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为对方的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和你的不同就不喜欢对方,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如果某个人对我们的态度很恶劣,那我们似乎就找到了非常明确的理由来疏远对方,这就是这种问题往往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其实,从一开始,并不是一方或者彼此对对方抱着蔑视的态度,而是因为在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恶化,到最后双方完全疏远。如果你不能给出一个你根本不喜欢对方的充足理由,那对他的敌意就有被化解掉的可能。有时候,一个人永远不会接受你的观念,但并不代表着他永远不能接受你这个人,只要你不向对方表现出一些负面的信息,让他觉得自己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坏的人,那他当初得到的结论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方法在头脑中把个人和对方的行为或信仰方面的原因区分了开来。证据表明,很多人都可以和与自己完全不是同道的人和谐相处,甚至能结成非常深厚的友谊,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将这些外部观点和个人的品质分开。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他对你的负面态度就不会顽固下去,对你个人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下面这些建议将教你应用这两个非常有效的心理原则。
1.“认知失调”原则
不管对方对你的态度如何恶劣,但是如果你一直都非常友好地对待这个人,那他就有可能改变自己以前对待你的方式,对你的尊敬自然也就会做出善意的回报,为了矫正并解决你们之间的这种冲突,这个人自然会消除某些信仰上的纠纷。他需要无意识地解决这个悖论——如果你非常坏的话,你为什么还能对他这么友好呢?看来,他的某个想法一定要改变一下了。研究告诉我们,他基本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一定是个抱有错误观念的好人,而不是一个他懒得搭理的坏人。
2.“减轻罪感”的原则
研究表明,人类几乎愿意竭尽全能来消除人类身上的罪感。正如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罪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导致自暴自弃、自我毁灭的行为。若你对他非常好而他对你异常刻薄的话,那他就会在某个层次上感到自己有犯罪的感觉。但如果你对他非常恶劣,而作为平衡的交换,他当然也有理由来讨厌你。但现在情况不是这样,你一直对他都很友好,那么,为消除自己心里的罪感,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形象,表现出自己宽容和通情达理的一面。他的负罪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他就会很少对你表现出抵触的情绪。所以,你对对方越好,对方感觉到的压力就越大。
如果你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那么也可以通过信件、磁带、双方的朋友或者亲戚来传达你这个意思,从而使他的态度发生改变。
心理策略 55 :积极改变观念,就能改变对别人的看法
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来改变他的观念,就是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使之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你希望他具有的精神状态。事实上,你的一切努力就是想改变对方在和你交往时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
如果别人价值观和我们的不同,我们为什么就会觉得烦恼呢?因为我们在按照一种既定方式生活,但是另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有截然不同的时候:◇ 我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觉得自己有可能是错误的;◇ 这种价值观将对我们关心的人或者事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感到很愤怒;◇ 其他一些原因,比如说罪感、愤怒、羞耻和尴尬等等也可以导致敌意的产生。但是归根结底地说,我们之所以怨恨对方,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方处理事情的方式违背了我们认为应该如此的方式,我们有关正确与错误的观念受到了挑战,这会让我们很恐惧,并可能会产生已经被抛弃了的感觉。这样,你当然不会赞同、更不愿意与一个与你所谓正确观念完全背道而驰的人交往;相反,你会认为他的观点不健康,不会产生实效的,所以你会对他怀有这样的观点很生气。
小杨递给同事小钱一个水果。小钱犹豫了一下然后拒绝了:“我不想吃,谢谢!”但小杨又接着递给小钱一个熟苹果,看到他的想法稍稍改变了一点。于是小杨说:“你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你做事一点都不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的。一旦你做了决定,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坚持的。你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小杨说完这些话之后,小钱再也不好意思开口了——后来他承认——他害怕他的转变会破坏他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但这种情形仅仅持续了几分钟,最后小杨提醒他这只不过是一个试验,就见他转身拿起一个桃子,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改变别人的自我观念。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一个适应性强、心胸开放的人。所以,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你不妨表扬一下对方:“我看得出来了,你认为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对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或者,“你对人际交往中的轻重缓急的判断总是很清醒、很正确,这真令我自愧不如!”……这样的话一旦出口,往往会令对方不得不采取相应的行动,因为你涉及的是他自我的一贯性,而且他也想保持你对他钦佩的一致性。你知道,人们往往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们认为对方如何看待自己”这三者之间希望保持某种一致性,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家庭意味着什么?……”诸如此类的话对别人往往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这样的问话可以把对方非常看重的价值体系摆到明面上来,这就会使当下的形势不那么简单了,而是和你们的友谊或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如果他对你上面的提问还要表现什么抵触或坚持的话,那他实际上就让自己陷于被动了,因为他不得不重新估计一下,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心理策略 56 :第三方的介入可以撮合
受伤的人际关系
当发生冲突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愿意重归于好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的调解,让冲突的双方能够有重新交谈的机会。在多次交谈中,使双方能够尽可能地化解冲突,重新恢复以前的正常的人际关系。
女儿长年吸毒,父亲因此认为女儿是一个可恶的人。最近几年来,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非常冷淡。女儿终归是自己的女儿,父亲又想跟女儿和好,并想协助女儿戒掉毒瘾。于是,在妻子撮合下父亲和女儿面对面地进行了一次交谈。
在交谈中,女儿以最大的尊敬和喜爱来对待自己的父亲,女儿对爸爸的做法做出了让步和理解,女儿深知爸爸还是非常爱她的,只是没法理解她的这种行为。女儿并向爸爸保证一定要戒掉毒瘾。爸爸也向女儿承认自己以前粗暴的做法不对,请求女儿的原谅,并承诺要协助女儿把毒瘾戒掉。双方之间发生了良好的沟通,慢慢地双方就达成了谅解。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让第三方很好地来调解双方的冲突。
1.安排好见面内容
如果你是调解的第三方,你就必须要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最为重要的是,你需要弄清楚双方第一次会面时都能说些什么,而千万不要说:“你们随便约个地方聊聊吧。”
这样精心安排的目的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 让一方'尤其是对对方心存芥蒂的一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控制当时的局面,随时可以掌控形势的进程;◇ 其次,在双方相互冲突的品行或生活方式之外去找一些不相干的其他共同话题,让他们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双方谈论的问题不一定是本来就存在争议的话题,也不一定是就事论事的双方关系等问题,他们可以随便谈谈他们感兴趣的或者非常欣赏的其他话题,这一点对于恢复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重要。
2.主动出击
让有过错的一方来营造这种交谈的机会就可以更好地改变进程,虽然这样的对话可能只是走个过场,但你可以凭借这个拉开一系列沟通对话的序幕。“即使他不想和解,但如果你对他说话,我想,他肯定也想听你说说,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3.学会与意见不同者相处
你会碰到各种你不认同的东西,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和那些与自己的信仰完全不同的人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或者两者之间保持了坚固的友谊。这种情况常见,其中也说不上有什么秘诀,但它却经常是一种良好、和谐的选择。学会与意见不同者走到一起非常重要,当然并不是在每个问题上我们都需要经过彻底、完全和细致地调查。
如果想在所有问题上都与别人搞个你死我活,那可就一辈子注定要跟人争吵下去了。聪明的人总能找出一些自己认同的话题,能够做到尊重或至少是宽容对方不同的观点或行为。
第二十二章 获得他人谅解,重新建立人际关系 (1)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顺畅,但当发生人际冲突的时候,担心和拖延往往会构成交往当中的障碍。所以,我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别人的谅解,并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的和谐。
心理策略 57 :保持谨慎态度,逐步获得谅解当双方因为人际冲突而使情况糟糕透顶的时候,一定不要心急,这时,一定要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千万不要指望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机会,你可以一步一步地实施以下的方案。
1.表现谦恭
如果你表现出百分之一百的谦恭来,那么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成了一个十足的落魄者。这意味着什么呢?你再也没有什么本我欲望掺杂在里面,问题完全被交在了对方手里,你的状况完全由他的态度决定。
2.感情投入
诸多实验显示,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谅解,就必须努力唤起别人感情上的共鸣。一般而言,我们的许多思考都是基于情感来说的,但是我们常常习惯按某种逻辑来为自己辩护。如果任何事情都按严格的逻辑方式来推导的话,那么,人们往往很少能够真正做到与人为善。需要渲染你情感的时候,一定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感情,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矫情!如果没有切肤之痛,你肯定不会情动于中。你也可能觉得一切无所谓,但这只会让已经恶化的形势再继续恶化下去!
3.显示尊重
正如我们看到的,对别人表示出尊重往往是使各种尴尬走向和平的关键点,所以,在将本技巧运用于某个人之前,你一定要对这个人显示出最高程度的尊重。就是说,你没有必要去和对方大吵大闹,也没有必要赖在别人的办公室里喋喋不休地给别人传递一面之词。相反,你要学会,在跟对方讲话之前,一定要先征询对方的许可,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而且争论的是有关商务方面的问题,那就一定要参考了相关的合同之后再去和别人说话。
一定要清楚,无论你说什么或做什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能缺少基本的尊重。任何形势下,尊重别人都是你成功的根本。
心理策略 58 :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掌握主动权生活中,我们不要推诿或者寻找其他借口,这样只会令情况更糟。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对方就会认为我们想推诿所有的责任,这对事情的进展不但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会将重建人际关系均衡的主动性移交到他人手里或者黏附于其他事件之上。但是假如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也就掌握了处理整个事情的主动权。
小资料
美国总统林肯曾这样说过:“我——对全美国人,对基督世界,对历史,而且,最后对上帝负责。”林肯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人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与敬仰,应该说这与他的责任感不无关系。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家庭、亲戚、朋友、国家、社会。我们的责任心,最基础的体现可能是在家庭中。
下面这些建议会让你勇敢地承担责任。
1.对家庭负责
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家庭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那么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
2.对自己负责任
要确信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跌倒了便找把椅子来踢的小孩子了,直面人生,自己要负起责任来。当然,不这样做则容易多了。责怪我们的父母、老板、丈夫、妻子、子女比较容易,我们甚至可以责怪祖先、政府,如果我们还需要一个借口的话,甚至可以责怪幸运之神。对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的缺点和不幸总是有理由的——当然,都是除了他们自身之外的理由:他们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他们的双亲太穷了或是太富有了,对他们的管教太严厉了或是太放纵了,他们没受过教育,他们总是受体弱多病的折磨等等。
女教师小茜的班上有一位学员,有一天在其他的学员走了以后来找她。他们那天在课上训练学生记人名。这位女学员对她说:“尊敬的老师,我希望你不要指望能改进我对人名的记忆力,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为什么?”小茜问她。
“这是遗传的,”她回答,“我们全家人记忆力都不好,我的记忆力是我父母遗传给我的。因此,你要知道,我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进步。”
“小凯,”小茜说,“你的问题不是遗传,是懒。你觉得责怪你的家人比用心改进自己的记忆力要来得容易。坐下来,我证明给你看。”
接下来的几分钟,她训练这位学生做几个简单的记忆练习,由于她专心练习,效果很好。小茜花了一些时间才消除她认为无法将脑筋训练得比前辈好的想法,不过她很高兴她做到了,终于学会了改进自己的记忆力,而不是找借口。
当我们做的过程中遇到失意的事时,不要迁怒于他人,要试着去敢于承担责任。只有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勇于做一个负责的人,就必须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不迁怒于他人,这也是一个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