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参战的坦克越来越多,战场迅速被扩大到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辽阔范围!
当一辆辆钢铁铸就的坦克,在猛烈的炮火中化作一团废铁,当一个个久经训练的士兵,在那激射的弹片与坚硬的履带间化作一滩血水的时候,没有人感到恐惧,也没有人会对巨大的损失感到惋惜。
无一例外的,包括双方的指挥官在内,他们都想要在压制住对方攻势的同时,取得战场的主动权,他们都要主导这场战斗。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坦克大战会打的如此激烈,如此混乱,无论是美军还是日军的指挥官,在战斗打响的半小时后,便基本上失去了对整个战场的控制,只能源源不断地把手里的援兵派上去,谁也输不起这事关前途和命运的一战。
这一场决定芝加哥会战结果的坦克战役,足足持续了三个半小时。
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到底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上风,在经过漫长的拉锯后,首先在空中击退了日本陆军航空兵的进攻,地面上日军的坦克数量也比不上美军,在接连遭受惨重损失,有两个装甲师团甚至全军覆没后,日军指挥官不得不下令向后方转移。
至战斗结束时,数以千计的坦克残骸在滚滚的浓烟中静静趴伏,无数的士兵尸体陈列在这些残骸的四周,星罗棋布。
从空中向地下看去,场面蔚为壮观,但眼前的修罗屠场只会让人感到心悸,而不会有任何美感可言。
这一场规模宏大的坦克大会战,美军投入坦克高达二千九百二十四辆,总计损失一千三百六十一辆,日军投入坦克一千九百三十四辆,损失九百二十三辆。如果仅仅从伤亡损失数字上看,毫无疑问,美军在这场战役中是处在了绝对的下风。
但是,实际上通过这一场战役,美军不仅粉碎了日军在芝加哥南部地域实施反攻的打算,歼灭了该地区日军装甲部队近半的战力,同时,还趁机向该地域的日军防线发起了一系列的反突击作战,并在日军的防线内侧,构建起了颇具威胁性的突出部。
在这场坦克战役结束后六个小时,巴顿将军便亲自赶到前线指挥,从各个方向上调过来的三十多万美军官兵,开始由这个新打开的突出部内,向疯狂反击的日军士兵进行针锋相对的战斗。
战事从芝加哥南部慢慢向市区转移,随后芝加哥运河防线成为了日美双方争夺的焦点,为了这条河流,双方士兵进行了连续三天三夜的鏖战。
战事最为紧张激烈的十月六日,日美双方士兵曾经连续发动四十九次冲锋与反冲锋,平均下来一小时两次还要多,双方是你攻过来我打过去,数以万计的士兵阵亡于运河两河及河面上,殷殷的鲜血将河流染成一片红色,当战斗进行到后期,双方士兵的尸体几乎把运河填平。
至十月八日,日军阵亡二十五万人,芝加哥城已经成为埋葬日军的坟墓。
随着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兵力陷入枯竭,山下奉文手里可打的牌已经不多,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山下奉文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于十月九日夜里,开始组织部队从已经成为一片残垣断壁的芝加哥撤离,向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退去。
日军的撤离用去了一周时间,在此期间,日美双方在芝加哥城区激战不断,最后的战斗发生在芝加哥北部埃文斯顿的火车站,负责殿后的三千多名日军尽数战死,与此次战役其他三十万死去的日军士兵一起,成为了游荡在异国他乡的亡魂。
而在密苏里州与伊利诺伊州一线,日军此前就在考特尼。霍奇斯中将统率的第一集团军的进攻下,相继丢掉了圣路易斯和堪萨斯城,当十月三日接到北线反击失利的消息后,日军便开始着手进行撤退的准备。十月九日,随着山下奉文的命令到来,这一线的日军迅速从艾奥瓦州通过铁路和公路撤往中部地区,准备利用中部落基山脉阻击美军。
中线战场,布莱德雷中将统领第七集团军势如破竹,三个月时间里连克塔尔萨、俄克拉荷马城、劳顿等城市,从北部威胁到德克萨斯州日军的安全。
南方战场,早在七八月的夏季攻势中,美华军已席卷路易斯安那州,将新奥尔良、门罗、什里夫波特等城市纳入了掌控,并顺利把战火推进到了德克萨斯州,与美军对峙于休斯顿至达拉斯一线。
十月初,三路大军一起向盘踞在德克萨斯州的日军发起进攻,其中,第七集团军从北面向南打,主攻方向为达拉斯,美华军从东向西打,以休斯顿为目标,再加上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九集团军在海军的护送下,直接在马塔戈达湾沿岸登陆,直扑美墨边境。
美军从三个方向,挤压日军的生存空间。
截止十月九日,休斯顿的日军在坚守城市一个月后,不甘心地撤往圣安东尼奥,达拉斯的日军见是不可为,也撤离东部的大平原,退向西部的高原地带,准备依托复杂的地形,继续与美国人周旋。
至此,美国战局终于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日本由盛转衰的开始。
第二一八一章 开罗会议
十月中旬,北美局势发生根本性逆转,美军在各条战线均对日军发起进攻。日军虽然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袭扰美军后方,并伺机歼灭美军落单的部队,以改善不利的情况,但面对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美军,种种奇思妙想的作战计划均被美国人无情粉碎。
疲于招架的日军一边组织部队英勇抵抗,一边抓紧时间撤离工厂企业和作战物资,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想给美国人留下。
日本人的顽强给美国人制造了许多麻烦,宛若屠宰场的血腥场面随处可见。这其中,最为惨烈的要数北线战场,在持续一个多月的激战中,五大湖周边的沃基根、密尔沃基、麦迪逊、阿普尔顿、欧克莱尔、明尼阿波利斯、德卢斯等城市几乎成为一片焦土,到处都是阵亡的美军和日军士兵的尸体。
仅仅就工农业生产而言,这些地区的重建工作起码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又需要若干年才能慢慢恢复元气。
但是,日军的疯狂丝毫不能掩饰其面对美军反扑时的无力,各条战线的日军,均在向后方撤退,其中北线日军不得不退往加拿大境内,在边境一带构筑防线。
从战局的进展看,装备得到极大加强的美国陆军光复本土甚至北美大陆,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北非地区,随着安家军占领并巩固埃及防线。盟军终于可以抽出手来,酝酿对地中海诸岛以及利比亚的反击。并解突尼斯之围。
苏德战场,随着夏季攻势以苏军的胜利告终。苏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顺利解放了波拉河与伏尔加河东部地区大片国土,北方更是推进到了奥涅加湖——斯维尔河——沃尔鲁夫河一线,严重威胁到德军盘踞的列宁格勒的安全。
在斯大林眼里,由布什尔维克主义武装起来的红军官兵,根本就不需要休息。他们只需要按照上级的部署,一次又一次地不断战斗,在德国人彻底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地解放在德寇铁蹄下沦陷的国土。
与此同时。苏联再次向联盟银行贷款两百亿华元,全部用于作战物资的采购,源源不断的粮食、燃油、军装等物资和坦克、飞机、大炮等武器装备,由铁路及公路运抵莫斯科,把苏军一个师一个师地武装起来。
截止九月下旬,苏军已经全面恢复了卡累利阿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南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的建制,总兵力膨胀到一千万。
不管这些士兵是不是合格的战士,也不管他们是不是由老弱病残组成,在斯大林眼里,自己手里终于有了足够的反击本钱。
九月二十六日。斯大林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名义下达了作战命令:苏军冬季攻势将于十月二十日左右正式展开,第一阶段目标是完全解放中俄罗斯高地以及顿河以东地区的国土,在战略上处于对德国人的俯攻态势,彻底扭转苏德战场苏军只能被动防守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十月中旬,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南华国。家主。席安毅表达了拟约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一起共同会谈的意愿。
十月二十日,安毅向罗斯福复电,同意此次会面,并建议在新光复的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此次会议。
随后。罗斯福又向丘吉尔、斯大林和蒋介石致电,除了斯大林以军务繁忙不便擅离为借口拒绝外,其余两人都同意了在开罗举行会议。
随后,四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敲定于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由于作为对德作战主力的斯大林未到会,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
“自由法国”运动对于自己没有受邀出席会议非常愤慨,但罗斯福给予的回答很简单:现在的维希政府才是法国民众承认的唯一合法政府,而维希政府现在依然是纳粹德国的帮凶。除非“自由法国”运动合法地取得法国的政权,否则其领导人在正式的国际会议上签订的协约不具备法律效益,这是注重国际公理与正义的美利坚无法接受的。
戴高乐嚷嚷一阵子就没有再抗议了,因为为了安抚他,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把“西北非法国高级专员”的职务委任给了他,并且代表美国政府承认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合法地位,允许戴高乐在西北非自行扩充“自由法国”的军队,所有费用由美国买单。
十月下旬,安毅先后出席了马来西亚王国和缅甸共和国的开国典礼,第一时间代表南华政府承认两国的独立自主,并接纳两国加入卡拉奇货币体系。
马来西亚王国由亲华的彭亨苏丹担任国王,领土包括前彭亨州的中西部、丁加奴州的西部、吉兰丹州南部、霹雳州东南部、雪兰义州的东部、森美兰州的东北部地区组成,领土总面积六万五千平方公里,除了首都关丹是海港城市外,其余领土皆被南华国土环绕。
马来西亚王国属于世俗君主制国家,国教为伊斯兰教,由于华人的剥离,该国由马来族、印度族、伊班族、卡达山族等三十一个民族组成,经过日本多年的残酷压榨和移民行动,目前这个新独立的国家仅两百多万人口,而且其中大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壮年都被日军运到澳大利亚去开矿和修路了。
缅甸共和国的领土主要由德林达依、孟邦、克伦邦、克耶邦组成,首都为毛淡棉,领土总面积九万八千平方公里。总人口三百五十万,大多由缅甸其他地区迁移而来。主体民族为缅族、克伦族、孟族、白秀族和斯龙族。
缅甸共和国采用多党民主制,经过选举。亲华的缅甸国家人民党主席吴妙(缅族人)担任第一届总统,根据新制定的宪法,安家军将在未来十年内承担缅甸的防务,在此期间帮助缅甸政府组建国防军,十年后待局势平稳后逐步撤离。
两国成立后一个月时间内,同盟国中除了英国外。其余国家纷纷宣布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就连轴心国中的德国、意大利以及美洲一系列国家也宣布承认两国,这就为南华的行为穿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随着这两个国家的建立,加入卡拉奇货币体系的国家已经多达四十六个。其中除了南华政府和军队扶持建立的新国家外,还包括非洲几个新近从德意军队手里摆脱并正在争取独立的国家,以及严重依赖华元的苏联和中国这两大强国,声势为之大振。
十一月十五日,安毅与第一夫人欧楚儿一起,乘坐专机前往北非。
飞机在加尔各答、孟买、卡拉奇、东戎市(前胡齐斯坦首府阿瓦士,现为湾东省省会)、镐京市(巴士拉,现为湾北省省会)做了短暂停留,期间安毅听取了驻军将领和军管会主要领导的汇报,并视察了一些重点企业。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工作。
二十一日下午,在两个战斗机中队护送下,安毅的专机安全抵达埃及境内。当机群在开罗城上空盘旋的时候,安毅饶有兴趣地打量下面的城市,可惜黄蒙蒙的漫天黄沙遮挡了视线,从天空中根本看不清下面的景象。
这还是安毅第一次来到这座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当飞机在开罗城东南部的军用机场降落时,安毅终于可以看个大概:
漫无边际的沙漠和戈壁就在距离城区不远的地方,尼罗河若一条银色的纽带。流贯开罗城区,随后在北方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沿着尼罗河两岸的清真寺,千塔林立,再加上各种欧洲式石建筑、中东的砖木建筑,各种风格的建筑混合在一起,不愧为中东地区最著名的都市。
飞机在停机坪停稳后,随着机舱门打开,侍卫们在沈凤道的率领下,率先下去,抢占好防守位置。这里是安家军和英军共管的地区,防卫森严,安毅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会出状况,但侍卫们这么做无可厚非,因此依然和欧楚儿等了一会儿,才携手走出机舱,通过舷梯下到地面。
叶成、杨冠、吴立恒、焦广绪、黄汉乾、李君等将领早已等候在周围,看到安毅都亲热地迎了上来。
安毅几步上前,笑着与弟兄们热情拥抱,谈笑风生。欧楚儿微笑着在一旁看着,为安毅与众将真挚的兄弟情谊感慨不已。
就在这时,从远处开来一队轿车,车头分别飘着美国、英国两国的国旗。轿车在人群前停下,率先下来的依然是警卫人员,迅速在周围围起一道警戒线,遭到安毅的侍卫们的一片白眼。
车队中第三辆轿车的车门打开,一辆轮椅首先被抬了出来,罗斯福在侍卫的搀扶下坐上轮椅,随后在夫人和秘书的推动下,来到安毅身边。
“亲爱的富兰克林,很高兴在与中国同列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首都开罗见到你!”安毅笑着向罗斯福打招呼。
罗斯福抬头看向安毅,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亲爱的安,每次看到你年轻、朝气蓬勃的面容,我就感受到一种久违的青春与活力!和你相比,我觉得自己太老朽了,或许这就是美利坚军队在面对日军攻击时,一度无力应付的缘故吧!”
“总统先生说笑了!”
安毅打趣道:“如果真的像您说的那样,那怎么解释现在贵国军队正在北美大陆上演的奇迹?我和我的参谋部门根据贵方提供的情报,经过周密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