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铜花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重铜花门-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么就是李显不待见这个儿子,打不打都无所谓。但这也不像,他之后还让李克出来见人办事呢,那手法一看就是李显教出来的,虽然有点生硬,但确实比之前好多了,不说滴水不漏吧,那也少洒一半。

要么,就是李显是真心疼这个儿子,所以连打都舍不得打,见他犯了错自己就替他开脱了,然后重新手把手的教他。

显然是第三种。

可真心疼这个儿子可以啊,为什么心疼呢?

第一,李克天纵奇才。李显惜才。

啊呸!

第二,李家就李克这一个了,不惜才也不行啊。可不惜才不代表不能打儿子啊,儿子犯错当老子的打一顿怎么了?这还是解释不了为什么打都不打。

何况那时恨铁不成钢,只怕打得更狠呢。

第三,李显就是疼李克。原因? 〃

张宪明倒着想,把朱锦儿给挖出来了。挖出她之后,再想自己的大姐姐,他的肝都快气炸了!

怪不得!大姐姐三十多了还能生下贞儿,这不可能是她不会生!那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没生出来?

李显这个混蛋!

为什么大姐姐之前一直不肯过继?她又不是真傻的!会连这个都不知道?都想不明白?大姐姐再骄傲,再硬脾气,要是李显愿意的话,她肯定也不会有意见的!

是李显不肯!他不让,大姐姐以夫为天,又愧疚没给李家生孩子,肯定就不会坚持。只要他透出一丁点意思,以大姐姐的为人,一定是会替他把事情办得圆圆满满的!

怪不得大姐姐每次提到这个话题都是说她不愿意,她不肯,还说会好好教养李家的庶子。甚至最后居然感叹她没有儿女缘,说以前也有个妾想过继孩子给她,结果母子一起去了。孩子都没落地。

“我过继了,孩子再让我带累了怎么办?”

大姐姐这话不说十分真心,至少也是有七、八分相信的。这种灰心自悔的话如果不是有人在她跟前透出意思,比如李显来一句‘咱们夫妻可能是没有儿女缘吧’,她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这么想的!

张宪明恨不能把李显给活活剐了!

他要是看不上张家的姑娘,明说!他们张家绝不会赖着他李家不放!居然敢背地里玩阴的!

“哼!”张宪明看了一眼后面,啐了一口道,“都是一个德行!”

以为张家没他们不行?就让李家瞧瞧!张家的姑娘就是出了门也是张家的人!别觉得自己多长二两肉就了不起了!天底下多那二两的多的是!惹恼了他……

把大姐姐夺回来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

35章

张宪明说了这一通,接下来李华和江氏就坐不下去了。张宪薇只好带着他们提前走,连饭都没吃,李南刚从张家老太爷那里出来就让人套车回李家了。

搞得好像她是故意把他们带过去挨骂的一样。

车上无人说话,就连贞儿好像都感觉到大人之间的气氛不太对,从上车起就坐到她的怀里。李南坐在一旁,一手悬腕,凌空运笔,皱眉闭眼写字呢。

张宪薇看了好笑,把他拉过来也抱住,“小心磕着头了。”话音刚落,车轮辗到一颗石头颠了一下。

进家后自然是先吃饭,良缘以为他们在张家吃,看见他们回来了手忙脚乱的去厨房催菜。李华和江氏想走,她喊住他们道:“你们也别回去再扰着你们大哥了,留在我这里一起吃吧。”

饭菜很快端上来,厨房的三娘想必也是有准备好的,四菜一汤整齐的摆上桌,还有现成的大米饭。良缘一边盛饭一边眼睛在各人脸上扫过,张宪薇暗瞪了她一眼,她才收敛了些。

李华和江氏已经很不自在了,再看就更不自在了。

今天这顿饭大概只有两个小的还能吃得香,就连她都吃得没滋没味。放下筷子时对面的李华和江氏也赶紧放下筷子,再看他们的碗已经空了。

刚才明明还有半碗呢。

张宪薇:“别吃急了,再吃坏肚子了。”

李华僵笑着站起来道,“不急,习惯了。”江氏在后面拉他,他赶紧改口,“吃好了。太太,我们就先回屋了,不打扰太太休息。”

见这两个如同惊弓之鸟,再留也没意思了。

“行,你们去吧。晚上吃饭时再过来。”她道。看到李华他们抬脚走停了一下,这两个大概是想晚上随便吃点,就不过来了。

那可不行。张宪明是说得不客气了,但也不算无的放矢。让他们自己待一会儿说不定又想些别的了。

她自然点,慢慢的他们也跟着自然了。

不等这两个走,她抱着贞儿进里屋了。听到良缘送他们出去的时候,她在里屋叹了口气。

要是亲生的孩子,怎么会这么费劲?

不过她也没养过亲生的孩子。看着躺下后很快睡熟的贞儿,她揉着她粉红的小脸蛋想,等贞儿长大了,会不会跟她说话也这么费神呢?要前思后想,要小心护着她的小自尊心,一不小心刺伤了,孩子就怨上她了。

“太太。”良缘回来了,看到贞儿睡了就放轻了声音。“南儿也睡了,柔萍看着呢。”

她点点头,没说话,回头继续看着贞儿。

良缘小心瞧着她的脸色,道:“太太,是不是二爷他们惹您生气了?还是路上碰上了别的什么事?”

她把事情告诉良缘,她想了想,谨慎的说:“大爷是为您着想呢,他为您抱不平。二爷他们没带孩子回来的事,之前我也想问来着。可太太您说问不问没什么差别,难道还专为了听他们编个怎么样的瞎话来哄咱们吗?”

张宪薇移目望向窗外,墙角的一棵丁香树仍是郁郁葱葱的,茂盛的树冠遮住了大半的院子,夏天时她常在这里看到贞儿和李南在树荫下玩。八月时花落下来,他们就在地上捡。

“……太太,有些话咱们不能说,大爷替咱们说了不是正好吗?”良缘不解的看着她。

“说了有什么用吗?”她说,“老二的孩子我是想见,可不见也没什么。以前也没见过。”她指的是上辈子。“叫他回来只是想看看他过得好不好。不好我就帮他一把,想看看孩子也是为这个。是我这个当奶奶的疏忽了,孙子都长得那么大了,我以前却很少想起他们。”

良缘道,“既然这样,让二爷他们把孩子带过来才对啊。”

“……”愧疚的人是她,又不是孩子们。“李家现在正乱着呢,等过几年好些了,再让老二把孩子送到这边来读书就行了。那时我就能见着了。”

她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另一边,李华和江氏回了屋关上门,夫妻两个面对面坐下来,都不说话。

“……我就说应该带一个过来。”江氏怨道,“这么多年了,不让太太看看孩子长得什么样真的说不过去!”

李华揉着头发,“……再等等。明年说不定大哥就能有孩子了,那时我们再带着孩子过来。”他倒是想这样做,可是谁知道明年李家还让不让他们回来呢?

“……太太那么想见孩子。”江氏这辈子没做过亏心事,眼圈一红:“这家里就太太对咱们是真的,咱们还这么防着她。”

“……明年,明年我们带着孩子过来。”李华咬牙,豁出去了!哪怕明年李家没送信让他们过来,他厚着脸皮也要再来一趟!哪怕只是让孩子见见太太,给太太磕三个头都值得!

入了冬,天就冷得快了。

一天早上起来,厨房的人发现井边结了冻,两个挑水的丫头正好踩在上面滑了一跤。一个摔断了腿,一个摔断了胳膊。

张宪薇正在跟良缘商量过冬做冬衣的事,江氏也叫过来挑布料。正好赵氏进来说两个摔伤的丫头,看见江氏坐在炕上,地上烧着火盆,旁边放着一堆堆的新布料,她笑道:“还是太太这里舒服!”

江氏站起来迎她,就手帮她掀高了帘子。良缘出来看见笑道,“二奶奶快停下吧,太太一见又要骂我们这些丫头懒得动了。”

“外面怎么了?都进来说。站在门口干什么?”张宪薇在屋里听到了。

赵氏和江氏一起进来。“你们两个坐吧。”她道,问赵氏,“你这个时候过来是有事?”

赵氏把两个丫头的事说了一遍,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厨房里本来已经有几个人准备歇了回家过年,现在只剩下三娘一个了。两个丫头这一摔至少一个月不能动,可现在又雇不到人,所以过来问太太要怎么处置?”

“让两个丫头的家人领他们回去,过年多发一吊钱,两块布,五斤肉,一只鸡。”张宪薇说,“至于人手,过年家里人本来就少,索性多放几个人回去过年,咱们今年又不宴客,对付一下也就过去了。”

江氏这段时间也敢说话了,“要蒸馒头、包饺子、炸东西的时候我去帮忙,赶一赶也就行了,反正就那几顿饭。”

她这一说,赵氏和张宪薇都惊讶的看着她。江氏一见都看着她,慌了道:“我嘴笨,说错了太太别怪罪。只是我在家里是干惯了的,这没什么活……”

赵氏想替她圆一圆,虽说江氏在她自己的家里可能是干惯了活的,可是在李家却不兴太太奶奶们亲自干活,更别提做饭这样的事了。最多动动嘴,安排一下食材口味,亲自下厨是极少的事。

张宪薇却笑了,“行,我看就这样吧。让三娘专管下人的饭,咱们吃的就自己做。好好的过一个热闹的年!”

既然当家太太发了话,赵氏少不得要再添上一样活。先把能回家的下人都放了假,让他们白天过来,晚上回去,这样厨房就不那么忙了。三娘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让自己的陪嫁去帮一把,三娘把她八岁的女儿也叫到厨房来了,专门切个菜洗个米什么的。

赵氏见了,痛快的把她女儿也给算上家里的人头,过年的东西和衣服都多发了他家一份。倒把三娘高兴坏了。

做好了新棉衣、新棉袍,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飘下来了。贞儿和李南高兴坏了,要跑出去堆雪人,打雪仗。张宪薇拉住他们道,“这雪积不住,再下大点才行呢。”然后让他们帮着一起剪窗花,写对联。

年前张宪薇去曹家拜访,送了一份过年的礼,又加上他们照顾李单的份,然后再说让李单回来过年的事。谁知曹家竟然还不太想放人,直说李大爷留下过年也无妨,家里人都挺喜欢他的,最重要的是先生喜欢他。

怕误了李单的前程,如果先生想让他过年继续念书,那……

张宪薇犹豫不决,干脆把李单的冬衣和信一起送了过去。信里她把过年的事说了,还把曹家的意思说了,最后道:回来不回来让他看着办,总之一切都照他的方便来。

只是李南听说哥哥可能过年也不回来后偷偷哭了两天。她看着可怜,让他也写一封一起送过去。

李南在信里写他最近念了哪些书,又认识了多少字。最后道:哥哥你回来考我吧。

她拿着看了一遍,觉得这封信一送,李单就是已经上了金銮殿也会回来陪弟弟过年。

李单很快回信了,先问全家安好,又问张宪薇身体如何,再问李南和贞儿的学问如何,然后问候李华这个二哥。最后写了曹家的徐先生确实相当看重他,认为他如果上场,必然高中,所以原本是不太想放他回家过年,免得懈怠了。

还是曹老爷亲自说情才松了松口,就三十一和初一这两天容他回家看看,可以在家住一个晚上,跟亲人相聚。

看了信,良缘乍舌道:“这先生也太霸道了,没听说还有不让学生回家过年的。”

“这是个好先生。单儿遇上他是有福了,能拼着得罪人都不肯放人,可见他的确看重单儿这个学生。”张宪薇放下信,让良缘再补上一份给这位徐先生的礼物,然后把信拿给李南看。

李南得了信,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然后就天天数日子等哥哥回来。

到了二十八号这天,李显还是每天在外面跑着,李克则是天天窝在家里,连屋门都不出。赵氏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吃饭时回去看一眼外,剩下时间都不在院里。朱锦儿还不能出门,李克不去看她,赵氏也只是隔几天站在院外问问丫头她怎么样?有没有再犯病?饭吃得香不香之类的。等到忙狠了,干脆把丫头叫过来问,她也不过去了。

本来药也不喝了,谁知刚一开始下雪,她就又着凉了。家里人也都习惯了,她的丫头没有过来说就先把药给她煎上了。

张宪薇不管那边的事,现在赵氏当家越来越得心应手。以前是她要管朱锦儿吃喝拉撒,现在都归赵氏操心了。

过年的前一天,李家关了大门,只留旁边小门出入。厨房的三娘买了几百斤的白菜、萝卜,还有豆腐、粉条,一整只猪,下水都分给下人回家过年了。另有几笼活鸡,要吃了就现宰现杀。

张宪薇带着两个儿媳妇和两个孩子做年菜。他们蒸花馒头、枣馒头,包包子、饺子,做小酥肉,炸肉丸子、春卷、卤鸡蛋。边做边吃,三娘把先做好的送过来给他们尝鲜,贞儿和李南争先恐后的去尝他们自己包的那些。

挨到傍晚,李南已经跑门口去看了几趟了。早上张宪薇让车去接李单,结果曹家说留李单跟着他们一起吃饭,晚上再回来。

“再让柳二去接一趟。”她对良缘道。

“我这就去喊他。”良缘把炸丸子塞进嘴里,站起来去了。没有一刻,李南一边喊一边拉着李单的手进来:“哥哥回来了!”

他的手上还带着面粉,再看李单胸口的衣服上就有好几个白手印。

“快进来。”张宪薇站起来,“外面冷吧?先去换衣服,再用热水洗洗脸。”她要喊丫头去提热水,李单道,“大伯母,曹五爷跟我一起回来了。”

嗯?

张宪薇:“那快请进来。”再看屋里乱糟糟的,道:“先领他去你那边,院子都是收拾好的,炕也烧过了。”

“他说要先来拜见您。”李单也看到家里乱得很,而且李显还没回来,只见主母之后再见男主人好像不太合适,曹子学是第一次来李家,应该正式一点。其实他这么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李显,张宪薇是不会在乎是不是先见这位小客人的,但李显绝对在乎。

张宪薇也想到这个问题了。按说曹家五爷是跟着李单来的,算是小辈的客人,她来见已经够了。但是李显事后知道了肯定不快。

管他呢。

张宪薇让人先把乱糟糟的堂屋收拾整齐,然后请曹五爷进来。

曹子学今年过了年就十三岁了,他面如白璧,目似点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