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5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突然发现,现在不仅仅说服不了其他人,他就连自己也说服不了。

沈荣轩一笑,看了看墙上的钟,说道:

“这样吧,挺之和公主殿下先回去,回头有什么想法,最好是依据,随时来找我。我推掉其他的安排,专门跟你们谈。你们看怎么样?”

向小强和十四格格对看了一眼,然后十四格格笑道:

“这样甚好。那,挺之?我们就先回去,让阁老忙吧。”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57集 对马海峡:箭在弦上

6月28日,应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海军的邀请,大明帝国海军“永乐号”战列舰分舰队驶离舟山岛主基地,开始前往欧洲,进行对两国海军的友好访问。

这只分舰队由“祝融号”战列巡洋舰、“永乐号”战列舰、“岳飞号”重巡洋舰、“世忠号”重巡洋舰、“蒙恬号”轻巡洋舰、“乐毅号”轻巡洋舰,还有十二艘驱逐舰组成,永乐号为旗舰,十八艘军舰浩浩荡荡,沿着东海南下。

但与此同时,大明外交部仍然在和苏联秘密特使进行谈判。大明的战略就是先拖着,尽量延长谈判,不管最后苏联是否宣战,都要先把尽量多的美国物资拿到手再说。同时派舰队去英德两国“友好访问”,也是向苏联施压,让莫斯科在谈判期间不敢轻易宣战,让斯大林知道大明不是没有应对措施的。

而斯大林完全看破了大明的“拖”字诀。在几天内反复强令秘密特使提出要求:谈判期间不得继续进口物资。除了已经发货的几艘船,剩下的货物不得再从美国发货。这个大明肯定不干。南京要的就是拖,而拖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拿到战争物资。苏联提出这种要求,无异于与虎谋皮。

而苏联提出的所谓“让步”,即苏联让出已经占领的哈密、吐鲁番两地,要换得大明承认“伊犁王国”的独立,这个也是南京不能接受的。

于是两天后,6月30日,又是一支分舰队驶出舟山港。这第二支分舰队旗舰是“正德号”战列舰,随行的是“李广号”重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八艘军舰开出舟山群岛后,直接往东北方向、也就是对马海峡的方向开去。

这目的地在明确不过了。摆明了对准海参崴去的。一时间,东北亚的气氛变得极其紧张。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这只分舰队。

当天中午,大明海军大臣在广播里宣布,为了检验大明海军在不同海域海况里的作战能力,大明海军将在高纬度的北方海域进行一次军事演习。选定海域为日本海,时间为整个七月上旬。

“鉴于日本海属于公海,”海军大臣说道,“因此任何国家都可以在这块海域上进行演习。这次演习纯属军事研讨性质,希望有关各方或各国不要进行不必要的牵强附会,以免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

30号当天晚上,斯大林也在广播里发表了一篇相当强硬的讲话。他说苏联人民虽然爱好和平,但绝不会被帝国主义的军事恐吓吓倒。如果明军舰队开过了对马海峡、踏进日本海一步,那就将视作对苏联的挑战,苏联将把其视作战争行为。

于是,这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又被抛回了大明手里。现在大明政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照常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进行“演习”。那就有可能触发苏联的宣战。二是掉头返航,不进入日本海。那样可以暂缓紧张气氛,但是大明将在全世界面前自打耳光,弄得灰头土脸。

大明政府谁也没想到,斯大林会这么鲁。按照正常的国际概念看来,军事演习,这只不过是一种“对话”的方式,还远没升级到“战争”的边缘呢,双方都还有很多后路可走。可没想到,斯大林竟然一下子就把双方所有的后路全给断了。

很明显,大明这边并不想“被宣战”。虽然双方已经在实际战争了,但是一旦正式宣战,美国那边的物资,很可能就运不过来了。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大明也可以放开手脚,在中亚战场以外的各个地方对付苏联了。这等于是两败俱伤、“双输”的做法。而苏联显然不在乎。

大明如果想避免宣战,只能在日本这里打主意了。

7月1日早上,就在正德号分舰队距离对马海峡还有十个小时航程的时候,大明南洋舰队的一艘驱逐舰,在马六甲海峡扣押了一艘日本货船,借口是接到线报,怀疑船上搭载了荷属东印度的偷渡客,想把这些东印度土著偷渡到明属苏门答腊岛上去。——当然,自从苏门答腊岛成为大明的领地之后,也慢慢成为了东南亚各族人民偷渡的候选地之一。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然后,潜伏在东京的大明间谍们,开始用各种方法散发传单。自己秘密散发、雇人散发、混进报馆把传单夹在代售的报纸里……传单上写的热血沸腾,好像大明已经起到日本的脖子上拉屎,日本再懦弱下去就要亡国了似的。尤其是潜伏在日本陆军中的间谍们,更是慷慨激昂地煽风点火,引得一帮少壮派军官群情激愤,大有2?26重演之势。

果然不出南京的政客们所料,7月1日中午不到,整个东京都沸腾了。愤怒的东京市民上街怒吼着,聚集在国会和首相官邸门前集会,一致要求帝国采取措施,对明宣战。

当然,很多头脑冷静的政客、学者、专家们,虽然不赞成对明宣战,但是他们也觉得应该对明国采取点强硬措施。比如禁止明国舰队通过对马海峡,禁止明国舰队进入日本还演习。

而那些日本愤青们额头上系着太阳旗白布,把明国大使馆围得水泄不通。石块、板砖不停地扔进去。还有人在焚烧大明国旗。

甚至有一个日本高中生跪在天皇皇宫门前,往自己身上浇了汽油,点火了……

……

日本首相一时间焦头烂额。他召集几位相关大臣紧急开会,研讨对策。南京的这番把戏,日本内阁几条老狐狸是已经看清了。他们知道,大明就是想挑得日本采取“强硬措施”,禁止明军舰队通过对马海峡。这样,明军舰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打道回府了——不是我们不敢去演习,是日本不让我们过去,我们没办法,这才便宜了你苏联而已。

日本早就想让大明和苏联打得越大越好,最好是双方都陷入战争泥潭,泥足深陷。越是这样,日本加入进去之后胜算越大。现在很明显,一定要让明军舰队进入日本海。不要说大明扣了日本货船,就算明军飞机跑到日本上空丢炸弹,日本现在也得忍着,笑眯眯地恭迎明军舰队过海峡。

但是现在已经举国激愤了。尤其是陆军,少壮派军官们的情绪已经难以弹压了。这些政客还真都怕自己的脑袋再掉了,像之前的几次政变一样。

现在他们看着墙上的钟,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快速过去,眼看再过四个小时,明军舰队就会驶进对马海峡了。让过不让过,必须马上拿出一个准主意了。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58集 女体盛之约

7月1日晚上,日本六月份新上台的首相近卫文麿公爵发表全国讲话,要求帝国全体国民宁静忍耐,勿焦勿躁,政府会和明国积极交涉,营救被扣货船的。

就在同时,日本陆军从总参谋长载仁亲王往下,开始各级将领军官都开始严厉弹压躁动分子。那些中下级少壮派军官们,尤其是那些有明显闹事动向的军官们,都得到了严厉警告,有很多被监视,还有一些危险分子甚至被羁押了起来。自从去年2?26事件之后,日本陆军“皇道派”遭到了重大清洗,已经不复2?26之前那种动辄政变屠戮大臣的气焰了。

晚上九点左右,明军正德号分舰队开始驶过对马海峡。日本的巡逻艇全程陪护,打开探照灯全程照明,领航船在最前面全程引领。

三小时后,晚上十一点,正德号分舰队通过了对马海峡,正式进入日本海。

而这支舰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成了牵动东北亚、乃至苏明日三国关系的一根关键神经。此时舰队成功通过对马海峡的消息一经传出,大明国内顿时人心振奋,而日本国内民心则是一片消沉,人人大骂政府卖国、腐败政客卖国。要不是陆军高层严厉弹压,几乎又要酿成军队政变了。

可是南京的高层,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但不能高兴,反而都把心脏提到了喉咙里。斯大林说过,一旦明军舰队进入日本海,就将被视为对苏联的战争行为。那么,现在就看苏联是不是真的要宣战了。

大明这两天一直像疯了一样,拼命催促着美国那边迅速装船,迅速离港。而美国方面也根本不用催促,自己就像疯了似的,拼命的装货,屁股着火般的出港。因为中立法规定,一旦某国成为交战国,美国将不能把任何战争物资运进该国,或以第三国转运的方式运进该国。但是在开战前已经付款、货在路上的除外。现在美国的各大公司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一条款上,希望能够在苏联宣战之前,尽量多的运一些货物过去。而与此同时,各种游说公司也频繁游走在国会大厦里,进行着尝试修改《中立法》的努力。

……

7月2日,各国都摒住呼吸,等着莫斯科的动静。但是整整一天过去了,莫斯科没有什么反应。

南京的军政高官们大部分人稍微松了一口气。这虽然不表示苏联不会宣战。但起码意味着斯大林并不是铁了心的、很迫切的想要宣战。这证明了斯大林也在犹豫,也在权衡。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明舰队“悍然”通过对马海峡,也是把炸弹又扔回了斯大林手里。究竟爆不爆炸,看斯大林的了。

2号一整天,苏联方面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南京的苏联大使馆烟筒时不时在冒着一阵轻烟,飘出少许纸灰。

苏联大使馆在烧文件。

由于两国并没有宣战,名义上没有战争,明军只是在和“国际志愿旅”作战,所以苏联和大明并没有断绝外交关系。而在苏军进攻北疆之前,苏联大使馆里已经提前多少天就秘密烧文件了。重要的文件早就全烧光了,现在烧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了。大明也清楚这个,所以尽管看着苏联大使馆烟筒在冒烟,也没有冲进去。那不但抢不到什么值得一枪的东西,反而会刺激苏联,给它宣战的接口。

2号下午,十四格格匆忙走进向小强办公室,给他看了一份密电,并贴在他耳边耳语了一阵。

向小强听着十四格格的耳语,看着手中的电报纸,皱起了眉头。

大明在东京《读卖新闻》社内安插的一个间谍,今天听到陆军里一个经常给他提供消息的朋友说,人民卫队将要在从东部调一个师到西北去参战。他的这个陆军里的朋友不是什么高官,但却是总参谋部中的一个文职,能经常接触到将军级别的人。而且,那个朋友提供的内部消息一直都很可靠。

“人民卫队将要在从东部调一个师到西北去参战?”向小强很是狐疑,喃喃地道,“搞错了吧?我是人民卫队司令,我还不知道,他一个日本人怎么知道的?”

现在人民卫队已经有八个师在西边跟苏军打仗了。剩下两个师还在南京,是向小强轻易不愿意调走的。

他问道:

“他那个朋友什么时候跟他说的?别拿陈年老古董糊弄他啊。”

十四格格肯定地说道:

“就是今天上午的事情。因为他的朋友昨晚跟着长官去参加了一个高级宴会,参加的有内阁大臣,外国使节,皇室成员,还有陆海军的高级将领。他的朋友是无意听到两个陆军将军的闲谈,说到了这个事。本来他朋友也没当个事。他朋友不知道他是间谍的,只是觉得他是个报社记者,经常要发一些独家新闻,所以需要陆军的内部消息。他朋友也是把这个当一条抢先新闻告诉他的。”

向小强沉吟着说道:

“嗯……也的确,如果是提供情报的话,也只会提供日军自己的动向,怎么会向大明间谍提供大明军队的动向呢?……可是这就越发奇怪了。人民卫队明明没有向西北调兵的举动啊!十四,你去机动队问问,看时不时谁擅自下了什么命令。这种时候我们都得警惕点。”

十四格格摇头道:

“我没有明着去问,但是我暗地里查了。没有任何人签署过调兵命令,而且我打电话到军营问过了。两个师都还完整地呆在军营里。”

向小强靠在椅子里,捏着下巴,转着眼珠,一时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唉,算了,”他一笑,把电报纸扔回桌上,“你先忙去吧,搞不清楚就先放着。反正打起仗来这种没头怪事层出不穷。军队没动就好。”

十四格格点点头,也沉吟着,若有所思地笑道:

“也许是我太敏感了……说起来,一定是他那个朋友听错了。酒会上那么多人,人家又不是专门说给他听的,肯定是压着嗓子……呵呵,也可能是那个小军官扑风捉影,想骗点钱花花了。”

……

话音未落,副官胡炯匆匆进来,交给向小强一份电报,说道:

“大人,兰州的西北司令部打来报告,说战事吃紧,兵力不足。赵参谋长和几位师长都请求跟大人召开电话会议,再增派一个师过去。”

向小强心里“咯噔”一下,跟十四格格对视着。两人都是目光如电。

过了好几秒钟,他才“哦”了一声,收下电报,说道:

“知道了,你先去吧。”

“是。”

胡炯转身走了。

……

胡炯刚关上门,向小强就一下把电报拍在桌子上,低声说道:

“问题就出在西北司令部!你还记得咱们在酒泉降落的时候差点被打下来了吧?当时就是怀疑,不是酒泉机场的事情,就是兰州司令部的事情。这么多天一直没查出什么结果来。而这次肯定能查出来了。上次查来查去,最后查出一个‘无线电信号问题’,兰州方面说呼叫出去了,酒泉方面说没收到,双方都说是无线电信号的问题。那么这次可没有无线电,也没有电话线,有的只是人。我们要立刻调查,究竟是谁第一个建议增兵的。”

十四格格点点头,沉吟道:

“小强,这次显然是日本间谍在作祟……而上次我们差点被打下来,难道也是日本间谍的问题?我们可都一直认为那是苏联间谍搞的鬼。……也就是说,这两次事情,是不是一拨人搞的。”

向小强盯着她,皱眉道:

“阿芳,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