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商家军不仅要在战术运用上多下苦功,而且也必须要保持在火器技术上领先优势,才有可能抵挡得住清军的进攻。虽然战争的胜负,并不是全靠武器的技术来决定,同时还包括、经济、政治、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武器的技术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而且武器同样也是制约战略、战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其是目前,商毅仅仅只有浙江这一个省,确切的说是只有五个府的地盘,因此必须都把自己的每一个优势都发展到最大限度。
虽然目前商家军在火器技术上,比清军要领先得多,主要体显在燧发枪、刺刀、手榴弹和霹雳火箭这四项。但这些优势并不明显,因为除了燧发枪之外,后三项在技术上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可以说只要清军吃过几次亏之后,就马上就能仿造类似的东西出来。既使是燧发枪,也不是不可仿造的,因为中国这时也出现了燧发枪,只要能弄到几支样品,以清军现在的技术水平,最多一二年时间,也能大量仿造。
虽然这些武器也需要相应的战术才能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但如果武器相当,商家军的优势也会大大削弱,因此商毅必须要开发几项清军在短时间内,无法仿造的武器技术,才能确实商家军的领先优势。
但受制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虽然商毅在穿越之前,收集过有许多近现代武器的图纸,但绝大部份都是根本无法实施。如果可能,商毅到是想造出AK47,可昔在这个时代就连三八大盖也造不出来。因此这几天商毅天天在电脑上查自己过去收集的资料,总算找到几项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能够实施,而其他人短期内无法仿造的武器。当然想把这些武器制造出来,还需要西班牙工匠的帮助,因为欧州人在这方面确实比中国的经验丰富的多。
因此商毅准备好了图纸,来到兵工厂,和孙和鼎一起,将这些西班牙工匠中师传级的人招集起来,等人都到齐之后,一共有十七个人,商毅马上开问道:“我想知道,在你们当中,有谁会刻膛线,是螺旋形的膛线,枪炮都可以?”
返些工匠们之间互相看了看,响起了一阵“嗡嗡”小声议论声音。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个人站了起来,道:“阁下,要给枪炮刻螺旋的膛线并不难,但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才行,我看在您的兵工厂里,并没有这些机械设备。空着手是没法做的。”
商毅点点头,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如果我有这些机械设备,那就不用问你们了,现在我的问题是,你们当中谁能制造出刻螺旋膛线的机械设备,我出一千两白银的赏金,只要能够制造出来,而且证明有效。”
这一下工匠之中又是一阵议论纷纷,比刚才的声音又大了不少,因为一千两白银对工匠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按这个时代的汇率比价,大约可以折合六七百多荷兰盾,相当于欧州一个中等富裕家庭一年的收入。在当时荷兰盾是金币,一荷兰盾中大约含七毫克黄金六七百荷兰盾相当于五百克黄金。而从购买力来说,当时一百九十二荷兰盾能够买二吨黄油。因此工匠的兴趣也都大大增加。
这时先前那个发言的工匠又道:“阁下,我愿意试一试,不过我需要几个帮手和一些相应的材料。”
商毅点点头,道:“告诉我你的名字。”
那工匠道:“多明戈斯,布鲁诺·多明戈斯。”
商毅道:“很好,多明戈斯先生,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来完成,需要什么材料和帮助我都可以提供,但帮手你要自已找,就在你们的工匠里面,你想选谁都可以,只要能够做好并且证明有用,赏金一分也不会少,由你和你的助手平分。有什么需要帮助,你可以找孙先生,他会帮你解决。”
多明戈斯道:“好的,阁下,我明天就开始动手制做。”
最早的枪膛内带有膛线的火枪诞生于十五世纪初的德国。但当时还只是直线形的沟槽,这是为了更方便从枪口装填弹丸。而十六世纪以后,欧州才开始将直线形膛线改成螺旋形,到了十七世纪,螺形膛线的火枪火炮就以经在欧州的军队中开始使用了。因此刻膛线技术只是施工工序麻烦,在欧州到并不是什么尖端技术。而且刻膛线的机械设备也并不复杂,多明戈斯对此也颇有信心。
因为商毅当然知道,螺旋形膛线技术,将是未来枪炮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后世以经普通使用。因为在火枪和火炮的管壁内则刻出螺旋形的膛线,可以使发射出的炮弹子弹作旋转运动,在出膛之后,保持稳定的旋转飞行,和湑膛管枪相比,可以提高射击精度,增大射程。著名的米尼式前装线膛枪,是由法国士兵克劳德·爱迪尔内·米尼在十九世纪发明,重约五公斤,膛管内刻有螺形膛线四条,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九百多米。即使是在一战的时候,这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对商毅来说,虽然没指望自己的线膛枪达到米尼步枪的射程,但就是打个对拆,也能达到四百五十米,而有效射程在二百米以上,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超远射程。目前商家军中射程最远的鲁密铳,有效射程也不到一百五十米。而且这项技术,恐怕是清军在短期内无法仿制的。
不过这个时代,动力学说在欧州也才是刚刚起步,而中国更是不知所云,因此在商毅向孙和鼎解释螺旋形膛线枪的发射原理时,也让孙和鼎听得一头雾水,听了半天之后还是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在枪炮管内壁刻出膛线之后,会使弹丸射程提高数倍。但见商毅说得信心十足,他也不由半信半疑,不管商毅说得是真是假,先按他所说的去做出来试一试就是了。反正在中国古代对生产技术都是只管方法,很少去研究技术的原理。
解决了膛线的问题之后,商毅又拿出几张图纸,放在桌上,道:“你们来看一看,这两件武器能做吗?”
虽然在图纸上标注的尺寸文字都是中文,但这些工匠都是造炮造枪的出身,因此也能看清个六七成。而孙和鼎也看了个八九成。图纸画的是两种武器,一种是火炮,而另一种是在一辆木车上,并排列着数十支枪管。看起来似乎和迅雷铳是类似的武器。
但这时以经有好几个西班牙工匠指着图纸惊呼起来:“这不是管风琴枪吗?”
商毅点点头,道:“对,这就是管风琴枪,你们谁造过这种枪?”
管风琴枪一般认为就是原始的机关枪,原理其实就是把多个枪管放在一起,造成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继发射的效果。虽然中国在这个时候也制造出类似管风琴枪的迅雷铳,但在这方面欧州的经验无疑要比中国丰富得多,早在十五世纪,欧州就以经出现管风琴枪,并装备到各国的军队中。管风琴枪的缺点就在于填弹的速度太慢,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也是难以克服的。
而这时又有一个工匠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管风琴枪,这是雷霆枪车。”
其他的工匠听了又发出一阵惊叹,雷霆枪车是在1625年,由英国人威廉·得鲁蒙德发明,就将许多枪成排装在小车上,最多可以达到一百支,可以加强了管风琴枪的机动性,也是目前欧州使用的最好的管风琴枪。得鲁蒙德曾宣称,只要两个人操作就可以对抗一百个士兵。据说一直到拿破伦时代,一直还在使用这种雷霆枪车。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也出现了这种雷霆枪车的变形版管风琴枪。因为雷霆枪车出现还不到二十年,既使是在欧州也是一件新鲜玩意,绝大多数工匠也只是听说过,还没见过真家伙,而商毅居然能拿出它的图纸来。
而商毅也看着那个工匠,道:“没错,这是雷霆枪车,你见过吗?会造吗?”
那名工匠道:“我见过这种雷霆枪车。虽然没有造过,但我想并不会很难?不过我想知道,造雷霆枪车有没有赏金?”
商毅点点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工匠道:“徳隆·卡瓦略。”
商毅笑道:“好吧,卡瓦略先生,雷霆枪车就交给你来付责,做好之后,同样也是一千两白银。”
卡瓦略也不禁喜形于色,道:“阁下,我保证完成。”
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
雷霆枪车就这样定了下来,而另一种火炮的图纸却是谁也没有见过。
其实这门火炮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拿破仑炮,是一件绝对的经典武器,以其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而有效着称,到了前装式火炮的最早高水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交战双方都广为使用,因此而名声大造。当然这个命名并不是后世人们熟知的那个拿破仑,而以是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的。不过被当时美国联邦军以M1857型12磅野战炮命名。
拿破仑炮全是由青铜而不是铁铸造而成,所以极其坚固,能够经受重装药或者双倍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二千米左右,同时拿破仑炮虽然是滑膛炮,但也居有相当高的射击精度。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相对较轻的重量。
一门标准的十二磅拿破仑炮连同炮架、车轮也全是青铜铸造,炮管长一米七左右,口径一百一十七毫米,左右车轮直径为一米四五,全重(合炮身、炮架加上车轮)一千一百零九斤,但炮自身重只有五百五十七公斤,如果换算成明代的重量,还不到一千斤,而射程威力却比二千斤红夷火炮还要略胜一筹。
制造拿破仑炮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材料上很麻烦,因为制造枪炮的材料实际上是以钢为最好,其次是铜或青铜,最次才是铁,而以铁为材料,又以熟铁为佳,铸铁最差。但在目前大量炼钢铸炮是不现实的,只能在铜铁上想办法。
青铜实际上是铜合金,主要是铜与锡为原料的合金,中国的锡矿到是非常丰富,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也开釆得很早,而中国的铜矿尽管诸量也不算少,位居世界笫三,但中国铜矿的矿石质量较差,利用率不高,开釆的难度也较大,另外铜也是中国的流通货币,使用青铜铸炮,成本也远比铁铸要大得多。因此在明清两代,其本都是造的铁炮,极少有铜炮。
不过虽然青铜炮的成本比铁炮要大得多,但性能和使用寿命上也要出铁炮优秀的多。一门红夷大炮,如果是铸铁,一般的使用次数为五百次左右,熟铁可以达六百到八百次左右,而用铜或青铜,却可以达到一千到一千五百次。同时铜炮也要比铁炮轻得多,因此从性价比上来看,铜炮和铁炮的差异其实并非十分巨大,因此商毅也认为在商家军中,装配适量比例的铜炮,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现在商毅到是收购到三万多斤铜矿,起码可以开始式着造几门拿破仑炮来看看。不过商毅打算,只是炮身釆用青铜,炮架和车轮釆用木铁混制,力争将全炮重最控制在一千二百斤之内,同时也能减少青铜的使用。
而这件工作,交由孙和鼎来付责,因为他本身就是善于铸炮,又从西班牙工匠中选了三人,来协助孙和鼎完成,赏金同样也是一千两白银。
线膛枪、管风琴枪、拿破仑炮是目前兵工厂里需要完成的三大技术攻关。同时对其他的武器,商毅也提出了一些小的改进和升级。
首先商毅要求兵工厂能造出开花弹来,目前商家军使用的炮弹为实心弹和霰弹,前者射程远,但杀伤力小,而后者杀伤力虽然大,但射程又太近。而开花弹正好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
开花弹也叫爆破弹,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空心圆球,里面填上火药和一些铁片,在发射之后,利用时间引信来引爆炮弹,靠火药的爆炸、飞溅的铁片以及弹壳炸裂后的散片来杀伤敌人。这样不仅加大了炮弹的杀伤威力,而且同样没有减少射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实际上开花弹在明朝就以经出现了。根据一些后世学者考证,在宁远大战时,袁崇焕炮伤努尔合赤,使其伤重不治而亡,使用的就是开花弹。但明朝的开花弹制做十分粗糙,而且基本都是用臼炮以曲线发射,射程有限,说白了和用投石机抛投没什么两样。因此也没有普及使用,而到了清朝,因为不重视火器的发展,也没有做进一步的改进,反而失传了。居说到清未时期,左宗棠在驻守西北的时候,曾在一个废弃的炮台中挖掘出明军留下来的大量开花弹,也让左宗棠大为感叹:“中国在三百年前便有此利器,只可昔后人不善保管,竞致失传,岂不痛矣。”
不过商毅需要的开花弹,不是臼炮曲线发射的开花弹,而是加农炮(即直射炮)发射的开花弹。只有这种开花弹,才能综合实心弹和霰弹的优点。
加农炮发射的开花弹和臼炮发射的开花弹在原理上虽然是一样的,但在技术难度却要大得多,首先是开花弹的弹壳厚度,壳壁如果太厚,则爆炸之后火药无法炸碎壳壁,显不成杀伤力,结果成了实际上的实心弹。而如果壳壁过薄,又承受不住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压力,造成炮弹还在炮膛里就以经碎裂,反而会引起炸膛。同时火炮的口径、管长不同,对炮弹施加的压力也不同,对弹壁的厚度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而且现在也没有精准的数学公式来计算各种口径的火炮发射产生的功率,因此只能靠一次一次的试验来找到最合适的尺寸。
另一项技术难度则是时间引信,做时间引信的材料不仅要耐燃,在距烈的冲撞下也保持燃烧,不易熄灭,而且还要燃烧速度均匀,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样才能保证在炮弹打到一定距离时,才发生爆炸。
因此开花弹的原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是很难。同时商毅也要求,干脆利用这个机会,将火炮的口径统一起来,规定七到十种口径,每一种口径火炮的长度也要有一个限度,以后制造的所有火炮都必须按照规定好的尺寸,进行标准化生产,不能再跟着感觉走。而同样的,制造炮弹也将按照这个标准,实行统一的生产。同时以后在火炮和炮弹上都铸印上口径尺寸,以免以后火炮口径五花八门,炮弹也要跟着多种多样,使炮手们难以分辩。
第二个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