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人都知道,起码在自己家乡这一带,大清要垮了,天下要乱了,可能要改朝换代了。

……

25日早晨,天上开始出现了明军的飞机。

但是这些飞机的目标,并不是地上一群一群向西蠕动着的清军,而是秦齐铁路沿线的村镇。他们撒下了大量的传单。

这些撒向平民的传单和撒向清军的不一样。给清军的传单,就是平常的16开纸,一本书那么大,方便每个士兵捡拾、传阅,也方便藏在口袋里。而这次撒给平民的传单不一样,这是4开大小,每一张都像报纸那么大。因为考虑到北清农村识字率很低,大传单方便贴在村口墙上,让村里识字的人念给大家听。

明军的判断很准确,这两天,从郑州到函谷关的豫西一带,北清的统治已经出现崩溃迹象,城镇里还好一点,在下面的乡村,官府的统治已经基本终结了。别说村民把南明传单贴在村口念,就是成群结队南逃都没人管了。

到了25号上午,各村村口上、村庄内的土墙上,明军传单都被村民们贴了上去。每张传单下面,都围了一大圈人,最里面总有一个识文断字的,在大声的念。

传单内容是大明政府和大明军队联合发出的。

大明政府恳请豫西百姓不要大规模南迁,请民众留在当地,城镇居民请留守自己的岗位,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乡村居民请看护好自己的家园和土地,不要误了农时,不要使其荒芜。

同时,大明军队向百姓保证,清军郑州兵团已经全线溃败,明军光复豫西、光复关中、光复三秦、光复山西指日可待。现在本传单所到的地方,已经是大明的国土,土地上的人民,不仅是名义上的大明人民,也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大明人民。

传单还以大明帝国临时军管会的名义,要求民众保护好自己的一切财产。大明军队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大军所至,不会向当地居民强征一颗谷、一分钱。民众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和粮食,严防清军溃兵抢劫。一旦遭遇清军溃兵抢劫,请民众不要反抗,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同时记下对方的番号、军衔,待明军来了,有专门的部队统计这一切,之后为受害百姓做主。

传单郑重宣告:所有从你们当地经过的清军溃军,他们的目的都是关中,而他们最终归宿,都将是大明军队的俘虏。他们对沿途百姓的每一次骚扰,几天后都将受到惩罚,而你们,将是见证人。

此外,连同传单一块儿扔下去的,还有无数面大明国旗。传单里说,如果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大明旗帜挂到任何他们想挂的地方。

……

北清的统治机器,那些平时的特权机关、暴力机关,此时都已经是自顾不暇了。江淮各地发生的一起起百姓清算官府事件,他们也都有所耳闻。他们现在最害怕的,就是相同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一个不得人心的政权,它所依赖维持统治的就是军队。而那些官府、警察机构,尽管它们平时最是嚣张跋扈,尽管它们平时如食人猛兽一般令人畏惧,但是一旦支撑政权的军队倒了,它们的脆弱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立刻就会成为愤怒的民众最先清算的对象。

恐惧,促使各地的官僚机器联合起来,以求自保。

一般都是一个地方的警察们充当保镖,护送着整个县、或者整个乡的官僚特权机构撤离。乡间土路上到处都是这样的队伍:长长的驴车骡车队伍慢慢行进,大车上除了大小箱子,就是大腹便便、脑满肠肥、失魂落魄的官僚,还有哭哭啼啼的、数量几倍于他们的女眷们。

车队的两边,是那些满脸横肉、提着长枪短炮的警察们。这些警察们也大都是大腹便便、脑满肠肥,完全找不出一个体型正常的。即使是二十几岁、刚穿上制服不久的年轻警察,也都是吃的跟猪一样。

这些披着一身“虎皮”、平时作威作福、恨不得生吃活人的人,现在在车队两边充当大官们的保镖,走的也是头冒虚汗、眼冒金星,脚底起泡。他们平时过着山珍海味、吃喝嫖赌的生活,身子早就被酒色掏空了,哪受过这份儿罪。但是没办法,军队没了,他们这些人就是唯一的暴力机关了。

他们挎着沉重的盒子枪、步枪,一边喘着粗气走路,一边尽力拿出平时的威风来,恶狠狠地瞪着路两边人山人海的百姓们。

那些百姓也一句话不说,只是死死地盯着他们,盯得他们心惊肉跳,满手是汗,紧握着枪。

这时候,枪就是命。

……

突然,头顶上传来“嗡嗡”声,所有人都仰头看去,天空出现了一个黑点。黑点不同的往下扑,越来越大,很快变成了一架明军战斗机。

这架飞机压低着机头,“唰”地一下贴着逃亡队伍的头顶擦过去了。

没过片刻,这架战斗机又从对面冲下来了。

然后——

“哒哒哒哒哒哒哒…………”

机身两侧和双翼上的四挺机枪喷着火舌,土路上炸起四条尘柱,飞快地从逃亡车队上掠了过去。

尘柱到了车队上就成了血柱。一瞬间,这支逃亡车队被打得血肉横飞,血雾、脑浆爆得到处都是,当场就躺下了二三十具尸体,还有更多的人在惨叫哭嚎。

两边的百姓也都惊呆了。突然,他们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地欢呼声:

“好————!!!”

“杀得好————!!!”

“再来一下!!!”

“大明万岁!!!”

“杀得好!!全杀光!!!”

“再来一次!!!”

仿佛是顺应民意一般,这架战斗机转眼又从另一端俯冲了下来,重新扫射了一遍。这次又留下了一地尸体。

接着,飞机盘旋了一圈,拉起来飞走了。

天上,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只说了一句:

“发现北清武装人员持枪押运大批货物,经观察不像军用物资,判断为抢劫所得。遵照命令,已进行攻击,完毕。”

地面上欢声雷动。这支逃亡官员队伍,已经被完全杀散了,那些活着的警察尽管还挎着枪,但也已经吓得爬不起来了。现在,两侧愤怒的“人海”正在向中间挤压,将完成明军飞机没完成的事情——把这些人变成肉酱。

……

25日上午传单广泛撒下去之后,整个豫西民心立刻稳了。南逃潮立刻缓和,很多逃到半路的百姓看到传单,看着到处飘扬的大明国旗,又返回了自己的家。

到了25日中午,整个豫西大地上虽然还有几十万清军、警察、宪兵、特务、官僚、守备民团,但是已经到处飘扬着大明国旗了。而那些清军、警察、宪兵、特务、官僚,就在这些飘扬的大明旗帜之下,在百姓的唾沫和羞辱之下,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卷着细软铺盖狼狈西逃。

整个上万平方公里的豫西地区,一夜之间,等于说已经是南明的后方了。到处飘扬着大明国旗,到处贴着明军的传单。当地百姓虽然还没见到一个明军,但是已经从心底里把自己当做大明人了。他们大都留守在自己的家园和岗位上,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权力真空期间,竟然没发生大规模的混乱。

安定这一切的,不是炮弹和炸弹,而仅仅是一张张传单。

第七卷 统一战争 第44集 传檄定三秦(2)入关

10月25日,清军郑州兵团全面崩溃。

从24日夜到25日中午,在近一天的持续崩溃中,整个集团军分裂成了若干团级和营级的独立武装,一路向西狂奔,并伴随着大大小小的火并战斗。但是到了25日下午,大多数火并战斗停止了。因为有望快速抢到函谷关的途径只有一个:铁路。而铁路只有一条,而且只有反应最快的一个团和两个营“抢到了”铁路,并把其他大多数队伍甩在了后面。

所谓的“抢到铁路”,其实就是抢到火车。这反应最快的三股武装抢先抢到了火车头和足够的车厢,先后向西驶向函谷关。他们不但自己抢到了火车,而且沿途每到一站他们都要停一下,把站上能找得到的车皮车头破坏一空,才继续西行。

这样后面的大多数武装发现,一旦落后就再也追不上了。因为每一站的车头车厢都被烧掉炸掉了。从这里到函谷关一二百公里,沿途又都是穷地方,连汽车也抢不到。靠两腿走得走到猴年马月。要是强行军的话,别说抢函谷关了,到那儿之前先得累趴下一大半。

于是后面大多数“独立武装”的长官们都现实起来了,他们看到抢“镇关侯”确实无望了,便纷纷约束部队,掉头往东,向明军投降去了。这样不管怎么说,当团长的还能拿到10000明洋,当营长的还能拿到3000明洋呢。

很多官兵们都后悔:早知这样,还不如原来好好打一仗,保陈司令当“关中王”呢。但是大家一看,整个十三集团军这时候已经分崩离析了,再组织起防御已经不可能了。明军大部队也占领郑州、开进洛阳平原、追着后屁股撵过来了。这时候在反过头去抵抗,真的是除了丢掉小命啥也捞不到。直接投降,当官的还能拿到奖金,当兵的也能保住性命,直接拿南明“绿卡”。也是很不错了。

那些当兵的也都想开了,也都在自我平衡:虽然原先陈司令说得好,打死一个明军士兵多少多少大洋、打掉一辆明军坦克多少多少金子的,但那是要拿性命去搏的,金子再多也得有命花。就算侥幸不死,弄个缺胳膊少腿的,落个后半辈子残废,那金子再多,活得还有什么味儿。所以说,还是老话说的好:平安是福、知足常乐啊!

……

25上午,明军人民卫队的轻型坦克呼啸开过了郑州城下,向西挺进。9点钟,陆军一个营和一个宪兵连举行了象征性的入城式,在郑州百姓如痴如醉的欢呼声中,排着整齐队列进驻郑州。这支部队将暂时驻扎在城内,维持郑州秩序,防止发生之前的那种大规模血腥事件。

中午,明军从北汝河走廊北上的部队,和从郑州、荥阳虎牢关西进的部队,在洛阳城下会师。洛阳平原被拿下,洛阳正式光复。中午12点整,又是一个陆军营和一个宪兵连举行了象征性的入城式。和明军先前攻克的每一座城市一样,这两样东西:鞭炮和酒,立刻被老百姓抢购一空。十三朝古都洛阳,也弥漫在一片鞭炮声和酒香之中。

洛阳以西130公里外的函谷关,此刻正是炮声隆隆,枪声震天。

第七卷 统一战争 原先守备在函谷关的有两个师,也是属于第十三集团军的。按道理他们兵力最强,而且函谷关就是他们的防地,如果要是抢“镇关侯”的话,那支部队也抢不过他们的。因此明军为了调动郑州、洛阳方面部队的“积极性”,就在传单里明确规定:这场“先入关者为侯”的竞赛,原函谷关的守备部队不得参加。即使他们守住函谷关,“镇关侯”也不会封给他们。这样就刺激了整个郑州兵团都来投身这场“竞赛”了。

到了25号早上,一个团坐着火车从东边飞速奔来,在函谷关前停下,要求换防。

……

函谷关守军编制是一个军,由两个师组成。军司令部这一整夜都不停接到郑州集团军司令部的急电,命令他们紧急把住函谷关,不要放一兵一卒入关。命令一封比一封来的急促,而且每一封都是以陈旺武本人的名义落款的。函谷关军长也早知道了东边发生了什么,也明白自己手中的函谷关奇货可居,整个郑州兵团都想得到它。他也知道陈旺武想利用控制函谷关守军,重新控制郑州兵团。

军长也假意回复陈旺武,表示服从命令,同时加强防务,心里琢磨着该怎么用手里的函谷关为自己谋最大的利益。

他知道,自己手里也就两个师,而且还是要塞师,出了工事,手里就基本只有轻武器了,连大炮都很少。而且交通工具缺乏,严重依赖后勤补给。这点兵力虽然可以控制函谷关,但是却控制不了整个关中。所以“关中王”的梦,集团军司令做得,自己做不得。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他第二个念头,就是想到要把住函谷关勒索明军,逼明军把“镇关侯”封给自己。虽然明军传单上明确把自己排除出去了,但是明军急于进函谷关,而函谷关又在自己手里,那逼明军把“镇关侯”封给自己,貌似也不困难。

但是他转念一想,这样逼着明军自食其言,无异于玩火。万一把明军惹急了强攻怎么办?如果当初整个郑州兵团撤入关中、兵力后勤都很充足的情况下,那明军未必愿意强攻。但现在自己不过两个师兵力,火力、兵力都远逊于明军,后勤也要依赖整个集团军提供,而现在集团军已经崩溃,等于说是只有靠自己了……

……纵然是占有地势优势,又能守多久?手下弟兄可都盼着当大明人呢,有多大的把握让他们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富贵,浴血奋战?陈旺武手里有两个城市的银行财富,又有实力勒索“关中王”,能开出让麾下弟兄卖命的价码来。自己开得出来吗?

再说,进关的路可不止这一条。南边还有武关。西边还有大散关。郑州兵团一垮,秦岭和汉中的那几个老弱病残清军还不望风而降?守在武关和大散关上的那几个兵,敢跟明军谈条件?等明军从那两边打进来了,有自己好看的……自己就这两个师,总不至于再分兵去守武关和大散关吧?

最关键的,郑州的黄河大桥到底有没有炸掉,自己可还不知道……要是完好落在明军手里了,那明军就可以先进山西,再回过头来进关中……黄河上的浮桥渡口可不止一处……

思来想去,函谷关军的军长觉得,绝不能把住函谷关勒索明军。那样没好果子吃。

但是,函谷关仍然要把住。因为,勒索明军他不敢,勒索友军他还是敢的。

……

25号早上,首先乘火车抵达函谷关的一个团,喜滋滋地下来,要求换防。但是,函谷关守军司令提出了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要求——换防可以,拿钱来。

这个团长一愣,马上想到这没什么奇怪的。“先入关者为侯”的消息,想必早就传到这里了。守关的这家伙看自己不在“镇关侯候选人”上,估计又没有胆子把住关勒索明军,就开始勒索自己来了。

要在平时,对方是军长,自己是团长,官大一级压死人,这还差着三级呢,肯定得点头哈腰的。但是现在双方都知道自己的军衔扛不了几天了,回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