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方圆兵法-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副经理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只是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材料。钱副经理自讨了个没趣,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哼”了一声走开了。

日子相安无事地过下去。半个多月后的一天,突然传来消息,说王厂长的厂子被盗,丢失了十几万元的服装。钱副经理惊呆了,而赵副经理却思考着,他总觉得这件事不像偷盗那么简单。张经理也暗自里埋怨钱副经理。但埋怨归埋怨,损失了还是要赔偿人家的。

赵副经理没再说什么,只是私底下去了一趟公安局,对服装厂的偷窃案表达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又过了几天,公安局来了人,说要三位经理合作,配合他们调查一些情况。张经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且对服装厂丝毫不知情,而钱副经理所了解的情况也是少之又少,仅是从王厂长口中得知的一些情况,而这些对公安局是丝毫帮助也没有的。但是,赵副经理却知道一些事,他对公安局来人说:“同志,不知你们是否知道服装厂的实际情况。和那个王厂长谈过话之后,我总觉得事情有点奇怪,办保险直接办就得了,干嘛还要请我们吃饭呢。后来,我悄悄去了他们厂一次,却发现厂里早已不营业了,只有几个人在那儿打牌,偌大的厂房空空荡荡的。我一问才知道,这个服装厂早己停业,已经濒临倒闭。我回来后想跟老张他们商量一下,结果他们……”

“谢谢你,赵副经理,你提供的情况对我们破案很有帮助。我们不打扰了,告辞。”说完,几个公安局的同志转身离去。

现在,说什么似乎都是多余的了,只有侦破案件,疑云才能打开。

又过了几天,终于传来消息说,服装厂的案件侦破了。原来真的是王厂长搞的鬼。眼见服装厂要倒闭,“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便导演了这一出戏。请他们吃饭,为的是堵住他们的嘴,不让他们做更深一步的调查,结果我们的经理们便真的掉以轻心了,被糖衣炮弹轰得失去了方向。经过这次教训、张经理开始领悟到自己的失误,于是重新革新,制定了新的策略,使公司上下呈现出新的面貌,及时挽救了公司。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东汉时,汉武帝临死前,立8岁的弗陵为皇太子,并嘱托霍光、金日单、上官桀三位大臣辅佐执政。武帝死后,弗陵即位,弗陵即汉昭帝。

在三个辅政大臣当中,金日单死得最早。而霍光,上官桀两人意见常常不一致,彼此间有着很深的矛盾。霍光是有名的大将,在汉武帝时曾多次带兵与匈奴打达仗,击退达匈奴的多次进攻。因为功劳大而升为大将军,为国忠心耿耿,又受汉武帝之托,一心一意辅佐汉昭帝。而上官桀则不然,他与汉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的关系很好,因此他并不是一心一意地辅佐汉昭帝,而时时刻刻想找机会除掉汉昭帝,扶持刘旦为王。刘旦因为没有当上皇帝而参与谋反,受朝廷处分,但这并没有影响刘旦想当皇帝的野心。汉昭帝即位后,刘旦与上官桀仍然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并密商:时机一旦成熟,就推翻汉昭帝,立刘旦为帝。而恰恰也是因为如此,霍光成为他们阴谋篡权的最大障碍,处心积虑地打击他。这也正是霍光与上官桀意见常常不和的原因之一。

机会总是会来的,而对于那些想要抓人小辫子的人来说,机会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有一次,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而后又把一个校尉到大将军府里来。上官桀便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借以打击霍光。他让自己的心腹模仿燕王的口气和笔迹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派人经过乔装打扮递进宫里。

当时汉昭帝年仅14岁,他接到这封自称是燕王写来的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据闻大将军霞光外出检阅御林军,居然坐着和皇帝

一样的车子,而后又自作主张,擅自调用校尉,可见他

心有异志。我担心他会对皇上不利,愿意奉还燕王的玉

莹,亲自到京城来,保卫皇帝。

昭帝看罢,沉思良久,又拿起来再看了一遍,便把信放在一由

第二天早朝,霍光听说燕王上书告发他,心里很是害怕,于是躲在偏殿的画室里等待发落。昭帝临朝时,不见霍光,便问道:“大将军为何没来上朝?”

上官桀不待别人发话,赶紧趋前一步,幸灾乐祸地回答说:“启禀大王,我想霍将军不可能是因为被燕王告发,不敢入朝了吧?”

“哦,果真如此?来人,去请霍将军上朝。”

“是”,一名小太监急颠颠地到偏殿去请霍光。

霍光定上大殿,赶紧摘下帽子,伏在地上向昭帝请罪。一旁的上官桀见此情景,以为落井下石的好机会来了,想再添枝加叶地说上几句,把霍光板倒。未等开口,却听见昭帝和颜悦色地对霍光说:“大将军请起来戴上帽子,朕知道你没有罪,是有人故意要陷害于你。”

这番说对于上官桀和与他亲近的那些大臣来说,好比是泼了一盆冷水,又气又急。霍光则又是高兴又是奇怪,他恭恭敬敬地给昭帝磕了个头,说道:“陛下,您为何有此一说?”

昭帝说:“大将军检阅御林军的地点离京城不远,调用校尉也是最近的事,加起来不到十天的功夫,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再说,即使燕王知道了,马上派人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里。如果大将军真要谋反,也用不着调一个校尉。我看,写这封信的人才是别有用心。”

霍光和其余大臣听了,都很佩服这位少年皇帝的聪明伶俐。而上官桀则是不敢再乱发一言。

昭帝讲完这番话,下令严厉捉拿制造和进呈假信的人。上官桀虽然作了防范,但皇帝追问得很紧,他怕事情败露,多次出面阻挠,说:“区区小事,何须终日劳师动众。陛下还应在国家大事上多下功夫,这些小事就别再分神了。”

昭帝听着上官桀的闪烁其词,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他的忠诚发生了怀疑。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昭帝终于发现了上官桀和燕王刘旦的政变阴谋,于是派霍光将他们一网打尽。上官桀父子及同谋大臣被杀,燕王刘旦等自裁。汉昭帝的明辨忠奸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内乱。自此,再也没有人敢阴谋政变了。

汉昭帝在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却能辨忠奸,任用贤才。他当政的那几年,天下太平,用史书上的话来说,就是“百姓危实,四夷宾服”。

 方圆兵法(兵法四)

用人用出肝胆来

一个例子

外宽内合,用人以信,这是领导人的用人策略。领导者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领导系统,在选拔好了人才以后,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用人。如果用人不当,则不会取得预期效果;如果用人得当,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国时的袁绍争霸一方,军事实力是相当雄厚的。他所采用的施政策略是“外党内忌”。“外宽”倒还可行,但“内忌”却让他大失民心。

袁绍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割据一方,手下人才济济。田丰是袁绍在军中的别驾,颇有学识,是一位知名的谋士。袁绍在刘备兵败投靠他时,将其收纳下来。刘备劝谏袁绍伐曹,而田丰听了,却认为此计实不可施。便直言谏袁,“操兵方锐,未可轻听,若不听良言,出师不利”。

袁绍心胸颇为狭隘,一听此言,登时大怒,立即就要处斩田丰。在众大臣一再求情之下,这才延缓下来,但仍囚于狱中。后来袁绍果然兵败而回。但他不仅不思己过,反而怪罪田丰出言不逊,要他自杀。可怜田丰一位有名谋士,就此饮恨作别人世。

袁绍当时是河北的大军阀,军事实力最强,在讨伐董卓之时是联军首领。袁绍被推举为联军首领,除了凭借较强的军事实力之外,还凭拥有招才容贤的虚名。当初刘备兵败投靠,他以不失大义之名,对刘备单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意见言听计从,而对他部下的忠勇善断的谋士田丰等人则忌恨有加,不仅不听他们的意见,反而一再地仇视,打击他们。可见,他的“外宽”,并不是真正的“外宽”,只不过是做给别人看,图个虚名罢了。殊不知正是这种虚荣心使得他伐曹大败,而且也损失了一名谋士。

袁绍的。“外宽”,在外人看来是很英明的。刘备兵败犹如丧家之犬时,是他收容了刘备。但应该看到,“外宽”只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外”是为了“内”,为了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而不是要许多虚有的名誉挂在自己头上。这不仅不是好事,反而会使自己看不清真相,被莫须有的光环迷昏了头脑。“内忌”则会使自己渐渐地失去地人心,使忠诚有谋之士日益远离自己。再完善的机构也经不起这样的挫折。袁绍没有看到这一点,田丰等人的忠诚报国之心被他当成了别有用心。到兵败之时,刘备跑了,他身边的忠臣都让他杀光了,他成了独夫民贼。

比海洋更宽阔

要想做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心胸宽广、宽厚容人、团结同志、善于合作,以增强凝聚力。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这样说道:“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所以,一个人如果努力做到心胸开阔、宽厚待人,是应该可以做到的。领导者不要斤斤计较,宽容大度一些,做事讲原则,求同存异,互谅互让,认真听取和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豁达大度,从课如流”,绝不能因为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而排斥、否定别人。当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意见不相符时,不要急于否定别人,而应该仔细考虑,求同存异,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因为怕自己的想法不正确,而不去寻求实证。而当别人犯错误时,千万不要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而应该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找出错误,进行改正。

福平县是滨海市的一个小县城,这个小县城依山榜水,风景极其优美。提起福平县的县长王福山,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一个人不伸大拇指的。福平县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有玉县长的足迹,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微服私访。他体恤民意,关心民情,经常倾听百姓对政府意见和建议。

前几天又有人传出一件事,这件事就发生在那个传述之人的身上。原来,这个人就是县党委副书记牛长海同志。

事情是这样的。牛书记想向王县长汇报工作,可由于有点事儿耽搁,而工作又拖不得,只好在下班后直接到王县长家去一趟。由于天快黑了,离县长家老远就下了车,推着走,正想放车,却看见县长家的门开了,先出来的是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后面跟的是王县长,手里还提着一大包东西。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那个人就要走,县长拉住他,把东西递给他,而那个人把东西往县长怀里一塞,转身就跑了。县长站了一会儿,才又抱着东西走进门去。牛书记一看情况,便知道是个送礼的。牛书记在门外站了一会儿,才去敲门。进门,落座,倒茶,接着两人就开始谈工作。工作谈完,已快到了吃饭时间,县长留牛书记吃饭,牛书记执意不肯,县长送牛书记至门外,华书记几次踌躇,欲询问刚才之事,却始终也役说出口,不过心中倒是存了好大一个疑问,且对县长的行为有些不满。

又过了两天,忽然听说县重点高中教师的分房指标下来了,然而,一位申请了好几次的中年教师仍未分到房。据说他家的环境非常不好,一家四口挤到一间十二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听说还有一套房没分下来,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这套房铁定是留着开后门的。牛书记一听说这件事,便再也坐不住,心想这件事铁定与县长有关。共产党的使命感使这位书记一下子冲到了县政府,来到县长办公室。

抬起胳膊。叩叩叩,重重地敲了几下门。

“进来。”传来的依旧是县长不急不缓的声音。

牛书记深深地吸了口气,推开门走进办公室。县长正伏着案前办公务。抬头一看是牛书记,便连忙站起来说:“唉呀,老牛呀,快坐。”牛书记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沉思着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好。等了一会儿,还不见他开口,王县长便打破沉默,说道:“老牛,找我有事吗?”

“我……,这……,”牛书记话到嘴边,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出口。

“老牛,有什么话就说吧,老哥俩儿了。”

“县长,我有一件事想问你。”牛书记犹豫半天,终于说。

“县长,前几天是不是有人拿着东西到你家去了?”

“哦,你看见了?”县长不动声色,挑高眉问道。

“是的,我看见了。这两天分房指标下来了,群众们议论纷纷,有个困难户据说还没给解决。”

“那你说该怎么办呀?”

“我,我觉得剩下那套房应该分给那个困难教师,而不应该给某些人开‘小灶’。”

牛书记说虽未明说,但这几句话的意思却再明白不过了,明摆着就是县长给某些人开了后门。

“牛书记,分房的事我有权决定吧!”王县长依旧不卑不亢地说道。

牛书记听了这句话,再也坐不住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脸色涨得通红,大声地说:“您是有权决定没错,可咱们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不能滥用职权呀!”牛书记这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义正辞严。

王县长听了不仅没动怒,反而笑眯眯地看着他,不慌不忙地说道:“老牛呀,别急,有话慢慢说。”牛书记火气再大,也不好意思再发作,只得缓缓坐下。王县长接着说道:“许老师家情况我了解,我曾经去看过,他家的困难情况确实属实,没直接分给他房,我是有用意的,不然,我这一大堆东西怎么处理呀。”说完,王县长从桌下底下拿出一大包营养品之类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牛书记听着玉县长的话,又看了那一大包东西,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了,登时尴尬得不知所措,两只手来回在裤子上搓着,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好:“老王,这……,是我不对,我没查清,就就乱发脾气……”

“老牛,别说了,再说就见外了。现在,我有个事儿需要你帮忙。”王县长一说这几句话,不仅化解了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