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话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是广武的亲弟弟,顺亲王毓畇,就是上次和向小强交换作人质的那个。

松海吓得脸色惨白:

“顺王爷……奴才不是这意思……奴才……奴才只是说以防万一,早作打算……”

“早作打算?”毓畇瞪着眼睛道,“早做什么打算?你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

旁边立刻就有人跟着义正词严怒斥道:

“你是不是说大清保不住黄河以南?还是说大清保不住黄河以北?还是说南明会一直打到北京?”

“你的意思是反正大清也打不过南明,还不如早早的把桥炸了,就呆在黄河北边安全?”

“你是不是说我们这么多人,明军主攻方向都判断错了?是不是想说我们这么多人都不如你?你是不是想说,连皇上……连皇上也错了?”

松海吓得一下子跪在地上,浑身像筛糠一样,颤声道:

“皇……皇上……奴才……奴才罪该万死……万不敢……奴……”

广武不耐烦地说道:

“行了行了,朕又没说要把你怎么着,你起来,说说你什么意思……你认为郑州兵团当真守不住?”

“不不不,”松海吓得连连摇头,也不敢起来,趴在地上颤声道,“郑州兵团乃是大清精锐之师,黄河以南必定稳如磐石!”

“稳如磐石?”广武皱眉道,“怎么稳如磐石的?你说说。”

松海脸上汗如雨下,抬袖子擦试着,一边顺嘴说着:

“皇上……郑州兵团,乃是……乃是关中子弟组成,自古……自古就有诗为证的……‘况复秦军耐苦战’,秦地的士兵,那能打的……这是白居易早在唐朝就感叹的……”

毓畇很积极地显摆道:

“这是杜甫的名篇《兵车行》,不是白居易。‘况复秦军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松海一愣,连忙对毓畇谢道:

“对对,是杜甫,是杜甫……多谢王爷提点,王爷学识渊博,真令奴才仰慕得紧……皇上,想那南明蛮子,从小生活优越的奶油兵,见到了我大清的关西雄兵,那还不是绵羊见老虎一样?”

“关西雄兵?”广武淡淡地说道,“江苏、安徽的驻军都有不少‘关西雄兵’,投降起来还不是比谁都快……”

松海又紧张起来了,他憋了几秒钟,想出来词了,马上说道:

“皇上,这是因为……因为我大清异地驻军的传统,维护稳定那是效果极好的,但是外敌入侵的时候,不的兵,可能就斗志就不是那么坚强,因为他们不是在保卫自己的家乡……但郑州不同,郑州兵团扼守着通向关中、三秦之地的要道,这种保家卫国的战斗,最容易激发起将士们的斗志。……是啊皇上,您看前十天的战斗,我大清军队投降成风……那是我军真不如明军强吗?肯定不是,只是因为将士们不是保卫自己家乡,缺乏斗志罢了……而如今郑州方面,将士们既是在保卫自己家乡,又都是关西悍勇子弟,两大因素合二为一,作战必然勇如猛虎,真正展现我大清雄兵的风采!”

这几句话说得极其好听,周围一大群落井下石的再也说不出什么话了。连广武也微笑着轻轻点头。

松海心中长舒一口气,抬胳膊抹了一把头上冷汗,心说这一劫可算过去了。自己人微言轻,今后不知道水深水浅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傻乎乎的乱说话了。

接着,广武就按照自己的判断,和一干将领按照明军主攻东部、佯攻西部的假定,进行作战计划的拟定。

……

就在明军左路集团军群猛攻郑州军团的同时,明军的俯冲轰炸机编队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对郑州黄河以北的铁路进行了猛烈轰炸,阻止清军通过这条铁路南下黄河,进入郑州进行支援。

明军在新占领的许昌以南推出了一个前进机场,从这里起飞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能够一直延伸到达邢台。邢台以南的各站:沙河、武安、磁县、安阳、汤阴、鹤壁、淇县、卫辉、新乡,几乎半条京南铁路,全在明军轰炸机的威胁下了。

一个推土机临时推出来的前进机场,自然是规模不大,也容不下太多的战斗机,也就是两个中队,不到三十架。不过话说回来,炸铁路这种线状固定目标,也不需要太多飞机。就是这不到三十架战斗机,护送着两个中队的俯冲轰炸机,在15日一整天啥事不干,战斗机警戒四方,驱赶偶尔出来玩命的清军战斗机,轰炸机就是瞄着地面上细细的铁路线,一下又一下,锲而不舍地投弹。

铁路这种目标虽然固定,但是却极难炸准。因为它不像建筑物、车辆什么的,即使不直接命中,近失弹的**波也能造成破坏。铁路这种东西,只要你不把炸弹百分之百地扔到两根钢轨中央,那是一点伤害也没有。这要求简直比把炸弹扔进战壕里还高。战壕好歹还要宽一些。

一整天,两拨机群替换着反复轰炸,尽管没对铁路本身造成多大破坏,但却让清军整个白天都没有用上这条铁路。上午还有一列清军军列喷着白气、企图冒着轰炸飞奔南下,结果先是被战斗机扫射了好几公里、上百清兵直接被打死在车厢里,最后终于有颗炸弹落在车头左方一米多米远的地方。

要是铁轨上没有火车,这颗近失弹不能对铁轨造成一点伤害。但是现在火车高大的身躯成了**波最好的承接物,一下子就被掀出轨道,翻出路基,带着后面一节一节的车厢跟着翻下路基。

然后,那些满头是血、仓皇爬出来的清兵成了天上飞机的最好靶子,两边光秃秃的都没地方躲。炸弹加扫射呼啸而下,铁路两侧顿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就这一列车,车上一个旅的清军连翻车带炸弹扫射,几乎全军覆没。

个白天,邢台以南的铁路都处于闲置状态,再没有一列火车出现在上面。

……

15日一整天,明军都对郑州兵团外围张牙舞爪地进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怎么下狠功夫。除了漫天嗡嗡叫的轰炸机、劈头盖脸的重炮轰击之外,地面上的动静并不算大,那种前阶段很管用的坦克集群都没有出现。而且,明军也没有直接进攻郑州兵团的正面,也就是南面,而总是从南面绕着向东打转,好像还是对东边的开封、兰考、商丘很感兴趣似的。

同时,在东部战区,徐州兵团的南面一片寂静,明军一点动静没有。只是天上不断有战斗机保护着俯冲轰炸机快速掠过,丢下几颗炸弹。

海上,从山东半岛飞出的清军战斗机,又再一次在黄海上发现了明军的船队。这一次可是十艘货轮了。

广武综合判断,更加坚信了自己的预想。明军在西部战场是佯攻。真正的主攻方向在东部。

第七卷 统一战争 第29集 中立法案

这几天广武除了关心明军的主攻动向之外,最关心的就是海上的明军船队。这件事好像背有芒刺一样,刺得广武不得安生,吃不香睡不着。

15、16、17三天,大明往北边长山列岛发船越发的变本加厉了。11号第一支船队只有7艘船,15日第二只船队就达到了10艘船,16日18艘船,17日22艘船。现在**海上北上的和南下返回的,往来穿梭的都是货船。原来南明还遮遮掩掩的,怕人家发现,现在每次出海,头上都有日本侦察机飞来飞去,看来南明也知道保密不了了,索**豁出去了,放开膀子光明正大干起来。

在没有制海权、没有潜艇、只有一些近海鱼雷艇的情况下,北清根本就没有多少海上破交能力。因此按照常理,南明的正常货轮根本不需要军舰护航。而现在南明把北上“货船”都编成船队,然后安排军舰全程护航,那毫无疑问,船上运的必定是非常重要的“货物”,一旦被击沉就损失极大的。

什么“货物”南明现在会不断往长山列岛运输、而且又极其重要、一旦被击沉就损失极大呢?

那就是——人。是士兵。

南明现在和欧美一样,观念里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而且,南明人口基数不足亿,其中有只有少部分是男**,因此更加珍惜兵员。每艘运兵船上都装着几千士兵,一旦遭遇鱼雷艇袭击、被击沉,那就是几千条生命葬身大海。这对南明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或者说,南明可以接受在战场上正常阵亡几千人,但是无法接受因为该护航不到位而淹死几千人。

因此,即便有可能暴露运兵船的秘密,南明也心甘情愿派军舰护航。

广武天天都在搜集南明后方的情报,也想方设法地往南明的那几个港口派间谍。毫无疑问,现在南明并不只是从宁波一个港口出航,而是分散到了多个港口。但往往运兵船都是从宁波出发的。据分析,应该是运兵船到了海上,再和由其他港口开出的货船会合,组成船队后向北开进开阔海域,大概是在舟山群岛东部外海吧,和护航的军舰会合。整只船队开始北上。

一群情报人员和参谋天天都在算兵力,计算南明往长山列岛运了多少兵。因为在宁波港有北清的潜伏间谍,每次船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广武对于每支船队的兵力还是大致了解的。到了17日,北清统帅部算出的数字,南明已经陆续往长山列岛运输了10万…12万的兵力。

10万…12万兵力,这对北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南明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了。到了这一步,广武认为,如果说南明仅仅是为了搞个欺骗、就拿出十几万兵力来闲置不用,这代价太大了点。如果南明把这十几万兵力直接投入战场、投入主攻方向,那会取得更大的效果。在南明的某个进攻方向上,多十万人和少十万人,进攻效果可能就会有天壤之别。

何况,这并不光是人的问题。南明还在不断的往北派出货轮,真正的货轮。这些货轮吃水线都压得低低的,甲板上用帆布蒙得严严实实的,侦察机勉强能看出是某种设备、车辆之类的。南明这几天派出的货船,比运兵船还多。想想看也知道,十几万大军驻在那几个岛上,吃喝拉撒住,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物资。

广武曾经怀疑长山列岛能不能驻扎的下那么多人。辽东外海的长山列岛,在全国地图上都看不到,得要在高倍数地图上才能看出来。要想看到点详细的,就必须用辽东半岛的专门详图。这十几万大军在上面,有那么大地方吗?

但是下面的参谋跟他解释了一番。长山列岛看着小,可是由大小五十多个岛屿组成的,陆地总面积就有170平方公里。光有常住居民的岛屿就有二十多个。据情报,长山列岛上居民有三万多人,南明东江舰队的水兵、后勤、航空兵、陆战队、岸炮部队、高炮部队等加起来,就有五万多人。

能够常驻三万多居民和五万多**的岛子,战时再多驻两三倍的兵力,理论上一点问题也没有。

“两三倍……”广武拿放大镜盯着办公桌上的地图,沉吟着说道,“你是说,长山列岛上至少还有20万到30万的驻军潜力?”

粘杆处左次长乌雅…崇善小心答道:

“皇上圣明……理论上讲,应该如此。”

广武把放大镜丢在桌子上,靠在椅子里,烦躁地道:

“30万!……现在已经有10万了,再来30万,那就是40万。40万人,照明军现在的战斗力看,40万别说打下山东,打下山东后还能从背后攻击徐州兵团,把河南也打下来。……徐州到商丘一线,现在只有不到60万兵力……而山东半岛……现在只有几个师而已。要真让人家这么打下来了,我们就输了一半了。”

崇善小心地低着头,并不**话。

广武突然问道:

“崇善,你觉得南明这种调兵,有没有可能是骗局?”

崇善抬起头来,眼珠转了两下,权衡着该怎么说。

“皇上……您的意思是……”

“我是说,有没有可能南明根本就没往长山列岛运兵,那一支支的船队,根本就是空的,做样子的?好让我们从西部调兵进山东,他们好从郑州过河北上?”

崇善有些冒汗了。他冒汗并不是被广武的这个设想惊呆了,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表态。作为一个老特务,广武现在想到的可能**,他早就想到过了。只不过一直没往外说而已。因为他自己分析这不大可能。

但是,自己觉得不可能归自己觉得,但是一旦把这个作为自己的意见向皇上说出来,就等于是要负责任了,这真的是需要些勇气的。他自己认为不是骗局,但万一将来证明这就是骗局,自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崇善本想习惯**的当缩头乌龟,模棱两可含糊过去,但又一想,要是自己是唯一的长官,那缩头就缩头了,没什么。但现在有个竞争对手。现在皇上立两个次长掌管粘杆处,平起平坐,就有让两个人相互争的意思。争什么?就得争着表现,看谁更懂圣意,谁能更力强。

如果皇上在自己这里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又去问那小子了,那小子给皇上满意的答复了,自己在皇上心中不就不如那小子了吗。看来,光想着怎么安全还不行,有时候就得冒点风险。

想到这里,崇善大胆说道:

“皇上,奴才觉得不太可能是骗局。”

“为什么?”

“皇上,我们在宁波港就有情报员,他每天晚上都亲眼看着上万上万的明军下火车、上船……就他看见的算下来,就是差不多十万兵力了。和我们估算的也比较相符。”

广武说道:

“要是南明故意让我们的人看见的呢?要是他们每晚让几万士兵上船开走,然后在海上开了一圈、又在另一个港口把兵都送下船、开着空船去长山列岛呢?”

“这个……”崇善沉吟着说道,“这个,奴才也想到了。不过……皇上,要把十几万士兵运出海、马上又再运回来,那这十几万士兵可就都是知情者了。十几万个知情者,无论再怎么严令要求保密,也不可能保住密的。那这十几万士兵怎么处理?送回原部队?那马上就传开了。集中封闭起来?那这代价也太大了。为了搞个骗局,还得自我冻结十几万兵力,这十几万人不能参战,不能驻防后方,只能封闭起来养着……”

广武缓缓点头:

“嗯,有道理。”

“皇上,更重要的是,如此大的兵力封闭起来,那就得有相当大的场地,相当多的生活设施、每天得有大量的物资运进去、运出来,每天得有成群结队的汽车进去……那等于凭空多了一个小城市,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