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少啊,难道我们这次还要出城不成?”萧守仁看到柴绍领着大家往城门方向走去,所以跟随在柴绍马后面不解的问道。
“呵呵,兄弟你有所不知啊,徐陵这是那月旦评的老头的俗家名字啊,这老头是一直在城外的玉佛寺里头修行啊。”柴绍笑笑解释道。
“哦?我还不怎么了解徐陵这人呢,柴少能帮忙介绍下这人不?”萧守仁一听这人竟然还是一和尚不由的勾起了好奇心来。
换谁都会有好奇心啊,你想啊,一个和尚,本来就是抱着修行不过问凡尘事的和尚竟然弄了个月旦评,竟然还在洛阳城中影响很大。
真的是身在佛门,心向红尘啊!
“嗯?这个嘛,说实在话,为兄还真的是不怎么清楚,幸好我早就知道你会有此一问,所以特意介绍了个人来帮你解惑啊。”柴绍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说完一拉马缰绳,回头对着后面的公子哥们中那穿黄色锦缎的少年郎唤道:“长孙小弟,过来,过来,快点啊你,有点事要你帮个忙。”
“长孙无忌你该知道吧?长孙家的三公子。”柴绍一脸期待的看着萧守仁。
“说句实话,我还真的是不知道了解他,不如柴少先介绍下啊。”萧守仁当然知道长孙无忌这个人啦,当时也就是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左臂右膀,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未来的国舅爷,但是也就知道这么多了,难道说自己知道这就是以后的国舅爷?
柴绍一说完,就看见后面的少年打马上前来。
趁着长孙无忌和他们还有那么段距离的样子,柴绍赶忙为萧守仁介绍起长孙无忌的身份来。
“哎!我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来到这京都这么久了竟然连长孙家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你是不是从山里面来的,这长孙无忌他父亲就是当年的大将军长孙晟。
两年前长孙大将军去世了,只留下三子一女,大儿子长孙行布,多谋略,像他老爸,现在在京都守城呢。二儿子长孙恒安,少子长孙无忌,及留下的小女长孙无垢。
因为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和大哥长孙行布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所以两年前就遭到长孙行布的排挤,现在已经是被挤出长孙府了,一直寄居在舅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
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无忌“好学,该博文史”。”本来柴绍还想再为萧守仁介绍下长孙家的,但是看下那长孙无忌已经快到身边了也就不再作声了。
(求收藏求票票求留言啊!!!!)
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山古寺一卧佛(下)
对于长孙晟萧守仁当然知道是谁了,隋朝的开国将领八老之一啊,虽然在大将军位多年没有打过什么打胜仗,但是凭借自己那超人的智慧,硬是把突厥给弄得半点生气也没有,长孙晟在其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二十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此功非常人所能及也!为以后李靖扫平突厥打下了基础啊!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萧守仁在草原的时候问尉迟恭和李靖才知道的,穿越之前他还真的是不知道长孙晟是哪尊大神,经过尉迟恭和李靖的介绍之后萧守仁一下子就被长孙晟给深深折服了。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在后来突厥进犯的时候也发出:“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的感慨,意思是如果现在长孙晟还在的话,匈奴(突厥)也就不至于这么嚣张了。
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后来更是凭借那千里追风骑和五神飞钩枪在塞外扬名,成为千古名将。
长孙无忌听完柴绍说完萧守仁想了解下徐陵的事后也不客气,立马就讲起来了。
“不知道萧大人弟知不知道达摩这个人呢?”长孙无忌一开口就问道。
求收藏求票票求留言
开玩笑,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不知道主席是谁但是肯定是听说过达摩祖师的传说的。
但是萧守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于达摩的事情还是挺明白了解的。
“哦?萧大人既然知道达摩大师,那要向你介绍徐陵就不难了,这徐陵佛门名字叫道信,要说这道信那就一定得从达摩祖师说起了,他是达摩一脉的嫡传啊。”长孙无忌笑笑问道。
一路上长孙无忌一直向柴绍和萧守仁介绍徐陵和达摩的关系,一直介绍者道信和尚的事迹,这一路来倒也是不烦闷,萧守仁和柴绍倒是听的挺有味的。
终于来到了长孙无忌嘴里的卧佛寺,所谓的卧佛寺其实就是因为那后山上的那形似卧佛的大石而得名。
说来其实也蛮奇怪的,碰上下雨天,尤其是蒙蒙细雨时,那卧佛上面竟然有一层莹莹的玉色,于是乎也有人帮其取名玉佛寺。
还在山脚就看见好多朝佛的男女老少潮涌似的朝山顶拥去,萧守仁等人也下了马,和这些虔诚的教徒一起慢慢朝山顶爬去。
途中闲来无事,萧守仁和身边的长孙无忌聊起天来。
聊着聊着竟然不知不觉的就已经爬到了山腰了,不愧是京城第一名寺啊!山脚那蜂涌的虔诚信徒,还在山腰就可以听见的钟声及沿途的小贩叫卖声,无不在诉说着这卧佛寺的香火鼎盛。
估摸着三四盏茶的功夫,萧守仁一行人终于爬上了山顶,大家约好等到徐陵给大家伙点评完之后,一起去那后山见识下那闻名天下的卧佛。
一到山顶,那些朝佛的信徒都往那佛堂去朝佛去烧香去许愿,其中好多人都是自带供品及香烛,也有人嫌麻烦就在山腰上的小贩那买好后再带上来,当然山顶其实也有这些物品的,但是山顶的价钱比起那比山腰上的价钱确实贵了约摸两倍,本来山腰上的价钱已经是比市价贵了好多,没想到山顶吃斋念佛的和尚比山腰上的百姓还要狠山几分呢!
山腰上的小贩一般都是寺院傍边的居民在摆个小摊,这是不用交摆摊的费用的,如果要去山顶摆个小摊的话那那就还要额外交给寺院一笔不少的摆摊费,当然如果和寺中的哪位高僧关系很好的话也可以酌情的少点的。
所以只有很少的几个小贩有能力去山顶摆摊,山顶上的摊位大多数是寺院中的小沙弥在帮寺里打理,所以说其实还是寺院赚的最多了。
说也奇怪,其实大家都知道明白这钱事实上就是入了和尚的腰包但是大家还是使劲的在佛主面前做冤大头,仿佛只要买的那些香烛多公德就多似的。
指引的和尚一看见萧守仁一群人上来后一眼就发现了萧守仁等人的不同,常年在这特殊的位子上早就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本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不是肥羊,一眼就可以看出身份的不寻常来。
萧守仁一行人一看气度一看穿着就知道是京中的贵公子哥们,指引的和尚赶紧迎了上去,一番交谈下来得知是过来拜访道信和尚的,心中不由得大喜。
每个月的月初一都是寺院香火钱最多的一天,无他,只因为有一个道信和尚在这,道信和尚现在已经是与后山那卧佛一样成了寺院的招牌了,也许来这烧香的人不知道寺院的住持是谁但是一定知道道信的大名,道信简直就成了卧佛寺的摇钱树了。
萧守仁他们随着那和尚来到后院中一栋小茅屋前,那指引和尚一路上并没有说话,萧守仁他们也没有问,等到带到地方了后,双手合十后便退下了。
看见那和尚径自退下后,萧守仁他们真的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是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正左右为难时,那茅屋中传来个沧桑的声音。
“既然已经来了就进来吧!”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道信和尚了,于是乎大家喜形于色,连忙整理了下衣着就进去了。
房中的摆设就像那外面的小茅屋一样,并没有那大堂上的雄伟堂皇,只有一张木床和一张木桌,桌子上面有些竹简,床上有个蒲团上面盘膝坐着个须发雪白的老僧。
那老僧脸色苍白的有些吓人,双眼紧闭,如果不是刚才他出过声的话,大家都会怀疑这人是不是已经睡着了。
长孙无忌不愧是名家之后,看见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就知道大家肯定是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情形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晚辈长孙无忌,特意来见大师,想请大师为晚辈品评点拨,能得到大师的只言片语即可。”
长孙无忌一开头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开口了,争先恐后,大家都是述说自家背景然后说明来意,更有人将家里写来的的信也拿出来了。
萧守仁和柴绍从头到尾都是在上下打量这得道高僧,并没有开口。
一番争先恐后的自我介绍后,房中终于又恢复到了开始的平静,大家见那道信和尚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开始有人恼了。
大家都是京中的公子哥,哪个不是娇生惯养的,哪受过这个气啊,但是毕竟道信和尚是受人敬仰的高僧,不好得罪。
不好得罪难道还要一直在这破茅屋子里受这鸟气不成?
来的十个人当中其中那个身着白色华锦的青年带头摔门而去,本来还在犹豫观望的那几个也就随之而去了,就这样弄一下屋里就只剩下萧守仁柴绍以及长孙无忌三个人了。
三个人在房间里静静的等着,约摸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大家都有点饿了,但是看见那道信还是老僧入定一动不动的,大家也不好意思先出去斋堂吃晚饭。
萧守仁之所以等下去那时因为他知道这是道信和尚识人的技巧,看一个人的耐性就可以看出好多的东西。
柴绍之所以等下去那时因为柴父托妹子柴巧巧交待了他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问道信和尚,不得不等下去,有求于人不能忍也要忍下来啊,要是他只是为了一个批语的话,是不可能受这等气的。
长孙无忌之所以等下去那时因为他知道现在长孙家已经是大不如前了,在朝廷被几个老世家和几个新门阀挤压,而自己现在的身份及处境更是艰难,只有得到道信和尚的一句高赞那就是万金不抵啊!
所以三个人都是选择默默地等下去。
萧守仁恍惚间隐隐觉得有人在看着自己,在观察自己。
一瞬间萧守仁醒悟过来,是道信!
萧守仁转过头来,果然,道信和尚已经睁开了双眼。
这哪是一双属于一个老人的眼睛啊,乌黑,深邃,仿佛可以看穿世界。
萧守仁看见长孙无忌和柴绍还咱在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落叶呢,赶紧坐过来大声说道:“晚辈萧守仁见过大师”
柴绍和长孙无忌听见萧守仁大声问好赶紧回过神来,转身见礼。
道信看着身前的三个半大小伙,不由得嘴角上翘笑了笑,然后叫他们坐下慢慢聊。
“你们是过来找老衲问评语的吧?”道信开门见山的问道。
“没错,晚辈听别人讲,得大师一句好的批语胜过十年寒窗,所以,晚辈想看看大师给晚辈的评价是几年的苦读了。”萧守仁敛了敛后摆然后坐下来笑着回道。
“哦?小施主真是风趣,贫僧刚才观察施主半响,施主是贫僧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面相,贫僧思索良久,不知道等下施主可否与老衲走一盘棋呢?”道信对萧守仁说道。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卧佛寺中藏红颜(上)
萧守仁刚想拒绝,鬼知道他要下的是什么棋哦,象棋倒还好说,如果是下围棋那还不死翘翘哦,但是还没有等萧守仁说出拒绝的话来,道信已经和柴绍聊上了,萧守仁也就不好意思插话打扰了。
“这位施主应该不是要问批语那么简单,不知道施主要问什么呢?”道信笑着问柴绍。
柴绍心想“这真他妈的邪了门了,老子都还没有开口他怎么就知道我是来请教问题的呢,看来这老和尚是真的有几分本事”
“没错,我是帮我家人问点事,但是这事也不是怎么太重要,等他们两个问完了再轮到我也不迟”
这下萧守仁和长孙无忌都看出来了,柴绍这家伙分明就是想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嘛,要不然道信和尚都开口了柴绍干嘛还要遮遮掩掩的?分明就是不想让萧守仁和长孙无忌知道嘛!
道信见柴绍这么讲了,估计是极为重要机密的事情,所以也就不再问了。
长孙无忌见萧守仁两个都已经是下棋的下棋机密的机密,接下来就是自己了,于是紧张的看着道信和尚,不知道道信和尚对自己的评语是什么。
道信盯着长孙无忌看了半天,看地长孙无忌额头上面都冒出一层密密的汗珠来,这才开口。
“小施主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已经是受过世间诸多困苦,虽然现在还是一介布衣,但是相信以后定是位极人臣,贫僧对施主的评语只有四个字:贵不可言”道信缓缓说道。
萧守仁都快暴走了,这不是废话嘛,长孙无忌这身衣服很是平常,不是那种华贵无比的衣裳,纨绔子弟都是穿华服的,鲜衣怒马说的其实就是纨绔子弟了,现在看长孙无忌那衣服当然也就能推出现在是一介布衣曾经受过苦了,只要是个人且不傻就会说啊,后面的位极人臣贵不可言都是虚的,谁能等到几十年后去考证呢?
萧守仁都快怀疑这老和尚是不是神棍了,但是长孙无忌却是一脸的兴奋,柴绍则是一脸的震惊。
看来长孙无忌和柴绍是信了道信和尚的话了。
长孙无忌得到了自己的评语,而且还是评价这么高,兴奋到无与伦比了,拉着萧守仁硬说是要请客去那最贵的风云阁请客。屁颠屁颠的拉着萧守仁出了小茅屋。
等到长孙无忌和萧守仁远去的步伐声已经听不见了,柴绍才开始向道信和尚说出难题来。
“不知道大师可听说过一花一叶,一粟一沙的说法?”柴绍低着声音问道。
“什么?一花一叶,一粟一沙?”道信反问道。
“没错就是这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粟可载三千世界”这本是佛门禅语,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就算再微观的世界,也可以发现大千景象。在细微处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