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尤哲学-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

…… 316

    印度哲学903

    (十四) 大乘百法明门论①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

    ①天亲著,见《大正藏》第三十一卷。

…… 317

    013印度哲学

    声,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十五) 唯识三十论颂①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

    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酬答颂曰:1。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2。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3。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4。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已说初能变,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5。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①世亲著,见《大正藏》第三十卷。

…… 318

    印度哲学113

    6。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爰,及余触等俱。

    7。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8。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9。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10。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1。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12。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13。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沈,不信并懈怠。

    14。放逸及失贪,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15。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

    16。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别所依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17。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

…… 319

    213印度哲学

    18。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19。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20。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21。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2。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23。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24。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25。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性相,谁依几位,如何悟入?谓具大乘二种种姓:一本性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谓五位?

    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性相能深信解,

…… 320

    印度哲学313

    其相云何?颂曰:26。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27。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

    28。若时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

    29。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五究竟位,谓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

    30。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十六) 成唯识论①

    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

    ①护法等著,见《大正藏》第三十一卷。

…… 321

    413印度哲学

    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

    (《成唯识论》卷第一)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

    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诸种子者,谓诸相名分别习气;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

    执受及处俱是所缘,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此中了者谓异熟识,于自所缘,有了别用。此了别用,见分所摄,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乐。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既同应皆证故,又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

…… 322

    印度哲学513

    非量摄故,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谓第二分但缘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以无用故,第三第四皆现量摄,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非即非离,唯识理成。

    (《成唯识论》卷第二)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论曰:是诸识者,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前引教理已广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识。(《成唯识论》卷第七)

    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

    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

    (《成唯识论》卷第九)

    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世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

…… 323

    613印度哲学

    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虽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虽依他起非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成唯识论》卷第九)

…… 324

    印度哲学713

    六 数 论 派

    数论派虽然是印度较古老的哲学体系,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系统、完整的数论典籍的年代都不是很早。本节选译了古典数论中自在黑(I-s′varakrsna)的《数论颂》(Sāmkhy-′kārikā)和后期数论的代表性经典《数论经》(Sāmkhya-sūtra,作者不详)中的部分内容,以及这两部经典在印度古代的有关注释。以下译文中《数论颂》部分节译自H。

    D。

    沙尔马(Sharma)的《数论颂》(波那,1933年)一书中所载梵本,译文中方括号内部分为乔荼波陀(Gaudapāda)的部分注释(据H。

    D。

    沙尔马书中英译本节译)

    ;《数论经》部分节译自N。

    辛哈(Sinha)

    的《数论哲学》(Sām。

    khya

    Philosophy,新德里,1979年)一书中所载梵本,译文中方括号内部分为阿尼鲁达(Anirudha)和吠若耶比柯宿(Vijn~ānaBhiksu)的注释(据N。辛哈书中英译本节译)。

    (一) 数 论 颂

    1。

    由于为三苦所逼迫,因而想探寻灭此(三苦)

    之方法。

    如果(由于认为存在着一般)可见之(方法而认为)此(探寻)无用(那就)不(正确了)。因为(一般可见之方法)缺乏确定性和最终性。

    〔……三苦是:依内的、依外的和依天的。依内(苦)有两种:身体的和精神的。身体的苦(如)发烧、痢疾等,由风、热、痰的不调引起;精神的苦(由)与所喜分离及与所

…… 325

    813印度哲学

    憎结合等等(引起)。依外苦由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土生引起,即产生于人、兽、鹿、禽、蛇、小咬、蚊、虱、臭虫、鳄鱼、鲨鱼、不动之物体等。

    依天苦属于神或来自天,因此与冷、热、风暴、雨、雷电等相关而生。……为了消除两种依内苦,(一般可见的)依内(灭苦)方法是:依靠医学的治疗,与所爱结合,排除不喜欢的、辣的、苦的、涩的、煎的(东西)等……。

    (关于)依外苦,消除它的(一般)可见的方法是防卫等等。如果认为有了(一般)可见的方法,这(探寻)就无用了,(我们的回答是:)不。……因为(一般)

    可见之方法不能确定地和最终地灭除苦。

    〕2。

    天启的(方法与一般)可见之(方法)类似,因为它与不净、可灭性、不平相关联。与这(上述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是较好的,因为(这产生于对)显、未显和知者的(正确)认识。

    〔(天启的方法)

    与不净相关联,因为(它)

    屠杀牲畜……;与可灭性相关联,因为因陀罗等是可灭的……;具有不平,因为看到了某人的优越,另一人就感到痛苦……。与天启的和一般可见之方法不同的方法是较好的,因为它摆脱了不净、可灭性和不平。……显是大等,即觉、我慢、五唯、十一根和五大。未显是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