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前两个例子是由果溯因,说明真相;最后一个例子是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例如:
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由於说明因果关系和确认事情的真实性都带有论断的性质,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代汉语表示命令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句。例如: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其实〃也〃字的这种用法,和前面所讲的用法仍然是相通的。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如果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也〃字似乎也带了疑问语气。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论语·宪问)
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对的。〃也〃字和〃邪〃(耶)字区别在於:(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疑问语气词。例如《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也与?〃又如《庄子·齐物论》:〃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二)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作语气词,表示顿宕。
有的〃也〃字用在单句中的主语(其中有的是主谓结构作主语)之后。例如:
午也可。(左传襄公三年)
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泰伯)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前四例〃也〃字是用在一般主语之后,后二例〃也〃字是用在主谓结构所充任的主语之后。后面两个句子如果译成现代汉语,似乎可以把〃也〃字译为现代的〃得〃字,例如〃水之积也不厚〃,可译为〃水积得不多。〃但是,这只是词序上的偶合,事实上〃得〃并不相当於〃也〃,因为这两句话古今的语法结构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古汉语通论(十二)还要讨论这种句子。
有的〃也〃字不是用在单句主语之后,而是用在时间副词(或词组)之后。例如:
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今也,南蛮蠻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有的〃也〃字是用在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例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前面三个例子就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这种句子后面古汉语通论(十三)讨论〃之〃字时还要讨论它。
古汉语通论(八)
叙述句,矣字,焉字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在古代汉语里,叙述句的结构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例如:
冬,晋文公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
初,郑武公娶於申。(左传隐公元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虎求百兽而食之。(战国策·楚策)
在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句里,〃公赐之食〃是双宾语句。〃赐食〃是一个动宾词组,〃食〃(食物)是直接宾语;〃之〃指颍考叔,是〃赐食〃的对象,是间接宾语。类似的例子如: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多予之重器。(战国策·赵策)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等字,大致总有两个宾语:一个是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这种句法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上古汉语能带有双宾语的并不限於上述这一类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例如: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
(〃紾〃zhěn,扭转。)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闭门〃是一个动宾词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闭门〃的对象,是间接宾语。其馀由此类推。
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为〃(wéi)字。这个词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随着应用的场合不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作〃〃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等。古书上有许多句子是用〃为〃字作动词而后面带有双宾语的。例如: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
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对於上面这类例句,最容易发生两种误解:或则以为第一第二两个例子里的〃为〃字是介词(读wèi);或则以为第五个例子里的〃为之民〃等於说〃为其民〃。这都是不对的。试就第三个例子来分析:〃为箪食与肉〃是一个动宾词组,〃箪食〃与〃肉〃是动词〃为〃的直接宾语;〃之〃指灵辄,是间接宾语。其馀由此类推。
我们还要注意宾语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的后面的;但是,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是〃字、〃实〃字或〃之〃字复指。例如: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左传襄公三年)有时候还在提前的宾语的前面用〃惟〃(唯)字,构成〃惟(唯)……是……〃〃惟(唯)……之……〃的说法。例如: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现代还说〃唯你是问〃、〃唯利是图〃,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例如: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由此可见,用代词〃是〃字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是古代汉语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语法手段。但是,现代汉语没有这种句法了,因此这类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是无需把这种〃是〃字或〃之〃字直译出来的。
下面讨论上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在上古汉语里,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一般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例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现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比如〃九合〃,现代汉语则说〃会合九次〃(〃九〃在这里只表示多次,不是实数),不但用了动量词,而且词序也变动了。
从句子成份看,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假如说话人要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可以改变句法: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的前面用〃者〃字,让它同前面的词语隔开,这样,〃者〃字前面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上升为全句的谓语。例如:
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表示动量的数词从动词前面的状语的位置上升到全句的谓语的位置,自然就显得突出而重要了。和现代汉语比较,〃鲁仲连辞让者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虽然可以译作〃鲁仲连辞让了多次〃、〃把佩带的玉玦举起多次来向他示意〃,但是语法结构是大不相同的。
以上所讨论的叙述句,它们的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主动者。但是,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叙述句的主语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就谓语动词来说,〃蔓草〃是被〃除〃的,〃衮〃是被〃废〃的,等等。但是,这只能说是意念上的被动,还不是上古汉语真正表示被动的句法。
在先秦时代,真正的被动句所占的比重很小。当说话人有必要运用被动句时,一般在动词后面用〃於〃字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却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孟子·梁惠王上)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介词〃於〃字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用於被动的意义;但是,由於用〃於〃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还要注意古代这种用〃於〃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被动的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前面(大树被风吹倒了)在上古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於〃字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面(〃东败於齐〃)。
有时候用〃为〃(wéi)字表示被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卒为天下笑。(同上赵策)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后来又有〃为……所〃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这种结构形式在秦汉以后的古书中最为常见,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
表示被动的,除〃为〃字外,还有〃见〃字和〃被〃字。例如: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但是这不是上古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古代汉语叙述句经常应用的语气词是〃矣〃字和〃焉〃字。
(一)〃矣〃字
〃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吾知所过矣。(左传宣公二年)
(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寝门辟矣。(左传宣公二年)
(原先是关着,现在开了。)
余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本来是好好的,现在受重伤了。)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本来有亲臣,现在没有了。)
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已〃〃既〃〃尝〃等字,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句尾用〃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赵策)
郑既知亡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战国策·赵策)
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后果。例如: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战国策·赵策)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种新情况。
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於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种过程。在这类句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