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5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亮了,伙计醒来,大吃一惊,他可从来没有如此的酣睡过,这次是怎么了。
  起身的伙计,第一件事情是检查自己携带的行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至于说皮毡帽,伙计不是很担心,这种运送情报的方式非常的安全,不会有谁发现的。
  走出房间,店主笑着迎上来,说是骏马已经复原了,昨天夜里,自己可是很辛苦的,服侍骏马,专门喂了一些豆子,帮助骏马恢复体力,伙计笑着点头,给了店主一些碎银子。
  辰时,伙计离开了小店,骑马朝着广宁方向而去了,这一次运送情报,依旧是很顺利的,只不过运气不好,耽误了半天的时间,其余没有什么变化。
  两个黑衣人换了装束,告诫店主,今后要更加注意观察,伙计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如实的记载下来,及时的禀报,店主连连点头。
  谁都不会想到,这个小店的店主,就是渠清泽安排的暗线之一。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唐海泰的嘴脸暴露无遗,所作所为被完全掌握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四十八章 征伐的安排'

  走上码头的刹那,苏天成有些眩晕,长时间的称作战船,还是有不适应的地方,毕竟苏天成的身份不同了,重点的职责,不是在于随军征伐,而是做出来系列的决策。
  登州的一切事宜,都浮现在苏天成的脑海里面。
  王大治是坚决不愿意离开的,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跟随在苏天成的身边,保护苏天成的安全,成为了王大治最为主要的任务,可以说,除开这个任务和责任,王大治几乎没有考虑到其他的事情,在王大治的认识里面,苏天成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事宜,所有的事情,都要为苏天成的安全让步,要求王大治重点负责征伐台湾的任务,苏天成也是煞费苦心的。
  在台湾建立基地,应该说,是最好的选择,登州、莱州和青州,距离京城不远,若是今后出现诸多的变故,这里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出现内部的争斗和厮杀,这是苏天成不愿意看见的情况,内部的争斗,消耗的是自身的实力,削弱的是大明王朝的力量。不过将基地建设在台湾,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台湾距离内陆还有一定的距离,这里发生的诸多事情,对朝廷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这是苏天成的私心,将基地转移到台湾,可谓是最明智的选择,可以避免功高震主的情况,可以避开朝廷之中的诸多议论,而且将台湾建设好了,养活强悍的军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苏天成不会主动挑起事端,台湾也一定是大明王朝的地盘。只不过如何的治理台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明智的选择。
  几百年之后的情况,苏天成记得很是清楚,当然,那样的情况。在大明王朝是不能够出现的,苏天成控制了台湾,就可以直接影响到福建等地,这样的联系是密切的,而且在这个时代,朱由检对海权的认识,暂时不会改变,也不可能很快上升高度,不仅仅是朱由检。就算是朝廷里面的那些文武官员,也不会认识到海权的重要。
  将登州、莱州和青州建设好,这也是苏天成心甘情愿的,只有大明王朝真正的强盛起来了,才有可能避免外来的入侵力量,才有可能真正的称霸世界,让全世界都崇拜和敬仰汉文化,积弱积贫的国家。是不可能让人看得起的,就算是今后的改朝换代。但有一点是需要固定下来的,那就是骚乱只能够出现在上层,不能够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这是苏天成一厢情愿的想法,也是难以实现的愿望,可苏天成想不到那么多,用制度来彻底固定一切。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的,也不要从这方面去做什么努力,没有多大效果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去白白的耗费精力。
  王大治最终还是服从了安排,这也是因为苏天成最终说出来了实话。随着王大治一同到台湾去征伐的,还有闫应元,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苏天成对闫应元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历史上的闫应元,没有受到重用,不过是在抗击大清国的时候,彰显出来了能力,那是一种不屈服不投降的骨气。接触的时间长了,苏天成感觉到,闫应元的能力,不仅仅是在征伐的方面,治理地方的能力更为突出。
  闫应元在宣州的时间不长,但就是在不长的时间里面,将宣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能够真正的臣服大明朝廷的统治,这就是很不简单的成绩了。
  一旦攻下了台湾,苏天成的想法,还要将徐继礼和顾兴松派遣过去,徐继礼和顾兴松算是自家人了,协助王大治建设台湾,能够让自己放心,加之徐继礼和顾兴松经过了这些年的磨练,对于如何的署理政务,有着很不错的认识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天成也想到了在京城朱审馨,在他的规划里面,一家人最终是要在台湾岛团聚的,真正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也没有多少的压力了,大明王国也真正的强盛起来,自己也能够真正的享受到家庭的欢乐。
  天津的大沽口,戒备森严,战船编队到达这里,是需要严格保密的,按照以前的安排,战船编队细节到达锦州,因为情报的泄露,整个的作战计划进行了调整。
  已经是十二月的中旬了,河套草原的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出现了什么样的变故,是不是还有些不安宁,这些情况,苏天成都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征伐草原的江宁营将士,不可能安稳的过春节了。
  在苏天成的记忆里面,江宁营的将士,有好几次是不能够安稳过节的,春节是大家最为重视的节日,但生在了这样的时代,有些事情,自身是不能够决定的。
  下船之后,大队人马迅速的集结,时间是很紧张的,必须要从天津直接赶赴大同,而且这么多的人吗,还不能够惊动朝廷,这看起来有些不可能,但办法总是能够想出来的,大军不会从官道前行,行军路线早就确定下来,昼伏夜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影响。
  天津同样是苏天成管辖的地方,这里安排有专门的官吏,负责做好一切的后勤事宜,战船编队到达大沽口的时间是午时,到了酉时,准备好的江宁营将士,就要准备开拔了。
  行军的困难也是不少的,草原厮杀,江宁营将最大限度的依靠炮兵营和神机营,利用火炮的威力来征服草原,所以这一次,苏天成对炮兵营和神机营是非常重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管遇见什么困难,炮兵营和神机营的装备,必须是安全运抵战场的。
  大队人马行进的速度不慢,江宁营将士早就适应了这一切了,长期作战,培养出来的素质是摆在那里的,而且这次参与草原征伐的将士,都是从各部之中,抽调出来的精锐,新近招募的两万将士,大都留在了登州和复州等地,洪承畴虽然想着锻炼着两万将士,可草原征伐的重要性,还是很清楚的,不会要求新兵参与征伐。
  除开沿路侦察的斥候,五万大军是一个整体,没有所谓的前军和中军。
  总指挥使苏天成,副总指挥是洪承畴,渠清泽的身份,相当于总参谋长。
  子时,渠清泽前来禀报事宜了。
  这一次是天津的暗线送来的情报,是辽东的情报。
  大队人马继续前进,苏天成和洪承畴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
  看完了辽东送来的情报,苏天成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诧异,不过内心的感触是很多的。
  卢象升经过了详细的侦察,确定了唐海泰就是泄露情报的人,这有些出乎苏天成的预料,在南京的一幕幕,苏天成是不会忘记的,可随着身份地位的提升,唐海泰早就没有资格成为他的对手了,按照几百年之后的标准来衡量,唐海泰是典型的纨绔官二代,没有遭遇过挫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没有什么志向和追求,一辈子就是享受生活,稍微遭遇麻烦,就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悲的。
  洪承畴和渠清泽都看了辽东来的情报。
  首先开口的是洪承畴。
  “大人,下官真的想不到,这奸细居然是唐海泰,想来朝廷里面,恐怕要出事情了,唐世济大人虽然致仕,可唐海泰的作为,恐怕要影响到唐世济,这个唐海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下官在辽东的时候,对唐海泰的印象就不是很好,可也想不到,唐海泰居然会卖主求荣。”
  洪承畴刚刚说完,渠清泽跟着开口了。
  “大人,下官以为,后金鞑子是非常看重唐海泰的,毕竟唐海泰的身份不同了,后金鞑子想着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报,特别是这一次的草原征伐,下官以为,卢大人的计划是可行的,通过唐海泰,传递虚假的情报,迷惑后金鞑子,等到草原的征伐开始之后,后金鞑子知道上当,也没有办法挽回了。”
  苏天成点点头,他想到的更加深远。
  “你们说的都是可行的,不过我认为,就算是草原征伐结束之后,也暂时不要动唐海泰,后金鞑子不是看重唐海泰吗,也从唐海泰这里得到了有价值的情报,就算是草原征伐结束之后,我们照样可以利用唐海泰,继续给后金鞑子传递虚假的情报,辽东的大战是无法避免的,后金鞑子也是千方百计想着能够弄到情报的,不妨让唐海泰安安稳稳的传递假情报,迷惑后金鞑子,若不然,抓获了唐海泰,后金鞑子就要另外想办法,发展他们的情报网络了。”
  洪承畴和渠清泽没有想到,苏天成居然想着一直利用唐海泰,传递虚假的情报,可草原征伐结束之后,难道后金鞑子还会相信唐海泰。
  渠清泽提出来了疑问。
  “大人,草原征伐结束,后金鞑子必然感觉到上当了,还会相信唐海泰吗。”
  “呵呵,渠大人,这件事情,就需要你去操心了,情报嘛,总是有真有假哦。”(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四十九章 刘基的机遇'

  没有能够生擒贾吉涵,一直都是刘基的遗憾。
  因为莫啜的自信,也因为莫啜的性格,贾吉涵最终逃走了,至于说逃到什么地方去了,没有谁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和贾吉涵的这次交手,令刘基心惊胆颤,要不是在来到锡伯族部落驻地的时候,提前发现了问题,贾吉涵的一切安排,就成功了,到了那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作用了。
  当天的篝火晚会,继续进行,莫啜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和刘基长时间交谈之后,极力挽留了刘基,莫啜的意思也是很明确的,自己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希望刘基能够在苏天成面前说说好话,说说锡伯族的实际情况。
  离开锡伯族部落驻地的时候,刘基的想法也基本固定下来了,莫啜不能够继续担任锡伯族部落的首领了,否则今后迟早是出事情,当然,这是他的想法,至于说苏天成是不是会同意,会做出来什么样的安排,那就不是刘基需要操行的事宜了。
  四天之后,刘基来到了达斡尔族部落的驻地,令他更加吃惊的是,达斡尔族部落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部落的首领早就知道了,锡伯族部落有可能发动偷袭。
  到了这个时候,刘基完全相信了,这一切都是后金鞑子从中撺掇,希望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产生冲突,无法展开对草原部落的征伐。
  刘基感觉到庆幸,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阻止了一场变故的发生,这个时候的刘基,还不会想到,因为这一次的功劳。他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
  一路上,刘基都是非常小心的,身边只有四十民将士,力量不算是强大的,在偌大的草原上,四十人的队伍不算什么的。草原不能够和关内比较,一两天的时间,都遇不到一个人的,没有特别熟悉路径的向导,迷失了方向,四十人很容易被茫茫的大草原吞没。
  在达斡尔族部落逗留了三天的时间,落实了一切的任务,而且成功的劝阻了达斡尔族部落的首领之后,刘基带着诸多的兄弟。回到了安宁堡。
  从安宁堡出发,到最终的回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可刘基感觉到,自己仿佛是熬过了一年的时间,不过回到安宁堡的刘基,来不及休息,孙元坤告诉刘基。马上赶赴大同,在大同等候苏天成。至于说进入河套地区的任务,孙元坤需要独自来承担了。
  刘基非常高兴,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苏天成了,他也知道,自己提供的所有情报,都到了苏天成的手里。促使苏天成改变了决定,亲自来到草原,参与对草原部落的征伐了,这样的改变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刘基没有耽误,稍微整理之后。从安宁堡出发,赶赴大同。
  因为征伐草原,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管理更加的严格了,偏偏这个时候,孙元坤、刘基和岳高峰等人,相继都被抽走了,互市的所有管理职责,都落到了宋思军的头上,好在宋思军早就熟悉了一切的事物,能够统筹协调。
  刘基达到大同,已经是十二月的中旬。
  春节临近,大同的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多年的平静,让大同慢慢开始繁荣起来了,虽然这里依旧是边关,可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作为边关的屏障,承担了最为重要的守护任务,加之后金鞑子不敢轻易觊觎关内,大同作为边关的职责,慢慢出现了一些改变,重心慢慢偏向于辽东的方向了,卢象升调任辽东巡抚的时候,从大同抽调了一部分的兵力,秦良玉来到大同,出任大同总督之后,注意力更是集中到辽东了。
  实事求是的说,大同已经成为辽东兵力的后备基地了。
  刘基来到大同的时候,苏天成和江宁营还没有抵达大同。
  刘基首先见到的,是大同总督秦良玉。
  秦良玉接到了苏天成的信函,知道苏天成带领江宁营的大军,要来到大同,至于说是什么任务,苏天成暂时没有说,但秦良玉可以判断,苏天成一定是要在草原上做文章了。
  朝廷正在和后金鞑子谈判,后金鞑子愿意臣服大明朝廷。
  后金鞑子的这种伎俩,秦良玉是不会相信的,要不是来到了大同,她会竭力反对这样的谈判,后金鞑子的实力,秦良玉是清楚的,她曾经带领白杆兵,和后金鞑子进行了面对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