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豆子岗的势力开始南下,和张须陀的大战不可避免,如果豆子岗军胜利,那么整个山东半岛都会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如果张须陀军胜利,同样,山东半岛的其他造反势力也会越来越艰难,迟早会被他剿灭,你认为呢?”杜伏威的目光注视着辅公佑问道。

    辅公佑点了点头,他的话不多,但都能说到点子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我们离开齐郡,去别处发展。”

    “我同意!”

    杜伏威兴奋起来,他展开地图道:“其实我早就考虑好了,我们可以去江淮,我们本来就是靠水吃饭,江淮水系众多,更适合我们,而且我们也在江淮—带呆过,我觉得在江淮我们能有大发展。”

    “那我们怎么去,你考虑过吗?”

    杜伏威点点头,“我们不用走陆路,直接走水路,我们转入汶水进入巨野泽,然后沿菏水南下进入泗水,再从泗水进入淮河,—路之上也可以从水里得到补给,完全可行。”

    辅公佑沉思片刻,当年他们就是沿着这条水路逃回,应该没有问题,这—刻辅公佑也下定了决心,“我们不能被豆子岗军吞没,外南方去!”

    杜伏威的眼睛亮了起来,去南方,或许他还能找到自己失散的母亲。

    (未完待续)

第二章 一战成名

    夜色中,一支约二万人的军队正疾速向东前进,南面便是济水,济水宽约二十余丈,此时正值春汛,黑暗中,河面上浊浪翻滚,水流湍急。

    张须陀脸色严峻,在打仗之时,他不会有一丝笑容,这次作战,他以两万步骑军对十五万叛军,尽管他的军队在装备上占优势,但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他也只能以奇制胜。

    对方以为他的军队会在济水南岸,而他的军队此时偏偏就在济水北岸,军队无声无息沿着北岸前进,距离章丘县还有二十余里了,前方两里外便是一片森林。

    这时一名斥候疾奔而至,对张须陀抱拳施礼道:“禀报太守,二十里外发现敌军主力。”

    “他们可曾渡河?”

    “还没有,他们正在收集船只,准备搭建浮桥。”

    “那对方的斥候范围有多大?”

    “回禀太守,对方根本就没有斥候,只有一队队找船的士兵,都已经回去了。”

    这个消息让张须陀有点吃惊,对方竟然没有斥候,他不由冷冷地哼了一声,一支没有斥候的军队,会有什么战斗力。

    他看了看天色,已经三更时分了,张须陀随即下令,“队伍开到前方森林休息!”

    队伍加快速度,向两里外的森林而去。

    天渐渐亮了,浮桥也搭建完成,一队队叛军开始渡河,进展迅速,但一座窄窄的浮桥容量有限,整整一个半时辰,也只渡过了五千余人,就在这时,南岸的士兵大喊起来。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黑压压的隋军骑兵向南岸杀来,为首大将铁甲银盔·正是猛将罗士信,他挥舞着大铁枪,俨如天神下凡。

    面对五千敌军,他毫无畏惧·率领五百骑兵杀进敌群之中,战马奔腾、杀声震天,五百骑兵冲进敌群犹如猛虎扑入羊群,杀得敌军人头滚滚,哭战着四散奔逃。

    罗士信纵马从乱军头顶飞跃而过,大铁枪左右刺杀,所向披靡·无人能阻挡,他所过之处死尸遍地,血流成河,五百骑兵如一把锋利的战刀在敌群中切割,将敌军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对岸的叛军得到南岸被袭击的消息,他们纷纷涌到河边观战,只有王薄在大喊,“加快速度过河·支援南岸!”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身后,危险悄然降临·早已在等候时机的张须陀主力趁敌军阵型混乱之机,向十余万叛军猛扑而来,五千骑兵率先冲击,势如山崩地裂,在一片惊惶大乱中,他们杀进了敌军之

    张须陀的两万大军掩杀而上,叛军大败,丢盔弃甲而逃,被张须陀军一路追杀,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数万残军溃逃至黄河边,但黄河退路已被张须陀水军截断,数千艘渔船付之一炬。

    败军上天无门,下地无路,张须陀追兵已至,叛军再次大败·石被秦琼斩杀,孙宣雅和郝孝德率数百人冲出重围,投奔瓦岗军,而王薄则下落不明。

    至此,十五万联合进攻齐郡的豆子岗军被齐军太守张须陀率两万军杀得全军覆没,斩杀三万余人,其余军队全部投降。

    齐郡大捷的消息传到涿郡,正在涿郡备战辽东的杨广大喜,加封张须陀为金紫光禄大夫,封爵历城县公,赏钱百万,绢三万匹,同时免除了齐郡郡兵北调,这一战,张须陀之名威震天下,一战成名。

    此时,战争阴云再次笼罩涿郡大地,从各地调来的军队云集涿郡,但让杨广想不到的情况却发生了,军队出现了大规模的逃亡,这是半年之内发生的第二次逃亡潮,五十万军队在返回各地后便发生了第一次逃亡潮,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五十万军队逃走近三成。

    而当杨广的第二次高丽战争命令下达后,谁也不愿去辽东送死,逃亡潮再掀狂澜,三月底,抵达涿郡的府兵只剩下二十万,

    而各地招募的骁果远远达不到六十万的预先计划,也只有二十余万,民夫只有百万,这不是某一个郡的问题,而是所有的郡县都完不成计划。

    很快,更让杨广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了,迫于兵力不足,杨广从三十万禁军中调二十万投入辽东战役,但这二十万禁卫军也发生了大规模逃亡。

    一连串的大规模逃亡事件令杨广暴跳如雷,临朔宫内,制作计划并负责调兵的兵部侍郎斛斯政被十几名侍卫按到在宫门外杖打,宫内侍卫、宦官和宫女都吓得战战兢兢。

    宇文述步履匆匆地走进宫门,来到祈连殿前,远远可以看见走廊尽头围着一群侍卫,斛斯政惨叫声不断传来。

    宇文述冷笑一声,心中有一种幸灾乐祸之意,第一次高丽战争斛斯政出尽风头,却不知好歹地独揽兵部大权,有大多权就得承担多大责,他现在该知道厉害了。

    宇文述走进殿中,殿中冷冷清清,只有皇帝杨广一人站在窗前,虽然看不见杨广的面容,但宇文述可以感受倒他心中燃烧的怒火。

    “臣宇文述参见陛下!”宇文述也有点紧张起来。

    “有什么事?”杨广冷冰冰问道。

    “回禀陛下,臣抓到了一千二百名逃亡的禁军士兵,向陛下请示如何处置?”

    杨广蓦地转过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中闪烁着杀机,他一字一句道:“全部处娜,将他们的血涂在战鼓上,看谁再敢逃!”

    “臣遵旨!”

    宇文述却没有动,杨广怒气稍平,瞥了他一眼,又问:“还有什么事?”

    “回禀陛下,灵武郡贼奴白瑜娑聚众三万余人,劫掠河西牧马,弘化郡太守元弘嗣请求跨境剿匪。”

    杨广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冷笑,他点点头,“很好,朕就准他跨境剿匪,朕准了!”

    宇文述又小心翼翼道:“陛下,要不要采取什么措施预防一下。”

    “朕知道,朕在关中已经做了部署,现在很期待他的下一步。”

    宇文述转开话题,又问道:“还有就是涿郡既然杨元庆要率幽州军跟随陛下征辽东,臣建议可以封一名副总管,暂管辽东军务。”

    杨广没有回答,他沉吟一下道:“爱卿认为谁比较合适?”

    宇文述笑道:“臣推荐北平郡督军罗艺担任副总管。”

    杨广摇了摇头,“此人曾诬陷李景坐赃,可见其就是一小人,朕不用他。”

    宇文述收了罗艺五千两白银替他谋幽州副总管一职,不料却被杨广断然拒绝,他心中略略有些失望,但他并不甘心,沉吟一下又道:“臣再推荐臣弟宇文策为幽州副总管,不知陛下认为他是否能胜任。”

    宇文述真正的目的是推荐兄弟宇文策,只要杨元庆不在,那么幽州副总管实权上就相当于幽州总管虽然幽州军大部都被杨元庆带走,但宇文述盯住的是涿郡仓库的战略物资,如果能得到涿郡的仓库对他将来起事极有助益。

    按照宇文述的经验,杨广一般不会两次拒绝他,既然杨广已经拒绝了罗艺,那么就应该不会再拒绝宇文策。

    杨广笑了笑,“难得爱卿这么忠心,但幽州军务朕决定让太守杨恭仁暂管,以后有机会再考虑令弟,这次很抱歉!”

    杨广委婉地拒绝了宇文述的提名。

    在一片哭声和哀求声中,一千二百名禁军逃兵的人头被砍下,他们的血被涂在战鼓上但是血腥的杀戮并没有多少效果,禁军依然在不断逃亡,对他们而言,去高丽战场一样是死,逃跑或许还有生的希望,毕竟逃跑了数万人只抓回一千二百人,逃走的机会很大。

    在万般无奈中,杨广只得提前下令进军辽东,一队队的隋军开始浩浩荡荡向辽东出发,而这一次的兵力比计划足足减少了一半,只有五十万人东征高丽。

    杨元庆以幽州总管、校检左骁卫大将军的身份出征,他率领三万幽州在第一批出发,幽州军一共四万八千人,杨元庆带走三万精锐,还剩下一万八千人,分别由涿郡太守杨恭仁、北平郡督军罗艺、渔阳郡督军韩世鄂三人统帅。

    这天傍晚,杨元庆大军行至临榆关,临榆关于开皇三年修建,和后世的山海关一样,也扼守住了辽东和中原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有驻军三千人,也是幽州军的一部分,由北平郡督军罗艺统领。

    由于天色已晚,杨元庆下令三万大军就地驻扎宿营,临榆关外,一顶顶大帐矗立起来,三万幽州军一片忙碌,这时,几名士兵一名黑衣男子带到杨元庆大帐前。

    一名士兵进帐禀报:“启禀总管,丰州来人,有紧急事情求见大将军!”

    “让他进来!”

    士兵们将黑衣男子带进大帐,男子单膝跪下道:“大利城校尉武化功参见总管。”

    杨元庆认识他,也是跟了他多年的老兵,便点点头道:“杨将军命我禀报总管,灵武郡贼奴白瑜娑勾结突厥,我们拦截了突厥始毕可汗给白瑜娑命令,命他偷袭丰州,杨将军担心突厥会进攻丰州,特命我来禀报总管。”

    杨元庆虽然不再担任丰州总管,但他依然通过杨思恩等旧将,暗中控制着丰州,鱼俱罗也有所察觉,但他没有过问,保持了沉默。

    这个消息令杨元庆吃了一惊,他很清楚丰州防御,北强南弱,丰州军主要布防在大利城一线,而南方五原县一带只有少量的兵力,如果乱匪白瑜娑真的听从突厥的命令,进攻丰州,后果会很严重。

    杨元庆接过截获的信件看了一遍,这是始毕可汗的亲笔信,信中承诺,如果白瑜娑偷袭成功,突厥将封他为夏王,赐金狼头旗。

    不过杨元庆也得到消息,元弘嗣已请求跨境剿灭白瑜娑,不管元弘嗣抱什么目的,但至少他姿态要做好,这样一来,在短时间内白瑜娑将无暇北侵丰州。

    杨元庆沉吟良久,提笔给杨思恩写了一封信,交给送信人道:“辛苦你立刻回去,把这封信交给杨将军,告诉他,我会想办法请北突厥向始毕可汗施压,让他加强防御,尤其是民团训练,一天都不能放松。”

    送信人施一礼,退下去了,杨元庆背着手来到大帐门口前,望着南方黑压压的天空,他感觉一场暴风雨即将要袭击大隋王朝。

    【求月票支持!!】

第三章 风雨前夜

    第三章风雨前夜

    大业九年四月,随着大隋皇帝杨广率六十万大军进入辽东,俨如红日掩进乌云,大隋的天空变得昏暗,许多隐藏在黑暗中的身影开始显露出来。圣堂

    弘化郡也就是原来的庆州,是关内地区面积最大的一郡,人口主要集中在马岭水南面弘化县和郡治合水县一带,

    这天上午,在合水县南面的驰道上,二十几辆马车在数百侍卫的护卫下一路疾驶,渐渐抵达郡治合水县。

    在第二辆马车上,元寿拉开车帘,注视着马岭水两岸绿油油的麦田,麦子已经抽穗,长得格外茁壮,远远望去,俨如波浪般随风起伏,一望无际,一群群农人在麦田里忙碌,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对丰收的憧憬。

    元寿的目光里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这些麦田对他来说,都是他的军粮,他会一颗不剩地将它们拿走,他心中也同样是期盼着今年的丰收。

    “元阁老,似乎你已经准备好了。”

    元寿身后传来一个阴冷的声音,是蜀王杨秀,他就坐在后排,脸依然苍白而没有血色,但话明显多了,不再像刚出来时那样沉默,而且语气里带着一丝讥讽。

    元寿仿佛已经习惯了他讥讽的口气,回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我已经准备好了,殿下准备好了吗?”

    “我早已准备好,就等你称呼我一声陛下。”

    说完,杨秀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笑声中透出一丝苍凉,他从一个牢笼中出来,却要进入另一个牢笼,让他心中怎么能不愤懑。

    元寿一点也不生气,冷冷笑道:“至少你不再是只有两个南蛮服侍,你有锦衣玉食,有美娇娘服侍,享尽荣华富贵,你应该感谢我才对。”

    “是啊!我确实该感谢你,几个月我竟胖了十斤,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变成一头猪?这不就是元阁老希望的吗?猪陛下!”

    “既然如此,殿下还有什么可抱怨呢?”

    杨秀忽然大笑起来,“当然抱怨,既然当皇帝,总要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吧!我的女人太少,我要三千后宫佳丽。(《》)”

    元寿眯眼一笑道:“你想要多少女人都可以,会让你满意。”

    .......

    马车进入了合水县城,元寿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元弘嗣给他的信中说,可以把合水县当做临时都城,但眼前的合水县狭小、破烂,满地污水,这让一直生活在长安和洛阳的元寿难以接受,不能!无论如何不可能在合水县建都。

    马车停在太守府前,元弘嗣闻讯迎了出来,元寿的次子元尚俊也跟在后面,元寿被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