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来,抢夺杨玄感手上的剑,尽管杨巍身躯庞大,力大无穷,杨积善也练过武,但他们父子合力,还是压不住杨玄感,眼看杨玄感要将他们推开,就这时,住在附近的杨玄挺和杨玄敬也闻讯奔来,四人一起用力,终于控制住了杨玄感,将他手中剑夺下。
“你疯了!”
杨玄挺狠狠一拳向兄长打去,杨积善感觉大哥已经渐渐恢复理智,他连忙摆摆手,示意玄挺不要再打,几人将杨玄感送回屋子坐下。
杨玄感已经冷静下来,他长长叹口气,闭上眼睛,一挥手,“我很累,想休息一会儿,你们去吧!”
几人退下,替他把书房门关上,杨玄挺随即安抚众人,命人去请医生救治丫鬟,“夫人呢?”他找了一圈,却没看见郑夫人。
“夫人逃回娘家去了。”一名下人道。
杨玄挺苦笑一声,这下事情闹大了,说不定把郑家也会扯进来,他见杨峻坐在门槛上,目光阴沉,便上前拍拍他肩膀,“你父亲是气糊涂了,不要放在心上。”
杨峻摇了摇头,冷冷道:“此事若传到圣上耳朵里,父亲非要被罢官不可。”
“嘘!”
杨玄挺慌忙嘘一声,“所以此事切不可外传!”
杨峻哼了一声,“四叔先把郑家的口封住再说吧!”
他起身便进屋去了。
杨玄挺叹了一口气,怎么大哥回来了,事情反而更加乱套。
……
黄昏时分,郑夫人的长兄郑善愿上门了,在杨素得意之时,郑家只是杨家的跟班,尽管荥阳郑氏是天下五姓之一,但在郑译被贬官后,郑家便没落了,只能依靠杨氏。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杨素去世,杨家也开始走向没落,相反,郑家倒有了起色,郑元寿被封为大理少卿,而郑善果被封为光禄寺卿,在工部尚书宇文恺病重后,郑善果更是接任宇文恺之职,出任工部尚书。
也正是家族开始复兴,郑夫人才有底气,而郑善愿走进杨家大门时,腰才能挺得笔直,他上门来讨要说法。
此时杨玄感已经完全恢复了理智,他心中也颇为懊悔,好歹夫妻三十年,他不该这样绝情,他本想去郑家把妻子接回来,不料郑善愿却上门了。
他将郑善愿请到贵客堂,请郑善愿坐下,歉然道:“中午和阿萝吵了一架,也有我不对的地方。”
郑善愿却将一块玉牌冷冷往桌上一拍,“这是郑家借杨家的钱粮,今天全部还清!”
……。
(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壮士断腕
夫妻吵架本来只是小事,说到底就是个面子问题,如果白不了,晚上自然也就顺了,关上门,两口子没有什么不好说的事情。^/非常文学/^
可如果娘家外人跑来助拳,不是劝和,而是指责女婿,那小事也会变成大事,杨玄感当然不是什么愣头青,低下头被骂上两句,他就会认错。
杨玄感是当朝礼部尚书,太尉,位高职重,资历深厚,他已经表示了歉意,如果郑善愿能够顺势而为,再劝一劝,说说郑夫人的不是,那这次矛盾也就化解了。
如果在杨素时期,郑善愿肯定是劝和,配合杨家责骂妹妹,但现在不一样了,郑家复兴,杨家衰败,杨玄感居然还敢用剑杀妻,郑家便无法再容忍,在他们看来,杨玄感以家主身份执剑杀妻,他杀的不是妻子,而是郑家的颜面。
郑善愿将钱粮还给杨玄感,他的语气立刻变得强硬起来,“今天的事情,杨家必须给个说法,否则,郑家决不罢休!”
杨玄感体会到了郑善愿的敌意,他心中也跟着恼火起来,冷冷道{●舅“这是杨家家事,与郑家何干?”{
“与郑家何干?哼!”
郑善愿重重哼了一声道:“当年我姑姑嫁到杨家,忍辱负重,最后却被逼迫而亡,我妹妹又嫁到杨家,今天若不是她跑得快,已人头落地,你们杨家简直欺人太甚!”
郑善愿所说的姑姑就是杨玄感生母郑氏,当年因夫妻吵架,郑氏将杨素失言向皇帝告发后,惹恼了杨素,虽未休妻,却彻底将她冷落,两年后便病故,杨素又娶了贺若云娘。
这个仇郑家一直记着,现在又爆出杨玄感杀妻之事·新仇旧恨,郑家要一并来清算。
“简直一派胡言,颠倒黑白!”
杨玄感忍无可忍,随手拿起玉牌在桌上重重敲了两下·怒道:“若不是她慷杨家之慨去给郑家,若不是她任意妄为,破坏杨家族规,导致杨家内部矛盾恶化,我会责骂她吗?我责骂她两句,她便跑到娘家搬救兵,让娘家人来干涉杨家内政·这样的妻子我杨玄感不要也罢,你回去告诉她,让她不要回来了!”
杨玄感站起身便向外走去,“送客!”
郑善愿气得浑身发抖,他盯着杨玄感背影咬牙切齿道:“我要到圣上面前告你去。。。”
夜晚,杨慎的房间内,杨玄感召集在家的**房嫡子开会,杨约之子杨玄挺、杨慎之子玄敬、玄赏·杨素五弟杨岳的三个儿子弘礼、弘文、弘武,以及杨素从父文思、文纪的几个儿子。
杨家是个大家族,仅杨素祖父杨喧这一支·光嫡子就有三十几房,庶子百余房,嫡子在朝中、地方或者军中做官,庶子则务农经商,也有从军为官,且大部分都在弘农老家,住在京城杨府的,主要是杨素七兄弟的子女,以及几个和他关系极好的从父家庭。
就是这样,生活在杨府的子弟也有嫡房二十余家·庶房五十余家,子孙二三百人。
由于家族矛盾激化,杨玄感的家主之位岌岌可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所谋大事,再加上杀妻事件引发郑家上门声讨,杨玄感找到了借口·他在深思熟虑后,毅然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休妻换声望,。
杨玄感缓缓对众嫡房道:“各位,我不在京城九个月,家族中发丽mb了很多大事,很多矛盾都是由我妻子郑氏的任性妄为所引发,作为家{主,我有一定责任,为了给家族一个交代,我已决定休妻......”
杨玄感的休妻决定在嫡子们中引起一片哗然,杨玄挺急道:“大哥,大嫂虽处事不公,但她毕竟跟了大哥三十年,怎么能说休就休,再说她送给郑家的钱粮,郑家不是已经还回来了吗?就当是她擅自借给郑家,我看取消她的财权便可以了,休妻就太严重了。”
众嫡子虽然都不满郑夫人,但若真到休妻这一步,大家也觉得有点严重了,纷纷劝杨玄感,杨慎也劝道:“玄感,再怎么也要替峻儿、嵘儿想想,七出中,盗窃之罪我觉得有点重了,最多是妒,但她不是也让你娶妾了嘛!我看,让她道个歉,不再管财权,也就可以了。”
杨玄感摇摇头道:“我休妻倒不是因为七出,而是郑家欺人太甚,今天下午,郑善愿来找我,他不是来做和事佬,而是要我杨家公开向郑家道歉,而且包括我母亲郑氏,他也认为是被我父亲逼死,令我忍无可忍,如果我把她接回来,那就意味着杨家屈服于郑家的威胁,我作为家主,对外人我必须要摆明态度,决不能软弱,我意已绝家不要再劝。”
杨慎心中叹息一声,他知道杨玄感休妻是为了什么,为了修补他的声望,凝聚家族力量,为即将到来的起事做准备,侄子的态度如此坚定,义无反顾,作为叔父,他又怎么能不支持呢?
杨慎对众人道:“大家应该看到了家主的决心和态度,这才是杨家家主的风范,铁面无私,不徇亲情,从现在开始,我不允许谁再提分家,再提更换家主,如果谁敢再提,以族规中的犯上来处罚!”
杨玄挺立刻道:“我全力支持家主,希望家主能带领杨家重新走向振兴!”
众人纷纷表示支持,杨玄感摆摆手,对众人道:“下面我还有两件事要说,第一是杨府的财权,我建议财权给二叔,由二叔来掌握杨家钱粮支配。”
杨慎笑眯.了眼,他的侄儿简直太孝顺了,令他万分感动,他连忙推辞,假惺惺道:“我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好掌权财权呢?还是让你们年轻人来做,我不行!”摺mb
杨玄感笑了笑,“具体做账由账房大管事负责,二叔只管说行是不行,轻而易举,二叔就不要推迟了。”
“好吧!那我就勉为其难,老骥伏枥,为家族再效一次力。”
杨玄挺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原以为财权归他,却没想到转给二叔,他也知道这是大哥在收拢二叔之心。
杨玄感又道:“还有第二件事,就是嫡庶平等,我在涿郡和万石谈了谈,也了解一点情况,其实主要原因是现在米价高涨,庶房长期贫困,难以承受,才引发他们的不满,朝廷内外,所有家族都没有所谓嫡庶平等,我相信杨家也不会有,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钱粮着手,我的意思是,庶房们现在月例和年例不变,但给他们加一份职钱,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另外加一份大掌柜的月俸,管庄园的拿大职事的钱,管店铺的,拿大掌柜的钱,游手好闲的,则一钱没有,另外每家每户无论嫡庶,按所奉养的老人和孩子再给补贴,庶子们的生活宽裕了,他们也就不会再阄,至于居住房宅和其他除族权就维持现有,大家意见如何?”
杨慎首先道:“我支持家主的方案,现在庶房们闹得厉害,必须要给他们一点让步,但真要做到嫡庶平等,却不可能,相信他们也明白,用职钱最合适,多劳多得,大家也无话可说,大家有反对意见吗?”
杨慎的抢先表态让嫡子们无话可说,关键是杨玄感的方案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也没有破坏家族的规矩,养小奉老给补贴,嫡庶暴能享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孩子,所以大家都会增加一笔收入,何而不为?
杨玄感见众人没有反对,便断然道:“那就这样决定了,今晚就在家族公布,再敢闹事者,取消一切钱粮供给,赶出杨府!”
杨玄感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解决了家族内部不和,他又转身来找儿子,房间内,父子二人相对而坐,杨峻冷冷道:“父亲真要休掉母亲吗?”
杨玄感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我说过要休她吗?”
“可以父亲在族会上已经表态,父亲难道瞒天过海,欺骗家族吗?如何是那样,一旦被族人看破,对父亲的声誉将有极大影响。”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才来找你,你去一趟郑家,私下告诉你母亲,我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宣布,但我不会休她,她可以不用签字,出妻书也不会生效,让她安心等待,过几年后,我会重新复娶,她仍旧是我杨玄感的妻子。”
杨峻这才明白父亲用的是假出妻,他沉默片刻又道:“纵是如此,父亲考虑过母亲的感受吗?”摺mb
“峻儿,我知道你母亲会难过,但我也是没有办法,你将来做到的位子,你就会明白我的难处,你好好去陪母亲吧!给她说清楚,和她夫妻感情不变。”
杨峻无可奈何,只得起身道:“那我去探望母亲了!”
就在杨峻出门去探望母亲的同时,杨巍也离开杨府,驰马向河北疾奔而去,他给杨元庆带去一个不好的消息,家主杨玄感在大幅提高庶房待遇后,庶房们都接受了调整方案,再没有人愿意跟他闹事,这就意味着杨元庆分化杨府的策略失败。
而与此同时,一封郑府的家信,也连夜送往涿郡。
..........
第三十三章 官场暗斗
第三十三章 官场暗斗
涿郡临朔宫,内史省的官衙里,内史侍郎虞世基正在审阅来自全国各地的疏奏,虞世基现在非常忙碌,比皇帝杨广还要忙碌几分,现在杨广对很多疏奏都没有时间批阅,不得不放权。《》。
所有疏奏都是由内史省先审阅后,只挑重要的军国政务大事交上去,其余稍微重要之事则是由内阁来集中审议,遇到分歧严重之争,再交给皇帝定夺。
而一般零星琐碎的小事,只要各部印章齐全,有尚书左右仆射签字,便可直接由内史省拟旨下发。
所以评判大事小事的标准,就在掌握在虞世基手中,他拥有很大的权力,虞世基先要进行分类审阅,一些对他不利的奏折,他便会扣住,或者直接打回去,或者直接就在他手中消失。
当然,每天数百件疏奏,仅凭虞世基一人之力,他也难以处理,他也将部分疏奏分给他的心腹手下来处理,比如他的头号心腹干将封德彝,他的长子虞柔也引为内史,一同协助他处理奏折。
就在虞世基全神贯注审阅奏折时,封德彝抱着厚厚一叠奏折走到他前面,“使君,这是杨元庆的七郡审查报告,刚刚送到。”
虞世基精神一振,立刻停下笔,接过奏折翻了翻,找到了齐郡的审查奏折,他看了看时间,眉头顿时皱成一团,“这些奏折二个月前便写好了,为何现在才送来?”
“回禀使君,杨元庆是送到御史台,在御史台放了两个月。”
虞世基一转念便明白了,这一定是裴蕴扣住,他心中暗暗哼了一声,裴蕴想暗助杨元庆,把七本审查奏折一起送来,难道他虞世基就没有办法吗?
虞世基翻开齐郡的审查报告,直接看杨元庆给张须陀的评语,‘清明廉正,民誉卓著,可评上上。’
“哼!好一个可评上上。”
虞世基将齐郡审查奏折递给封德彝,“这本奏折由你来批,写上你的疑问,‘官若清廉爱民,乱贼何如之多?’然后作为重要奏折,单独递给圣上,注意时机,必须在我在场时上交。圣堂最新章节。”
“卑职明白了!”
封德彝接过奏折退了下去,虞世基冷冷一笑,‘杨元庆,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哭到最后?’
.........
御书房内,新任兵部尚书樊子盖正在向杨广汇报最后的备战情况,“陛下,从天下各地兵府已调兵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其中调至涿郡一百万二千人,直接赴辽东十三万人,截止前天为止,天下之兵已有七成抵达,还有三成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