和也点点头。

两人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人生历练不少,一个学医一个学文,也都不是愚笨之人。

如今赵拓继嫡的传闻传的这么凶,那恭王妃要保住嫡位,便只能除掉赵拓。

再加上如今,朝中主和主战两派又斗的很凶,赵拓夹里面,弄不好就是粉身碎骨。

而这一点显然赵拓也明白。

从他的话里,此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感谢时光是个小老人的平安符,谢谢支持!!!!!

第四十四章 齐心

恭王府这等的事情,实在不是外人能明白的,而赵拓的处境,做为正主,都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作为外人的八卦众也只不过多了一声叹息。

随后几人转了话题,一会儿酒足饭饱。

王和正要告辞,就在这时,院门被拍的“啪啪”响。

“谁啊?”阿黛边往外走边问了一声。

“是我,欣宁。”外间回话的正是阿黛的堂姐王欣宁。

听到王欣宁的声音,屋里人笑了声道:“欣宁这是来接大伯了。”

王和也呵呵笑,他已经有些酒意了。

院子里,阿黛则拢了拢袖子,这几天作雪,天气不是太冷,只是今天这雪一下下来,那风便有些刺骨了,搓了搓手,“吱呀”的一声,阿黛把门打开,便看到门口站着大伯娘周氏和王欣宁。

“大伯娘,堂姐,快进屋暖和一下,这天气可真冷了。”阿黛笑着道,侧过一边身子。

却只听得周氏哼了一声,撞开阿黛直朝着正屋冲去,踩的雪咯吱咯吱响,那情形颇有些气冲冲的。

天黑,阿黛看不清周氏的表情,但这时也感觉到不对,便问跟在后面的王欣宁道:“堂姐,大伯娘怎么了?”

“别提了,今天的聚会,讨了一个好大的没趣,快进屋,我娘是要找你娘算账呢,可别吵起来。”王欣宁急急的跺着脚道,也跟着朝正屋追去。

阿黛关好门,紧随其后。

果然一进得屋里,就听得周氏正朝着自家娘亲问罪:“你教的好女儿,如今倒来败坏了欣宁的名声。”

“大嫂有话好好话。”刘氏被喷的一头雾水,心里也不痛快,但事关欣宁的名声,又不清楚什么情况,也只得忍着气,先问问清楚再说。

阿黛在后面听着,心神一动,便看了看二姐,定是有人又拿二姐的事情说事了。

一边的王靛此时紧抿着唇,显然也是心有所感。

“坐下说话,你这成什么样子?”王和今天喝了酒,胆气儿有些粗,此时板着脸道,自家娘子这行为,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一边孟氏上了热茶。

“你还说我呀,你女儿就要嫁不出去了。”周氏一脸愤愤然,却绷着个脸一语不发。

“欣宁,你说。”王和转过脸来冲着王欣宁道,王欣宁这才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

就说今日,周氏带着王欣宁去参加的赏雪聚会,其实就是一场变相的相亲聚会。

来参加的多是一些大户人家的主妇。

周氏一心是要把王欣宁说个大户人家的,平日对王欣宁的教导也是依着大户人家的规矩来,而王欣宁在外人面前也总是温婉大方,在加上王和在钱塘杏林界也算是小有名声。如此,在聚会上,好几家大妇对王欣宁的印象都很好。

可这太惹人眼也不是好事,自有些人听不惯周氏在那里猛夸自己的女儿,于是便拿了当初王靛的流言说事。

本来,若是个聪明的不要理会这些便没事了,毕竟是非自有公断,不是靠谁两张嘴皮子就能下定论的。

可偏周氏情急之下,急着为王欣宁辩解,便极力的撇清了王靛,等于无意中又在众人面前踩了王靛一脚。

结果,这又让那些有些正气的妇人看不上了,同姓之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周氏连这点都看不清,自然让这些大妇看不上。

反而就此,冷冷的削了周氏几句。

而且,大妇相人,历来有一句俗话:女儿什么样的,看母亲就知道了。

如此,周氏让人看不上,连带着王欣宁在别人眼里也降了分。

到得最后,周氏是两面不讨好,还白白的惹了一肚子气,更连王欣宁也叫人小看了,怎么不气的发疯。

因此,勉强撑到局散,满脑子乱的周氏便带着王欣宁杀到王家来算账,在她想来,一切都是王靛的不是。

“对不起,都是阿靛不懂事,连累了欣宁了。”听完王欣宁说的这些,刘氏眼中跳着怒意道,虽然在她看来,一切都是大嫂不聪明,但不管如何,欣宁受阿靛所累也是事实,所以,这一句道歉也是必须的。

一边王靛也红了眼眶,虽然,自退亲以来,她承受了不少的流言,但心里明白,那流言是假的,再加上一切也都是她任性造成的,因此,还能坦然面对。

只是,此时,面对周氏赤果果指责,王靛毕竟是刘氏自小娇惯着养大的,心里那股子委屈真是无法形容。

阿黛在一边,静静的拉着自家二姐的手。气机张扬起来,竟能安抚人心。

“弟妹,这不关阿靛的事。”王和说着,又冲着周氏道:“胡闹,阿靛的事情你又不是不清楚,当日,她不过就是在自家的渔船里睡着了,外人乱传,你不帮着解释,还一个劲的撇清,难怪叫人小看了去,这段时间,你别再去参加这些聚会了,好好在家里静静。”

这事说起来,阿靛才是无妄之灾了。

“去,为什么不去,再过几天,就是腊八的祈福日了,到得那日,城中的妇人都要带着各家女儿去灵隐寺祈福,然后在灵隐寺的梅园赏梅,到那日,我们就带着欣宁,阿靛,阿黛三个就去走走,王家女儿,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刘氏沉着脸道,几句话说出了铿锵之声。

之前,阿靛之事,总也有自家不对之处,刘氏本着息事宁人,只等着流言过去就行了,倒不成想,如今竟成了别人嘴里的把子了。

如此,倒不如大大方方,坦坦荡荡的站在人前。

所谓日久见人心,王家女儿是好是歹,那糊涂的人看不清楚,清明的人还能看不清楚?

听着刘氏这落地有声的话,王和心里感叹,论起挑媳妇,还是当年的婶娘有眼光,当年,王家还算是有些家底的,可挑媳妇偏偏就挑了刘氏这个做独女的。

当年的刘家,刘老爹早早病故,只留下刘氏母女相依为命,这样人家的女儿,在大多数人眼里,那是不吉利的,可偏偏当年他婶娘就为继善挑了刘氏,再回头看看这些年,若非刘氏费尽心机操持,继善一条命怕早就呜呼了。

又哪能等到现在守的云开见月明。

再听刚才之话,是啊,别人人云亦云,两眼不能分清黑白,却于自家何干,王家之女,无不可见人之处。如此,那自是该怎么就怎么,站到哪里,挺直脊背。

想着,王和便看了看自家娘子,刘氏那话是冲着周氏说的,自要周氏回应。

周氏虽然今天情急出错,但如今发泄了一通,脑子也清醒了不少,她也明白,打铁趁热,今日的影响要不赶紧消除,时间久了影响更不好,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几日后的腊八赏梅聚会倒是一个机会,于是点点头:“嗯,到时一起去。”

说完这个,周氏也有些不好意思留在王家了,便拉着王欣宁告辞,到得门口,王欣宁冲着王靛一摊手,王靛的手掌就“啪”的一声拍了下去,一边的阿黛侧过脸,眯着眼笑,似乎在回忆什么,也举起手掌“啪”的一声拍在了两人的手掌之上。

记忆中,小的时候,王靛和王欣宁都是顽皮的主,这个身体小时候是没有发言权,所以,要干什么调皮事情的时候,都是王靛和王欣宁做主,这个身体属于协从。

如今,三人这一拍掌,竟似回到了小时候一般。

这世间,有的时候挫折让人迷失方向,可有的时候,相同的挫折却能让人拧成一股绳。

王家姐妹如今就是这般。

而心神一动间,阿黛却是晓得,腊八祈福是个机缘。

晚上,阿黛睡下,院子的雪沙沙声一直不断,这枯燥的声音极有节奏,就好似安眠曲一般。而随着这简单的节奏,阿黛的气机就慢慢的迷散开来。

沁冷,清新的空气入得梦里。

第四十五章 青鱼

枯藤,老树,古道,西风。

阿黛的梦里,一队军人还在雪夜中急行,远处,驿站的顶上的气死风灯昏昏暗暗。

“将军,驿站到了。”打头军士勒马回头冲着赵拓道。

“好,进驿站休息一下。”赵拓点点头,雪越下越大了,不能再赶路了。

此时,驿站门口,早有两个驿卒等着,赵将军携圣旨北上击胡,一路各驿站自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不能误了赵将军的事情。

雪夜寒冷,驿站的大厅里,三三两两过路的官眷和家人正围着火盆边烤火边闲聊着。

阮秀此时,就部着阮夫人坐在靠墙边的火堆边上,雪大,这驿站又实在简陋,四处透风,屋里冷的睡不着,到不如在大厅上烤着火,还能靠着墙打着盹。

明日还不知能不能上路。

阮家一家人是提前回京了,此时阮学正正坐在边上的火盆同几个文士聊天。

“你说这事倒底是真还是假?”这边阮夫人拢着厚厚的毛披风,低声的问着身边的女儿。自去年春天,女儿生了重病痊愈后,这个女儿倒是越来越有主见了。

而自接到京里的消息,阮夫人心中便有些不安的,恭王妃居然假胎抱子,这可是混乱血统的大事,真要查实了,恭王妃获罪,那她们阮家也使不得要受牵连的。

“娘,放心,这事不管是真是假,姑姑都不会有事,咱家也不会有事的。”阮秀低语道。

“你这丫头,怎么这么傻,这事如今闹的这么纷纷扬扬的,就算是别人能压得下,那赵拓他真能视而不理?他真要揪不放,以他现在的功绩,怕是皇帝也要护着几分的。”阮夫人道。

“娘,我是这么想的,京里好多大事,暴发之前,都是毫无征兆的,而许多闹的纷纷扬扬的事情往往到最后却是什么事也没有,而且凭着姑姑的手段,你认为这等谣言,她会压不下去?你想想当年月华夫人的死,月华夫人的爹于老先生可是帝师,最终还不就是病亡两个字。”阮秀慢条斯理的道。

“这么说,这消息很可能是你姑姑故意放出来的,她要干什么?”听得阮秀的话,阮夫人皱着眉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