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 第1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蒋介石坐下,戴笠恭敬上前,低声禀告:“校长,根据情报,本月八日中秋节那天,安毅的弟弟罗绍东将军将在蒙古成亲,届时安家军主要将领都会出席,目前蒙古已经全面戒严,清查一切可疑人员,我们在蒙古以逃难和经商为名安插进去的五名情报人员,均失去联系,估计凶多吉少了。”

蒋介石瞥了戴笠一眼,提醒道:“雨农,我记得现在军统所使用的无线电侦测设备,都是安毅提供的吧?”

戴笠作恍然大悟状,垂下脑袋:“原来如此……他们肯定早就对我们的人监控起来了,这次担心安全方面出问题,干脆来个一网打尽……对不起,校长,雨农让您失望了……”

蒋介石摆摆手,苦恼地说:“这事儿不怪你,安毅从弱到强,到今天无法遏制,是我一手造成的,若我当初坚决一点,打压狠一点,或者干脆把他派出国去担任外交武官,说不一定就不是今天这种情况。

“雨农啊,第四厅是安毅一手创造,我是不敢放心使用他们的情报系统的,只能依靠你和纪常了。根据你对安家军的了解,我们若真是对安家军上,胜负如何啊?”

戴笠迟疑一下,抬起头看到蒋介石鼓励的目光,硬着头皮道:

“安毅兵出法属安南,到今天占领暹罗、中亚,犹如龙归大海,发展只能以神速来形容。法属安南和暹罗都是著名的粮仓,安毅集团在种子、农药和化肥上,又有许多发明创造,基本上粮食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而且都能保证收成。

“以前仅靠川南、湘西、黔西和滇南之地,养个一百万兵就有些吃不消,但现在数字扩大十倍,也不愁粮食供给。目前安毅控制的地区正在大力推行义务兵役制,新兵入伍后,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军饷的,只有微薄的士兵津贴,这样部队虽然成倍扩大,但是开支方面并未增加多少……”

“慢——”

蒋介石有些奇怪地问道:“不给士兵军饷,难道就不怕哗变吗?他们是如何保持战斗力的?”

戴笠解释道:“虽然士兵不发军饷,但他们的家属却得到很好的优待。一般参军的家庭,地方政府在各方面都会有优惠,若是城镇人口,军属会安排相对较好的工作。逢年过节,地方政府会组织起来前往慰问,若是在战场上立了功,地方武装部会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和民兵,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向其家庭赠送奖状和锦旗,并根据战功大小,酌情减低农田税赋。

“南华土地改革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同时对创造这一切的安家军感恩戴德,踊跃参军保卫自己的成果,新兵的士气很高!再加上军队和地方关系密切,书信往来不断,士兵们可以随时知道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于亲人的情况也了若指掌,为了获得战功和荣誉,他们往往敢拼命,所以就造成每战各部均奋勇争先,竞相承担攻坚主力的重任!”

蒋介石听了叹息一声:“南华的制度很好,可是我们这里却有诸多掣肘,无法效仿。那么,安毅麾下到底有多少军队?”

戴笠扳着指头算:“顾长风、夏俭、李金龙、张承柱、叶成、杨冠、杨九霄各统帅一个兵团,每个兵团下辖直属部队和三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包括一个直属警卫师和三个主力师,这样仅主力作战部队就有八十四个师。

“而且,兵团直属部队下辖有防空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等作战单位,每个旅的实力都不下于中央军一个师,这样算起来,仅仅步兵主战部队就超过一百个师,按照每个师一万五千人计算,那就是一百五十万人!

“安毅又设有两个山地军,师、团数目不详,专门用于山地作战,保守估计不少于十个师,那又是十五万人。川南设有地方武装警察部队和工程兵部队,总数超过三十个师,一旦情况紧急,可紧急转变为作战部队,这又是四十五万人!加上其空军、海军、防空兵和专业炮兵,仅仅属于安毅直属的部队可达二百五十万!

“尹继南担任蒙古省主席后,改编了由远东共和国帮忙组建的蒙古军,根据情报,这部军队是由远东军解救的矿工、劳工和东北地区的农民组成,装备的全部都是苏制武器,战斗力极为可观,一共编成了四十五个师,每个师也是一万五千人,兵力约七十余众。此外,湘西、黔西和云南各编有两个军,再加上杨斌、吴立恒和鲁逸轩的部队,六十万可能都算是低估!

“这样算下来,安毅可以直接调用的军队达到三百八十万,实际上一旦中央与之决裂,依照安毅集团一向藏兵于民的民兵制度,瞬间可以武装几百万的军队,中央与之对上,毫无胜算!”

蒋介石听了脸色阴晴不定,他如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去年抗战开始到现在,安家军竟然壮大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个时候,蒋介石不禁开始后悔,若是去年年底果断一点,让蒋经国出任蒙古省主席职务,再配以军政大员辅佐,说不一定蒙古那七十万军队就可以收为己用。那可是全苏式装备的部队啊,又是在与日军的较量中成长起来的,战斗力肯定不弱。若是把那支部队掌握到了手里,此消彼长,今天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蒋介石沉吟许久,看到戴笠欲言又止,皱着眉头道:“雨农,有什么事情你且明言,你是我的耳目,若是我的耳目都无法告诉我真实的情况,我还能信谁?”

戴笠大为感动,声音有些哽咽:

“谢谢校长厚爱,雨农感激不尽!雨农是这么想的,小毅对校长还是很尊敬的,这些年来,雨农见惯了校长与小毅间的诸多矛盾,但最后都能化解,我想这一次最好还是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以小毅的脾气,只要中央稍微表示一下,校长到……”

“够了!”

蒋介石大喝一声:“就差说把我绑到安毅跟前,负荆请罪了……”看到戴笠低下头,战战兢兢的样子,蒋介石放缓了语气:“此事容我想想……现在汪兆铭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原本汪主席准备在中政会发起一个法案,强硬要求安家军退出西南,否则以民贼独夫讨伐之,但随着安家军的态度日益变得强硬,且日军遭遇西伯利亚惨败后,汪主席改变了态度,赞誉安家军乃国之虎贲,到处发表演讲,称若是中国军队尽皆如安家军一般,驱逐日寇指日可待。这几天日本大使馆大门紧闭,汪精卫一系突然变得低调起来,看来日军的失败,给汪精卫的触动很大。”

戴笠低着头禀报。

“连汪兆铭也服输了吗?”

蒋介石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罗绍东的生日,是十月八日?”

戴笠不敢怠慢,连忙回答:“是的,这是再三确认的消息,不会出错!”

蒋介石点点头:“好吧,我到时候去库伦一趟,我倒要看看,安毅还认不认我这个校长。”

~~~~~~~~~~~~~

第一六八三章北水南调

秋高气爽,蒙古南方的奥云陶勒盖,安毅正与尹继南、孙瑛浩、郑子墨、札丹巴、札穆察拉诺等人的陪同下,视察已经落成的以冶炼铜、黄金为主的大型冶炼厂。

安毅于十月二日抵达库伦,随即便在尹继南的陪伴下,对蒙古城乡和一些大型建设项目进行考察。

在尹继南的主持下,蒙古政府对整个地区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和规划,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建设狂潮。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蒙古地区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止七月底,包括唐努乌梁海在内的整个蒙古地区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蒙古地区蒙古族为七十四万人,汉族五百二十一万人,哈萨克族十六万人,俄罗斯族十五万人,鄂温克族九万人,白俄罗斯族四万人,秃巴斯族三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加起来约两万人,其中汉族主要是去年年底到今年由东北和远东滨海、阿穆尔等地区迁移至蒙古,也有部分逃离华北和江淮地区、由江南集团的车队送来的难民,而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则几乎都是今年从远东迁移到蒙古企业的工厂的工人和管理、科研人员。

目前,蒙古地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口比率为五比一,基本上可以说蒙古省已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地区了。

蒙古地区虽然大小河流不少,但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北部水源丰富,而中部和南部却严重缺水,尤其是在沙漠和戈壁地区,由于降水稀少,饮水更是缺乏到了极点。

按照叙府研究院给出的建议,距离取点水单程一公里以上、或至取水点垂直高度一百米以上的乡村,皆为缺水地区,每人每日供水少于十公斤、每头牲畜供水少于四十公斤,每头猪、羊日供水少于十公斤的家庭,为缺水家庭。

为了满足缺水地区和家庭的人畜饮水需求,政府开始大力推行修建水窖。

根据叙府研究院的专家介绍,由水泥建造的防渗漏的水窖,只有在深度六米以下,才不致水法臭,冬季水才不会结冻,按照规划,每一口水窖的窖容量为五十立方米,每户人家有这样五眼水窖,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人畜饮水都不会发愁。

从今年四月开始,政府派出专业的工兵部队,以无息贷款方式,为农牧民修建水窖。这样,通过特殊的引导渠,一旦落雨或者下雪,雨水和融化的雪水都会流进每户人家的水窖里储存起来。

为了满足修建水窖需求,蒙古地区的水泥厂一再增加和扩建,原本规划中,蒙古东西南北中各修建一家大型水泥厂,但到现在,水泥厂的数目已经扩大到了十二家,即便这样,依旧是供不应求。

部分富绅见有利可图,向政府取得了生产专利和技术,然后八方集资,先后成立了二十四家规模相对较小的水泥厂,果然是财源滚滚。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投资水泥厂根本不可能亏本,整个蒙古都是大工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需要水泥。此外,欧洲战事爆发,作为构筑工事、掩体和碉堡的战略物资,水泥的需求量惊人,因此目前蒙古的私人水泥厂还在不断增加。

饮水问题可以通过修建储水水窖来解决,但是要满足这么多人吃饭,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首先确认一点,要满足吃饭问题,肯定要发展农业,蒙古地区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仅仅依靠畜牧业显然是不行的。

实际上,蒙古境内河流还是比较多的,在河边谷地和平原地区,拥有大量肥沃的草场,只需除去杂草,稍加翻整,便是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另外,大兴安岭东部地区、哲里木和昭乌达南部、锡林郭勒西南部、大青山南麓、科布多、蛮汉山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南部,降雨量达到400mm,只需与修建储水水窖相配合,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蒙古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单人单户的农业生产,根本无法在这里立足,因此政府采取的是大农业模式,和南华一样,在地里工作的不再是农民,而是农业工人。

在加紧开垦荒地的同时,农业区首先修建的建筑是居民小区,为了节约土地,一律的四层红砖瓦筒子楼,每一层楼均有着长长的走廊,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每个单间大约三十个平方米左右,按照家庭人口数量,用板材隔成一个个小房间。

在居民小区建设的同时,便是沼气池的规划和建设。

沼气池与筒子楼、养猪厂和养鸡场相结合,在空旷的地下修建沼气池,地上修建太阳能采暖的猪舍和鸡舍,人畜粪便通过进料管自动流入沼气池内,发酵产气后的沼渣、沼液靠沼气自身压力,从出料口自动流出,一次填料可常年连续产气,中途不需要大换料,使用管理十分方便。

沼气池除了向筒子楼提供烧水、煮饭和电灯照明的沼气外,沼液可以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喂猪喂鸡,还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有机化肥,直接施入温室或大田作物,对于粮食、蔬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为了加大种植期,节约用水,农业区广泛采用钢架塑料大棚进行种植,对农作物的灌溉大都采用滴灌技术,在大棚里安装有太阳能取暖设备,这样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也可以种植耐寒的农作物。

根据地理条件不同,在稳定河谷及平原地区稻谷和小麦生产的同时,在较为缺水的地区大力发展玉米、土豆、番薯、洋葱、胡萝卜、甜菜的种植。

尤其是土豆,目前许多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在内,军队、平民都是用土豆作为主食,而蒙古地区沙漠和戈壁众多,沙地对土豆生长的形状规则极有好处,如果是泥地,土豆的生长膨胀,会往松的地方去,造成土豆的形状不规则,蒙古地区的日照时间比较长,有利于土豆固性物的积累。

另外,种植土豆利于节水,一亩小麦年需耗水是六百至八百立方米,种土豆却只需要四百方左右,几乎节约了一半。产量方面,即便是优质小麦的亩产量也只有四百公斤,而土豆的亩产量却普遍在两吨以上甚至可以达到六吨,同样的一亩地,种植一亩小麦只够养活一个人,而种土豆却能养活三到四人。

到目前为止,各大农场已经开辟出二百三十万公顷土地,四月份种下的第一批作物已经收成,极大地缓解了蒙古地区所面临的粮食压力。

畜牧业方面,在安家军入主蒙古之前,蒙古的畜牧业实行的是公有制,草场和牲畜都是国家的,牧民生产毫无积极性,导致牧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牲畜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破坏性的放牧对草场的影响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专门作出规划,对蒙古族牧民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把人畜草和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有效地激发了蒙古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进一步解决畜牧业生产领域各生产要素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又在八月推行了以草原承包到户为重点的草原承包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制度,将一点三亿公顷的草场平均分配给牧民,实现了“用管护”、“责权利”的统一,进一步理顺了关系,使得蒙古的畜牧业发展驶上了高速轨道。

叙府研究所根据上世纪丹麦人的发明,研究出了全新的风力发电机,开始在草原大力推行,加上独门独户包含牛羊马匹过冬用的牲畜房的三层红砖楼房、饲料青储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