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时,权力以戒律形式作用于犯人身上。
惩戒技巧主要通过监视、规范化和检查而发挥作用。
惩戒权力的目的是增进控制个人的效用,把个人转变成顺从
…… 36
21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的臣民。
戒律并不只是出现在犯罪和惩罚的场合中,惩戒方法在18世纪末的修道院、军队、工场和学校中广为使用。福柯反问道:监狱类似工厂、学校、兵营、医院,后者又类似监狱,这奇怪吗?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惩戒社会。
2。
如果说《监督与惩罚》考察监狱、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惩戒技术有助于把人产生为一个顺从客体。那么,《知识意志》研究性征、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是要表明性学把人塑造成一个积极主体。
不少人认为,从17世纪中叶起,权力以本质上压抑的方法作用于性征,我们生活在沉寂的性征中。福柯批判这一以赖希、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的“压抑假说”。
“压抑假说”的倡导者作出了三个主要的错误假定,因而面临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实际上,从19世纪初开始,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不是性慎重,而是性征话语的大幅度增加。无论是基督教精神和色情文学,还是世俗权力,都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文化通常假定性征即为自然本能,福柯则独辟蹊径,认为性征既是一个话语,又是一个实践。
因此,我们要处理的,如其说是一种将性排斥在外的否定机制,倒不如说是有关性话语、专门知识、快感和权力的一张精妙网络的运作。
福柯在批判“压抑假说”的基础上,还批判了有关权力的“法律—话语”想法及其两个专门变种:法律一自由的权力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认为它们的错误在于都坚持了权力问题上的经济主义。由于这些传统权力观都依据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如法律、经济、国家、构成性主体、压抑)来
…… 37
前 言31
理解权力,设定一个普遍的权力理论,福柯称之为本质主义的权力观。而福柯并不依据一种本质来理解权力,而是把权力当成一种并不具有必然的本质的形式的力量关系,因而对权力作了非本质主义分析。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权力分析的焦点是权力关系。其次,权力并不是一个神秘实体,而是存在于其实施中,权力实施在任何地方。再次,权力与抵抗共存,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抵抗。再次,权力不仅是禁止的、消极的、否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还是生产的、积极的、肯定的。最后,权力与知识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相互蕴含。
在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上,福柯区分了“普遍”
和“特殊”这两种知识分子,重新限定了知识分子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当然,福柯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福柯的权力分析认为,通过惩戒技术的规范化过程,权力在社会领域中产生了个体,规范化是权力关系的关键,权力关系创造了那些屈从于它们的人们。人是知识—权力的产物。由于认为并不存在高高在上的、处于中央地位的、发号施令的绝对主体,由于坚持权力的确实、生产和肯定特征,福柯因此拒斥了现代的人类学主体主义。
如果福柯抱怨马克思主义在权力问题上犯了“经济决定论”错误,我们就能指责福柯从权力的普遍性出发,最终把一切都归结为权力,犯了“权力决定论”错误。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责难,有失偏颇。
3。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与斯宾格勒和E。荣格尔的技术批
…… 38
41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判思想一脉相承。福柯在《监督与惩罚》中,也描述了一个既是知识样式,又是权力形式的技术。尽管海德格尔集中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对自然的统治,福柯重视的是人文科学及其相关机构的历史,但是:恰如海德格尔仅仅通过把技术与背景实践联系起来,把握了现代技术的本质,福柯通过分析与非科学实践和话语的模型相关的人文科学的刑律,确定了惩戒技术,认为权力—知识机构作用于个体及其肉体、姿势、性情。恰如海德格尔把近代物理学看成现代技术的本质的预示一样,福柯的惩戒技巧包含着一种基于肉体的知识之上的权力的微观物理学。同海德格尔一样,福柯也高擎反人道主义的大旗。
第五章“伦理主体的自身构建”探讨和剖析福柯第三个研究领域的思想。福柯伦理学是他的知识理论和权力分析的逻辑推论。如果说前两个研究领域的时间跨度一般是从文艺复兴,经古典时代,到现时代甚至当代,那么第三个研究领域则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我理论当作分析对象。
1。在1982年秋佛蒙特大学的专家讨论会上,福柯从西方伦理传统出发,探究了“自我的技术”。福柯勾勒出了自我的释义学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和基督教精神中的发展,并分析了“关切你自身”与“认识你自身”之间的关系。
与弗洛伊德不同,福柯认为,自我并不是一个理论能描述的客观实在,而是一个实际上由我们的理论构成的主观观念。鉴于弗洛伊德设法说明知识如何赋予我们控制自我的权力,福柯设法证明权力如何形成了有关自我的知识。他们两人对自我的技术有不同的看法。福柯自我概念与萨特自我概
…… 39
前 言51
念的关系也十分重要。
2。
主体性和真理一直是福柯关心的问题。
与先前著述不同,后期福柯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真理的策略不再关注强制实践,而是关注主体的自我构成的实践。
在谈到权力知识与C主体真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时,福柯强调自己的基本问题是主C体和真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权力知识问题是他分析主体与真C理策略之间关系问题的工具。
福柯拒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主体理论,否认存在着至上主体、基础主体、普遍形式的主体。
同时,福柯又相信,主体通过屈从的实践、自由的实践而得以构成。
《快感的享用》提出了个体如何把自身构成为欲望和快感主体的问题。福柯通过论述真理的讲述与道德主体的构成之间的关系,评价了柏拉图对话在从政治的到道德的真理讲述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3。
福柯的“自我之释义学”
努力理解一个自我构成过程,真正探求一种伦理学。福柯把伦理学定义为:你必须使之与你同在的一种关系,关切你自身……并决定个体如何被假定为一个把他自身构成为他自己的行动的道德主体。
福柯伦理学考察了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文本和公元头两个世纪的古希腊拉丁文本中,“性行为如何被置疑、如何成为关切的对象、反思的因素以及因袭的素材”的问题。
人们习惯上说的“道德”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观念,但都可以归为“以准则为目的”的道德与“以伦理为目的”的道德这两种形式。
《快感的享用》和《自我的关切》研究了古希腊和罗马社会中伦理学的四个主要方面(道德实体、服从的
…… 40
61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模式、自我塑造的活动和道德主体的目的)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独立的关系。福柯认为,道德是自由的实践,自由是伦理学的本体论条件。在中世纪以前的古代,伦理学作为自由的审慎实践,反复思考着“关切你自身”这一基本责戒。希腊含义上的伦理,是指能为他人所见的主体的存在方式和行动方式。
福柯认为,要探求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道德形式,是无效的。福柯还提出了政治学作为一种伦理学的思想。福柯思想较为重视道德主体的创造力,使人们敏锐地意识到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这一道德责任。
第六章“人类主体——社会历史的产物”
,挖掘了福柯在“人性”
、“权力”和“历史”这三大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歧异,指出了他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
同萨特存在主义一样,福柯也否认普遍的人性,认为人类主体不是一个具有某种本质的自我存在物,而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人”是知识的产物,是多重力量关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反对抽象的人性论,但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劳动具有的自我意识的、自主的、创造性的和社会性的特征,体现了人的类的本质。
由于看不到基本的人类属性,福柯认为权力是多重力量关系的动力构型,权力实施是以微观方式进行的,福柯反对单一的线性权力观和权力机制的宏观形式。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因而把权力置于包含了劳动的经济领域内。作为劳动的条件,人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
…… 41
前 言71
在的基础,成了重要的独立变量。
与人性观、权力观密切相联系,福柯的历史观反对总体化倾向,怀疑一般的解放主题,尤其反对把解放与自由等同起来。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一个牵涉到劳动的规范概念,由于人性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劳动的条件即生产方式,由于生产方式并非一成不变,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蕴含着其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实质、动力和标准,认为解放和自由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总结全文,尽管福柯思想不成系统、易于变化,但本文力图不仅在漫长的哲学传统中,而且在宽广的当代哲学背景中,依据福柯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并结合他的研究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剖析了他的知识—权力—主体三位一体理论,重点探讨了他的反人类学主体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结论:他不是“非理性主义者”
,他是“反结构主义者”
、“技术批判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
…… 42
PREFACE
MichelFoucault(1926—1984)
isagreathinkerafBterJ。
—P。
SartreinposrwarFrance。
BecauseofhiserudiBtion,profundity,particularity,wisdomandamiablenes,FouBcaulthaswonahighandwidereputationinwesternacademiBa。
Foucaulthaskentheoreticalinsight,aswellasgreatcreatvitythatnonecaneasilyhave。
Foucault‘sucBcesliesinotonlyhisfocusingonsuch“inferior”
phenomenasmadnes,crime,sexualitywhichareoftenneglectedbymostpeople,butareveryimportant,butalsohisdevelopinganewmethodtoincisivelyanalysisthecomonthesesofknowl-edge,powerandsubject。
Thetitleofthedisertation“TheFateoftheSubject”
hastwomeanings:oneisthevolutionofFoucault‘aatiBtudetowardsubject;theotherishowasubjecturnsitselfinto“thesubjectofknowledge”
,“thesubjectofpower”
and“thesubjectofethics”
inFoucault‘sresearchfields。
ChapterOne“TheGreatThinkerofNewTimes”
,con-sidersthedevelopmentofFrenchPhilosophicalthought
…… 43
2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andanalysesthetheoreticaloriginsandevolutionofFoucault‘sthought。
ThePhilosophyofFoucaultisbornofthefusionandtransformationofGermanhumanism(NietBzscheandCanguilhem)
andFrenchscientism(BachelardandCanguilhem)。
CorespondingtothepostwarFrenchphiloso-phy,thephilosophyofFoucaulthasundergoneatransfor-mationfrom“subjectivephilosophy”
andfinalyto“thereBturnof‘subjective’philosophy”。
ChapterTwo“TheCritiqueofRationalistSubject”
out-linesFoucault‘sanalysesofmadnes’fateindiferentimesandpsychiatryinthendof18thcentury。
TheChapBteralsorep-resentsandgeneralizesthedisputebetwenFoucaulandderidaonthenatureofreason,madnesand“other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