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则很郑重地告诉大家:“若不是碰见了这样怪病的话,这方法千万不可轻易尝试否则的话,有些游魂不会放过人的,切记切记”
秀菱如今见了这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也有些见惯不惊了。若笼统地用迷信两字来概括,却又与事实不符,反正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第175章 逃难的一家子
顾守仁一家一大清早就被拍门声惊醒了。李氏睁开眼睛,发现天还没大亮呢,这又是出什么事儿啦?
门外拍门的人一边呯呯地拍着门板,一边大声嚷道:“二哥,二嫂,娘让我来喊你们过去哩”
顾守仁侧耳听着,说了声:“是老三的声音。想必是家里真有事情啦”他怕是顾何氏出了什么意外,声音里不禁就有了几分慌乱。
李氏也晓得年纪大的人,那病痛说风就是雨的,一下子就能病来如山倒,因此连忙坐了起来,穿衣下床。顾守仁也手忙脚乱地寻衣裳。
等他两口子出来拔了门闩拉开门,门外早巳不见顾守义的人影。顾守仁知道他家老三是个急性子,哪里耐得住老站在门外等着?反正把话传到了,顾守仁肯定不能当作耳边风的顾守义拍门的声音,也把秀菱她们从睡梦中给吵醒了。秀萍睡眼惺松地说:“这又是怎么啦?难道娘娘又生病了吗?”
秀莲嗯了一声:“有可能吧上了年纪的人,身体不是这儿痛,就是那里病”
秀菱一言不发,对这顾何氏,她是真没多大感情
顾守仁和李氏紧赶慢赶到了顾何氏那边,发现顾何氏好端端坐在堂屋里,并没有发病的迹象,这才松了一口气。瞅见屋子里不但顾守礼、顾守义在,朱氏、秋菊和冬梅也在,还有好些陌生的面孔,年龄有老有壮有小,性别有男有女,把个堂屋挤得满满登登。一时摸不清头脑,不晓得这些人是干啥来的还是顾何氏先开了口:“老2啊,还有老2屋里的,快来见过你三舅舅,长到这么大,老家的亲人竟是一个也不认得哩。唉”
顾守仁和李氏面面相觑,三舅舅?还真不知道不过他们也晓得,自己的爹娘是从外头来此开荒,才扎根在杨柳洲的。因此从老家冒出几个亲人来,倒不算是不可能的事情两人依着顾何氏的吩咐,向三舅舅见了礼,那三舅舅一把拉住,竟有些老泪纵横的模样,还未说出什么话来,就听得金贵嘴无遮拦地说:“娘娘,你老家还有亲人啊?不会是冒充的吧?”他和他哥哥也和顾守仁一样,是后来的,所以并没有听到原委。
顾何氏瞪了他一眼:“我怎么就不能有亲人?我又不是那石猴子,从石头缝里头蹦出来的我自己亲兄弟我不认识啊?倒容得人冒充”
金明用眼睛挨个儿看了那些人一遍:“那他们上咱们家干啥来了?若说是看望亲戚,也不象呀礼物啥啥也没带,整个儿就象逃难来的”说着撇了撇嘴,那模样象极了朱氏。
那个三舅舅有些尴尬地道:“这是姐姐的大孙儿么?真是聪明,一眼已经看出舅公是逃难来的,可不是走投无路了,才来这儿投奔的吗?如今这一大家子,还指望着姐姐您一家帮扶一把呢不然,真是,真是 ̄”闭了双眼,摇着头叹惜连连。
朱氏斜着眼睛立在一旁察颜观色,心里早就为这这个所谓的三舅舅一家子,下了定义!瞧他们满面菜色,穿得破破烂烂,想指望他们有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啦看情形,不但从他们那儿捞不着半点儿好处,只怕自家还有被占便宜的危险,心里就很是不高兴,暗道:好的时候想不起有我们这些亲戚,这落难了就知道来投奔了?真是的还是顾守仁看在自己娘的面上,关切地询问了几句。他三舅舅又把刚才对着顾何氏说过的话,重新复述了一遍,虽然同样的话,他说了好几次,脸上却还是恐惧,伤痛:”不停歇的雨, 水哗哗往下倒,天象破了似的,又是电闪又是雷鸣,我就觉着心慌,要出事!当时那个状况,你是没瞅见,实在是惨啊!我听见轰隆隆的声音,跑到门外一看,山洪混合着泥沙石头,黑压压的一片,朝山包冲下去,整个村子,也没多少功夫,几乎全被冲毁了!连逃命的功夫都没有。幸亏我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侧的小山包上,这才幸免于难。只是 ̄”
他的声音哽噎起来:”老大一家住在山脚,一个也没活下来呀!家里有他夫妻两个,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了!活生生的人,还有房子,都没了!”
他的老妻抹着眼泪说:”我自家的房子也被滚落的石头,砸坏了大半边,再也无法住了。不过比起惨死的人,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我家人在山包上呆着,动也不敢动。好不容易太阳出来曝晒了一天,盖在村子上的泥石变得坚固起来,人可以直接站在上头,我们才敢下去。一铁锹一铁锹地铲着泥土,把大哥一家都挖了出来,他们当时都是睡着的模样。”
三舅舅家的二儿子说着说着,也流下了眼泪。他一把拭去,接着道:”我爹不放心我妹妹妹夫一家,执意要去邻近村子寻找。随处可见尸体,时时听到哭声,呻吟声,人间地狱也不过如此吧? "他睁大了双眼,似乎还能看到这幕惨相:"到了他们的住处,大半个房间已被泥沙占据,角落里有一张床,上头的一男一女已经没气了,仔细察看,不是我的妹妹妹夫,又是谁?他们身子底下,还护着个小男孩,正是我的小外甥米家健.所幸还活着,一双黑眼睛还晓得滴溜溜瞧着来人,可怜他才三岁呀~"话没说完,用手把脸掩住了.顾守仁和李氏听得唏嘘不巳,就是顾何氏,秋菊和冬梅也再次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三舅舅的小儿子虽然年纪不大,也是娶了亲的,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也不过五六岁光景.此刻插嘴说:"也是在家里实在没活路了,这才想到千里迢迢来投奔大姑.若是您不肯收留,我们一家子上有老,下有小,怕是真走投无路了啊"说着话,双腿一软,跪在了顾家人面前,还呜呜地哭了起来.他这一哭不打紧,把他们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招得哭声一片,听上去真是凄惨极了李氏本来就心善,听得人家哭得如此伤心,自个儿也不由得淌眼抹泪起来,就想着该怎么帮上一把.顾何氏陪着流了会子眼泪,才开声劝解道:"天灾人祸,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好在你们这些人,命大保全了.也算是大难不死,怕是必有后福呢如今既是千里迢迢来投奔我,我虽是没什么能力,少不得有一分力,也要努一努,出上两分力的谁叫我也姓何呢?在小的们跟前,也是个长辈.你们先住下吧,往后应该怎么着,咱再来想办法"又对了三个儿子正色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也就同你们的亲人一般无二.看在我的面上,也要多担待他们一些.以后少不了要你们出力相帮的,可不许与我掉花枪,推三阻四,听见没?"顾何氏与这个三弟自小要好,因为他可说是顾何氏一手带大的,后来分散了,待自己境况略好之后,还得了机会传递着自己的信息回了家乡,就是想着有朝一日,亲人能够再见.没想到碰上这么一档事情,三弟的一大家子都来投奔自己了.离散多年的姐弟见了面,自是抱头痛哭,各诉离别之情,这一幕是顾守仁到来之前的事了,所以顾守仁和李氏并没有看到.顾何氏发了话,三个儿子自然不便当了外人的面反驳,只是顾守礼沉默不语,顾守仁慷然应允,顾守义则连连点头.两个女儿和李氏也没啥意见.唯有朱氏心里不服,暗忖道:自家的日子也不过混着这么个样儿,倒粘上来这么一大帮吃货,老的老,小的小,虽有几个能干活的,怕是赚来的不够糊这么几张嘴.到时候少不得要顾家帮补着.哼,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不是说分了家么?凭啥还要我出力帮他们呀?我又没见过什么三舅舅,他也没给过我一分好处想从我这里得了便宜去,我可不答应的她肚子里打着意思,便开口说:"娘,你怎么忘了你膝下最能干的二儿子啦?他家现做着凉粉生意,又捣腾出了咸鸭蛋,松花蛋,家里又要种田,又要养鸭,钱是流水一样往家里涌啊要帮三舅舅他们一家,还不是那个什么手之劳的?"顾守礼听得老婆说不好成语,连忙提醒道:"举手之劳""对对对,老2帮三舅舅一家,根本就是举手之劳啊.再说了,他家活儿多,人手哪里忙得过来.现放着自家亲戚不用,还用谁呢?用外人总归是不放心啊要不前阵子怎么就出事了呢?"一席话说得顾何氏点头不迭:"老大屋里的这话,可是把我点醒了老2家的确实缺人手,前阵子收留两个外乡人帮着干活,捅出好大一个漏子.可见外头人是信不得的如今三舅舅家来了这么些人,让他们帮着你些也好"顾何氏到如今还为顾守仁帮林生盖了新茅草屋耿耿于怀,总觉得林生占了自家的便宜.眼看着自己的三弟一家来了杨柳洲,老2家的难道不应该对自家人好吗?就让三弟一家帮老2家的干活,到时为啥不能帮三弟一家也盖个新屋子呢?
顾何氏听着朱氏的撺掇,发了这样的话,顾守仁就反驳不得,李氏也不晓得怎么推托才好.她也知道自己若是推托,肯定得挨顾何氏一顿臭骂:哦,你对外人都可以好,自家人倒帮不得了?你这不是吃里扒外是什么?我儿子都没反对,你伸个什么头,难道一个大老爷们在家倒做不得主了?
而这个时候的朱氏定然会摆出一付看好戏的模样,再来个煽阴风,点鬼火,真是不好收场啦再说了,这三舅舅一家到底是啥样人,现在还不能就给人家下定语,说不定会成为自家的好帮手呢?
第176章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
经过顾何氏的分派,让那个三舅舅老两口带着外孙,还有二儿子一家,暂时寄住在自己的西厢房,也就是当初顾守仁一家居住过的屋子。此时因为顾守义还未娶亲,所以还空着。
顾何氏想过了,离老三娶亲,还得好些日子,先让他们住着,到时再做打算。至于三舅舅家的小儿子一家,就让顾守仁出面,安排到林生那儿去住了。她就气不忿,凭啥林生一个人住好几间屋子?当初连来路不明的荣兴和小枝都住得,难道自家的亲戚倒住不得了?
顾守仁听自己娘虽是表面上用了一种商量的语气,可是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容人推辞半点。只是这屋子说好了是给林生盖的,自然还得听听林生的意思、当下搔了搔头皮说:“娘,我回头问问林生怎么说吧?估摸着是没多大问题。”
“这明明是你盖的屋子,还用得着看他的脸色啊?”顾何氏面带不满地嘀咕。
朱氏唇边溢出一丝古怪的笑:“娘你这就不懂了,老2向来是对外头人,比对家里人好哩”
李氏瞟了她一眼,心道:你不多嘴会死啊象你上次发了病,怎么不说不要外头人帮,只要家里人毕竟当了三舅舅一家,不想把这话说出来。
还是顾守仁回了一句:“林生为顾家做出的事,论报酬,就给他几间茅草屋也不嫌多没有他, 我倒象断了左膀右臂呢”
顾何氏嗤笑道:“俗话说的,兄弟如手足。你拿个外人当手足,倒把自家亲兄弟放在何处?”
顾守仁见话题转了风向,懒得再辩,省得不相干的话越扯越多,于是对三舅舅他们说:“你们放心,我这林生兄弟是个再好不过的人,我猜他不会不应允的,这就对他说去,到时来回你们消息。三舅舅,三舅母,还有一大家子一路劳顿了,先好好歇歇吧等会儿我送几样菜蔬来,大伙儿好好饱餐一顿,聚一聚”
说完了这话,顾守仁便趁机领着李氏走了。
等他两个回到家,秀菱她们早起来了,秀莲把早饭也做得了,不过是红薯粥,就着萝卜干和咸菜。如今顾家家境虽是好了许多,素日节俭的习惯却改不过来,偶尔才会改善一下伙食。
秀萍看见爹娘,便打听道:“娘娘那儿又出啥事儿了?一大清早便让三叔来拍门。”
顾守仁便把事情的原委说了,秀萍扑闪着葡萄大眼说:“哟,一下子来了这么些人,说起来是亲戚,还真不好打发的。只怕日后牙齿磕着舌头的事,也肯定少不了”
秀菱心道:这是自己家没盖新屋,不然的话,顾何氏肯定就能把这一大家子,都塞进这边来。人多嘴杂的,又不是住个一天两天来做客,只怕得长久呆着呢俗话说,远香近臭。时间长了,真有可能象秀萍说的那样,牙齿碰舌头,磕磕绊绊的事,还会没有?
秀莲沉吟着说:“娘娘让他们来帮咱家干活,干得好啦,咱家人自是不会亏待他们;这要偷奸耍滑,或是不尽心尽力,可让爹娘咋对付呀?”
李氏叹了口气:“就是这样说呀不过此时操心,也是多余,到时候再看吧,船到桥头自然直”她嘴里这样说,其实心里哪能不担着心?十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保得住三舅舅家的人,个个都是通情达理,好相处的人?
三舅舅这些人在顾何氏家的西厢房住了下来,院子里突然添了这么些人,顿时有一种拥挤,狭窄的感觉。加上大人叫,小孩闹,自然会让顾家人有些不习惯。秋菊冬梅她们似乎连个安静点的地方也找不到,到了这时,也是无可奈何。
再说了,开门七件事,一样也不能少。光是供给三舅舅一家人吃喝,顾何氏已经大感吃不消。顾守礼和朱氏,是别想指望他们两个的了,他们不从人家那儿掏摸些什么,就够对得起人啦,还想他们从自己屋里拿出东西来送人,那真比割了他们的肉,还要痛哩顾守仁晓得三舅舅一家子的苦处,掏了些银钱当见面礼,也是个救急的意思顾何氏本来也是从苦里头熬出来的,看着家里的米以惊人的速度少下去,能不心疼吗?她自己的儿子,还生怕让他们占了便宜呢,如今不过是个多年不见的弟弟,又这么多没见过面的侄子,侄媳妇,侄孙,凭啥要让自己养活他们呀?
可是硬下心肠,将他们打发出去,顾何氏又有点抹不开面子左思右想,就找着她弟弟说:“你如今也看到了我家里的情况,儿子都分了家,过他们自个儿的小日子去了老三还没娶,老四又没嫁,两件大事着落在我身上不算;大闺女又回娘家来住着,我是个没脚蟹一般,心里愁苦,又能对谁说去?三弟一大家子来投奔我,说句实话,我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