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娇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娇女-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是圣人就这个脾气,听说待萧、洛二妃也甚平淡。”心腹如是劝解王娴。
    王娴接受了这个说法,也不强求圣人跟她多么亲热,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熟料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天杨葳到她这里来坐,无意中透给她一个十分让人惊诧的消息。
    王娴不很相信,便在杨劭来的时候,假作无意试探:“那日母后说皇姐明年就要及笄,也该留意京中合适的子弟了,我想着总要问问她自己的意愿才好,就悄悄问了她一句,你猜她心里中意谁?”
    杨劭连想都不用想,直接回道:“凌四郎。”
    “原来圣人知道。”王娴笑道,“他们两个原也相配,只是我恍惚听说,凌四郎是新康姑母看好的女婿人选……”
    杨劭听到这里,缓缓将手中茶盏放下,淡声道:“是么?我怎么没听说?阿乔才几岁?定亲还早呢!”
    王娴看他神情有微妙变化,心里不由一沉,面上却依旧笑道:“也不小了,过得一二年,也该定亲了。”
    “唔,皇姐的事你还是不要管了,有母后和周太妃在,也不用咱们操心。”杨劭没有接话,直接把话题转回了杨荣身上。
    王娴见他这样,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却也只能按下不提。她本以为此事就这么过去了,哪知没过几天,杨劭就跟太后求情,给两位公主减了课业,还许她们出宫做客。
    而杨荣和杨葳出宫的第一站,就是新康大长公主府。
    凌轩志怎么也没想到,他都不进宫伴读了,竟然还是没能躲开杨荣。他这几日趁着清闲,常常来公主府见嘉桐,偶尔还旁听嘉桐跟萧漠的讨论。他虽然不通农事,但也读过《齐民要术》,还是能听懂他们的讨论,并顺便发表一些见解的。
    这一日三人正谈起南方稻种能不能在北方生长,就有人匆匆前来回报,说两位公主到访,正在华茂堂见大长公主,叫嘉桐前去相见。
    凌轩志立刻说道:“时间不早,我先回府了,咱们下次再谈!”
    萧漠惊讶,不知道公主来访,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就挽留道:“四郎急的什么?时辰还早。”
    “萧师兄放他走吧。”嘉桐笑道,“他现在就算是留下来,也没心思跟你谈了。我先失陪。”说着起身离去。
    凌轩志冲萧漠拱拱手,随即也飞快出门,带着人回家去了。
    嘉桐到华茂堂的时候,杨荣两人正规规矩矩站在堂中,听新康抽查功课,嘉桐心内暗笑,知道这是阿娘记着上次进宫的事,给她出气呢,便老老实实进去站在一旁。
    新康问了两人几句,又教导训诫了一番,看两个侄女都规规矩矩,还算满意,便挥挥手道:“跟阿乔去玩吧。”
    杨荣两人长出一口气,跟嘉桐一起出门去了栖云楼。
    “你刚才做什么呢?怎么这么久才来,害我们被姑母问了许久。”杨荣率先往榻上一坐,埋怨道。
    嘉桐微笑道:“看阿棠做功课呢,谁知道你们会来啊,再说阿娘问你们,也是为了你们好嘛。”
    杨葳接道:“阿乔说的对,姑母是为了咱们好。”说完见杨荣不悦,忙用眼神示意她,这是在公主府。
    杨荣明白过来,勉强附和道:“我当然知道姑母是为了我们好了,我这不就是随口说说嘛。”又问嘉桐,“你自己看阿棠做功课么?”
    “不然还有谁?”嘉桐笑着反问。
    杨荣丝毫不懂含蓄,直接问道:“凌四郎没在这里么?”

☆、第55章 是真爱吗

“凌四哥刚有事回府了。”嘉桐笑眯眯回道。
    杨荣立刻站了起来:“回府了?什么时候走的?”
    嘉桐也不怕她去追,就道:“表姐来之前,他刚走。”
    边上杨葳意味深长的接道:“这么巧呀,听说凌四郎这些日子常往你们府里来呢。”
    “是啊,凌四哥虽然不进宫读书了,但还有功课,常要来问阿爹的。”嘉桐不闪不避,眼睛看着杨葳,一本正经的说道,“怎么两位表姐是来找凌四哥的么?”
    杨葳直接回避了她的目光,看向杨荣,杨荣则皱着眉,满脸纠结,似乎真的有去追凌轩志的意思。
    嘉桐也不管她们俩,只一笑,转头吩咐人该上茶上茶、该上点心上点心,并不费心找话题与她们聊。而这两位公主似乎也并没有跟她闲聊的心思,坐下来喝了会儿茶,便起身要告辞。
    嘉桐虚留几句,陪着她们去向新康辞行,新康连虚留都没有,直接道:“是该早些回去,免得太后担心。”说着就吩咐人送两位公主回宫。
    杨荣姐妹虽然不情愿就这么回宫,可也不敢反驳新康,只得咬着牙答应,告辞走了。
    “她们两个是怎么回事?”新康等嘉桐送完人回来,便问道。
    嘉桐如实答道:“可能是听说凌四哥在这里吧。”
    新康诧异:“怎么回事?难道……,是荣娘还是葳娘?”
    “是大表姐,原先凌四哥入宫伴读的时候,大表姐就总追着凌四哥。”
    新康彻底明白过来:“闹了半天,她一直跟你挑衅是为了凌四郎?呵,这个荣娘,还真有出息!周太妃的八面玲珑她是一点没学到,既鲁莽又愚蠢,真给我们杨家丢脸!”
    嘉桐看母亲越说越气,忙劝道:“阿娘您别生气,大表姐也是没人管教,才这样的。”
    新康将手中把玩的黄玉佛手丢在小几上,说道:“我跟太后说的那些话算是白说了!也罢,她这个嫡母都不管,我又何必操心?到时还有人嫌我多管闲事!”
    嘴上说着不管,心里转了几个弯以后,还是叫了人往国公府传话,让大嫂凌氏有空过来坐坐。
    “阿娘,你找大伯母做什么?”嘉桐不解。
    新康回道:“还能做什么?让她回娘家去提醒一下!你别以为这是小事,不打紧,要是没人管束,由着荣娘去闹,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凌相公是三朝老臣,功勋卓著,怎能为了荣娘伤了凌家的脸面?这个孩子就是没脑子,她以为她是公主,就能想嫁给谁就嫁给谁了?”
    嘉桐还真没想到这么多,只能老老实实听母亲讲。
    “凌家既是世袭公府、又是相府,凌四郎是长房独子,他怎么可能会尚主?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尚主,也不会要荣娘这样的!”新康斩钉截铁的说道。
    嘉桐明白了,凌轩志将来是要承袭韩国公府的,而尚主形同入赘,是需要住到公主府去的,否则便要夫妻分居,可那样一来,韩国公府没有女主人,也是万万不行的。
    怪不得尚主的勋贵子弟多是次子或幼子,那杨荣难道不知道这些么?她为什么还跟着了魔似的追着凌轩志跑呢?难道是真爱?
    新康看她低头沉思,心念一转,问道:“对此事,凌四郎是怎么说的?”
    “他也没说什么,就尽量躲着表姐。”嘉桐瞄了一眼母亲的神色,替凌轩志解释,“凌四哥入宫伴读,总是以谨慎小心为上,估计也不好意思跟长辈们提起此事。”
    新康却盯着她看了好半晌,又问:“那你呢,怎么看?”
    嘉桐莫名想到卫涵说的“两家早有默契”,便斟字酌句的说道:“我就是觉得表姐这样不太合规矩……”
    “哦?你就不觉得委屈?”新康慢悠悠问道。
    嘉桐一呆:“啊?”
    新康瞪她一眼:“荣娘为了凌四郎找你的麻烦,你不觉得委屈?”
    原来是说这个,嘉桐重重点头:“当然委屈了!还莫名其妙呢!好像谁比她与凌四哥亲近些,便是有罪似的!”
    新康看她答得爽快,似乎心底无私,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她既然能明白杨荣爱慕凌轩志的事,那就应该也是开窍了的,便道:“活该,谁让你不早与我讲。不过你也大了,确实不好与外男往来太多,该避嫌的时候也要记着避嫌,别让人说出不好听的话来。”
    “……哦。”嘉桐虽觉无辜躺枪,还是乖乖应了。
    母女二人说了会儿话,去国公府的人回来禀道:“夫人说午后来拜见公主。”
    新康便叫人张罗午膳,听说萧漠还在书房跟卫嘉棠一起读书,又叫厨房加了两个菜送到前院,让他们两个一处用膳。
    待用过午膳,嘉桐回去栖云楼午歇,睡醒起来就听说大伯母已经来了,她知道母亲和大伯母有话要谈,便没有急着过去,而是慢悠悠梳妆打扮之后,才去了华茂堂相见。
    “阿乔这些日子怎么没往公府去?太夫人念了你好几次了。”凌氏一见了嘉桐就笑道。
    新康替她回道:“这几日天冷,我拦着她没叫出门。”
    嘉桐陪着寒暄了几句,看她们似乎还没谈完,便起身告退,说要去看看嘉棠。
    果然新康直接放她走了:“去吧,他若要去校场,你叫他多穿些衣裳。”等嘉桐走了,才跟凌氏叹道,“还是个孩子样,也不知何时才能长大。”
    “等她大了,你又该不舍得了。”凌氏叹道,“女儿家,大了就要嫁人,当娘的不想放手,也不得不放手,这心啊,就跟剜了一块那么疼。”
    新康听出她弦外之音,便问:“怎么?四娘也要定亲了?”
    凌氏点头:“太夫人说了,既然双方都满意,该定就定了吧,真舍不得,就晚两年成亲也使得。”
    “是这么个道理。”新康赞同道,“那三娘这边,几时放小定?”
    凌氏笑着回道:“正要与公主说,已定了本月二十八,只不知公主要往哪边来。”
    两边跟新康都是亲戚,只是一边是娘家的一边是婆家的,新康就笑道:“我自然要去国公府的,若有什么事须得我跟二郎做的,阿嫂只管吩咐。”
    “倒没什么事,这些年家里也办过几场婚事,不过按部就班罢了。”凌氏只要新康来自家捧场就够了,哪还会要她做什么,说完便将话题一转,提起嘉桐,“等四娘的事定了,也就该轮到阿乔了。”
    新康叹道:“阿嫂刚刚也瞧见了,她还是个孩子呢,慢慢再看吧。”
    “孩子长大也就是一转眼的事儿,四娘眼下不也是个孩子脾气么?等定了亲就好了。”凌氏有心帮着兄嫂试探一二,便道,“女儿家的婚事不妨早留意着,也好选个知根知底的。”
    新康道:“确实是这个道理,阿嫂若是看见谁家儿郎好,记着与我说,我们一同参详参详。”
    凌氏便作玩笑状接道:“真要我说啊,我觉着我们四郎就很好,只怕公主瞧不上。”
    “我有什么瞧不上的?”新康并没回避这个话题,“只是阿嫂也知道,我跟二郎好不容易才得了阿乔,娇惯着养到这么大,只想着事事都合她心意最好,这婚姻大事么,总得等她开窍、自己知道好坏了,才能定下来。”
    这却是肺腑之言了,凌氏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公主说的很是。咱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一切都为了孩子们好么!”
    妯娌二人相对感叹了一回,凌氏便要告辞:“……您说的事我记下了,多劳公主费心,我定源源本本的告诉父亲母亲。”
    新康笑道:“又不是外人,客气什么?”
    凌氏便不再多说,起身告辞,新康亲自相送到华茂堂院门口,才在凌氏的坚决推辞下停步,目送凌氏远去后,她转身回房,边走边问:“阿乔去哪了?”
    “刚奴婢碰见紫藤回栖云楼取东西,说是小娘子去西楼了。”翠扇回道。
    听说女儿又去了藏书楼,新康便没有多问,径自去处置杂事了。
    嘉桐确实在西楼,可却不是一个人,而是与萧漠和嘉棠一起。嘉棠本要去校场的,嘉桐看外面风大天冷,便坚决不许他去,萧漠也说,这样的天气练不好射箭,不如坐下来读读书。
    嘉棠早在屋子里呆烦了,哪里情愿,嘉桐便提议大家一起去西楼,他要是不耐烦在屋子里坐着,可以在院中打一回拳,嘉棠想了想,总比窝在书房好,就同意了。
    于是三人便一同去了西楼。嘉桐与萧漠很快就又提起上午的话题:“……按理说,只要育秧插秧得当,以近年的气候来看,在河南道种植水稻,也并不是不可行。”
    嘉棠立刻插了一句:“我去打拳了。”说着也不等嘉桐和萧漠答复,便转身出去换衣裳打拳去了。

☆、第56章 各自言志

“青萝,你去看着些,当心阿棠出汗吹风。”嘉桐忙叫身边侍女跟着去看。
    萧漠便笑道:“难为阿棠了,他今日已比往常耐得住的多。”
    嘉桐点头:“这是有你在旁边鼓励他,要不然他未必坐得住。”
    萧漠并不居功:“是阿棠自己知道上进。”
    “要不是有你和凌四哥在旁比着,他才不会这么勤快。”嘉桐摇摇头,继续说回先前的话题,“萧师兄有去过河南道一带么?”
    萧漠回道:“北上途中曾从河南道经过,但并没有停留。其实我以为,种什么米并不最要紧,稻米也并不比粟米产量高,且河南道毕竟不如淮南道、江南道天暖,若真种植稻米,亩产未必会及得上粟米。”
    也有道理,但是嘉桐还是很惋惜:“师兄说的也对,可是这样一来,稻米便只能从南边运过来,到了京师难免价高,能吃得起的人太少了。粟米实在是不如稻米好吃啊!”
    语气里满是为了别人错失美味而生的遗憾,萧漠实在是忍不住笑:“吃惯了也就不觉得,何况有些人就没吃过稻米,兴许觉得能有粟米吃到饱,已经很好了呢。”
    是啊,忘了这旧社会还没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第一要紧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吃得饱。可惜嘉桐还没看到玉米、土豆传入进来,不然就可以大力推广,好让更多人吃上饱饭了。
    “还是萧师兄更知民间疾苦。”嘉桐很是好奇,“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问萧师兄。”
    萧漠以为是有关农事的,爽快回道:“师妹请问。”
    “萧师兄出身世家,想必也是自小养尊处优;家族教导应也都是早日入仕为公卿之类。萧师兄怎么会对民生之事如此在意,还肯亲自踏上田间土地,去与农人相谈。”
    要知道就在本朝立国之前,世庶之间还有着严格的界限,世家子弟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庶民,更别提走近他们、与他们说话了。
    萧漠听了嘉桐的问题先是意外,接着便反问道:“那卫师妹呢?论出身富贵、养尊处优,我可不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