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别是小明、小灰、小刚、小星、小朱,在下的谜面就是,从他们五人各自介绍的两句话中,判断出这五个人的身份与关系!——要提醒冯先生的是,这五个人所说的两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而另一句则是谎言……”
“那一句是谎言?”太子幕僚中有一人下意识地问道,却愕然注意到谢安似笑非笑地瞧着他,面色一红,慌忙退后一步。
“哪一句是谎言,那一句是真话,当然要冯先生自己判断了……”说着,谢安将手中的那张纸拍在桌上,一副有恃无恐地望着冯正。
“这……这方才那题目根本不类似!”冯正皱眉说道。
“不,是类似的,”谢安摇了摇头,笃定地说道,“冯先生真的觉得,方才那道题,数数次数,就真叫算术了?明白地告诉冯先生,那是一道披着算术之皮的逻辑判断题,而眼下这题,也恰恰也是逻辑判断题……谜面我已经告诉冯先生了,从这五个人所说的一真一假两句话中,判断出这五个人的关系……冯先生,请吧!”
事实证明,在尚未诞生逻辑这个概念的大周,这种题目实在是太有难度了,尽管在谢安那个时代,几乎是人人皆知的题目,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算是名符其实的饱学之士,也不见得就能解答出来。
应该说,是绝对解答不出来。
单线程的运算方式,如何解答多线程的运算过程?
最终,那个叫做冯正的文士还没能解答出来。
王旦也没有,再向谢安询问了此题的答案后,他默默地离去了。
谢安后来才知道,当日后,太子李炜将其麾下的幕僚,全部驱赶出了王府,包括王旦在内,并暗中致使吏部,对这些人,永不录用。
而大半个月后某一日,李寿与谢安,在回王府的途中,遇到了因为饥寒交迫,昏迷在路旁的王旦……
虽然望着太子李炜那阴沉的表情,李寿隐约意识有些不太妙,但是那种仿佛扬眉吐气的感觉,却让他感觉异常的舒坦,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身旁这位与他相互看不顺眼的书童。
那一次赴宴,正是李寿与谢安正式建立深厚友情的开始。
“你这家伙……有点本事啊!——是本王小瞧你了!”
“嘿!知道就好……这是什么?”说了半截,谢安疑惑地望着李寿递给他的两张叠纸。
李寿摇了摇头,说道,“方才有个家丁送来的,指名给你!”
“唔?”谢安愣了愣,拆开细细一看,继而面色微惊。
因为那两张纸内,竟然写着那两道题的准确答案……
“什么时候送来的?——在我公布答案之前?”谢安有些紧张地询问李寿。
李寿想了想,点头说道,“对!”
“两道都是?”
“对!——大概是你说出谜面不到三十息的时间内吧……怎么回事?上面写的什么?”
谢安张了张嘴,默默地望着那两纸上的右下角落款,在那里,画着一副简单却又精致的折扇……
有人,答出来了!
——回到当今时间,冀京城外某山,安乐王府老管家福伯坟墓前——
“当日之事,在下至今亦历历在目……”摇了摇头,王旦一脸自嘲地叹息道,“想我等那时,自负盛名,却连一道题都无法解答,在下以为,纵观整个大周,恐怕也没人能解出此题……”
见王旦将自己捧得这么高,谢安也有些不好意思,哂笑着说道,“不对哦,有人答出来了……”说到这里,他面色顿变,下意识地望向长孙湘雨,却见她正笑嘻嘻地望着自己。
“是……你?”
“咯咯,”望着谢安一脸震惊的表情,长孙湘雨咯咯笑了笑,摆了摆手中的折扇,说道,“最初在东公府遇到的时候,人家可就说了,人家可不是第一次瞧见你,只是你那时不信罢了……真是薄情呢!人家明明也去了,还特地写了答案,叫人予你,这样也不记得人家……”
谢安与李寿面面相觑。
要知道,长孙湘雨当初,可是在短短数十息之内便将答案写在纸上,叫人送到了李寿手中,撇开书写与叫人送信的时间不谈,这个女人,几乎是在一听到谜面的同时,便解答了出来。
一想到这里,谢安与李寿额头不禁渗出了一层汗水,暗暗庆幸这个女人当初并没有从中使坏。
望着谢安略有些呆滞的模样,长孙湘雨愤愤不平地说道,“你说你过不过分?还说什么人家第一次见面就羞辱你,你怎得不想想你自己,你连人家的人都没记住……既然这样,本小姐就狠狠羞辱你一番,看看你到底记得记不得!”
望着她愤愤不平的模样,谢安不禁有些心虚,他终于明白,当初在东公府时,长孙湘雨为何要那般羞辱他。
毕竟按着长孙湘雨这个女人的性格来说,一般人,她可是瞧不上眼的,连上前搭话都懒得去,而她在那时,却对谢安说了那么多……
唔,虽然都是嘲讽之词。
宁可得罪小人也不可得罪女人啊,古人诚不欺我……
谢安汗颜地缩了缩脑袋,不过想了好久,也没想起那一日是否见过长孙湘雨。
而事实上,长孙湘雨确实有去赴宴,而且,胤公也在,只是他祖孙二人后到,以至于当时谢安忙着与太子李炜的幕僚较劲,没有注意到罢了。
可能是见谢安的表情有些不太对头吧,王旦岔开话题说道,“在下有一事不明,在下到王府的时候,却未曾瞧见这位老人家,莫非,在在下入府之前,这位老人家便故去了么?”
谢安与李寿闻言对视一眼,默然不语。
“啊,就在我等到大司农宗士宗大人府上赴宴的次日夜里……”说这句话时,李寿的面色铁青。
“怎么会?”王旦满脸愕然,正要追问,忽然心中一动,难以置信地说道,“莫不是……”
“就是那个【莫不是】!”李寿的眼中闪过浓浓恨意,咬牙切齿地说道,“身为堂堂储君,器量竟如此狭隘,不过是少许折了些颜面,竟在次日派一个叫徐邙的刺客暗杀谢安,福伯为救谢安,身中两刀,不治身亡……当时本王就发誓,不惜一切代价,本王也要叫李炜血债血偿!”
【谢安,本王不想再当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了……】
【……】
【本王一定要向李炜讨回这笔血债!——帮我……】
【啊!——这还用说?!】
瞥了一眼身后神情激动的李寿,谢安蹲下身,抚摸着福伯的墓碑。
【……臭小子,别费力了,大半夜的,上哪找大夫去?再说,就算找来……咳,就算找来大夫也……也迟了……老朽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殿下……你若是有心,就替老朽照顾好殿下,否则……咳咳,否则……】
【嗯!——我会的!】
“时候不早了,回去吧……”长孙湘雨在一旁小声说道。
谢安深深吸了口气,拍了拍墓碑,低声说道,“福伯,小子其实不怎么相信人死后还会有灵魂,不过,如果你真的还在,就别急着去投胎,等着我们……有朝一日,我与李寿,不,这样叫他,你个老家伙肯定又要拿那根小棍子抽我了,呵呵……等着我们,福伯!我与寿殿下,定会将那太子李炜的人头,带来你墓前拜祭!”
王旦闻言面色一惊,与同样带着几分诧异之色的长孙湘雨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李寿蹲下身在坟墓前又点上三柱香,继而深深吸了口气。
“洛阳战场……谢安,成败,就在此一刻了!”
缓缓站起身来,谢安凝神望着遥远的西南方。
“啊!”
第二卷 鸩羽之厉,胜似猛毒
第一章 大军开拔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七月十六日,作为第三波西征洛阳叛军的军队统帅,大周天子李暨最年幼的儿子,九皇子、安乐王李寿披挂出征。
哦,眼下再叫他安乐王,已不太合适,毕竟天子李暨已发布圣旨,暂封李寿为安平大将军,暂时总督洛阳一带的全部战事。
作为李寿身旁的侍卫统领,谢安早早地便被梁丘舞拉了起来。
鉴于自己今日就要出征洛阳,谢安昨日扫墓完毕后,便来到了东公府,本想与梁丘舞以及伊伊二人亲热亲热,却没想到,梁丘舞愣是与他说了一整晚的话,将一些踏足战场所要面临的事,所要注意的事项,逐一告诉谢安,并反复叮嘱他。
不可否认,梁丘舞这是好意,只能说,这个女人太不识情趣。
在谢安看来,自己夫婿明日就要踏足战场,那么作为妻子的,自然要更加珍惜这短暂的一宿嘛,比如大被同眠,比如大被同眠,比如大被同眠……
结果这个女人倒好,竟是叮嘱了他一宿。
这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天蒙蒙亮的时候,当梁丘舞与伊伊替谢安穿上铠甲的时候,谢安心中依然是一肚子的抱怨。
那身甲胄,是梁丘舞的,虽然谢安百般表示,朝廷分发了他一套铠甲,但是梁丘舞却置若罔闻,将她最宝贝的甲胄替谢安穿戴上了。
想想也是,按着梁丘舞那认真、固执的性格,她如何容忍自己的丈夫穿一身不知防御如何的铠甲上战场?
亏得谢安身子骨弱,要不然,梁丘舞多半是想将他武装到牙齿了,尽管谢安说到底并不会亲自上阵杀敌。
出征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虽然谢安已经穿戴铠甲完毕,可梁丘舞却不知为何,总在他身旁转悠,看她表情,似乎恨不得将谢安身上的铠甲剥下,再替他穿戴一次。
她那种笨笨的关怀方式,让谢安好笑之余,心中很是感动。
轻轻将梁丘舞搂在怀中,谢安柔柔说道,“放心吧,我没事的,不是还有严大哥他们嘛!”
“嗯!”梁丘舞点了点头,继而抬起头来,望着谢安说道,“为妻知夫君性子要强,可战场不比他处……莫要逞强,倘若遇到危险,便……便逃命吧!”
“啊?”谢安啼笑皆非,他万万没有想到,从自己的妻子口中,竟然会说出逃命这两个字。
梁丘舞的面色,微微有些泛红,想来她也知道,作为一名上将军,她说这话确实不太合适,可是……
望着她为难的表情,谢安轻声笑了笑,点点头说道,“啊,我会的!——别的不会,可说到逃命,那我可拿手!”
看着谢安故作得意的样子,梁丘舞忍不住笑出声来,在最后替谢安整理了一番身上的甲胄后,低声说道,“一切小心……”
“嗯!——那我走了……”
深深吸了口气,梁丘舞退后两步,在谢安倍感莫名其妙的目光下,重重一抱拳,沉声说道,“为妻祝夫君武运昌隆!”
在她身旁,伊伊亦屈身盈盈一拜,带着几分梗咽,低声说道,“妾身祝夫君此行一帆风顺,万事逢凶化吉……”
诶?
怎么是这个?
不该是这样的吧?
谢安有些傻眼地望着梁丘舞与伊伊二人,一脸没好气地摇了摇头,走上前去,在她二人嘴唇上分别吻了一下,笑着说道,“这样才对!——那我走了!”
伊伊自是羞得面红耳赤,即便是梁丘舞,亦有些不知所措,伸手摸了摸有些湿润的红唇,微微点了点头。
忽然,她好似想到了什么,望着谢安离去的背影,大声喊道,“记得写家书!——一日一封!”
一日一封……
远处的谢安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
他忍不住抱怨。
这个笨女人什么都好,就是管地他太紧了,就跟管小孩子似的……
不过这种感觉……
对于自小孤苦一人的谢安来说,真的很不错。
巳时,是大军开拔出征的时辰,因为这个时辰属【火】、属【金】,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有助于提升出征军队的士气,但在谢安看来,顶着七月中午的太阳出征,这简直就是愚蠢透顶。
说是大军开拔,其实除了梁丘舞替谢安张罗的两千北戎狼骑外,也就两万士卒而已,而且这两万士卒,还是前些日子听说洛阳战局不利,朝廷又从并州一带调集过来的地方城市守备军。
说白了,就是一帮每日在城墙上站岗、或者开关城门的士卒罢了,这种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谢安实在不报以希望。
不过话说回来,谢安也不相信太子李炜会将真正的强劲之师交给他与李寿。
巳时一到,在冀京城西临时搭建的拜将台上,担任此军统帅的李寿,照着礼部拟写的出征祭文,洋洋洒洒地念了将近小半个时辰。
随后,在他一声大军开拔的吼声中,两万士卒高举手中武器,高呼呐喊。
顶着夏暑的太阳,感受着那帮士卒高昂的士气,谢安真有些怀疑,这帮士卒高呼呐喊,其实是不是想冲上点将台去,将叫他们在毒日下站了小半个时辰的李寿暴打一顿。
至少,谢安心中就有这种冲动。
以至于,当李寿洋洋得意地询问谢安他方才演讲时是否帅气时,谢安给了他一个鄙夷的白眼。
从冀京到洛阳,大概有两千多里的路程,换句话说,按正常行军速度,每日六十里算,他们要走整整三十多天,也就是一个多月。
毕竟,除了那两千北戎狼骑外,朝廷交予李寿、谢安二人的,那可是步兵,还是一帮不见得参加过几次战役的地方守备军。
值得一提的是,严开、陈纲、项青、罗超四人,此时并没有随大军一同前往洛阳。
理由很简单,朝廷最长的告假极限只有三个月,而跟着大军一同前往洛阳,去时便需要一个多月,如此,返回自然也需要一个多月,换而言之,在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东军神武营四将,如何能保证平息叛军?
为此,谢安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让严开等四将延后告假的时间,让他与李寿先行带着大军前往洛阳,待走二十几日后,再叫神武营的四将以各种借口向朝廷告假,单他四人,骑马赶到洛阳。
根据陈纲等人的描述,他们有信心在七日内,骑马从冀京赶到洛阳,这在谢安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七日赶到洛阳,换而言之,他们四人,每日至少要赶三百里的路程,而且很有可能这七日需要他们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
但归根到底,这却是最好的办法了,撇开来回半个月的赶路时间不谈,四将还能有两个半月的时间来帮助谢安与李寿平息洛阳叛乱,这让谢安有些感动。
若非是自己人,谁会这般舍命地帮他?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办法,也有着一定的风险,且不说那两万随行大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