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成为人家的童养媳呢?

杨沫沫骨子里深深的刻着现代的观念,她只崇尚自由、平等且有爱的婚姻,北宋这种父母包办或是买卖的盲婚哑嫁,杨沫沫是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于是经历了杨七娘一事后,杨沫沫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开始逼迫自己审视眼下身处的大环境。杨七娘的命运给杨沫沫上了沉重的一课,让她决定自小就把自己以后的路给规划好,让她决定从小开始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杨沫沫知道单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的,但她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让自己不要走上和杨七娘一样或是类似的路……

杨沫沫一连想了好几天,最终从这次杨家的难关悟出了一个很简单、很现实的道理———钱,有钱你才能吃饱穿暖,有钱你才能少受命运的摆布。

现代人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杨沫沫认为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古代,同时她还认识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钱财都在许多事情上起着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就拿杨家这一次的劫难来说,假如杨家十分有钱、家里的钱财足够让全家人不干活都能安安稳稳的过个一年半载,那就根本不会存在因食不果腹而被迫送女一事,杨七娘也不会被迫成为王家的童养媳,她完全可以等再大些才同人家说亲。

想通这一点后,杨沫沫决心吸取杨七娘这个教训,从小就开始自强自立、并努力的学一些能在古代傍身的本事让自己有安全感,同时她还打定主意以后适当的帮杨家想一些赚钱的点子,尽可能的帮忙改善杨家的家境。

如果因环境限制杨沫沫做不到这一点,那她也至少要做到自己能够养活自己、不拖累家人,以免像杨七娘一样被迫被送去给人家当童养媳,或是走上别的什么悲惨的道路。

********

潮起潮落、日升月落,日子一晃就又过了两个多月,杨沫沫也慢慢的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对扮演小娃娃一事已练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并常常给杨家一家人带来欢声笑语。

这两个多月来闽南一带一直都风调雨顺,杨家大小事务也都十分如人意,不但杨大柱出海捕鱼每每都大有收获,就连田地里的水稻也长得甚好,让人一看就知道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最能让杨家人重展笑颜的,乃是这三个月来、杨七娘每个月都能回杨家小住上几日,说说她在王家的情形,以及和王家人的相处情况。

幸好杨七娘说王家人待她都如亲闺女般,柳氏这个婆母更是一点都没刁难她,杨七娘这话总算让杨大柱夫妇露出了这三个月来的第一个笑容,见杨七娘在王家的日子确实过得比以前好、也没在王家受什么罪,他们心里对杨七娘的内疚也才减少了一些。

此时杨沫沫恰好快要满周岁了,刘氏打前几天就开始同杨大柱商量着,提议好好的把这“抓周儿”礼给办一办,请几个亲朋好友到家里热闹、热闹,毕竟眼下杨家只剩下杨沫沫这么一个闺女了,而此时家里的情况也比先前好上了许多,于是杨大柱便同意了刘氏的提议,决定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替即将满周岁的杨沫沫举行“抓周儿”礼。

杨沫沫以前就听说过古时候的小儿满周岁除了摆满月酒外,还会举行一个有趣的“抓周儿”礼,现代社会许多地方也都还保留着这个风俗。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只会在床上放着象征“文房四宝”的物事,让才满周岁的娃娃自行抓取,整个过程比古代简化了许多。

杨沫沫觉得古代的抓周儿礼一定比现代要有趣上许多,至少让小儿抓的物事一定会是真材实料,于是杨沫沫便一直盼望举行抓周儿礼的日子到来,想亲眼目睹古时候的人家是如何给婴孩举办抓周儿礼的。

在杨沫沫的盼望中,很快就到了她满周岁的日子,刘氏一大早就起来张罗着各种事务,穿街走巷的去村里同人家借这样、那样的物事,一直到给杨沫沫抓周儿的物事准备得差不多了,刘氏才下了船改到厨房里给大家伙煮长寿面,而一早就接到邀请的亲朋好友也都陆陆续续的前来杨家道贺。

北宋闽南一带虽然也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但直到杨沫沫见来道贺的客人不多、且他们都只在船上寻了个地方坐着闲聊,杨沫沫才明白小岞村当地人,在小儿周岁时并不搭棚大办酒席,也不会下帖请客,只会遣人前去捎个话儿、请上几个近亲好友到家里来热闹一番。

大概是因为没有搭棚办酒席的缘故,前来杨家恭贺的近亲好友也都没送什么大礼儿,更不会像富贵人家那样一出手就是什么金锁片、银镯子等,受邀请的近亲好友只拎着一些给小儿的吃食和小玩意儿前来道贺,同平常串门没多大区别。

不过当杨大柱抱着杨沫沫来同这些近亲好友见礼时,他们都会根据当地小儿初见长辈的习俗,用一挂白线拴上几个铜钱,边说着些吉利的话儿、边把那栓了铜钱的白线套在杨沫沫的脖子上。杨沫沫听着大家伙儿谈论了半天,才知道杨家近亲好友的这个举动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当地人称它为“挂线”,是一种给小儿送祝福的举动。

杨沫沫刚刚被挂了满身白线,杨二柱的媳妇*方氏就把她给抱走了,因刘氏忙着给大家伙儿煮长寿面,所以给杨沫沫这个抓周儿的主角洗澡的任务就交给方氏了。

方氏用热水替杨沫沫梳洗干净后,还替她换上了新衣、新帽、新鞋和新袜,这些新衣服都是大红色的,让“伪萝莉”杨沫沫穿着感到有些别扭,最让她感到别扭的是方氏最后还在她的额心点了一点朱红……

这下让杨沫沫看起来活脱脱像从年画里抱下来的胖娃娃,更是让她别扭得直想钻地底下去。但方氏可不会给杨沫沫躲起来的机会,况且就杨沫沫眼下这小身板儿,没人抱着她移动她哪儿都躲不了!

只见方氏把杨沫沫梳洗装扮完抱出来后,杨大柱便在船上摆了一张小小的供桌,随后把祭拜用的物事一一摆好后,这物事摆好了杨大柱就开始焚香祭拜祖先,以这样的方式告诉祖先小儿满周岁的讯息,祈求祖先能保佑小儿健康成长。

祭拜完祖先后,杨沫沫就被抱到了船舱内比较宽敞的一处地方,那处地方中间并列放着两张矮矮的方桌,方桌上面铺着平日里被刘氏压在箱底的大红花布,杨沫沫从杨大柱的怀里偷偷的把头探了出去,发现那铺了花布的矮方桌上放满了许多她以前没见过的新鲜物事……

只见矮方桌上放有象征着“士”的印章、道释经卷、文房四宝等,还有象征着“商”的算盘、铜钱、帐册等,除此之外还有首饰、花朵、胭脂,吃食、儿戏物等杂物,这些物事让杨沫沫看的眼花缭乱,并暗暗的感到头疼———这么多物事摆在那儿,一会儿她究竟要抓哪样?

杨沫沫正看着那一大堆物事犯难,方氏已替刘氏再抱了一堆她去村里借来的物事,方氏边把怀里的物事往矮桌上放,边对杨大柱说道:“老爷子让大嫂准备的物事只够给小子抓周儿用,我们八娘是丫头,得再添这些物事进去。”

杨大柱闻言一脸感激的说道:“还是弟妹想的周全,让弟妹多操心了。”

“都是自家人,大哥您同我客气啥啊?”

杨沫沫没心思听杨大柱和方氏说客套话,只一个劲的探着小脑袋,努力的把方氏新加进去的物事尽收眼底,只见方氏往矮桌那一堆物事里又加了铲子、勺子、剪子、尺子以及绣线、花样子等几样刺绣用具,杨沫沫一看就知道这些物事是女孩儿抓周儿才需要的,若是男孩儿抓周先前那几样物事就足够了。

待方氏把矮桌上的物事呈半弧形摆好了,杨大柱才把杨沫沫放在了矮桌上、让她坐在那堆物事中间,待杨沫沫坐稳了杨大柱才悄悄的退开,围着杨沫沫的人也立时都闭了嘴儿、不给她任何诱导,只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着杨沫沫的一举一动。

杨沫沫知道众人都在等她伸手在这堆物事里抓几样出来,好借着抓的物事来测卜自己的志趣、前途和将来长大后要从事的事务,杨沫沫知道她今天抓的物事,很可能代表着日后杨家重点培养她的方向……

这杨沫沫虽然不信这抓周儿礼能卜测出孩子的前途,可古人却是十分信奉这些风俗习惯、认为这是祖先给的启示,所以杨沫沫一点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打算先把周围物事所代表的意思都分辨清楚了,再决定自己要抓什么物事。

杨沫沫对抓周儿这个习俗还是知道一些的,知道如果小儿先抓了印章,则代表其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而小儿如果先抓了文具,则代表其长大以后在读书上有天赋,必有一篇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

如是小儿先抓了算盘,则代表其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儿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代表其长大后善于料理家务。

长辈们自然希望小儿能抓前面几项、长大后有出息,但若是幼童先抓了吃食、玩具等,长辈们也不能当场就斥其“好吃”、“贪玩”,也要说些“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善于及时行乐”等好听和吉利的话儿……

第十三章   周岁礼

杨沫沫本身就识得字、前世书也读得够多了,心想日后只要缠着杨大郎让他稍微教一下自己繁体字,那长大后看书、记账和数数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出口成章、把后人的诗作拿来用借以冒充才女,杨沫沫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杨沫沫首先把代表“士”的几个物事排除在外、不打算抓他们。

胭脂水粉、珠宝首饰这些杨沫沫也都不感兴趣,她甚至担心自己若是抓了这些东西,杨大柱夫妇为了让她过上相应的日子把她送去给人家当妾。而厨艺杨沫沫前世倒会一些,日后偷着学一些家常小菜应该也不难,不需要特意往这方面去学……

于是杨沫沫用排除法把身边的东西先后筛选了一些掉,最后把目标定在了绣线和花样子上,这两样东西虽然是杨沫沫最不熟悉和最不拿手的,但杨沫沫知道古代女子一辈子都深居简出、不怎么抛头露面,她们大多靠做些针线活来补贴家用。

杨沫沫还知道手上功夫了得的女子,赚的钱不比埋头种地的妇人少,而这针线活儿若想做得好,关键之处则是在“花样儿”、“绣功”和“配色”这三点上。

杨沫沫自诩以她的见地一定能设计出新颖的花样来,配色也难不倒她,所以只要她把绣功练好了、就有能力把那些新颖的花样绣出来,那维持自个儿的温饱也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杨沫沫最终把刺绣定为自己首先要学的傍身本事!

打定主意后杨沫沫马上伸出小手,毫不犹豫的将那把五彩绣线抓在手里,在大家还来不及做出表态前,她马上伸出另外一只手把绣花用的花样子抓在手里,以坚定的态度向大家表明自己日后想要学的是刺绣……

一旁一位大婶见状,连忙挑了些好听的话儿赞道:“八娘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才满周岁就知道小娘子们最该学的本事就是女红,也没选那些吃的玩的物事。”

方氏也跟着赞了句:“可不是嘛,八娘要是把这手上功夫学好了,日后也能绣个手帕什么的换钱给家里补贴家用,要是能学成绣娘那就更好了。”

这女红活计大体分为纺织、刺绣和缝纫三个方面,而杨沫沫抓的绣线其实代表的就是“女红”,所以马上有人接着说道:“就是不当绣娘,织得一手好布不也能补贴家用?”

“八娘把女红学好了,多给家人做几身衣裳也不错!”

“八娘这闺女可真会选,要是她选了文具,大柱你还得花钱送她去书塾读书,可这女孩儿就是读再多的书将来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几位近亲好友的话儿虽说得直白粗鄙,但倒也不无道理,杨沫沫听了心里也小小的得意了一下,为自己的英明决定窃喜不已。

而杨大柱本就不在乎杨沫沫会选什么物事,所以众人一挑好话儿说他就乐得何不拢嘴,连连谢道:“多谢吉言,大家伙儿请到船下用饭,我浑家已煮了长寿面招待大家伙儿。”

这船上的地方小,所以刘氏就在厨房边上搭了几张桌子,把面往桌子一端就扯开嗓子招呼近亲好友下船吃面,而杨沫沫的抓周儿礼,也以大家伙儿热热闹闹的吃着长寿面划下了句号。

杨沫沫以为大家伙儿吃完长寿面各回各家后,刘氏就会把她这身红彤彤的新衣裳给换下来,哪知待那些近亲好友一走,刘氏就又开始忙开了,先把从村里借来抓周的物事都给还回去,紧接着又到山上摘了一把鲜艳的鸡冠花和千日红。

杨沫沫这边正不解刘氏怎么突然去摘了一大把花儿回来,刘氏那边却已招呼上方氏,让她帮着提刚刚祭祖的那些祭品,自个儿则一手抱着杨沫沫、一手拿着鸡冠花和千日红,一路往上山的寺庙走去。

待路上遇到几个相熟的人相互打招呼,杨沫沫才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刘氏是要带她去山上的寺庙“拜七娘”。

杨沫沫不知何为“拜七娘”,所以一路上都竖着小耳朵仔细听刘氏和方氏的交谈,最后才弄明白所谓“拜七娘”乃是闽南一带特有的风俗,这一风俗中的“七娘”也被闽南人称作七娘妈,是闽南一带所有小儿共同的“娘”,也是一位受闽南人尊崇的神明。

闽南一带的小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小儿,除了带上丰盛的祭品外,还会另外带上一些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里祭拜七娘妈,祈愿七娘妈保护小儿平安长大。

杨沫沫其实很想问一问刘氏,为何“拜七娘”除了贡品外还要带上鸡冠花与千日红,不过刘氏和方氏一路上都没讨论到这个问题,杨沫沫也只能把带这两种花理解为“拜七娘”特有的风俗习惯了。

到了寺庙后刘氏便抱着杨沫沫开始虔诚的祭拜,祭拜的仪式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刘氏祭拜完七娘妈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铜钱和红线,先是合在掌心绕着香火转了三圈,后才把这两样物事串在一起系在了杨沫沫的颈上。

刘氏边把铜钱系在杨沫沫的颈上,边低声念叨道:“红线和铜钱乃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