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今日到此打住,告辞了。”
“公子慢走,请说出这种法制与德治结合的治国之策究竟如何开展?”
“如何才能将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结合成一部法典?”
“是啊,如何振兴一个国家,如果能称霸天下?”
所有人都冒出一系列疑问,但辰凌都不予理会,起身掏出一袋魏国的布币扔在玉案上,战国时期自从商鞅变法之后,铸造金属钱币盛行起来,上面刻有铭文,当时主要有四种形式,一种是布币,即铲形钱,是由农具钱演变而来的,“布”就是“鈽”的假借字,钱原是农具,自货币采取了农具的形式儿称作钱之后,钱代表农具的意义,就逐渐被遗忘,只保留在少数的古代文献中。
布币主要流传周,以及三晋之地,即韩、赵、魏地区,此外在楚国也有一种长体的布和一种小型而足相连的布,叫“连布”。
第二种有刀形钱,这是由于工具中刀演变而来的,刀币的主要流行的地区在齐和燕、赵国三国,有“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
第三种是圆钱,呈圆孔或方孔,圆孔的时代较早,方孔较晚,圆形钱主要出现在秦、周及赵、魏两国黄河沿岸地带。
第四种是铜贝,也称作蚁鼻钱或鬼脸钱,蚁鼻喻小,意即小钱,铜贝主要流通在楚国。
辰凌扔了一袋魏布币,转身离开了论战堂,大踏步离开,这一举动让所有人始料不及,颇有几分高人论战成功、拂袖遁世的风范。
滕虎、沈铮、景砚三人见辰凌离开,他们也跟着起身,提着宝剑,尾随而去。
四人的身影在清溪玉坊门口渐渐消失,留下满堂人的遗憾,都觉得意犹未尽,纷纷散席,有的士子们甚至还在讨论这个观点是否能成立?
当辰凌等人走入街道上,他顿时觉得浑身轻松,这个时候,不宜出头太过,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目前他最适合明哲保身,静观其变,观看魏国内争,以及列国大事件,然后厚积薄发,储备力量。
旋即他想到了白若溪,白氏家族富可敌国,如果与白氏家族合作,自己提供很多创新的玩意儿,比如牙刷牙膏、香皂、纸张等等,一旦研制出售,很可能会大赚一笔,储存财富,为以后自己大干一番事业做储备。
“公子慢走!”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辰凌等人身后响起。
辰凌等人转身瞧去,一个脸如敷粉的公子快步追了上来,步履轻盈,显然也是个精通剑术的武者,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清秀小厮,仆人打扮,像是书童之类的身份。
“有事吗?”辰凌不咸不淡地问道,心中暗忖这的公子竟如此绝美英俊,比他这个帅哥还要帅的一塌糊涂。
那位公子快步追到了跟前,赫然一笑道:“刚才在清溪玉坊内听到公子的言论,石破天惊,令人茅塞顿开,钦佩之极,请受在下一礼。”说着竟然学着士子们的礼节,双手交叉,在前躬身一礼。
辰凌想不到这么快就有粉丝了,再看这位青年,似乎正是在论战堂追问的那个黄衫士子,微笑道:“怎么,还想追着我问吗?现在酒劲一过,已再无心情讨论什么治国之策了,刚才之言,完全是一时的猜想,毫无根据,希望这位公子切莫当真,告辞了。”他不愿再提论战的话题。
那位淡黄衫士子愕然一愣,想不到对方会忽然改口,不过心里稍微寻思一下,却从容一笑,脸上竟有两个小酒窝,那俊俏的样子,让辰凌心里禁不住一抖,只听黄衫士子道:“不如由在下请公子到前面的酒栈再小酌一番如何?”
第0062章 黄衫士子
辰凌想不到这位俊俏公子竟穷追不舍,还要与他论战交谈,皱眉道:“这个,在下真有些事,不便再饮酒谈政了,公子盛意,请恕在下难以应承。”
那黄衫士子想不到辰凌会直接拒绝,要是直接与他失之交臂,又觉得可惜,故此厚着脸皮道:“不知公子要赶去哪里,不如在下陪着公子走一段路,只说几句话,不会耽搁公子过多时间的。”
辰凌见这人并不放弃,也不好厉声厉色,一时心软,点头道:“好吧,我们要出城,这里距离西城门还有几条长街,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
黄衫士子笑逐颜开,那股风采刹那间,把所有的风景都盖住,即便辰凌不好男风,但也被他的俊美吸引住,虽然他没见过宋玉潘安,但估计那两个人怕马也比不上这个士子,如果他是个女儿身,也绝对是风华绝代的姿容,倾国倾城的红颜祸水。
黄衫士子见辰凌目光在他身上巡视,有些讪讪不好意思,担心露出破绽,故作镇定,伸手做了个请势,说道:“公子请!”
辰凌收回目光,转身迈步,问道:“不知足下有何事要询问呢?不会又是什么治国之策吧,那些都是我乱说的,千万别当真。”他决定先发制人,避开那些敏感的政治话题。
那黄衫士子愣了一下,似乎嗅到了辰凌的心思,微微一笑,嗔道:“公子似乎对治国之论不屑一顾,俗话说,小谋立身,中谋治家,大谋平天下,公子既有乾坤大才,为何有意遮蔽掩盖,不肯大放光彩,一展抱负呢?”
辰凌并不受激,淡然笑道:“蛟龙在水里神勇无敌,上了岸来便算不得凶猛;犀牛在草地上力大无穷,若陷入泥沼则寸步难行,有没有大才、有什么样的大才,要看他在什么环境里。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过度地展现自己,无疑等于自取灭亡,惹来杀身之祸,足下认为呢?”
黄衫士子似乎有所领悟,点了点头,心想看来他正处在为难之间,不愿过多表达真实想法?继续说道:“公子是哪里人?可有官爵在身?”
辰凌回道:“算是魏国人吧,目前在一个侯府内做食客。”
黄衫士子又道:“公子可曾写过什么篇章子集?诗文言论?”
辰凌微笑摇头道:“在下是武职,写那些子集文选作甚?足下又来自哪里呢?”
黄衫士子见辰凌守口如瓶,不免有些淡淡失望,当下回道:“齐国,昨日刚到,公子可听过稷下学宫,那里有许多名家贤者,诸子文圣,百家士子数千,公子方才论战堂之言,若在那里说出,并然会引发轩然大波,掀起新一轮的反思和舌战。”
辰凌与黄衫士子并肩而行,隐隐嗅到淡淡的清香,听到他后面的话,微微自嘲笑道:“我哪敢在那些诸子圣人面前班门弄斧,我们这些武者客卿,不过沧海一粟,在历史长河中什么也不会留下,不像那些拥有大智慧的诸子,能将文化论点永远传播下去,千年不朽,影响万世华人。”
黄衫士子见他话终于多了,而且对文人有如此高的评价,心中欢喜,趁机试探道:“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辰凌眉头一皱,不愿道出真名,推搪道:“在下凌辰!”
黄衫士子抱拳恭敬道:“原来是凌公子,在下……洛俞!”
“洛兄!”
“不敢,凌公子,还是叫我洛弟吧。”
二人并肩走在前面,滕虎等四个随从在后,那跟班小厮也在其中,由于年龄与景砚相近,个头也差不多,并肩走在一排。
“凌公子似乎对天下大势掌握了脉络,难道等争雄时机的大潮席卷而来,真的会有一国能在百年内吞噬掉天下所有的诸侯国,开元立国,革鼎人道,成为千古一帝吗?你凭何这般肯定呢?”
这是洛公子最感兴趣的,因为他在齐国稷下学宫中,听阴阳家邹衍神秘推算过历史走向轨迹,算出百年之内必会有秦来完成统一天下?而凌公子也这般说,让他非常好奇。
辰凌并不明答,因为他不知如何解说,只是说道:“这是历史必然规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凡事到了一个顶点极端,就会朝着反面发展,江山社稷也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谁也无法阻挡!”
洛士子听了辰凌的话,陷入沉思,不断咀嚼,似乎他说的也有哲理观,特别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句,一语道出了历史的规律,大不简单。
就在他沉思时候,忽然听到辰凌在身边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战国七雄割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洛俞眼睛一亮,连连拍掌道:“好大气的诗文,但凭此句,普天之下能与凌兄比肩者,寥寥无几!”
辰凌有感而发,一瞬即逝,恢复常态,微微摇头道:“这不算什么,日后若有机会咱们再深谈,西城门已在目,这就与洛弟分开吧。”
洛俞哦了一下,似乎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拱手道:“明天辰兄还会去清溪玉坊吗?”
“不一定,我在大梁城还不知能待多久,后会有期了。”辰凌拱手告辞。
“不知凌兄在哪个侯府做客卿?若有空闲,在下登门相约凌兄如何?”洛俞十分客气,恋恋不舍。
辰凌见他眸如晨星,唇如绛点,丰神如玉,气质高贵,不忍当面拒绝,叹口气道:“魏公子府!”说完坦然一笑,转身离开,滕虎、沈铮、景砚三人跟随其后,出了城外。
洛士子望着辰凌的身影,自言自语道:“魏公子府!凌辰……凌辰……辰凌?”他蓦然想到,魏公子最近声名远播,相仿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养士上千,而昨日更是在城外接回了风头正劲儿的前军校尉辰凌,以及秦国上将军甘茂,难道他就是辰凌?
洛士子眉开眼笑,一时间脸上浮起莲花般的笑容,雍容圣洁,一笑倾城,脸若敷粉,容颜之美定然冠绝天下,轻笑道:“看来这次大梁之行,比想象的更有趣了。”
第0063章 风波不断
辰凌带着滕虎几人来到城外营地,五百武卒驻扎的地方,由于魏公子特殊关照过,营地内的食宿非常好,酒肉具备,这是在边戍之地,士卒完全见不到的。
“辰都尉!”
杨瑞、樊凡等人见到辰凌到来,都非常高兴,他们现在都属于辰凌的部下,辰凌目前又是魏公子身边的红人,这些将士理所当然地位提升,享受的待遇都提升了,甚至爵位都得到提升一级。
“我最近不能离开侯府,至于回不回前线,也是未知数,你们愿意跟艘在大梁闯出一片天地吗?”
“我等愿追随辰都尉!”
“刀山火海,义不容辞!”
这些士子见识过了辰凌的胆气和机智,还有他的重情重义,丝毫不把他们当奴隶身份来看,觉得跟着他,有惊险有激情,建功立业,爬升非常快,前途光明,都愿意跟随这样的头领当差。
辰凌微微一笑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希望大家记住我辰凌今天一番话,努力练武操练,日后还有很多功业等着将士们去建树。”
所有将士都听得聚精会神,五百武卒,有的是跟随他深入秦军大阵中生擒甘茂的勇士,其它也跟随辰凌这一路厮杀过来,结下深厚的情意。
“接下来,演练长河落日剑法和少林拳法,最后做体能训练——”辰凌丝毫不放松训练,要尽快打造这支队伍成为精锐,这样他再有任务,完全可以调动这支自己的人马,完成使命。
五百武卒开始舞剑练拳,阵列整齐,拳法虎虎生风,剑术凌厉变化,对每名武卒格斗技能都有所提升,甚至滕虎、沈铮等十多人都晋级为一阶武者,脱离武夫的行列。
辰凌隐隐感觉到自己陷入了权力漩涡中,被留在大梁城也是板上钉钉的事,魏公子肯定不会放开这样对他有利的人,只要在大梁城内任职,他就需要手下有得力的人手,目前只能从这些武卒中挑选。
很快夕阳西沉,天色将晚,辰凌带着十名亲卫回返大梁城。
古人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这种都城建造营国的“王法”,对都城规模(方九里)、街道数目(九经九纬)、宽窄(王城街道并行九车,环城道路并行七车,野外道路并行五车)、宫城高度(宫门屋脊高五丈,宫殿屋脊高七丈,城墙高九丈)、等级规制(诸侯都城与天城大小同,诸侯都城的干道与王城的环城道路同,卿大夫的城堡街道与野外道路同)等都做了严格限制,不得越雷池半步,否则就是“僭越”之罪。
春秋末期,自天下诸侯对这种“王法”已经不屑一顾。齐国丞相管仲公然主张,都会之功能应为“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都会等级当以占地大小、人口多少来划分,万户之城即可称为“国”,千户之城即可成为“都”。这就是所谓的“万室之国”与“千室之都”。
那管仲还对建立国都提出了大违“王法”的自然地势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大梁城的宏伟,在当世也算天下五大城市之一,城墙边长十多里,达到了方六十里的规模,城内居住十五万户,每户平均五口人,加起来国人就有七十五万,再加上一些没有户籍的奴仆、奴隶,可谓百万人口的大城。
大梁城内划分了宫廷区、官署区、商市区、仓廪区、匠做区、国宅区、编户区、宗庙区等八个区域,将城内官民的居住部署得井井有条,城中街道宽阔,松柏常青,整肃洁净,车马人行三道分开,井然有序,城内聚集了中原各地商贾与各国使节,使大梁城更成了繁华枢纽,魏国乃至中原的文化政治中心。
辰凌回到了侯府时,侯府内已掌灯,管家方涛看到他回来,立刻说道:“魏公子已经回来,正派人四处找你,有要紧事召见你,赶快去议事厅见主子。”
辰凌微微点头,吩咐滕虎等亲卫先回别院,他直接走到正院的议事厅,刚到厅门口,就听到里面有摔杯子的声音,随即传出魏公子大怒:“岂有此理,甘茂本是由我方擒来,却被太子当着文武群臣的面邀请去,而父王竟无动于衷,准许了,这明显是要偏袒太子,把甘茂偷偷放回秦国去,无疑等于放虎归山,魏国形势如此严峻,他们都在想什么!”
“公子莫要动气,这些后果,在甘茂被押送回大梁城,咱们就已经预计到了,目前太子要借助秦国的力量,成为储君,辅助国政,打压公子的势力,自然要把秦将军甘茂保释过去,好向秦国献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