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过去中了进士的,他的名字就上通到朝廷了,叫做〃通籍〃。标点者不知道什么是通籍,所以弄错了。
例七
(正)传书曰:〃……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韦之言……则必得景公祐矣。(论衡·变虚篇)
(误)传书曰:〃……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韦之言……则必得景公祐矣。〃〃传书〃,指的是《史记》等书。《史记·宋微子世家》所载,与此大同小异,最后一句是〃果徙三度〃。可见引号应该放在〃果徙三舍〃后面。至於〃如子韦之言〃以下,那是《论衡》作者的话了。标点者不明出典,把作者的话也归到引文里去了。
(二)语法方面
语句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不通语法,自然也容易弄错句读。在这个题目下,附带讨论由於不了解对偶和文体而产生的句读错误。
例一
(正)夫拜谒,礼义之效,非益身之实也。(论衡·非韩篇)
(误)夫拜谒礼义之效,非益身之实也。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拜谒是礼义之效,而不是益身之实〃。判断句在古代一般不用系词,依传统的句读法,〃拜谒〃后面应该断句,依新式标点用法也应该用逗号。这里是动词用作主语,标点者没有弄清,所以错了。
例二
(正) 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误) 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一般都是在〃乎〃字断句。陆德明《经典释文》说,〃一读至不字绝句〃。王若虚在《滹南遗老集》卷五《论语辨惑》中就曾批评这种断法。他说,这样断句,意谓〃圣人至仁,必不至贱畜而无所恤也。义理之是非,姑置勿论,且道世之为文者,有如此语法乎?故凡解经,其论虽高,其於文势语法不顺者,亦未可遽从,况未高乎!〃王若虚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古汉语没有这种在疑问语气词后再加〃不〃字的疑问句。不问语法规律而去推求〃义理〃,这种义理是主观的产物,不可能不错。
例三
(正)且夫天者,气邪?体也?(论衡·谈天篇)
(误)且夫天者,气邪?体也。这是说,〃再说,天是气呢?还是实体呢?〃这是选择性问句,这种句子往往用〃邪〃字和〃也〃字相呼应。标点者不懂这个规则,所以不知道在〃也〃字后面也要用疑问号。
例四
(正)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
(误)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这一段话,从唐代起就有几种不同的断句法。《经典释文》载:〃雷读上至安绝句,乐音岳,二字为句。崔读上句依雷,下'以乐其政和',总为一句。下'乱世''亡国'各放此。〃雷读、崔读都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以〃字是连词,正如《经传释词》所指出的,它和〃而〃字的作用相同。〃安以乐〃就是〃安而乐〃,〃怨以怒〃就是〃怨而怒〃,〃哀以思〃就是〃哀而思〃。下文〃其政〃〃其民〃是主语,〃和〃〃乖〃〃困〃都是形容词作谓语。按照崔读断句,〃以〃只能看作介词,〃乐〃〃怒〃〃思〃是动词谓语,〃其政〃〃其民〃是宾语,〃和〃〃乖〃〃困〃无所隶属。汉语没有这种句法结构,因此〃以乐〃〃以怒〃〃以思〃只能属上。
例五
(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陶渊明桃花源记)
(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所闻〃,〃所〃指代〃闻〃的对象,即渔人闻知的汉和魏晋间的情况。它不可能指代〃闻〃这一行为的主动者……听渔人说话的村中人。如果指村中人,就只能说〃闻者〃。《古文观止》的断句者不懂〃者〃〃所〃的用法的不同,误将〃所闻〃属下(注:参看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本的《古文观止》,解放前某些版本的《古文观止》也将〃所闻〃属下。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的《靖节先生集》则将〃所闻〃属上。)。
例六
(正)夫王者有过,异见於国。不改,灭见草木;不改,灭见於五谷;不改,灭至身。(论衡·异虚篇)
(误)夫王者有过,异见於国,不改;灭见草木,不改;灭见於五谷,不改,灭至身。假设句不用连词,在现代汉语里也不是罕见的,在古代汉语里更是常见。特别是否定的假设,往往不用〃如〃〃若〃等字。这里标点者不懂〃不改〃是一种假设,等於说〃如果再不改〃,因而把分号用错了。
例七
(正)虞舜为父弟所害,几死再三,有遇唐尧,尧禅舜,立为帝。尝见害,未有非;立为帝,未有是。前时未到,后则命时至也。(论衡·祸虚篇)
(误)……尧禅舜立为帝。尝见害,未有非;立为帝,未有是前时未到,后则命时至也。〃尧禅舜〃不断句,不对。〃未有是〃不断句,更不对。作者明显地以〃未有是〃和〃未有非〃相对,意思是说,〃虞舜被谋害的时候,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立为帝的时候,也没有做对什么〃。古人行文,往往爱用对偶。了解这一点,有助於我们识辨古书的句读。
例八
(正)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误)……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注:参看《国学基本丛书简编》本《韩昌黎集》四,第1页。)。这是一篇颂赞体的文章,每句四字(〃四海所以不理〃六字),两句一换韵,中间插入一个〃於虖〃(呜呼),算是外加的。如果按照后一种句读法,就失其韵读,与文体不合了。而且,〃四海所以不理〃等於说〃四海之所以不理〃,〃四海〃断句是不通的。
例九
(正)……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试问岭南应不好,欲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
(误)……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这一词牌分前后两阕,最后三句的字数都是七、二、七,而且二字句与前面七字句还要押仄声韵(注:关於什么是仄声,参看通论第二十六节。)。这里前阕应该在〃风起〃处断句,后阕应该在〃却道〃后断句。《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第四十引用了苏东坡这首词,《万有文库》本的断句者不懂〃定风波〃词牌的格律,把它断错了。
(三)音韵方面
不懂音韵,也可能影响到句读的正确性。虽然这方面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值得注意。
例一
(正)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逾。〃(左传哀公十七年)
(误)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逾(注:引自世界书局铜版《四书五经》下册542页。)。世界书局铜版《四书五经》这样断句,大概是根据杜注孔疏。杜预和孔颖达以〃衡流而方羊裔焉〃为句,顾炎武、王引之、武亿等都不同意(注:参看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和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顾炎武《杜解补正》说:〃当以'裔焉大国'为句。言其边於大国,将见灭而亡。〃这是对的。孔颖达认为〃繇词之例,未必皆韵〃,〃或韵或不韵,理无定准〃;因而说〃窦〃〃逾〃不与〃将亡〃为韵。实际上〃窦〃〃逾〃两字虽不与〃将亡〃押韵,但是〃羊〃字与〃亡〃字押韵(古音同在阳部),〃窦〃字与〃逾〃字押韵(古音同在侯部)。这是换韵,不能说是〃或韵或不韵〃。
例二
(正)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既晚无还,垂书示后。(论衡·自纪篇)
(误)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既晚无还,垂书示后。〃守〃〃酒〃〃保〃〃导〃〃老〃〃后〃都是韵脚。〃延〃字后面用句号是不对的,因为〃延〃字不是韵脚;〃老〃字是韵脚,句号应该移到〃老〃字后面。〃斯须不老〃是〃暂时不老〃的意思,和〃性命可延〃的意思是连贯的。
由上所述,可见造成句读错误的原因是复杂的。今人整理的古籍常常有标点错误的地方,我们必须注意;就是古代的注疏家,对某些文句,也有不同的句读法,需要有审辨能力。古代不同的句读,有的是某一注疏家弄错了,如上面所举《左传》哀公十七年一例。有的是数读皆可通的。其实数读皆可通,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只是不同的断法,如《论语·季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读〃夫〃字后不断句,还有一读〃欲之〃后也不读断(注:参看武亿《经读考异》。)。无论哪一读法,意思都是一样。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时代久远,目前无法确定作者的原意,暂时数读皆可通,如《论语·公治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白虎通》引作〃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无〃衣〃字,从〃敝之〃断句;《一切经音义》引作〃共敝之而无憾〃,是以〃共〃与〃敝之而无憾〃连为一句(注:参看武亿《经读考异》。)。〃共〃字属下不属下,意思稍有区别,现在还无从确定哪一断法符合作者的原意。
总之,正确地标点古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要避免标点古书的错误,是没有简单的办法的。一方面要重视词义、语法、音韵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句读练习。等到词义、语法、音韵、文化常识等各方面的知识都具备了,又读了一定数量的古文,自然就不至於不会断句了。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
骈体文的构成(上)
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以为从司马相如、扬雄以后就有了骈体文,清代李兆洛的《骈体文钞》把贾谊《过秦论》、司马迁《报任安书》、扬雄《解嘲》等都收录进去。的确,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文章是用了许多平行的句子,东汉班固、蔡邕等人的文章更讲求句法的整齐,可以认为是骈体文的先河。但是上述诸家作品里的平行句法,只是为了修辞的需要,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式,不能算作一种文体。明代王志坚在《四六法海序》中说,骈体文从魏晋才开始形成,这是有道理的。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代,这时候,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被〃古文〃代替了,但是仍旧有人写骈体文。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我们要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不能不了解骈体文,否则有些用骈体文写的名著就不能彻底读懂。在这两节通论里,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明骈体文的构成,以便读者对骈体文的语言特点有个基本的了解。
骈体文的语言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先谈骈偶问题。
两马并驾叫做骈,两人在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叫仗(仪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骈偶、对仗都是比喻的说法。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下面举一些骈偶的例子:
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沈约谢灵运传论)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文心雕龙·情采)
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庾信哀江南赋序)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王勃滕王阁序)偶然也有两个以上的意思平列的,那只算是特殊的情况: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文心雕龙·情采)
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於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於终,则撮辞以举要。(文心雕龙·熔裁)
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现在各举一些例子如下:
(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灵运之兴会摽举,延年之体裁明密。(沈约谢灵运传论)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吴均与顾章书)
故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文心雕龙·情采)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庾信哀江南赋序)
(2)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沈约谢灵运传论)
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文心雕龙·情采)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庾信哀江南赋序)
披绣闼,俯雕甍。(王勃滕王阁序)
(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沈约谢灵运传论)
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萧统文选序)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庾信哀江南赋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
(4)复句对复句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吴均与顾章书)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质实而花萼振。(文心雕龙·情采)
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萧统文选序)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例如: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吴均与顾章书)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