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孙为民很认真的分析过,行军打仗久攻不下后无奈撤围并不算什么。但现在廉军才打了几天就这样没头没尾的撤去就太让人费解了,除非是廉军那边统帅换人了,要不绝对不可能就这样草草收场的。这可是大方向问题,说明廉军已经改变战法了。
。。。。。。。。。。。。。。
老丞相刘至到了兵部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和孙为民讨论起了廉军撤退的问题,只见他满脸担心的询问道“廉军是不是去迎击国师那两万军了?”。
孙为民摇摇头,摸着案上还是冒着热气的茶杯说道“廉军这样做有违兵道,看来那边帅位已经换人了。只是不知道是何人在执印”。
“换帅了?你这么说他们不是去攻打国师,那他们是要做什么?”刘至越听越糊涂,着急的询问着孙为民。
孙为民一笑,他没想到老丞相虽然理政有一手但对兵道还真是个白痴,忙解释道“老丞相,您到是好好想想啊,你听说过有大张旗鼓的去打埋伏的吗?廉军一定是另有所图的”孙为民意味深长的看着刘至,竟笑了起来。
刘至一愣他不明白孙为民为什么要笑,气恼的摸着自己那几根花白胡须,抱怨道“你这是在取笑老朽了?”。
孙为民一惊差点把茶杯撒了手,忙解释道“丞相您误会了,我是在替您老当心呢,您的大麻烦可要来喽”孙为民现在也不敢继续胡闹下去了,表情严肃的对刘至继续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几日城中将有难民如潮而至,不知道您老打算怎么安顿他们?”。
“难民?什么难民?你小子有话就说清楚点不要总是和我卖关子”刘至听了孙为民话便紧张了起来,他身为一国首辅主掌天下民生最怕的就听到就是大灾啊,难民什么的事情。
孙为民点点头,认真道“丞相您想,现在京城附近还有没有能对廉军构成威胁的力量存在?”。
刘至考虑,抬头道“国师的援军不到的话应该没有了吧”刘至奇怪的看着孙为民,想了想又抬头提醒道“不过落地金牌已发,再过些日子应该会出现大转机的,这点你尽管放心好了”。
孙为民一听连忙摆手,原来老丞相是以为他在抱埋怨外无援兵的事情,孙为民耐心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在说既然附近没有值得廉军清剿的对象那他们为什么要撤退呢?您真就没想过吗?”
“为什么啊?”刘至这次到干脆,想也没想就反问起了孙为民。
此时的孙为民现在真怀疑刘至是在装糊涂,但他已不想再纠缠下去了,拍着桌子大声道“廉军这是去抢粮了!他们要将京城附近的百姓都赶到京城来!您老就等着开粥场吧!”
“什么?”刘至瞪圈了双眼看着孙为民,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千真万确!要不他们还能去做什么,指望我们出城去追击他们吗?”孙为民反问着刘至,继续道“廉军已经做好了打长久围城战的准备了,他们这次出去一是征粮,二就是要把百姓都驱赶过来添城,想让城中尽早的出现粮饥和民乱,您仔细想想吧”孙为民严肃的看着刘至。
“这。。。”刘至顿时语塞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虽然不懂兵法却深悉民法。刘至明白,要是事情真如孙为民所说那可真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孙为民说的其实没有错,当他一听到廉军撤退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廉军已经准备好要打持久战了,也就是说他们决定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破城。
孙子兵法中曾说过: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这是在说:但凡是出兵过十万千里远争的战役所花费的资金是相当巨大的,用这样的大军去作战的时候就要求速战速胜。否则要是战局持久僵持下去就会使得士卒疲困、锐气挫伤,长期进行这样的战争也会使国家经济受困,力不能支,到那时即便是再杰出的将领也挽救就不了这样的局势。
所以,战争长久的进行下去对双方没有好处,这便是用兵灾之说,也就是战争其实是双方的灾难。一个将领要是不了解用兵的危害,那就一定不能了解用兵的益处。
从这点上来看,廉军此次千里远征应该求的就是一个速胜,否则他们将力不能支早晚会被拖跨。而前几日,廉军天天攻城都显露了他们这份力求速胜的意图。但现在廉军又突然功亏一篑的退去了,这就说明廉军应该是放弃了速胜的打算,而想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于是,孙为民便开始想除了速胜外廉军还会怎么做。他马上想到了蒙古军西征的战例,孙为民觉得也只有这样做廉军才有可能把场仗打下去。
当年,蒙古军西征的时候只有二十多万人,但一路西去刀锋直指欧洲所过之处无不降伏,就是因为蒙古军很会攻城,而且他们很好的解决了万里远征粮资补给艰难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军粮从来都是就地抢劫来的。
关于就地抢粮的做法其实并不是蒙古军发明的,只是他们做的比较彻底罢了。
孙子兵法中言道: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这是在说:擅与用兵的人从不再次出征,也不三次运粮,粮草从来都是在敌国征用。这是因为,要是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苦、物价飞长,国力也会渐渐衰竭。所以好的将领必须要学会去从敌国补给粮草,因为吃敌人的一斗粮就可以抵的上自己国家运来的二十斗。关于一斗比二十斗的说法其实一点也不为过,试想千里迢迢的运送一斗粮到前线的花费确实可以买上二十斗粮食了。说白了就是要学会从百姓口中抢粮。
所以说,战争打的就是金钱,就地抢劫百姓粮食的事情在战争年代是很普通的现象,不去抢才奇怪。所以,廉军要想打持久战也必然会这样做,他们撤退就是为趁附近没有敌军的时候尽快抢粮,为日后的持久攻城做准备。
但说到持久战情况下的攻城法,就不得不说说蒙古军的攻城方法了。其实,当时蒙古军攻城的时候往往都是历时数月之久才能破城,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勇猛无比一战破城,他们的伤亡其实一直都不是很大。
要知道,当时的西亚可是宗教氛围很浓重的地方,经常会上演全城战致最后一人也不投降的悲壮场面,但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蒙古军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蒙古军的攻城战打的相当聪明。
蒙古军每到一个地方前总是先不急着攻城,而是先将所攻城池附近都清理干净,一边抢劫军资、军粮为己所用,一边把所有的百姓统统的赶进城去。这样,城中就会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很自然的也会出现饥荒、瘟疫还有民乱等。蒙古军总是等城中哀鸿遍野、士卒无力再战的时候才会大举攻城,所以才会无往不利。
总的来说蒙古军是很少会攻打坚固的城池,他们总是先想办法将城中搞到疲惫不堪才会下手。他们为了达到这点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使用过细菌战,把军中患瘟疫死的人都扔到城下去故意引发城中爆发瘟疫,等城里的人死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才去攻城。
所以说,蒙古军所向无敌的原因远不是人们想象的勇猛之说,而是很彻底的贯彻了兵法诡道的原则,不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轻易出手,他们总是很有耐心,而且不羞败走,为了胜利能做到真正的不则手段,兵法诡诈之道用的相当彻底。(关于蒙古军西征和后来的长子军征欧洲那两次战例老头就不多说了,大家要是只针对战法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研究下,算是长长学问也好。其实,大家抛开种种因素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任何的成功都有着它很充足的理由,这就是所谓的本质吧,想看清楚其实不难。)
以上的种种孙为民想的很清楚,他明白廉军真撤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廉王现在的处境很微妙,他要是不能攻陷京城的话就只会落个天下共伐的臭名。所以,廉军的攻城战还是会继续下去的,现在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方法而已。廉军在学习蒙古军的办法去抢粮、围城完了等待机会。
孙为民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刘至考虑了很长时间,犹豫道“廉军抢粮那是一定会发生的,但驱赶百姓进城。。。。。。我想不会吧?”看来刘至还是不大相信孙为民的话。
孙为民听了刘至的话低头不语,默默的摸着手中的茶杯,暗暗自语道“怎么不会。。。。你个老东西可能没想到吧,我正要去给廉军送信去!”。
“叫你们没事算计我,我看现在你们还有没有力气再折腾!”孙为民揭开茶杯轻轻的吹着,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
(很多书友说看不懂这章,我就改了改,以后尽量不引用古文了。对不起大家了只有一更。明天上午11点还有一更,晚上10点一更。)
第一百二十六章 越乱越好
孙为民和老丞相刘至讨论难民的事情其实有他自己的用意,当他意识到廉军的意图后马上便想到了好几个应对的方法,所以他才会神色不定的考虑了一会,最终他还是采取了对自己和民众都最为有利的方法,他要将附近百姓都引到京城来。
孙为民这样做也可以说是为了保护百姓们的安全着想吧,因为廉军抢粮的时候就一定会再次引发兵灾屠民的劫难,而且情况还会很严重。孙为民明白,已京城内现有的兵力来说是不可能出去救他们的。于是,孙为民便想到暗通廉军希望廉军那边能明白灾民添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而发发慈悲放过那些可怜的百姓。
这也是孙为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虽然这样做对守城很不利,但对孙为民来说还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说到爱民,不要看孙为民名字叫的响亮为民,为民的。。。其实他远没有高尚到那个程度,要不他也不会教训因惜民而犯错的南城督卫张德权了。
孙为民想救百姓进城其实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是想借百姓的手给城中添添乱,延缓一下皇子们之间争斗。说白了,孙为民就是想给太子他们哥几个儿找点事做,让他们没力气再瞎折腾。
有一件事孙为民想的很清楚,他现在之所以还能安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完全是因为朝中局势不稳,要是朝中没有这么多争斗,而是完全归与的一派的话,那谁还会把他这颗突然开了花的小草当回事呢?
所以,孙为民要想舒心的活下去就必须要想办法维持住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要让各方势力都无法独大才行。只有这样孙为民才能继续担当宝贝秤砣的角色,仍可以左右局势。
至于什么铲乱党、新皇登基等大事对孙为民来说都是在自掘坟墓,他一定要想办法避免事情继续发展下去。
不过现在好了,廉军算是送了孙为民一个大礼,总算是让孙为民有机会继续喘息一段时间了。孙为民相信,只要那数十万难民一进城所有人都会消停下来,乖乖的藏起来。因为,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拦权的,民生大事处理不好可是会民怨沸腾、声明扫地。谁愿意担当这样的骂名呢?
至于会不会有不怕死的主儿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救黎民与水火,演演大英雄就不好说了。但孙为民知道,这事不管是换谁来做都不会捞到什么好处的。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难民们即便是吃饱了肚子也一样会有千般的牢骚要发,很少会有什么感恩带德之类的举动,那样的伟大事件只会发生在史书上,做的也只是标榜一下天朝的功德罢了。但凡大灾民难,有的还是怨声载道的场面。
可以说,孙为民的算盘打的很满,自从他意识到朝中无一人可以信任后他就开始这样打算了,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难民添城的妙计透露给廉军,完了坐等好戏开场。希望他能够成功吧。
。。。。。。。。。。。
接下来的几日中果如孙为民所言,陆续有难民从四面八方涌到了京城,他们就像是一场让人无法阻挡的瘟疫,所过之处人们都避之不急。
商铺、客栈、衙门、医馆城中所有的地方都是如临大敌,甚至有人还联名请愿要求阻止难民继续进城。当然这样的大决定就不是孙为民能操心的了,他在这几天日中除了把新近投军的饥汉们分配一下,就是陪子良聊天。难民一来那些本还犹豫的‘清高’份子也忍不住了,孙为民的招兵处可以说是‘生意兴隆’,大有打破脑袋也要当兵的盛势。。。。。
子良的伤最近好的很快,快到孙为民不敢相信的地步,尤其是到了晚上子良甚至可以随意的走动,但高兴之余孙为民仍是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的兆头,子良开始打听起了关于九皇子的事情。
孙为民没有想到事情让他弄巧成拙了,本来是为了救子良性命而安排的一门亲事,竟将子良卷进了一场天大恩怨情仇之当中去。孙为民小心的提醒着子良“三思而行,答应别人的事是要履行,但一定把握好时机”。
子良含笑点头,看的出他在恋爱,脸上总挂着从未有过的喜悦。孙为民不由的开始对仇玉那个小丫头另眼相看了,很担心她只是为了报仇而并不是真的喜欢子良。
放下子良那些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后,孙为民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调查清楚了是谁在和太子争位。让孙为民感到意外的是想当皇帝的人还真不少,除了太子外有实力一探大宝的人还有两个,二皇子姬欣和五皇子姬复春。
二皇子的实力一直就不差,老皇上姬廖生前就很器重他把户部交由他去打理,为此太子可是耿耿于怀很久了,估计早就想把他除之后快。
至于五皇子吗,他本是太子一党的人,但最近种种局势表明他好象也要有所举动了,令人担忧的是五皇子养的门客可不少,传说是有三千之众其中不乏高手。这让孙为民暗暗唏嘘,他想“怎么把这龟儿子的三千人整到军中来呢?自己打自己多没意思,还是和我一起打廉王吧”孙为民的美梦和阴谋同时诞生了,但一点也不矛盾。
当初,孙为民下了闭市严令后也只有五皇子姬复春没当回事,仍是收留了不少江湖游侠,趁机没少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此孙为民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