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神断-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柳贯财是个酒鬼,因为日日醉酒,不仅与柳徐氏无夫妻之实,
  还常常打她。柳徐氏对其是又恨又憎,早就没了感情,两个人也早已分房而睡。程鹏是柳徐氏的姨表弟(两人的母亲是姊妹俩),前两年到胶东作水手。因为离柳家近,便经常来看柳徐氏,顺便打打秋风。一来二去,二人便勾搭成奸。昨日晚上,两个人又在幽会,柳徐氏刚刚挨了柳贯财的殴打,偎在程鹏怀中倾诉愤怨之情。这时,那个平日里酩酊大醉从没清醒时候的柳贯财却不知怎的醒了,在夜里出来散步,正巧碰上这两个人靠在一处。柳贯财大怒,拿了铁棍出来追打程鹏。柳贯财虽然强壮,但程鹏也是个五大三粗的大个子,又是做水手的,身手十分灵活,力气又大,几下子便夺过了铁棍。反手只一下,便把柳贯财的脑浆子打出来。程鹏见杀了人,倒不惊慌,连夜与柳徐氏伪造了现场,才从容逃走。原以为布置得天衣无缝,没想到只不过几个时辰,便败露了。
  陈文伟将程鹏押回昌里镇柳府,却见张问陶早已在前院正房当中候着了,柳徐氏跪在房中,已经画了供。四袋子装着金银器皿的赃物,也都全部起出。但这些赃物却是水淋淋的,像是刚从河里捞上来。
  陈文伟见了张问陶,交了差使,将前情都讲了,然后问道?:“程鹏已经招认,这些东西是他将柳徐氏绑住之后,自己扔到后院水塘里的。柳徐氏并不知道抛赃之处,大人却是如何找到的?”
  张问陶让陈文伟坐下,笑道?:“先不说这个。我已猜出你是怎样知道是程鹏作的案了。”
  陈文伟道?:“大人聪睿,洞察秋毫,卑职的本事自然瞒不过您。”
  张问陶笑道?:“不用你戴高帽子!你且听听我说得对不对。要推出凶手的个子,其实只需看铃绳断头的高度,就可算出其人身高;?软椅旁边落着铃绳,上面的绳结只有大船上的水手才常常打成这个样
  子;?而白家埠码头是附近唯一一个能在一夜之内打个来回的且能停大船的码头。所以,凶犯一定是白家埠一艘大船的水手。还有,柳徐氏生得十分俊俏,又是大户人家,她竟然能看上一个水手,那水手必是个英俊的后生。”
  “大人高明!不过,卑职也猜出大人是如何起获赃物的了。”
  “噢,你讲讲看。”
  “柳徐氏因奸害命,拿走四大包赃物不过是掩人耳目。如果真要把这四包金银器皿运出去,实在是很麻烦而且也容易引人怀疑。最方便安全的办法,就是将赃物藏在就近。所以,赃物一定还在这个院子里,且黑夜之中,事起仓促,藏匿赃物又必须是一处既隐蔽又容易放置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呢?我方才走的时候,是从后门出去的,经过后花园时见到一个池塘。如果池塘足够深的话,这倒是个最好的藏物之处!当时程鹏从书房出去,立刻就能看到池塘,当然也会想到这个办法。”
  “陈兄说得甚是!你我同破此案,殊途同归,倒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晋惠郡王果然没有看错人,我能有陈兄相助,实是大幸!”
  

………………………………
《大清神断》四十(1)
………………………………

  自张问陶收了陈文伟在身边,一年无事,到第二年十月(嘉庆六年),张问陶从济南府出了一趟官差,却又收了一位助手。
  这天张问陶公干回来,走的是汶河水路。虽然路绕远了,但一路景致怡人,日朗云疏,天高水澈。两岸是缓坡,铺了一层深浅不一的黄色,夹着些枯绿。初冬水浅了,没什么大船,偶有几个乌篷芦篷的小舟从旁轻轻地划过。
  离开济南府第七天早晨,来到潍县。张问陶吩咐停船,派一个差役去岸上买些酒食,自己站在船头闲看风景。只见远处遥山黄绿相间,近处河边翻着银色浪花。偶有一只渔舟经过,惊得几只鸥鹭鸣叫着直飞到天上去。离官船不远,有一只芦席篷的小舟也停靠在
  岸边一棵柳树下,舟中无人。几只鸟雀停在舟上,向水下张望着,准备捉鱼吃。张问陶盯着小舟看了好一会儿,对贴身书仆傅林道:?〃你去那舟上等着,主人来了你把他带到我这里来。”
  傅林去了不到一个时辰,带过来一个年轻人。那人一身的蓝布衣,裰着几个补丁,看长相似乎是个老实本分人。那人来到船上跪下,
  张问陶问他道?:“你是这里的人吗?”
  那人答?:“不是,是南边二十里铺的。”
  “到这里干什么?”
  “看一个亲戚。”
  “你舟里装些什么货物?”
  “舟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些做饭捕鱼的家伙。”
  “真的什么也没有?不要说谎。”
  “小人不敢说谎,真的什么也没有。”张问陶并不再问,对傅林道?:“你去舟中看看。”
  傅林去了不多时便回来报道:?〃老爷,都搜过了,只有些锅灶渔具,再无他物。”
  “你搜仔细了么?”
  “奴才不敢马虎,那船儿甚小,很容易搜的。”
  “舱板下另有夹层。去!拿一把斧头,把船底砍开。”年轻人一听,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连连叩头道?:“老爷,小民就这么一个养命的渔船,您要是劈了,我一家大小可怎么活呀。”
  张问陶冷眼看了看他道:?〃你若是良民,本老爷赔你一个也不妨。”
  年轻人兀自哭喊不休,其状甚是可怜,就是张问陶身边的衙役
  看了也有些不忍。那人正哭得上劲,傅林已经跑了进来,一进来便叫
  道:?〃老爷料事如神,那舱板下果然有夹层,下面满满的都是金银绢帛。”
  那年轻人听了此话,立时便住了嘴,再不敢哭喊撒泼,只俯首不语。张问陶也不再问,又派一个差人去当地县衙报信。县城离这里不远,大约有二里多地,站在岸上就能看到隐隐绰绰的城墙。过了小半个时辰,潍县知县林震阳带了十几个人来了。
  到了船上向张问陶请个安道?:“大人辛苦。”张问陶笑道?:“何必还要接出来?老兄自然要到贵衙门请安去的。”
  林震阳连称?:“不敢,不敢。”
  林震阳早备好了执事、轿子,张问陶坐了轿子到了潍县县衙,直接升堂问案。那个渔船的主人只是说自己叫做苏阴,是个渔夫,别的什么也不说。照张问陶的意思还要再审问几句,林震阳却是个急性子,赃证见在,苏阴也说不出那些金银绢帛的正当来历,先扔下签来打了他三十大板,拉上来见他还不肯招,又用夹棍夹了两次,那人才招道,他和另外三人在潍河上游马宋镇作案抢了一家富户(汶河是潍河的支流,在中下游并入潍河),合家杀了一十二口,今日来潍县是准备找人窝赃的。林震阳标了牌票让差役去窝赃的人家搜捕,又派人去案发地马宋镇查验。这时,张问陶手下的几个差役从堂下又押上来两人。
  林震阳问道?:“这两个人又是犯了什么案子。”其中一个差役禀道?:“我们是奉了我家大人的命令,暗守在渔船附近,后见一人进入船中,拿下后问出窝赃所在,再去窝赃处又拿下一人。”
  林震阳将二人分开审问,二人和苏阴的口供一致。吩咐先将三人收在狱中,又请张问陶去县署花厅用饭。
  

………………………………
《大清神断》四十(2)
………………………………

  张问陶和林震阳一边走一边谈。
  林震阳问道?:“张大人,您是如何知道小舟中有夹层暗藏赃物的呢?”
  “我见这只船很小,却不随水波而簸动,并且系舟的缆绳也绷得很紧,说明这个小舟必定装了很重的货物。但从外表,看不出吃水深浅来。小舟的主人又放心离舟而去,所以想
  到舟中可能有夹层藏有货物。”
  两人走到花厅,却见花厅中早有一个人等在那里。大圆盘的脸,又白又胖,细眉小眼,嘴唇红润,外穿竹青布褂,千层板的靴子,不像
  上个做官的。
  林震阳介绍道:?〃张大人,这位是我的表弟,叫钱博堂,原来也是个知县,后做得烦了,辞官归里,今日来我这里做客。他早就仰慕您的断案之名,听说张大人驾临鄙县,非要我给引见不可。”两人互相见了礼。
  张问陶道?:“张某不才,徒具虚名而已。”
  钱博堂笑道?:“张大人过谦了。久闻大人断案如神,一直没机会见识。”
  张问陶还未说话,林震阳就拉了他坐在上首,先上了几个凉碟。钱博堂给三人斟满酒,先饮了一回,钱博堂又提到讲案子的事。这个钱博堂原是山西省安县知县,为官还算清正,初来两年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也讨了个不错的政声,上头还准备保举他。却因断错了一个案子,险些被判罪丢官、断送一世清名……
  原来,钱博堂在安县做县官的时候,当地有一个叫林宝光的大户,五十多岁了才得了个儿子,取名继业,爱若心头之肉。林宝光渐渐六十多岁了,家计愈见富饶,但人老精力不济,经不住劳累,儿子还小,就请了自己的表侄来做管家。他的这个表侄姓张,因左手有一只赘指,所以人称张六指。张六指在银钱上是个小心的人,又很有心计,总理林家产业,持筹握算,井井有条。只是少年佻挞轻薄,爱开些风月玩笑,又加之年轻英俊所以常有些桑间濮上的韵事。到了林继业十五岁的时候,林宝光为他聘了同县的一个杨姓富家的女儿,都传说杨姓姑娘丰姿冶丽,艳若芙蓉。没想到这一桩美好姻缘,却给张六指带来一件塌天的祸事。
  这年三月的一天,张六指处理完账房的事务,闲无来事,便找到表弟林继业下围棋消遣。林继业即将大婚,兴致大好,棋艺竟也大为长进,和张六指连下了三局,只有第三局收宫后数目胜出,前二局都是中盘即胜。
  张六指输得不耐烦,将棋盘一推,手中抓一把棋子,弄得哗哗响,口里说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表弟就要迎娶娇妻,自然下棋如有神助。哪里像我,经月不归家,每日只有孤灯只影相伴。”
  林继业哈哈大笑?:“看来表哥是想嫂子了。”
  张六指道?:“我那黄脸婆有什么可想?不过我听说未来的弟媳挺漂亮呀。”
  林继业心中得意,口中却说道?:“只有娶过了门,才能见分晓。”张六指开玩笑道?:“你年未弱冠,怎知房中事?莫让新娘笑话。
  不如请哥哥我替你圆房吧。”林继业听罢,脸色顿时阴了下来,狠狠地瞪了张六指一眼,把
  棋子哗地拂在地下,站起来,嘴里骂着走出房去。周围观棋的几个朋友亲戚见了,知道林继业从小被宠惯得厉害,
  都不敢上去相劝。待林继业走得远了,才七嘴八舌地埋怨张六指开玩笑太过分。林继业是出了名的大脾气,又何故和他开这样的玩笑自找无趣。张六指自知无理,也不与这些人争辩,只命人收拾了棋盘,悻悻走开。
  四月初三林家迎亲那天(清朝的清明节一般是农历三月十二,也有过三月初三的。所以农历四月初三这一天是好日子,而不是祭
  日),娘家送亲的队伍可算浩大,亲戚仆人一共来了有上百人。而男方家也更是亲戚朋友咸聚在家。两方共有数百人,主仆混杂,戚友毕聚,哄随者甚众。林家的宴席摆满了前后院,院中鼓乐声声,张灯结彩,飞虹流光,觥筹交错,真个是既热闹又纷乱。
  

………………………………
《大清神断》四十(3)
………………………………

  按山西的风俗,是新娘先入洞房,新郎却被客中少年群拥入室,玩笑狎戏,纵酒行令,必欲新郎灌醉而后已。张六指也在其中,因他生性爱玩闹,出的花样也多,直闹到三更,张六指的小肚子突然疼痛起来,便急难忍,这才告辞回家去了。
  留下的人又闹了一个更次,方都散去。林继业醉醺醺地来到洞房,只见屋内早灭了灯,他点着了蜡烛,看到新娘已经宽衣入被睡着了。这是不合新婚规矩的,新郎未入洞房,新
  娘应当坐床相待才是。林继业正自疑惑时,新娘朦朦醒来,见林继业正在秉烛瞧她,慌忙坐起身来,用被子盖严身子,大声地呵斥道?:“你是何人?怎么敢闯入洞房放胆逼视新娘?”
  林继业吐着酒气笑道?:“你是我老婆,我是你丈夫,为什么不能好好看看你呢?”
  新娘听了此话,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眼睛瞪得极大,颤着声问?:“你有何凭据?”
  林继业奇怪道?:“你为何不信呢?”
  新娘又道:?〃你若真是我的丈夫,把你的双手伸过来,让我看看。”
  林继业笑道?:“怎么还要看罢了手指,才肯相认?”
  说着将双手伸过去,新娘细看了一会儿,突然放声大哭?:“有一个六指的男人,已经冒做新郎,侮亵于我了。刚刚走了不一会儿。”林继业一听此话,头立刻就大了,新娘所说的六指不就是张六指么?他又想起不久前张六指下棋时所说的戏语,立时怒不可遏,眼里都要喷出火来,伸手便拔出墙上的挂剑奔出门去。已经休息的林家人和杨家送亲人听得新房内哭泣声,也派了女眷过来问寻。打听得缘由后,大伙儿都大骂张六指畜生不如,一齐操起粪叉菜刀擀面杖等家什直奔向张六指家。
  张六指的父亲听到外面打门声甚急,人声喧哗,急忙起来唤家
  人开门。刚一打开院门,一干人哄地直闯了进来,大声地叫骂着,喝问张六指在哪里。张六指的父亲不知出了什么事,吓得不敢答应,急忙叫家人去问张六指是怎么回事。
  张六指晚上连去厕所数次,这时还在厕所,听说林继业打上门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捂着肚子赶到前院,见林继业脸色青紫如肝色,就要吃了他似的,赶忙问道?:“怎么回事?弟弟为什么发怒?”
  话音未落,却被几个人上来一顿乱打。张家的几个人急忙护住,张父急道?:“这是何故?这是何故?都是一家人何必要动粗?”
  林继业羞忿难言,只一连声地说:?〃好一个一家人!咱们见官去,鸣冤去。”后边的林家人也都聒噪不休,纷纷乱乱地也说不明白。张家人听了半天也不知其然,只好一齐带着张六指来到县廨。
  知县钱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