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赫斯一听原来是犹太人,冷笑着说道:

“是便宜他们了。应该把他们像猪一样,都圈起来。”

这样一来,话题自然就转到了人种问题上。戈培尔聪明过人,但一说到人种理论,也不太收得住了,和赫斯两人一唱一和,把雅利安人种说到了天上。戈培尔的老婆,简直比她丈夫有过之无不及,她虔诚地听着丈夫的极端言论,时不时插上一句更加极端的话。向小强觉得,要是评选最狂热的女纳粹的话,戈培尔夫人绝对稳拿头名。

向小强本来不打算掺和的,这种东西就像邪…教一样,根本没道理好讲。但他实在忍不住了,尽量友好地插了一句:

“其实我认为,世界上的人种可以分为那么几大类,每一类中都有最优秀的。而这些最优秀的人种是不是和横向比较,决出谁搞谁底的。这就像咖啡和茶一样,大家都知道,只能把咖啡和咖啡一起比较,或者把茶和茶一起比较。而不能把咖啡和茶在一起比较,那样没有可比性。”

餐厅里立刻静了下来。这几个人种狂现在才醒悟过来,才想起这里还坐着好几个非雅利安人种呢。他们不但不是雅利安人种,而且还是有色人种。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要是别的人说这种话,他们直接就反驳过去了。但这些大明的人都是贵客,不能为了“学术问题”而不愉快。但是戈培尔夫妇和赫斯都是人种狂,这对他们来说已经超出了“学术问题”,上升到“信仰问题”了。戈培尔微笑着,尽量礼貌地跟向小强阐述着纳粹的人种观,试图让他理解。

向小强想要的,只是让他们承认人种是分大类的,至少要分东西方。你们说雅利安人只是西方人中最优秀的,我们不管;至于东方人,谁优秀谁不优秀,你们也甭管了。换句话说,如果一定要谈人种的话,向小强承认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西方人种,但也要德国人承认中国人的蒙古…马来混合人种是最优秀的东方人种。

这并不是一时的争意气,这对后面的明德合作有不小的作用。本来两国合作,只谈利益就行了。但谁叫德国是被一群人种狂把持着呢。

今天的中国人是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中形成的,是属于东北亚的蒙古人种、和东南亚的马来人种的缓冲。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相貌略有差别,这就是因为北方人蒙古人种的成分较多,而南方人马来人种的成分较多的缘故。当然,所谓的“蒙古人种”、“马来人种”只是人种学上的术语,并不一定就是蒙古人和马来人。

但纳粹的人种思想恰恰认为种族越纯越好,而中国人的人种成分太“杂”。向小强就从基因科学的角度,跟他们讲基因的混合有多重要。一个生物族群必须经常接受外来基因,才能够保持健康昌盛,否则肯定会越来越衰败。

向小强还拿曰本人做例子:曰本是个岛国,历史上长期难以接受外来基因,人种纯不纯?够纯的了吧?但是他们的身高、身体健壮程度长期不如中国人。……而且还普遍罗圈腿。

“幸亏他们离中国的距离不算远,”向小强继续信口开河地说道,“好歹能经常交换一点基因,要不然的话,他们早就灭亡了。就算存活下来,也是个低智商的国家。”

长条桌对面,几个人种狂眯着眼睛、皱着眉头,琢磨着向小强的新鲜理论,觉得不是这么回事,想反驳偏偏又找不到合适的词句。

“基因”这种概念对他们来说,还是闻所未闻的。

“还有一些人种更纯粹的国家,”向小强说道,“人种纯粹的难以想象,比如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他们基因封闭了几万年,用你们的标准衡量,他们的人种应该比我们中国人好得多。但事实怎么样呢?……他们现在还在茹毛饮血,还在钻木取火,直到上世纪末被发现的时候,很多部落还在吃人肉。我们文明人称他们为‘食人生番’。”

当然,向小强在这里偷换概念了,那些岛国落后,倒并不是基因封闭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和外界隔绝,文化技术得不到发展而已。

向小强接下来又讲了很多新概念:

比如,两种基因越远,差别越大,混到一起效果越好。比如,中国人和德国人生的混血儿,就要比德国人和法国人生的混血儿,要优秀得多。

他还举出大家看得到的实例:比如,混血儿天生比普通人健壮、聪明、美丽,而且抵抗力强:

“动物品种以纯为贵,而人的‘品种’以杂为贵。很多纯种的动物,比如观赏犬,恰恰是进化史上最失败的畸形产品。要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而对它们的基因横加干预的话,大自然是不会进化出这么失败的东西的。这些纯种的东西,放在自然界里是活不过三天的。而人类的要求则不一样,我们人类判断优秀人种的标准只有三条:是否聪明、是否健壮、是否美丽。因此诸位,你们在庆幸自己是西方最优秀人种的同时,请不要忘了看到东方,那里最优秀的人种,正是我们中国人。”

向小强长篇大论忽悠完之后,餐厅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呆呆地望着他。不但德国人,连跟他来的代表团成员、还有秋湫,也都怔怔地望着他,都被他这番“新人种论”忽悠晕了。

向小强不知道这番关于基因、混血儿的理论这时候有没有,但有一点能肯定:即使有,也只是少数学者知道,这些普通人、政客是不知道的。纳粹虽然也讲究人种理论,但他们的人种理论还停留在“雅利安人是北欧神族的后代”这种程度。

很明显,一番话已经让这些纳粹人种狂耳目一新了。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头脑风暴。

……

聚会结束后,戈培尔派车把她们送回酒店。

秋湫和三个老顾问都对他的人种知识很好奇,不断追问他是从哪儿学来的。这实在太新了。尽管是闻所未闻,但听起来却很有道理。而且拿这个“基因”什么的学说一套,很多问题都能解释的通了。

“这要是真的,那快赶上进化论了。”

王鹤翔半开玩笑地说道。

向小强摆摆手笑道:

“哎呀,没那么玄乎。这都是早几年胡乱翻的几本杂书,看上面写的挺有意思,就记住了。刚才我也是连编带忽悠的。说实话,要不是他们一个劲儿的人种长人种短的,没完没了,我也不会跟他们说这些东西。”

……

晚上十点多,就在向小强快要睡觉时,海德里希突然跑来造访了。

“伯爵大人,”他带着羡慕地目光,微笑说道,“我要祝贺您。”

向小强盯着他,从金发野兽那张脸上猜测着。慢慢地有了一种不祥预感。

见他不说话,海德里希笑了,然后双脚立正,很郑重地说道:

“伯爵大人,明天上午十点钟,您将得到圆首的接见。”

第五卷 纵横四海 第78集 觐见希特勒

“……我们叫圆首为‘我的圆首’,但是将军先生,您称呼圆首为‘总理先生’、或者‘希特勒先生’就可以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四十五分,总理府的候见厅里,向小强坐在沙发里,马丁…鲍曼坐在旁边,拿着一份文件,慢吞吞的念着,另一位总理府的翻译对他说着汉语。

向小强心脏跳个不停,望着宽大的向宫殿一般的总理府候见厅,地面和四壁的大理石光可鉴人,远处好几米高的几扇大门关得紧紧的,两侧各有两个高大挺拔的党卫军,全身纯黑制服,黑色钢盔,拿着毛瑟步枪,臂上的卐字臂章鲜红夺目。这是党卫军精英中的精英:圆首卫队。他们双腿呈稍息状态,纹丝不动,目不斜视,就像雕塑一样。

不时有一个秘书、或者军官夹着文件匆匆走过,脚步回荡在教堂般的大厅里。

马丁…鲍曼打量着向小强,依然在慢吞吞地念着文件,对他进行觐见前的必要告知。向小强一边微微点头,一边也打量着鲍曼。

“……和圆首在一起的时候,您请不要吸烟……”

鲍曼这时候大概还不是希特勒的首席秘书,但显然已经在希特勒身边工作了。

“……圆首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因此……您无须紧张。”

鲍曼大概看出了向小强的紧张,微笑着来了这么一句。但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向小强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他点点头,感谢地微笑了一下。

眼前的马丁…鲍曼,是战后的二号战犯,1945年从苏军的包围中试图突围,然后便永远消失了,成为一个未解之谜。直到1972年西柏林铺设地下管线,挖出了一具据说是鲍曼的尸骨。但是究竟是不是鲍曼的,争论一直没有停。

又难捱的过了一会儿,向小强一直盯着对面墙上的大挂钟,看着分针一点一点地往12的数字上靠。最后的两三分钟,他紧张的都快受不了了。

终于,时针指到了10,分针指到12上,挂钟开始“当当”地敲响。

这时大厅尽头的一扇大门打开,一名秘书快步走过来,对马丁…鲍曼低语了一句。鲍曼立刻起身,对向小强郑重地说道:

“将军先生,请跟我来。圆首在等您。”

向小强立刻起身,整了整西装礼服,大步跟在鲍曼身后,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最后来到一个小厅。

对面是一扇巨型大门,两侧也各站着一名圆首卫队黑衣士兵。小厅里陈列着几幅古典派油画,还摆着一尊希特勒的大理石头像。两边是几面卷着的大幅卍字旗。

……希特勒应该就在门里边了。向小强猜测着。

鲍曼对门口的一位秘书说了一句,然后便退下去了。门口那个秘书对向小强微笑了一下,然后开门进去。片刻后又出来,拉开巨大的门,对向小强点头示意了一下,用标准的中文说道:

“将军先生,请进。”

向小强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地走了进去。

两名党卫军士兵立刻举枪,同时立正。

……

一间宽广、几乎是“雄伟”的办公室,几扇十来米高的高窗,阳光倾洒进来。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副巨型油画,上面是希特勒半身侧面像。他穿着褐色的冲锋队服,带着卐字臂章,一手叉着腰,凝视远方。

下面是一圈沙发,再往前面,是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桌子后面,一个黑头发、戴眼镜的人,正在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看什么东西。办公桌另一边,是一架巨大的地球仪。

办公桌后面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希特勒了。

向小强注视着他,突然心中默念道:这个人就是希特勒?这个人真的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突然抬起头来,望了一眼向小强,然后摘下眼镜,绕过办公桌,大步朝向小强走过来,同时伸出一只手:

“将军先生!上午好!很高兴能见到您!”

身后的翻译立刻翻译成标准的中文。向小强和希特勒握住手,感觉他的握手非常有力。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僵硬地点头笑笑:

“是,我就是。总理先生,上午好。……我也很高兴能见到您。”

希特勒笑了起来,点点头,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拍拍他的臂膀,示意旁边的沙发,自己先走过去坐了下来。

向小强胸口跳个不停,很僵硬地跟了过去,坐在希特勒对面。翻译也过来,坐在两人的侧面。

身后秘书过来,弯下腰轻轻说了什么。翻译对向小强微笑道:

“将军先生,您是喝茶还是咖啡?”

“唔,咖啡。”

向小强下意识地说道。但紧接着,他就意识到说错了,又马上改口道:

“我要茶,谢谢。”

咖啡的兴奋作用要远远强于茶,自己现在心脏跳的够厉害的了,再喝咖啡非跳死不可。

秘书又询问希特勒,希特勒竖起一根食指。于是片刻后,一杯红茶摆在向小强面前,希特勒面前则只摆了一杯矿泉水。

希特勒穿着灰色西装,黑裤子,西装左侧别着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那是他一战时在前线奋战得到的。

向小强端起茶喝了一口,压压紧张,然后挤出笑容,对希特勒说道:

“总理先生,请允许我向您转达我们陛下对您的问候。”

希特勒像个慈祥的长者一样,微笑望着他,说道:

“感谢女皇陛下。女皇陛下身体好吗?”

向小强笑道:

“我们陛下很好,多谢您的问候。我会把您的问候转达给她。”

希特勒紧跟着又说道:

“我很期待陛下能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德国。”

向小强汗了一把:这可真够直接的。但他还是笑道:

“我也会把您的邀请转达给她的。”

“将军先生,我要祝贺你们的帝国接连取得的两场胜利:南京保卫战,还有东印度之战。你们打得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我一直在关注着。……将军先生,据说您是因为指挥了第一场胜利,才成为大明最年轻的将军的?”

向小强谦逊地笑道:

“我只是参与了第一场战争。指挥正常战争的当然还是最高统帅部。我只不过是指挥了南郊歼灭战、南京城市战、还有浦口歼灭战而已。”

希特勒笑道:

“但是我知道,那都是最精彩的部分。”

向小强听完翻译,和希特勒一起笑起来了。

简单的寒暄过后,希特勒开门见山地说道:

“将军先生,这里没有别人。那么我假设您来德国,是接受了贵国陛下的嘱托的。……我可以这样假设吗?”

向小强笑道:“完全可以。”

“很好,”希特勒满意地说道,“我们两国都是务实的民族,我们完全可以把虚伪的那一套抛开。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了我们两国即将开始的长久友谊,我们两个人能在这里做点什么吧……这样,先听听你们的要求。”

然后,他向后仰在沙发里,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指打着拍子,望着向小强,示意他可以说了。

向小强很意外:这么直接?

他还有些犹豫,看了看翻译,又看着希特勒,问道:

“总理先生,您是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正式会谈了?”

希特勒挑起眉毛,笑道:

“怎么,您以为我们刚才在干什么?”

“那好,”向小强深吸一口气,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第一,德国要和伪清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拒绝承认它是合法国家,拒绝承认它在国联中的席位。”

第五卷 纵横四海 第79集 向小强VS希特勒

“嗯嗯。”

希特勒躺在沙发里,黑头发盖着半个脑门,两手交叉打着拍子,但眼睛仍然是很专注地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